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互挂产品
搜索文档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包容性和覆盖面
证券日报· 2025-10-28 07:23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向 - 证监会强调需通过深化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1] - 工作主线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并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1] 多层次市场体系改革 - 科创板"1+6"政策举措已实施改革效应加快显现包括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2] - 将启动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的上市标准[2] -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并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2] 上市公司质量与市场基础建设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并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以促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3]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以稳健业绩回报股东[3] - 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作用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落实长周期考核[3] 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 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包括优化准入管理和扩大投资范围[3]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及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落地[3] - 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3] 风险监管与投资者保护 - 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4] - 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以增强投资者信心[4] - 将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推出23项举措围绕发行上市退市等环节强化保护[4] 支持北京金融中心建设 - 支持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4] - 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集聚发展提升首都资本市场能级[4]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包容性和覆盖面
证券日报· 2025-10-28 06:32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向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增强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1] - 工作主线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统筹发展与安全 [1] 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 纵深推进板块改革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2] - 科创板"1+6"政策举措加快显现改革效应,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已实施 [2] - 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2] - 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2] 上市公司质量与市场基础 - 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以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 [3]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以回报股东 [3] - 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落实长周期考核 [3] 制度型对外开放 - 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 [3]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落地 [3]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将于近日公告募集 [3] - 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 [3]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 [4] - 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4] - 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推出23项务实举措以强化投资者保护 [4] 支持北京金融中心建设 - 支持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将其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4] - 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集聚发展 [4]
吴清系统阐述四大关键举措,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路线图明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2:28
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 - 科创板“1+6”政策成效显著,并于10月28日迎来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机制已开始运转 [2] - 深化创业板改革即将启动,将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特征的上市标准,旨在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2] - 将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2]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允许发行人一次注册后分期募集资金,以降低融资成本并满足科技型企业持续性融资需求 [4]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于10月27日正式推出,包含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一件事”和配置型外资“绿色通道”两项即日生效的准入管理举措 [5][6] - 通过完善短线交易规则实现相关交易监管的国民待遇,并进一步放开境内机构向外资提供投资顾问服务 [6]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来已吸引913家各类境外机构入驻,境内资产规模超1万亿元 [7]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也将于近日公告募集,进一步拓宽双向开放渠道 [7] 中小投资者保护强化 - 《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于10月27日发布,围绕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 [8] - 在发行定价环节提出研究提高锁定期更长、锁定比例更高的网下投资者的配售比例,并从严限制故意抬高或压低报价的询价机构参与配售 [8] - 强化程序化交易监管,严禁为个别投资者提供交易单元等特殊便利 [8] - 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引导控股股东等主动先行赔付,对主动退市要求提供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措施 [9] - 加大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金通灵案涉及约5万名投资者,美尚生态案适格原告超3.3万名 [9] - 截至2025年9月,证监会12386服务平台累计挽回投资者损失超7.3亿元,全市场调解组织为投资者挽回损失超102亿元,投服中心通过各类诉讼为超6万名投资者获赔约28.95亿元 [10]
吴清主席金融街论坛发声!资本市场改革四大举措全面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1:49
多层次市场改革 - 科创板“1+6”政策成效显著,科创成长层将于10月28日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4] - 深化创业板改革即将启动,将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4] - 北交所将持续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5] 夯实市场基础 - 证监会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和做优做强 [6] - 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支持 [7] - 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长期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7] 对外开放举措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于10月27日正式推出,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配置型外资准入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即日同步落地 [8]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将于近日公告募集 [9] - 下一步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 [9] 投资者保护 - 将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发行上市、退市等环节推出23项务实举措 [10] - 举措旨在营造更公平交易环境,提升行业机构客户服务水平,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10] - 强调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打准打疼,以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 [11] 市场背景与机遇 - 国际资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前9个月已超1500亿美元,中国资产价值正被重估 [11]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投入 [11] - 证监会将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和吸引力 [11]
吴清金融街论坛重磅发声!全文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37
资本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 过去五年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4] - 未来五年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复杂深刻变化,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大,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前9个月超过1500亿美元,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被持续重估和配置 [4]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更大规模耐心资本和更灵活包容的融资环境 [4] 资本市场改革核心方向 - 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握“六个坚持”,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5] - 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强本强基,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5] 多层次市场体系改革 - 科创板“1+6”政策举措加快显现效应,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6] - 将启动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6] -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6] 上市公司质量与中长期资金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 [7]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 [7] - 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长期投资产品,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7] 制度型对外开放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 [7][8]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日落地 [8]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将于近日公告募集,并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 [8]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 [8] - 强化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 [8] - 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推出23项举措 [8] 支持北京金融中心建设 - 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 [9] - 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集聚发展,提升首都资本市场能级 [9]
吴清:中国投资境外市场两只ETF互挂产品将公告募集
北京商报· 2025-10-27 20:29
资本市场开放政策 - 中国证监会主席表示将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1]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将于近日公告募集 [1] - 中国证监会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 [1] 市场合作与发展格局 - 政策将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 [1] - 努力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开放与安全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1]
2025金融街论坛|吴清:中国投资境外市场两只ETF互挂产品将公告募集
北京商报· 2025-10-27 20:21
政策方向 - 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1] - 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 [1] - 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努力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开放与安全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1] 产品动态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也将于近日公告募集 [1]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
新浪财经· 2025-10-27 20:04
资本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 过去五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2] - 未来五年发展环境复杂深刻,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大,稳健性和均衡性成为资产配置优先选项,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 [2]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更大规模耐心资本和更包容融资环境 [2] 未来工作重点与政策方向 - 将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统筹发展与安全 [3] - 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3] 板块与多层次市场改革 - 科创板"1+6"政策举措加快显现效应,科创成长层将于10月28日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4] - 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4] -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4] 上市公司质量与中长期资金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 [5]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 [5] - 发挥中长期资金作用,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落实长周期考核,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5] 制度型对外开放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 [6]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于10月27日落地 [6]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将于近日公告募集,并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 [6]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 [6] - 强化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依法严打 [6] - 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推出23项务实举措 [6] 支持北京金融中心建设 - 将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 [7] - 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集聚发展,提升首都资本市场能级 [7]
发挥投融资综合改革牵引作用 推动“十五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吴清主席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
证监会发布· 2025-10-27 19:44
资本市场发展环境与机遇 - 过去五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3] - 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被持续重估和配置[3]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蓬勃发展,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投入和更包容的融资环境[3]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与重点 - 将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科创板"1+6"政策举措效应正加快显现[5] - 将启动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更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5] - 将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5] 市场基础与稳定性建设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6] - 将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6] - 将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推动公募基金改革,落实长周期考核,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6] 制度型对外开放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6]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落地[6] - 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6]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将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7] - 将强化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7] - 将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推出23项务实举措扎牢投资者保护"安全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