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交易

搜索文档
ST德豪: 关于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6:11
公司股权交易及变更 - 公司以蚌埠润达75%股权及安徽锐拓35.8021%股权作为支付对价,购买蚌埠投资和蚌埠高新投持有的三颐半导体合计8.9847%股权(对应出资额26,000万元)[1] - 安徽锐拓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瑞丞光电(认购3,000万元)和国创私募(认购2,000万元),注册资本从5,800万元增至7,033.1505万元[1][3] - 安徽锐拓股权结构变更为芜湖三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52.9418%、蚌埠投资16.4898%、蚌埠高新投13.035%、瑞丞光电10.5200%、国创私募7.0134%[3] 子公司工商变更 安徽锐拓电子有限公司 - 经营范围调整为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与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与批发、光电子器件制造与销售等,新增技术开发与进出口业务[2][3] - 公司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3] 蚌埠三颐半导体有限公司 - 公司类型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股权结构调整为安徽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3][4] - 注册资本保持2,893,810,568元不变,经营范围未调整(LED芯片研发、生产、销售)[3] 蚌埠润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法定代表人由顾俊亭变更为崔铭,经营范围新增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园区管理服务、半导体器件制造等[4] - 股权结构变更为蚌埠投资50%、蚌埠高新投25%、安徽德豪润达25%,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4] 交易完成情况 - 安徽锐拓、三颐半导体、蚌埠润达均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安徽锐拓和三颐半导体仍为公司并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4]
万达退到悬崖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3:25
核心交易 - 太盟投资、高和资本、腾讯、京东、阳光人寿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管持有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涉及39个国内城市包括一线城市 [2] - 交易金额据媒体报道达500亿元,但未获官方确认 [4] - 此次交易是继2017年"世纪交易"后万达最大规模资产出售,去年3月万达还出售轻资产业务30%股权获资600亿元 [5] 交易背景 - 万达近年遭遇流动性危机,资产出售成常态,目前约60%万达广场仍以重资产形式持有 [10] - 2023年万达商业未能如期港股上市触发300亿元对赌回购条款,公司无力支付 [8] - 2024年3月太盟联合5家投资方向新达盟投资600亿元,万达持股比例从70.15%降至40% [9] 交易结构 - 太盟计划注资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国有大行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募集 [13] - 高和资本首次参与万达交易,将投资北京、上海项目并可能介入运营 [13] - 腾讯、京东通过追加投资试图获取收益,与部分要求仲裁的早期投资者形成对比 [13] 股权变动 - 新达盟目前太盟等投资人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 [15] - 2024年3月大连万达商管持股比例从40%降至12.3%,27.66%股份转让给7家新成立公司 [15] - 分析认为若新投资者希望入股新达盟,万达持股可能进一步被稀释 [15] 资产状况 - 万达广场是万达最核心资产,全国已开业400多座 [8] - 2023年以来已出售20多座万达广场,保险资金为主要接盘方 [11] - 2024年大连万达商管股权被冻结8次,4次成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1.39亿元 [11]
万达退到悬崖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1:36
交易概述 - 太盟投资、高和资本、腾讯、京东、阳光人寿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管持有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或达500亿元 [1] - 48家目标公司分布于39个国内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1] - 此次交易是继2017年"世纪交易"后万达最大规模资产出售,去年3月万达曾出售轻资产业务30%股权获资600亿元 [1] 交易背景 - 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最核心资产,全国开业400多座,其中约60%以重资产形式持有 [4][9] - 2017年万达曾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个酒店售予融创、富力,作价637亿元 [4] - 2021年珠海万达商管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需在2023年底前完成上市否则支付300亿元回购款,最终未能如期上市 [5] - 2023年末太盟投资与大连万达商管签署新投资协议,2024年3月太盟联合5家投资方向新达盟投资约600亿元,大连万达商管持股比例从70 15%降至40% [6][7] 交易结构 - 交易由太盟主导,计划注资约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国有大行银团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剩余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募集 [11] - 高和资本首次参与万达交易,将重点投资北京、上海等项目,可能以资产证券化形式参与 [11] - 腾讯、京东此次追加投资,而2018年入股的其他投资者融创、苏宁已发起仲裁要求偿还投资款 [11] 股权变动 - 目前太盟等投资人持有新达盟60%股权,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 [13] - 2024年3月大连万达商管持股比例从40%下降至12 3%,27 66%股份转让给7家新成立公司 [13] - 原有投资人中多数仍愿意追加投资,新达盟股权结构可能继续变化 [12] 万达现状 - 2024年以来大连万达商管共8次股权被冻结,王健林持有的3 05亿股权及孙喜双持有的2 18亿股权被冻结 [10] - 大连万达商管四次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1 39亿元 [10] - 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住宅销售现金流不畅,出售万达广场成为主要选择 [10]
