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7-02 20:52
资本市场发展方向 - 统筹"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化实践,借鉴全球经验,立足国情市情,推动资本市场理论、实践、制度创新,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1] - 统筹政治性与专业性:坚持党的领导贯穿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全过程,强化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专业性支撑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 [1] - 统筹效率与公平: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机制,促进要素向潜力领域集聚,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 [1] 改革与开放 - 统筹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深化"两创板"改革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改革,落实自主开放举措,提升A股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2] - 统筹发展与安全:维护市场稳定为首要任务,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
捕捉属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时代红利
中国证券报· 2025-07-02 05:04
行稳方能致远。看外部,美联储降息节奏等因素可能带来扰动。看内部,部分板块短期上涨较快,持续 上涨离不开盈利增长的支撑。A股行进的道路上仍可能出现荆棘。眼下,更需脚踏实地、稳中求进,扎 扎实实推动改革举措落地显效,在市场运行上体现"稳",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体现"进"。 持续防风险,强化监管效能,筑牢底线。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测监管,增强工作的前瞻 性、主动性、有效性。更好发挥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 稳市机制建设。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政策面,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释放政策红利;资金面,流动性持续充裕,提升市场活力;基本面,经济 向稳叠加技术突破,提供现实支撑……多因素共振,助力A股市场完成关键一跃。站在百万亿市值新坐 标,回望近年来特别是近一年多来A股资本市场发生的深刻结构性变化,不难发现,百万亿市值的突破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从融资主导走向投融资协调发展,市场定位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A股市场通过优化融资规则及完善 分红回购机制,推动投融资从单向输血转向动态平衡。融资端,与新"国九条"配套的"科创板八条 ...
爆了!年中盛典最后入场券!
格隆汇APP· 2025-07-01 18:33
TOP 级机构(合计管理超千亿)分享投资策略和方向。 变局加速,机遇涌动!走过充满韧性的 2024 ,中国经济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 2025 年深化转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外资加速回流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绿 色能源等新经济赛道,一场以"新质"为核心的估值重构已然展开。 然而,全球棋局波谲云诡:地缘冲突未息、货币政策分化、供应链重塑承压、多国政治周期叠 加 ……如何在百年大变局的深化期,把握未来航向? 2025 年下半年,机遇与风险并存,投 资者如何优化策略,行稳致远? 答案,就在深圳! 2025 年 7 月 4 日 -5 日,格隆汇 2025 中期策略峰会 将再度点亮鹏城! 我们力邀顶尖思想领袖与实战精英,为您: 深度剖析全球与中国经济核心变局; 前瞻 "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投资主脉络; 拆解复杂环境下的风险与机遇; 共话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与布局良机; 格隆汇期待您的莅临! (活动议程均以现场为准,活动解释权归格隆汇所有) 这是一场智慧碰撞的盛宴,一次拨云见日的集结! 与远见者同行,与担当者共进! 星火汇聚,终成燎原之势! 破浪前行,共赴投资沧海! 7 月 4 日中期策略会仅剩少许名额! ...
证监会换新标,亿万股民叫好
IPO日报· 2025-07-01 17:24
中国证监会换标事件分析 - 证监会更换新logo引发广泛关注 新标识采用开放式"三个V形环抱"结构 被股民解读为"解套"象征 旧logo因封闭结构被戏称为"连环套" [1] - 新标识被赋予"胜利(Victory)""活力(Vitality)""价值(Value)"三重含义 视觉更新被视为监管思路变化的信号 [1][2] 监管改革政策动向 - 推出"1+N"政策体系 以新"国九条"为核心推动系统性改革 增强制度包容性 优化科技企业上市门槛 [3] - 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允许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简化并购重组审核程序至5个工作日 [3] - 实施私募基金锁定期"反向挂钩"机制 投资满48个月锁定期减半 推动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3] 市场现状与改革背景 - A股长期在3000点区间波动 与世界前十大经济体股市表现形成反差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稳住股市" [2][3] - 监管层强化执法力度 暂停转融券业务 建立程序化交易监控制度 对信披造假行为从严追责 [3][4] 改革核心目标 - 建设透明/公开/公平/诚信的资本市场 将保护投资者利益置于核心位置 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4] 注:文档中未提及具体财务数据或百分比变化 故未作相关引用
“630大限”41家企业“踩点”获受理 业内:交易所集中高效受理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7:17
