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剂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又有一家公司上市,首日涨幅超270%,市值超16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5 09:23
公司上市概况 - 技源集团于7月23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10 88元/股 发行市盈率25 51倍 共发行5001万股 募资净额4 8亿元 较计划募资额6 03亿元少1 23亿元 [3][8][9] - 上市首日开盘价51元/股 最高冲至51 8元/股 涨幅368 75% 收盘报40 75元/股 涨幅274 54% 市值达163亿元 [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 总部位于江苏无锡江阴 主营膳食营养补充产品研发生产 [3] - 创始人周京石为美籍华人 有机化学硕士 曾任职安利 雅芳研发工程师 总经理龙玲(创始人妻子)主导22项专利产业化 [5] - 全球布局覆盖13个城市 包括无锡 东京 悉尼等地 员工总数687人 [6]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四大核心产品2024年收入:HMB原料2 93亿元 氨糖系列1 8亿元 硫酸软骨素0 9亿元 制剂产品3 5亿元 [5] - HMB原料全球市占率53 34%排名第一 其中73 35%收入来自雅培采购 [5] - 氨糖系列全球市占率12 61% 客户包括Blackmores Royal Canin等 [6] - 硫酸软骨素主攻高端宠物营养市场 全球市占率0 96% [6] 财务数据 - 2021-2024年营收:8 01亿元 9 47亿元 8 92亿元 10 02亿元 [6] - 2021-2024年净利润:1 1亿元 1 42亿元 1 6亿元 1 74亿元 [6] 募投项目 - 拟募资6 03亿元 实际募资净额4 8亿元 投向:营养健康原料基地建设2 06亿元 启东食品生产线扩建1 47亿元 技术创新中心9914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1 5亿元 [8] 技术优势 - HMB原料通过纯化技术形成壁垒 该成分为亮氨酸代谢产物 具有增肌 抗衰老等功效 [5] 行业动态 - 某上市公司寻求半导体材料领域并购 目标利润500万以上 要求控股51% [10] - 省级母基金拟投资半导体 新材料等领域企业 要求净利润3000万以上 估值10倍左右 [10] - 军民融合基金(规模1500亿元)专注军工企业投资 [10] - 成渝地区产投基金(规模1000亿元)重点布局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领域 [10]
技源集团将上市:募资缩水1.2亿元,实控人已“套现”1.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4 21:28
上市概况 - 技源集团于7月14日开启申购,发行价10.88元/股,发行数量5001万股,预计募资总额5.44亿元,募资净额约4.8亿元 [1] - 公司原计划募资6.03亿元,最终募资净额较计划缩减1.2亿元,资金缺口将通过自筹解决 [3][4] - 募资用途包括营养健康原料生产基地建设(2.06亿元)、生产线扩建(1.47亿元)、技术创新中心(0.99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 [4]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技源香港持有公司78.76%股权,为控股股东;周京石、龙玲夫妇通过技源香港和技源咨询合计控制84.47%表决权 [7][8] - 2021年9月技源香港以20.89元/1元注册资本(对应6.45元/股)向外部投资者转让部分股权,合计金额约1.4亿元 [8] - 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3.5亿元,注册地为江苏无锡江阴市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47亿元、8.92亿元、10.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61亿元、1.75亿元 [10] - 营养原料产品收入占比持续超60%,2024年达6.47亿元(占64.8%) [1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5.6-6.2亿元(同比+15.03%-27.36%),归母净利润1.02-1.12亿元(同比+8.56%-19.20%) [12][13] 历史转贷行为 - 2019-2021年合计转贷金额约3.14亿元,涉及14笔贷款,单笔最高转贷金额4950万元 [14][15] - 转贷行为已于2021年2月停止,相关贷款均已按期归还 [13] - 上海证券交易所曾就转贷及票据拆借行为的真实性提出问询 [13] 行业地位与研发 - 公司为全球HMB原料最大供应商及高品质氨糖、制剂核心供应商 [9]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48%、4.82%、4.96%,呈逐年上升趋势 [11]
膳食营养补充产品制造商技源集团今日申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08:17
新股发行 - 公司将于7月10日开启网上申购 申购简称为"技源申购" 申购代码为732262 [1] -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5001万股 发行后总股本约为4亿股 发行价格确定为10.88元/股 [1] - 发行采用战略配售、网下询价配售和网上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中签号公布日为7月16日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专业从事膳食营养补充产品研发创新及产业化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专注行业二十余年 [1] - 已建立全球化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 产品覆盖中国及亚洲、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南美等主要市场 [1] - 是全球HMB原料最大供应商和高品质氨糖、制剂等产品核心供应商 与行业领先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在营养原料产品方面 主导和推动HMB营养素在多个国家地区的市场准入 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及丰富临床数据 占据全球HMB市场50%以上份额 [2] - 在制剂产品方面 持续研发不同剂型技术 拥有片剂、粉剂、胶囊等多种剂型的规模生产能力 并开发出吸管、微片、微泡腾片等创新剂型 [2] - 基于微片创新剂型技术 研发设计国内首套精准营养自动化生产设备 实现精准营养补充产品的批量供货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实现营收9.47亿元、8.92亿元和10.02亿元 净利润为1.42亿元、1.6亿元和1.74亿元 [2] 募资用途 - 计划募集资金6.03亿元 用于营养健康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营养健康食品生产线扩建项目、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 发展战略 - 未来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 关注客户痛点与价值创造 推动创新产品产业化 [3] - 将优化生产工艺及流程 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 扩大市场影响力 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全球化运行水平 [3]
金城医药上市14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51%,市值较峰值蒸发67%
金融界· 2025-06-22 23:42
