牧

搜索文档
西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网· 2025-06-09 06:04
青稞产业发展 - 江孜县青稞精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产品从传统饼干、挂面扩展到八宝粥、面包、爆米花等新品类,2024年产值达1.48亿元,同比增长66% [1] - 青稞产业已成为当地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藏族小伙索朗群培经营的街头小店展示了青稞食品多样化应用 [1] 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78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 [1] - 西藏通过项目拉动、就业带动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5%以上 [4] 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 - 林芝市波密县天麻深加工产品畅销,昌都市左贡县核桃油等产品受市场欢迎 [2] - 墨脱县茶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建成103个茶园覆盖1.9万亩,11处加工厂日处理茶青4万斤,并在拉萨、成都等地建立销售网点 [2] 农牧业科技创新 - 西藏农牧科学院通过改良牦牛品种和饲养方式,使林周县示范点牦牛出栏年龄提前2-3年 [3] - 西藏建立青稞、牦牛、牧草3个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选派10656名科技特派员开展4万余场培训,服务群众33万人次 [3] 惠民增收项目 - 山南市措美县夜伴蜂声公司带动6200多户农牧民养蜂,每户年均增收约1400元,蜂箱分布在10个县区 [4] - 日喀则市高标准农田以工代赈项目2024年带动群众增收5726万元 [4]
东方现代化海洋生态牧场产业集群加速成形
海南日报· 2025-06-08 08:14
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发展 - 国内最大半潜式海洋牧场养殖平台"鑫环1号"长135米、宽30米,年产优质海鱼200万斤,采用纯海水循环养殖模式 [2] - 东方市国家级海洋渔业复合经济综合体产业项目总投资45亿元,占地4万亩,将建成全球领先的观赏鱼繁育科研基地和国家级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创新中心 [2] - 深远海网箱养殖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首期建设398公顷深水网箱,预计降低石斑鱼养殖成本30%,缩短养殖周期20% [3] 产业链模式创新 - 项目构建"深海养殖-精深加工-观光旅游"全产业链,形成"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的新型模式 [3] - "鑫环1号"设有观光甲板吸引游客,实现养殖与休闲渔业效益双提升 [2] - 深远海网箱养殖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2个月,体现高效推进速度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800户渔民转型 [3] - 预计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推动休闲渔业发展 [3] - 东方市海洋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现代渔业新地标 [2][3]
生态好了游客多了 多元消费新场景激发夏日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07 15:29
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 - 景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组成部分,雨季丰水期景观吸引力显著提升[2] - 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包含石峰、溪流、原始森林等元素,森林覆盖率达92%[4] - 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176.06万人次,同比增长7.81%[4] 河南重渡沟景区 - 依托伏牛山地理优势打造避暑场景,开发"水台阶"、主题步道等特色景观[5] - 通过山势设计差异化游览路线,形成鲜花瀑布、"绿野仙踪"步道等网红打卡点[5] - 新场景有效带动客流增长并促进周边住宿餐饮消费[7] 湖北百里荒景区 - 实施"牧旅融合"创新模式,推出"云养羊"手机认养系统,实现游客远程互动[8] - 生态修复工程使6万亩草场恢复,配套建设三级蓄水系统和1200米高山引水工程[8] - 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带动80%农户参与旅游服务[10] 南京消费新场景 - 玄武湖健康市集聚集70余家商户,三天实现客流5万人次、销售额100万元[12] - 江心洲生态岛开发宠物经济,建成包含饮水站、露营区的狗狗主题公园[14] - 骑行街区配备电助力自行车租赁、自助洗车等设施,连接紫金山骑行路线[16]
海南大学海洋牧场科研团队助力珊瑚礁生态修复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07