IPO市场回暖 - 6月A股IPO新受理企业数量达151家,而2024年上半年仅有32家获受理,单月受理量激增[1] - 6月30日单日IPO受理数量达41家,其中北交所32家、上交所5家、深交所4家,创2025年以来新高[2] - 上半年A股共有51只新股上市,募集资金373 55亿元,同比2024年同期新股数量增加16%、融资额增加15%[6] 重点企业动态 - 摩尔线程IPO于6月30日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80亿元,成为科创板年内最大IPO,该公司为本土GPU芯片设计企业,2023年推出夸娥智算集群产品[1][2] - 江南新材(SH603124)上市首日回报率达606 83%,天工股份(BJ920068)北交所首日回报率441 62%,位列各板块最高[6] 政策与市场信号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政策,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机制,重点支持技术突破型科技企业[3] - 交易所通过集中受理"630大限"前申请传递审核常态化信号,北交所定位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 - 上交所召开科创板政策座谈会,头部保荐机构表态将强化企业辅导与申报准备[6] 板块表现与趋势 - 6月A股IPO融资额91 53亿元,位居年内第二,略低于3月的92 18亿元[5] - 北交所新股首日平均回报率231 84%,近八成IPO市盈率在10-20倍之间,表现优于其他板块[6] - 德勤预计A股高科技企业上市将活跃,安永认为IPO将进入与市场承受力匹配的"新常态"[7]
平安证券:高质量发展引领价值重估 头部非银金融公司更具韧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4:46
1)板块复盘:行情波动与基金低配明显。2025年以来保险板块行情表现波动较大,新华总体领跑板 块;25Q1主动权益基金对保险板块及个股仍低配。2)经营业绩:25Q1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 回落、归母净资产较上年末增速表现分化,但分红水平保持稳健。3)负债端:坚持高质量发展。25Q1 产险保费稳增、COR优化,寿险新单分化、银保贡献提升,寿险NBV普遍高增。预计2025年居民保本 储蓄需求依然旺盛,寿险负债成本有望压降。4)资产端:高股息策略或仍为优选。近年来净资产收益率 有所下滑,总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低利率环境下,上市险企可能进一步加大FVOCI类高股息股票资产 配置。 智通财经APP获悉,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优先关注基本面稳健、兼具β弹性的保险板块。1)保险:居 民储蓄需求仍旺,业务结构优化将助2025年负债端业绩保持稳健。2025年险企投资业绩仍存在一定不确 定性,但保险股β属性显著、分红水平稳健,板块估值与持仓处于低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若权益市 场持续震荡,建议关注中国太保;若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人寿。2)证券:资本 市场改革走深走实,证券行业仍在改革周期。建议关注业务结 ...
券商分类评价规定发布!什么影响?证券ETF龙头(560090)开盘跳水跌近1%,最新单日吸金超1.95亿元!券商配置机遇怎么看?
搜狐财经· 2025-07-01 11:26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走势分化,银行板块表现强势,科技股普遍回调,超3500只个股下跌,市场情绪降温明显 [1] - 证券ETF龙头(560090)开盘跳水,截至11:09跌0.99%,成交额超3000万元,昨日吸金超1.95亿元 [1] - 证券ETF龙头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回调,国盛金控领涨超2%,东方财富、招商证券等跌超1% [3] 证券ETF龙头成分股表现 - 东方财富跌1.51%,成交额41.23亿,权重15.15% [4] - 中信证券跌0.94%,成交额10.92亿,权重14.02% [4] - 国泰海通涨0.37%,成交额6.74亿,权重11.30% [4] - 华泰证券跌0.51%,成交额3.36亿,权重4.67% [4] - 招商证券跌1.19%,成交额2.05亿,权重3.46% [4] 政策动态 - 6月20日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优化分类评价制度,推动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 [5] - 修订草案突出功能导向,符合新"国九条"和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 [5] - 分类评价结果影响券商风控指标、发行上市、新业务试点及融资成本 [6] - 新规支持头部券商做优做强,引导中小券商特色化发展 [6] 资本市场改革 - 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强化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 [7] - 深交所放宽创业板"轻资产、高研发投入"公司募集资金限制,支持200余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企业 [7] - 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676单,同比增长15%,重大资产重组80单,同比增长200% [8] - 深市并购重组817单,金额37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111% [8] - 上交所受理30单IPO申请,科创板企业占比超七成 [8] 券商板块机遇 - 宏观层面稳股市政策频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趋势不变 [9] - 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维持在万亿元以上,利好券商经纪、自营业务 [9] - 科创板IPO松绑、并购重组活跃,投行业务有望改善 [9] - 券商并购持续活跃,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完成并表,"浙商+国都"等并购稳步推进 [9] - 券商板块估值PB仅1.45倍,配置性价比高 [10] 证券ETF龙头优势 - 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覆盖50只上市券商股 [12] - 无证券账户可布局联接基金(A类:501047;C类:501048) [12]
重大变化!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至10%;董方拟任招银理财总裁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09:04