公司概况 - 金城医药自2011年6月22日上市至今已14年,上市首日收盘价为20.37元,市值为24.65亿元,当前市值为58.62亿元,市值增长1.38倍 [1][6]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头孢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制剂产品(收入占比35.30%)和其他医药化工产品(收入占比26.35%) [3] 财务表现 - 2011年归母净利润为0.56亿元,2024年达1.97亿元,累计增长251.45%,14年间有1年亏损,净利润增长年份占比50.0% [3] - 2020年营收29.62亿元,2024年营收33.73亿元,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4] - 2020年归母净利润-4.89亿元,2024年回升至1.9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4] 市值变动 - 2021年7月16日市值达峰值175.55亿元(股价44.98元),截至2024年6月20日市值58.62亿元(股价15.27元),较峰值缩水66.61%(减少116.93亿元) [6] 经营特点 - 公司在医药中间体领域持续深耕,但近年业绩波动明显 [1][3] - 盈利能力呈现波动态势,2020年后盈利逐步恢复 [3][4]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收到FDA警告信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0 04:37
公司收到FDA警告信 - 公司于近日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的警告信,该警告信基于2025年1月16日至1月24日期间FDA对公司位于临海市汛桥镇的药品生产基地进行的现场检查 [1] - 警告信针对汛桥生产基地的制剂产品提出了相关检查意见和改进建议,主要涉及部分口服固体生产设备清洁管理、无菌生产区域维护和压片剔废参数研究的充分性 [1] - 公司高度重视FDA的建议,已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并持续与FDA保持积极沟通 [1] 生产基地情况 - 公司制剂生产基地主要有汛桥制剂生产基地(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汛桥镇)和子公司浙江华海制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临海市江南街道) [2] - 本次警告信仅对涉及汛桥生产基地的ANDA新申请或补充申请的批准产生影响 [2]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将持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合规运营 [1] - 公司将密切关注该事项的后续发展,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有关信息以公司指定披露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刊登的公告为准 [2]
丽珠集团拟15.87亿收购越南药企 借力拓展海外市场净利连增6年
长江商报· 2025-05-26 09:08
收购越南药企IMP - 公司境外全资附属公司拟以约15.87亿元收购越南上市公司IMP 64.81%股份,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45% [1][2] - IMP成立于1977年,是越南领先医药企业,产品包括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等,2024年及2025年Q1营收分别为6.96亿元、1.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883.02万元、2061.44万元 [2] - 收购估值相对于IMP净资产的溢价率达293.79%,相对于市值计算的股权价值溢价率为26.66% [2] - 公司认为IMP产品与现有产品有较高协同性,将助力拓展海外市场 [1][3] 国际化战略进展 - 近年来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境外收入连续三年增长:2022年15.65亿元(+1.72%)、2023年15.71亿元(+0.4%)、2024年17.24亿元(+9.69%) [3] - 2024年境外毛利率达48.9%,创十年来新高 [1][3] - 已在印度尼西亚设立合资公司开展生产业务,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财务表现 - 净利润连续六年正增长:2018年10.82亿元增至2024年20.61亿元(+90.48%),2025年Q1净利润6.37亿元(+4.75%) [1][4][5] - 扣非净利润连续13年正增长,2024年达19.79亿元 [4] - 2025年Q1扣非净利润6.19亿元(+4.82%) [5]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49.41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10.33亿元 [5] - 截至2025年Q1,资产负债率37.21%(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账面货币资金108.3亿元 [5] 研发与产品管线 - 目前共有45个在研项目,其中23个为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或高临床价值产品,7项处于上市审评阶段 [5] 股东回报 - 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5次,总额105.4亿元,股利支付率47.75%,派现融资比608.43% [5]
ST三圣2024年亏损6.5亿元,建材化工与医药制造双线承压
金融界· 2025-04-29 08:06
2025年4月28日,ST三圣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96亿元,同比下降 41.10%;归属净利润亏损6.50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3.82%和73.13%。尽管公 司在建材化工和医药制造两大业务板块中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但受市场需求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及 环保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业绩持续承压。 ST三圣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变化 35 30 25.5 24.89 25 20.77 20.3 单位(亿元) 11.96 10 5 0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ST三圣近五年归母净利润变化 5 - 0.73 单位(亿元) -3.18 -3.33 建材化工板块:市场需求萎缩,供应链受挫 在人才培养方面,ST三圣通过校招和社招的方式,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建立了年度管理者绩效 考评体系,以优化管理团队的结构和效能。同时,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以技术引领为核心,推动产 品和服务的升级,为未来的市场复苏奠定基础。 尽管2024年ST三圣的业绩表现不佳,但公司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管理优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然而,市场需求 ...
新华制药(000756) - 000756新华制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7 13:42
公司发展战略 - 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创建创新平台,加大高附加值新药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 [2] - 深化国际化布局,深耕高附加值原料药细分市场 [2] - 抓好资本运作,做好强链补链工作 [2] - 智能化改造生产,推进降本增效 [2] - 推动股权激励激发团队活力,改革薪酬机制提高效能 [2] - 围绕主业,发力大健康领域,打造多元化发展格局 [2] 研发情况 - 围绕心脑血管类、解热镇痛类等方向开展研发,进入研发管线药物超100个 [3] - 构建多个大研发平台,在研产品含OAB - 14等多个1类创新药物进展顺利 [3] - 2024年有7个产品9个规格获一致性评价批件,其中碳酸氢钠注射液(10ml:0.84g)系全国首家过评 [9] - 2024年获新产品生产批件27个,其中制剂新产品批件22个、原料药新产品批件5个 [9] - 创新药转让方面,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多个产品在研,涵盖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等领域 [4] 降本增效措施 -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坚持“一品一策”提质降本增效,严格规划和控制费用支出 [3] - 采购上提高预见性和决策判断力,降低采购金额 [3] - 生产上纵向细化操作、优化工艺最佳方案,保证品质同时降低成本 [3] - 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减少不必要管理成本和运营损耗 [3] 市值管理 - 市值表现受宏观经济、行业竞争、资本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 [8] - 2024年营业收入84.66亿元,同比上升4.51%,经营保持稳健发展 [9] - 制定长期规划和短期措施,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大健康业务,开展资本运作 [9] - 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经营状况、战略和规划 [9] 其他问题解答 - 公司与鲁抗医药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主要产品、技术、客户、终端用户等方面显著不同 [10] - 医药行业未来前景广阔,需求增长、创新研发、政策支持等助力发展 [11] - H股股东分登记与非登记股东,维斌公司股份包含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 [7]