中粮科技: 关于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参股公司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进展暨交易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7:29
交易概述 - 公司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所持徽商银行全部股权,共计4,030.95万股,占总股本的0.2902% [1] - 首次挂牌价格参考徽商银行2023年12月31日净资产评估值,定为15,627.96万元 [2]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最终由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10,285.034694万元摘牌 [1] 交易进展 - 首轮挂牌期间为2024年12月27日至2025年1月24日,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 [2] - 后续四次挂牌逐步降价,每次降幅不超过首次挂牌价的10%,最终于2025年3月31日成交 [3] - 受让方为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皖投),成交价较首次挂牌价下降34.2% [1][3] 受让方信息 - 皖投为安徽省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6,000,000万元,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 [3][4] - 2023年财务数据:资产总额3,685.63亿元,所有者权益1,820.84亿元,营业收入339.86亿元,净利润52.65亿元 [5] - 业务涵盖基建、产业投资、资本运营等领域,与公司无产权或业务关联 [5] 交易条款 - 交易价款需在合同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至上联交所指定账户 [5] - 违约条款规定:逾期每日按交易价款的0.5‰支付违约金,上限为5% [6] - 合同自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无需额外审批 [1][6] 交易影响 - 交易目的为清理非主业金融资产,防范风险并聚焦实体经济发展 [6] - 公司强调交易不影响正常经营,且未损害股东利益 [6]
渤海租赁: 2025年第四次临时董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23:10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渤海租赁于北京宏源大厦10层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2025年第四次临时董事会,应到董事9人,实到9人,其中7人以通讯方式出席[1] - 会议由董事长金川主持,高级管理人员王景然、彭鹏、王佳魏列席,召集及表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1] 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 - 全票通过《关于全资子公司GSCTL与Typewriter Ascend Ltd签署股权购买协议》议案(8票同意、1票弃权),董事龙雪红因股东方未完成内部决策程序弃权[1][2] - 通过《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交易事宜》议案(8票同意、1票弃权),授权范围包括调整交易方案、签署法律文件、办理过户登记等[3][4] - 通过《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8票同意、1票弃权),计划于2025年6月5日以现场+网络投票方式召开[5] 交易核心内容 - 全资子公司GSCTL拟向Stonepeak Partners LLC管理的Typewriter Topco LP子公司Typewriter Ascend Ltd转让Global Sea Containers Ltd 100%股权,旨在聚焦飞机租赁主业、优化债务结构并维护股东权益[2] - 交易需提交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具体公告详见《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2][5] 股东大会相关安排 - 股东大会将审议股权转让及授权董事会办理交易事宜两项议案[3][5] - 授权有效期自股东大会批准起至相关事项存续期结束[4]
5月13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13 11:48
龙江交通 - 股东穗甬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3947.64万股,占总股本3%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管理 [1] - 所属行业为交通运输–铁路公路–高速公路 [1] 双一科技 - 拟以1800万澳元加股权收购调整价格收购Marky Industries Pty Ltd 100%股权及特定资产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零部件 [1] 哈空调 - 控股股东获中信银行不超过3200万元贷款承诺用于增持股份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中、低压空冷器设计、制造和销售 [2]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制冷空调设备 [2] 兆威机电 - 股东清墨投资拟减持不超过360.31万股,占总股本1.50%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微型传动系统、微型驱动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机Ⅱ–电机Ⅲ [2] 中文在线 - 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87.71万股,占总股本0.1203%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字阅读产品、数字出版运营服务和数字内容增值服务 [2] - 所属行业为传媒–出版–大众出版 [3] 力鼎光电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221.13万股,占总股本3.00% [4]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学镜头设计、生产和销售 [4]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 [4] *ST鹏博 - 总经理高明华辞职 [4]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接入及其相关增值服务 [4] - 所属行业为通信–通信服务–电信运营商 [5] 路维光电 - 股东国投创业基金拟减持不超过193.33万股,占总股本1.00% [5] - 公司主营业务为掩膜版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所属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 [7] 捷佳伟创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50万股,占总股本0.72% [7]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8]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加工设备 [9] 兖矿能源 - 或将不再取得高地资源控制权 [9] - 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业务、煤化工业务及电力业务 [10] - 所属行业为煤炭–煤炭开采–动力煤 [11] 永东股份 - 股东东方富海拟减持不超过473.38万股,占总股本1.26% [1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炭黑产品、煤焦油精细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 [12]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橡胶–炭黑 [12] 三七互娱 - 拟每10股派现2.1元 [1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手机游戏和网页游戏研发、发行和运营 [12] - 所属行业为传媒–游戏Ⅱ–游戏Ⅲ [13] 盐湖股份 - 拟3亿美元收购高地资源普通股,成为其最大股东 [13] - 公司主营业务为钾肥和锂盐开发、生产和销售 [14]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农化制品–钾肥 [14] 海南海药 - 股东云南国际信托拟减持不超过3892.1万股,占总股本3% [14] - 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5]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6] 立方制药 - 拟转让迈诺威2.2184%股权,转让价格2218.37万元 [16]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工业及医药商业 [17]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8] 致欧科技 - 3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199.86万股,占总股本2.99% [18] -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有品牌家居类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 [18] - 所属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成品家居 [19] 普利退 - 向深交所申请复核终止上市决定 [19] - 公司主营业务为药物研发、注册、生产和销售 [20]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20] 赛摩智能 - 股东厉达拟减持不超过1606.59万股,占总股本3% [20]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自动化、信息、新能源光伏智能装备业务 [20]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 [21] 熵基科技 - 筹划收购龙之源55%股权并取得其控股权 [2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慧身份核验、智慧出入口管理、智慧办公产品及解决方案 [21]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 [22] 南京化纤 - 拟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转型高端装备制造 [2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等化学纤维制造 [22]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纤维–粘胶 [23] 北京利尔 - 拟以2亿元认购上海阵量11.43%股权 [23]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用高温材料及冶金炉料辅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 [23] - 所属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耐火材料 [24]
博杰股份:转让华芯智能2.46%股权 590万元
快讯· 2025-05-12 18:20
股权交易 - 公司转让华芯智能2.46%股权给海南润丰嘉泽投资有限公司 交易金额为590万元 [1] - 公司放弃其他股东向海南润丰转让0.87%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仍持有华芯智能4.40%股权 [1] 财务影响 - 本次交易预计产生投资收益320万元 [1] - 交易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紫金矿业筹划境外子公司分拆上市;天力锂能终止收购江苏大摩半导体控制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07:32