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 - 海南大学海洋牧场科研团队采用人工鱼礁+珊瑚苗圃+生态监测的立体修复模式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 [2] - 团队研发"珊瑚苗圃"立体种植技术将珊瑚幼苗成活率从40%提升至75% [2] -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打造珊瑚礁健康评估模型实现修复区域生态指标动态监测 [2] 生态修复成效 - 三亚蜈支洲岛海域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从不足15%提升至28.78% [3] - 软珊瑚覆盖率提升至9.6% [3] - 人工修复珊瑚礁面积超过1公顷移植珊瑚10余种共计5万多株 [3] - 1年珊瑚成活率超过90%单种珊瑚面积增加到近10倍 [3] - 蜈支洲岛近岸海域活珊瑚覆盖率跃升至37.08% [3] 生物多样性恢复 - 记录到116种造礁石珊瑚265种鱼类 [3] - 海豚鲸鲨等珍稀生物重现踪迹 [3] - 已形成完整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 [3] 旅游经济效益 - 蜈支洲岛凭借清澈海水和丰富珊瑚礁生态吸引全国游客 [2] - 专业的潜水服务为游客提供独特"海底热带雨林"体验 [2]
牧业即将迎来右侧时刻:一边涨价一边加速去产能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牧业、奶业、生猪行业、肉鸡和鸡蛋行业、肉牛行业 [1][2][5] - 公司:优然牧业、现代牧业、天润乳业 [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牧业即将迎来产能去化与奶价上涨并存阶段** - 论据:产能减少但市场需求仍在,推动奶价上升;2023年中行业亏损并开始去产能,预计2025年底出现供应拐点,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奶价开始上涨;行业产能去化已持续两年多,未来奶价上涨将持续至少两年 [1][2][11] - **核心观点2:当前牧业周期受历史事件影响** - 论据:2016 - 2019年环保政策清理散户养殖产能;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导致蛋白质供应紧缺,引发蛋白质价格上涨 [1][3] - **核心观点3:不同畜禽品种扩产周期影响价格走势** - 论据:肉鸡和鸡蛋扩产周期一两个月,2019年价格大幅上涨后2020年上半年快速下跌;生猪扩产需10个月,加上非洲猪瘟影响,价格从2019年底持续涨至2021初;奶牛生产周期接近三年,2018 - 2021年奶价连续三年上涨,2021 - 2025年奶价连续四年下跌 [5] - **核心观点4:原奶生产周期长影响市场供应持久** - 论据:原奶生产周期接近三年,从母牛配种到成母牛挤奶约需三年,相比生猪从母猪到肥猪仅需10个月,对市场供应影响更持久 [6] - **核心观点5:当前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 论据:行业完全成本约3.5元/公斤,合同内原奶价格约3 - 3.1元/公斤,社会散奶价格更低,算上后备成本整体亏损 [1][8] - **核心观点6:散奶价格影响养殖业** - 论据:散奶价格约2.4元/公斤,仅能维持泌乳牛现金成本,后备牛亏损严重,中小散户养不起后备牛,配种意愿低,两年后市场供应将减少 [9] - **核心观点7:奶价处于底部** - 论据:奶价接近泌乳牛现金成本线,跌破会导致泌乳牛大量淘汰,目前略高于现金成本线,短期泌乳牛淘汰少,供应减少幅度有限,奶价难回升 [10] - **核心观点8:2025年奶价供应拐点可能提前出现** - 论据:母牛提前淘汰、下半年牛奶需求旺季、社会散奶价格回升表明产能去化有效果 [13][14] - **核心观点9:产能去化和配种率下降将加速** - 论据:养后备牛亏损严重使企业减少配种量,去年低配种率影响今年犊牛出生量和后备牛存栏量,母牛和犊牛价格低位加剧产能去化 [16] - **核心观点10:奶价上涨节奏及产能去化情况** - 论据:八九月份奶价趋势性上涨,明年涨幅大,持续超两三年;累计去化产能幅度已达8 - 9%,产能去化持续到明年,累积幅度超15%,甚至接近20%;6 - 8月是季节性淘汰旺季,可能出现奶价涨、产能加速去化局面 [18] - **核心观点11:部分牧业公司盈利前景好** - 论据:优然牧业、现代牧业和天润乳业表现突出,行业利润应回归或超越历史平均水平,单头利润有回升空间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09 - 2025年奶业经历两个完整周期,目前处于新周期临界点,社会散奶价格接近底部,随着去库存效果显现,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将迎来新上涨周期 [12] - 2019年开始蛋白质价格上涨,涉及鸡肉、猪肉、牛肉和水产品 [4]
农行山西分行活体抵押破解养殖贷款难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4 14:16
本报记者 王磊 近年来,农行山西分行积极探索解决畜牧业贷款抵押难问题的新路子,针对活体抵押面临监管难、估值 难、处置难等问题,不断强化科技赋能,利用智慧畜牧管理系统,实现对牲畜活体动态监管,通过发 放"智慧畜牧贷",突破传统抵押担保限制,为养殖户提供精准信贷支持,有效破解养殖户融资难、融资 贵问题。 农行山西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农行山西分行结合本省黄金畜牧生产带的区域优势和畜牧业市场 需求,从担保创新、监管创新、养殖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运用、依托"智慧畜牧贷"产品, 采用"政府+保险+银行+农户"四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物联网监管+动产抵押"形式,借助物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牲畜植入电子耳标、佩戴智能项圈,实时采集生长数据、健康状态、 活动轨迹等信息,构建覆盖养殖全周期的数字化档案,解决活体牲畜身份识别和活体抵押物牲畜实时监 控两大核心问题,将活物转化为可追溯、可评估的"数字畜牧",让活体资产转变为信用资产,从而有效 解决养殖户担保难、融资难等"卡脖子"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该分行多次组织专班赴地方肉牛养殖场开展调研,研究活体抵押贷款在落地过程中的流 程、细节,提前扫清产品落地 ...