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调整 - 沪深交易所拟将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至10%,涉及主板129家ST公司,占A股ST板块总数174只的74% [1] - 调整目的是统一主板与其他板块(科创板、创业板ST个股涨跌幅为20%)的交易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1] - 券商分析师认为此举可减少交易阻力推动改革,机构观点认为长期有利于抑制投机行为和提升板块公平性 [1]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661只,总规模526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24只和2023年同期的609只持续增长 [2] - 权益基金发行回暖与A股市场震荡回升相关,业内预计下半年权益基金将继续成为基金公司布局重点 [2] - 发行升温对券商、创投板块活跃度产生提振效应,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和资金面积极变化 [2] 公募基金经理人才流动 - 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4041名创历史新高,较年初增长19%,较2020年初增长近一倍 [3] - 行业人才新旧交替加速:99家机构182名基金经理离任(含百亿级明星经理),107家机构新聘275人 [3] - 人员结构变化可能短期影响投研能力估值预期,长期或推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和投资风格多元化 [3] 招银理财高管变动 - 董方拟任招银理财总裁,其曾任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接替调任招商基金总经理的钟文岳,形成招商系高管互换 [4] - 招银理财截至2024年末管理规模2.47万亿元,在3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排名第一,服务客户超3500万 [4] - 人事变动体现招商系内部资源整合,或对银行理财子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4]
上交所王泊:将推进“1+6”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6-28 23:05
市场重估与改革举措 - 三类资产引领市场重估:科技类资产、消费类资产、红利类资产 [1] - 上交所推进"1+6"改革举措,包括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等 [1] - "926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资本市场企稳向好,上证指数涨幅26%,科创50指数涨幅超50% [1] 科技类资产表现 - 科创板市盈率中位数从24.4倍增长至33倍,创业板从24.7倍增长至36倍 [2] - 沪市科技行业(电子、计算机等)市盈率中位数从24.9倍增长至36.5倍 [2] - 高研发投入公司平均市盈率45.51倍,中研发投入18.67倍,低研发投入9.79倍 [4] - 高研发公司市盈率较前一年增长14.33%,较三年前增长36.88% [4] 消费类资产表现 - 沪市现代服务消费行业(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等)市盈率中位数从18.6倍增长至23.5倍 [2] 政策支持与资金流动 - "926"以来央行累计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30个基点 [3] - 新增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1.5万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3万亿元 [3] - 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沪市股票超1700亿元,保险资金增持800亿元 [4] - 境内指数产品规模从3.6万亿元增长至5.68万亿元,增幅56% [4] 分红与回购 - 沪市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1.8万亿元,分红比例35.6%,约500家次公司推出中期分红 [5] - 68家公司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超百亿,872家公司连续三年分红比例超30% [5] - 上证指数股息率超3%,标普500为1.2%,纳斯达克指数为0.7% [5] - 沪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金额500亿元,已实施回购334亿元,增持181亿元 [6] 并购与市场开放 - "并购六条"实施后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676单,同比增长15%,重大资产重组80单,同比增长200% [6] - 沪市股票ETF规模突破2万亿元,实现对重要宽基指数和中证一级行业全覆盖 [6] - 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3万亿元,今年以来净买入沪市股票超400亿元 [6]
最后20席!错过等一年!
格隆汇APP· 2025-06-28 17:34
中国经济转型与投资机遇 - 2025年中国经济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深化转型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1] - 外资加速回流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 绿色能源等新经济赛道 引发以"新质"为核心的估值重构 [1] - 2025年下半年机遇与风险并存 需优化投资策略应对全球地缘冲突 货币政策分化 供应链重塑等挑战 [1] 格隆汇2025中期策略峰会 - 峰会将于2025年7月4日-5日在深圳举办 聚焦全球经济变局与"新质生产力"投资主线 [1] - 活动内容包括:全球与中国经济变局分析 新质生产力投资脉络前瞻 复杂环境风险机遇拆解 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探讨 [1] - TOP级机构(合计管理超千亿资产)将现场分享投资策略与方向 [1] 会议参与信息 - 7月5日全球机构投资者思享会为收费活动 前排席位早鸟价688元/人(原价1088元) 普通席位早鸟价388元/人(原价688元) [2] - 前排席位限72位已售罄 普通席位仅剩20席 [2] -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格隆汇所有 议程以现场为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