天力锂能终止收购江苏大摩半导体控制权 - 天力锂能公告终止对江苏大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收购 公司与交易对方于2024年1月16日签署《收购意向书》并多次签订补充协议 但因客观情况变化协商终止交易 计划签署补充协议(四)处理遗留事项包括收购意向金返还 [1] - 此次交易终止反映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对战略投资决策更加审慎 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后续问题显示良好商业信誉和风险管理能力 对天力锂能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影响有限 [1] 紫金矿业筹划境外黄金资产分拆上市 - 紫金矿业拟将境外黄金矿山资产重组至香港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旗下 并申请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加速黄金板块国际化进程 提升公司整体价值与股东价值 [2] - 分拆上市方案尚处前期筹划阶段 需取得相关审批许可 存在不确定性 若成功实施将拓宽融资渠道并增强国际黄金市场竞争力 [2] 天铁科技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更终止 - 天铁科技控股股东王美雨、许孔斌及其一致行动人与私募基金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终止 公司控制权变更计划搁浅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仍为王美雨、许吉锭和许孔斌 [3] - 事件反映当前股权交易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公司需关注内部稳定性及业务发展影响 同时加强投资者沟通以维护市场信心 [3]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因健康问题离职,公司大股东股权转让仍悬而未决
新浪财经· 2025-05-04 12:46
文章核心观点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因身体原因离职 2024 年业绩有增有减 2025 年初多次收监管罚单 且股权格局将因亚泰集团转让股份发生重大变化 [1][2][3][4] 人员变动 -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因身体状况不佳正式离职 其近期完成两场重大手术 [1] - 付鹏毕业于英国雷丁大学 职业生涯始于国际投行 2020 年出任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个人社交账号有百万粉丝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东北证券实现营业收入 65.05 亿元 同比增长 0.46% 归母净利润达 8.74 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30.7% [2] - 公司拟每 10 股派发 0.7 元(含税) 预计全年现金红利总额为 2.81 亿元(含税) 占 2024 年归母净利润的 32.15% [2] - 2024 年利息净收入大幅增长 3539.84% 达 22.18 亿元 投资收益增长 40.36% 达 21.22 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22.92% 降至 21.01 亿元 [2] - 2024 年分仓佣金录得 1.60 亿元 排在第 26 位 同比减少 38.20% [1] 监管处罚 - 2025 年初至今 东北证券多次收到监管罚单 南通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因违规理财和未及时报告重大事件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 - 2025 年 2 月和 3 月 东北证券及相关人员因未勤勉尽责被北交所口头警示 并被要求提交书面承诺 [3] - 2025 年 1 月 上交所对东北证券予以书面警示 因其交易及相关系统管理存在应急预案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3] 股权变动 - 东北证券当前第一大股东为亚泰集团 持股 30.81% 第二大股东为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 11.8% [3] - 亚泰集团计划出售 29.81% 股份 其中 20.81% 转让给长发集团 9% 出售给长春市金控 若完成 亚泰集团持股降至 1% 长发集团成第一大股东 长春市金控有望成第三大股东 [3][4] - 亚泰集团转让股权计划酝酿多年 2022 年拟转让不超 30% 给长发集团 2023 年因东北证券被处罚受限 2024 年 3 月方案新增长春市金控 确定转让 29.81% [4]
一个创始人是如何被上市公司搞崩的?
搜狐财经· 2025-05-03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创始人创业10年后将公司卖给上市公司,不仅未拿到钱还倒贴6000万元,8年打几十场官司仍未解决问题,律师提醒创始人与上市公司交易需注意多方面问题 [1][32] 被上市公司收购的交易方案 - 收购方案为上市公司与创始人共同成立两家新公司,上市公司持股67%,创始人持股33% [2] - 新公司1注册资本1亿元,双方按估值3亿元投入,上市公司投资2亿元占股67%,创始人投资1亿元占股33%,其中旧公司评估作价9755万元,创始人另投现金245万元,旧公司由上市公司掌控 [3][4] - 新公司2注册资本5000万元,投资人持股67%,创始人持股33% [6] - 对创始人的限制包括三年内上市公司按公允价格收购股权、创始人五年内不能离职否则按净资产价格卖给上市公司等 [9] 双方发生矛盾,创始人再踩坑 - 双方因利润保证问题发生矛盾,创始人在差3个月满三年时离职 [10] - 创始人离职两个月后要求上市公司按3亿元收购股权并解除竞业限制,但合同约定五年内离职按净资产价格收购 [11][12] 创始人被踢出新公司2 - 新公司2将注册资本从5000万元增资到2.5亿元,要求股东同比例增资并一个月内实缴到位,否则调整股权比例 [15] - 一个月后,因创始人未实缴出资,股权比例调整为上市公司持股93.4%,创始人持股6.6%,并要求创始人10天内缴纳未实缴的1650万元出资,否则解除股东资格 [18][19] - 三个月后,新公司2解除创始人股东资格,上市公司起诉要求将创始人名下股权登记到自己名下,法院判决上市公司胜诉 [21][22] 新公司1的争夺 - 创始人起诉要求上市公司按公允价格收购新公司1股权,先要求3亿后要求1.7亿,因五年内离职打官司失败 [23] - 上市公司起诉要求创始人承担旧公司债务,官司历经一审、二审、最高法院,创始人败诉 [24][25] - 上市公司要求创始人支付业绩补偿1800万元和利息,官司最终判决未查到 [27] 创始人卖公司的结果 - 被收购8年,创始人未拿到钱还倒贴6000万元,打官司费用不少,最后上市公司按净资产价格1.1亿元收购新公司1的33%股权,扣除责任后只拿到5000万元 [29][30][31] 股权律师特别提醒 - 交易方案不要采用与收购方共同成立新公司的方式,否则未拿到钱就要承担出资责任 [33] - 交易价格一定要明确,避免价格和时间不明确的大坑 [34][35] - 利润对赌要与控制权挂钩,建议约定利润补偿前提是创始人能掌管公司 [38][39] - 交付方式若先交股权后付款,要设置保护机制 [39] - 建议请足够专业的律师,签合同时请律师或许能挽回损失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