河北秦皇岛—— 创新海上耕作建设蓝色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6-02 06:28
扇贝养殖产业现状 -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正值扇贝育苗关键期 养殖户投放3万多笼扇贝 预计毛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1] - 北戴河新区拥有82公里海岸线 6海里至12海里范围内可用海域面积超过20万亩 大部分用于筏式扇贝养殖 [1] - 当地已形成"藻—贝—鱼"共生系统 藻类覆盖率超30% 渔业资源量恢复至2015年的3.2倍 [2] 海洋牧场建设成效 - 北戴河新区已有4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总海域面积2.89万亩 总投资1.4亿元 累计投放苗种超5000万单位 [1] - 人工鱼礁区投放3.6万空方礁体 形成稳定生物栖息地 中国对虾、牙鲆鱼等消失物种重现 [2] - 扇贝养殖区间吊养龙须菜、羊栖菜等藻类 既净化水质又提供海参饵料 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 [2] 产业链延伸发展 - 海洋牧场带动水产品加工、冷链运输、品牌营销和休闲渔业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1] - 当地计划推动"海洋+旅游""渔业+休闲"融合 将传统养殖海域升级为现代化综合海洋牧场 [3] 养殖户经营情况 - 35岁养殖户姚远参照市场行情预计年收入200多万元 虽苗种价格略高但对品质和环境充满信心 [1]
【期货盯盘神器专属文章】加拿大油菜籽主产区——阿尔伯塔省油菜籽播种进度明显领先往年,但牧草与土壤墒情分化加剧,潜在风险浮现。点击阅读更多。
快讯· 2025-05-31 21:41
加拿大油菜籽主产区——阿尔伯塔省油菜籽播种进度明显领先往年,但牧草与土壤墒情分化加剧,潜在 风险浮现。点击阅读更多。 相关链接 期货盯盘神器专属文章 ...
“民营企业进边疆·内蒙古行”边疆绿色农畜产品销全国推介活动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5-30 11:27
内蒙古农牧业资源 - 内蒙古拥有奶业、玉米、肉羊3个千亿级产业和肉牛、马铃薯等9个百亿级产业 [3] - 创建了草原肉羊、科尔沁肉牛、河套向日葵、大兴安岭大豆、阴山马铃薯、西部绒山羊、中西部奶业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3] - 正着力打造玉米、奶业、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草业七大重点产业链 [3] 内蒙古农牧业产量 - 2024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畜牧业生产实现"十九连稳" [5] - 全国1/5的羊肉、1/6的牛奶、1/10的牛肉、2/5的羊绒、1/6的人工饲草、2/3的向日葵、1/8的大豆、1/9的玉米、1/10的杂粮杂豆来自内蒙古 [5] 推介活动与投资机会 - 内蒙古自治区内外9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参加"民营企业进边疆·内蒙古行"活动 [1] - 自治区农牧厅、巴彦淖尔市、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分别向民营企业家展示形象和资源 [5] - 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表示将鼓励会员企业投资内蒙古现代农牧业 [7] 活动目的 - 搭建绿色农畜产品销售交流平台,助力优质产品走向全国 [7] - 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
光伏样板启航 风电牧场共舞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1
海上光伏项目进展 -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用海面积512.7公顷,安装76万块光伏组件,6.2公里跨度,16回35千伏集电线路 [1] - 项目水深8.5米至11米,为山东省首批竞配海上光伏项目中水深最深,预计年发电量6.94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53.58万吨 [1] - 采用"多管桩高精度同步定位"工艺及全国首台海上光伏智能打桩船"电建海装001号",桩基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2] 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 - 莱州海上风电项目为全国首个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示范工程,装机304兆瓦,安装38台8.0兆瓦风机,累计上网电量20.38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64.87万吨 [3] - 通过投放海藻场和海草床净化水质,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立体模式,海域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 [3] 清洁能源战略布局 - 中广核新能源在运装机总量5683万千瓦(风电3686万千瓦+太阳能1931万千瓦),计划2025年内突破7000万千瓦 [4] - 重点拓展"光热+"、"海上+"、"绿电+"特色业务,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及制氢、光热技术研发,探索区域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4] 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益 - 海上光伏项目研发三大创新应用:海洋环境适配组件、支架单元技术设计、海上打桩工艺 [1] - 风电项目采用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形成可复制的"蓝色能源+海上粮仓"融合发展案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