丽珠医药(01513)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3-26 19:32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70,060.71万元,本期合并营业收入为11,812,338,854.68元,上期为12,430,038,325.82元[1] - 本期合并营业成本为4,081,106,956.93元,上期为4,465,473,361.10元[1] - 本期合并销售费用为3,254,638,504.70元,上期为3,3598,152,721.87元[1] - 本期合并研发费用为1,033,355,508.15元,上期为1,334,695,479.62元[1] - 本期合并营业利润为2,844,400,261.25元,上期为2,415,108,489.87元[1] - 本期合并净利润为2,304,484,952.49元,上期为1,897,601,012.24元[1]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1,095,803.97元,上期为1,953,650,833.28元[1]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为2.24元,上期为2.10元[1] - 本期稀释每股收益为2.24元,上期为2.10元[1]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公司合并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827,146,984.92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1,325,723,855.76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9,363,055.07元,上年年末余额为81,792,081.22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935,502,036.72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115,658,645.12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存货期末余额为1,997,642,296.29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060,651,179.94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6,419,980,644.30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7,266,174,718.28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1,056,220,316.06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031,259,800.84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254,805,388.16元,上年年末余额为4,294,232,468.83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为403,681,866.63元,上年年末余额为426,283,093.35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8,035,845,052.88元,上年年末余额为7,778,652,409.47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4,455,825,697.18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5,044,827,127.75元[28] - 公司期末流动负债合计为76.25亿元(合并)和93.89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80.87亿元(合并)和95.86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9.25亿元(合并)和9330.95万元(公司),上年年末为21.91亿元(合并)和2.67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负债合计为95.50亿元(合并)和94.82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102.78亿元(合并)和98.54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38.62亿元(合并)和52.97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140.42亿元(合并)和70.50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10.43亿元,上年年末为7.24亿元[30] - 公司期末股东权益合计为149.06亿元(合并)和52.97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147.67亿元(合并)和70.50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为244.56亿元(合并)和147.79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250.45亿元(合并)和169.03亿元(公司)[30] - 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4.55亿元,上年年末为18.60亿元[30] - 公司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9.66亿元(合并)和23.13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8.95亿元(合并)和18.86亿元(公司)[30] - 公司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6.18亿元(合并)和3.15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7.64亿元(合并)和8.83亿元(公司)[3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合并为135.66亿元,上期为144.98亿元[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合并为105.88亿元,上期为112.49亿元[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29.79亿元,上期为32.49亿元[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合并为7.09亿元,上期为6.37亿元[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合并为13.69亿元,上期为13.46亿元[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 -6.60亿元,上期为 -7.08亿元[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合并为61.06亿元,上期为37.34亿元[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合并为85.92亿元,上期为53.91亿元[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 -24.86亿元,上期为 -16.57亿元[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合并为 -1.59亿元,上期为9.04亿元[1] 股东权益变动 - 2024年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70.4960499077亿元,年末为52.97亿元[40] - 2024年股本减少1259.2409万元[40] - 2024年资本公积减少4.3063868171亿元[40] - 2024年库存股增加1.9661642746亿元[40]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339.056869万元[40] - 2024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1.1575719219亿元[40] - 2024年股东权益合计减少1.75221414167亿元[40]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526552552亿元[40] - 2024年股东投入和减少资本使股东权益减少6.576298142亿元[40] - 2024年利润分配使股东权益减少12.4763214902亿元[40] 审计相关 - 将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14][16] - 审计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2024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0] 股权结构 - 2004年12月31日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法人股38,917,518股,占总股本12.72%[45] -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健康元集团及其子公司拥有公司股份140,122,590股,占总股本47.3832%[46]
东诚药业(002675)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2-26 19:3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商誉账面价值为250,080.98万元[7]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86,893.65万元,较2023年度降低12.42%[9][10] - 2024年末资产总计86.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4%[22]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25.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2%[22]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60.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4%[22] - 2024年末负债合计32.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44%[23]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17.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15%[23]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5.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31%[23]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53.7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46%[23]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7.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31%[2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9.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51%[22] - 2024年末存货为6.4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8.48%[22] 经营成果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8.6893653772亿元,上期为32.7564788663亿元[30] - 2024年营业总成本为26.4905186174亿元,上期为28.2647745056亿元[30] - 2024年营业利润为3.4166246187亿元,上期为2.2080599772亿元[30] - 2024年利润总额为2.1910284298亿元,上期为3.3728166174亿元[30] - 2024年净利润为1.4142500968亿元,上期为2.5421642315亿元[3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29,上期为0.2543[30] 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0.3086713279亿元,上期为37.8200912244亿元[3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7.4371635326亿元,上期为35.0506459809亿元[3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715.077953万元,上期为27694.452435万元[33]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1499.843633万元,上期为 -60280.087754万元[33]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58.114558万元,上期为 -67.586707万元[3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3562056508亿元,上期为6.0773818162亿元[33] 股本与股权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824595705元,总股本824595705股,有限售条件股份81211711股,无限售条件股份743383994股[52] - 2015年9月,发行43776436股购买成都云克药业52.1061%股权,向徐纪学非公开发行4030226股募集配套资金[49] - 2016年9月,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中泰生物制品70%股权和烟台益泰医药83.5%股权,发行20068764股,向5名特定对象发行21714285股募集配套资金,合计增加股本41783049股[51] - 2018年3月,发行71895606股购买南京江原安迪科51.4503%股权[51]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为购买日支付对价与之前持有股权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之和[66] - 企业合并中介及管理费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权益或债务性证券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67]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83] - 存货取得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24][125] - 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除非符合持有待售条件),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38] - 公司在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含多项履约义务按单独售价比例分摊交易价格[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