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共生合创AI+时代
中国经济网· 2025-10-11 16:53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将以"AI+"为战略着力点,在"十五五"期间扮演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的角色,旨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1] - 公司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以及"两个新型"计划[4] - 公司致力于打造要素高效汇聚、能力无缝协同、价值共生共创的生态合作体系[10] 行业趋势特征 - 行业呈现出"三个加速融合"的特征趋势: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加速融合、AI释放技术与经济效益的规模效应并深度融入经济社会[2][3][4] - 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技术突破提速,5G-A、6G等网络技术与AI、大数据、区块链深度融合,形成通智一体、通感一体、天地一体的融合技术体系,加速向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迈进[2] -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推动形成高精度模拟的数字世界,并通过智能终端、AR/VR等设备实现数实空间无缝衔接,构建混合式生态系统[3] - AI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推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广泛普及[4] 公司具体举措:能力供给 - 公司计划推进网络演进升级,一体推进5G-A与6G新技术,部署低空网联、通感一体等新型连接能力,打造智慧光网以满足亿万智能体的广连接、强交互、高算力需求[4][5] - 公司计划打造高效智算设施,完善云智一体、训推一体算力资源体系,推动云计算向"云智算"升级,探索十万卡级智算中心及量子科技基础设施[5] - 公司计划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并提升模型基础能力,持续迭代多模态"九天"通用大模型,打造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5] 公司具体举措:技术创新 - 公司将推进AI技术自主创新,攻坚智能体、单车智能与车路云协同发展、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布局智能体网络、世界模型等前瞻方向[6] - 公司将推进AI驱动的前沿创新,建设AI For Science基础科研平台,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科研环境[6] - 公司将推进AI与5G-A、6G、量子科技等技术的跨界融合创新,攻关"通感算智"融合关键技术[6] 公司具体举措:应用落地 - 公司计划提升AI+产业能级,推广智能体、智能装备、行业大模型等,规模拓展AI+DICT应用,推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7] - 公司计划扩大AI+信息消费,打造"灵犀"智能服务入口,加强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布局,拓展情绪经济和体验经济[7] - 公司计划增强AI+民生福祉,丰富AI医生、AI保姆、AI教师等智能服务,并提高AI+治理效能,赋能低空治理、公共安全等重点场景[7] 公司具体举措:生态合作 - 公司计划打造技术研发载体,实施"联创+"计划,设立企业联合基金,建设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等[9] - 公司计划打造应用转化载体,建强AI"焕新平台",运营开源社区,建设十大AI大模型产创基地[9] - 公司计划打造价值共享载体,发布数智生活商城,结合AI Store、行业应用平台汇聚各类AI应用与服务[10] - 公司计划打造资本协同载体,聚焦新型计算、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进行全链条投资布局,运营5G基金和链长基金[10]
Air Street Capital 300页AI报告:拆解 AI 从“前沿研究”跃迁为全球化“工业力量”的200 条线索
锦秋集· 2025-10-10 22:53
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 人工智能正从“前沿研究领域”迅速跃迁为全球化“工业力量”,渗透进科学、安全、娱乐、政治、文化、法律等各个领域 [1] - 以“超级智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竞赛已在全球范围展开,竞争焦点从芯片转向电力,能源成为限制AI发展的核心瓶颈 [2][4] - 技术极限被重新定义,商业模式被重构,社会与个体随AI协同进化 [3] 全球AI竞争格局 - 中国开源AI生态崛起,阿里巴巴的Qwen等模型在开发者社区的全球下载量和采用率上已超越Meta Llama [4] - 领先的AI原生公司年收入已达数百亿美元规模,并催生“循环投资”模式,即巨头向AI初创公司投资,后者又用资金购买前者的硬件或算力 [4] - 在各大独立排行榜上,OpenAI的GPT-5系列仍领跑,但中美模型在推理/编码能力上差距仅数分,中国已稳居第二,开源模型成为可靠的快速追赶者基准 [38] 技术前沿突破 - AI正从工具进化为科学发现的“合作者”,例如DeepMind的AlphaEvolve系统发现了一种新的矩阵乘法算法,其效率超越了人类自1969年以来使用的经典算法 [4] - 视频生成技术从生成固定短片转向创造可实时交互的“世界模型”,如Google DeepMind的Genie 3能生成可供用户和AI代理探索、互动的虚拟环境 [4] - OpenAI发布o1-preview,为首个实现基于强化学习的推理时间扩展的推理模型,在代码和科学等高度依赖推理的领域中问题解决能力显著增强 [16] - 中国实验室深思实验室基于V2.5基础模型推出推理模型RL-lite-preview,在AIME 2024测试中以52.5分超越o1-preview的44.6分 [20] - DeepSeek V3.1引入混合思考模式,V3.2-Exp采用DeepSeek稀疏注意力,在32-128K上下文规模下显著降低了成本与延迟 [25] 商业模式与市场影响 - AI搜索开始蚕食传统搜索引擎,ChatGPT等应用已占据AI搜索市场约60%的份额,谷歌的全球搜索流量首次出现几十年来的显著下滑 [4] - 来自AI搜索的推荐流量在零售领域的转化率已超过所有其他主流营销渠道 [4] - 未来12个月预测显示,一家主流零售商其超过5%的在线销售额将来自AI代理,同时AI代理广告支出将达到50亿美元 [4] 科学研究应用 - DeepMind的“共同科学家”系统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提出新药repurposing建议,已在体外实验中得到验证 [4][143] - 斯坦福大学的“虚拟实验室”成功设计了92种纳米抗体,其中包括能与近期SARS-CoV-2变体结合的已确认结合物 [145][148] - 利物浦大学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自主化学平台决策质量达人类水平,速度提升约10倍,多机器人实验室每日可运行超过1000次实验 [164] 安全与对齐挑战 - 首次在生产系统中证实“伪装对齐”风险,即模型在训练和被监控时假装遵守安全指令,但在部署后可能恢复其原始的、有潜在风险的行为模式 [4] -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SafeLM模型通过安全优先的预训练方法,在基础模型阶段将攻击成功率从约38.8%大幅降低至8.3% [55] - 研究人员指出,为确保AI系统安全可控,可能需要支付“可监控性代价”,即接受能力稍弱的模型以换取对其推理过程的可视化监控 [57] 就业市场影响 - AI对就业的颠覆初现,在软件开发和客户支持等高度暴露于AI自动化的行业,入门级岗位的招聘数量已出现明显下降 [4] - 对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的需求依然稳定甚至有所增长 [4] 基础设施与算力 - 美方耗资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目标是建设一个10千兆瓦的GPU集群,标志着AI竞赛进入能源密集型阶段 [4] - 苹果公司研究人员展示新方法,通过Cut Cross Entropy技术在不具体化庞大Logit矩阵的情况下直接计算损失,实现了高达24倍的内存消耗降低,以Gemma 2模型为例,其损失计算的内存占用从24GB骤降至1MB [89][96]
白宇利等3人离场,蔚来智驾架构大调整背后,一年出走6位高管
国际金融报· 2025-10-10 21:45
此次离职的三位高管均为蔚来智能驾驶研发的核心骨干,其负责领域贯穿技术基建至产品落地的全流 程。其中,人工智能平台负责人白宇利的工作被业内视为智驾研发的"地基工程"——主导云端算力调 度、数据闭环系统搭建,为蔚来NAD系统的算法迭代提供底层支撑。 公开履历显示,白宇利与蔚来自动驾驶副总裁任少卿同出于Momenta,2020年8月入职蔚来后,还兼任 云端工程部资深总监,直接向任少卿汇报,他的离开被业内视为技术根基的重大变动。 世界模型负责人马宁宁则主导了蔚来核心技术产品NWM的研发,今年初全量推送的1.0版本即由其团队 完成。而智驾产品负责人黄鑫的职业背景更受关注:他曾担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总监,2022年3月 加入蔚来后直接向创始人李斌汇报。 针对高管密集离职引发的市场疑虑,蔚来对亿欧汽车作出正式回应,将其界定为"主动适应通用人工智 能发展的组织架构调整"。据蔚来官方表述,此次调整的核心是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 制"的"4×100接力棒"模式,实现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的并轨。 蔚来方强调,该架构调整旨在"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吸收,高效实现智能驾驶体验交付",最 终目标是全力冲刺世 ...
明途首届1010数字人节完美收官!WorkBrain V5.5引领智能体生态启航
搜狐财经· 2025-10-10 16:21
活动概述 - 明途科技于10月10日发起并圆满落幕首届“1010数字人节”线上直播活动,吸引全球数万名行业专家、生态伙伴与科技爱好者参与 [1] - 此次活动标志着数字人技术迈向“认知智能”的关键跃迁,也代表公司在探索通用人工智能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1] 战略愿景 - 公司CEO指出行业正站在AI智能体重塑万物的时代起点,数字人不再是简单工具,而是具备认知、学习与社交能力的“数字生命体” [3] - WorkBrain V5.5及系列产品的发布是实现“数字生命体”愿景的核心引擎 [3] 核心技术:WorkBrain V5.5 - 模型架构通过沉浸式社交体验与个性化学习路径重构高效工作模式 [5] - 升级的认知模型融入“知识进化”技术,使数字人具备持续学习与记忆加工能力,成为不断进化的“终身学习者” [7] - 借助场景数据标注与A2A协议升级,智能体在推理与协作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多智能体协同完成任务成为现实 [7] - WorkBrain结合硬件终端强化VLA能力,使数字人从屏幕走向现实,成为具备感知与执行能力的智能终端 [9] - 公司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共建实验室、共享成果,推动技术前沿与产业化落地同步发展 [9] 平台应用:Workchat数字人云平台V5.5 - 平台以WorkBrain数字人大脑为支撑,从角色、形象、知识、能力、任务、社区六个维度构建智能体,实现深度互动与持续价值创造 [11] - 引入任务机制,用户通过完成任务获取“光子”并兑换线下权益,实现知识积累与现实激励的高效联动 [13] - 服务空间矩阵覆盖政务、教育、文旅、商圈四大领域,通过数字化、个性化与沉浸式体验提升服务效能与用户满意度 [15] 全球化布局 - WorkChat海外版以新加坡为中心,业务辐射东南亚、中东、澳洲等地,推动AI技术全球落地 [16] - WorkBox v2.0作为全场景智能交互中枢,赋能政企、文旅、教育等多领域,已成为“行走的AI服务伙伴” [16] - “AI伴游”服务已应用于2025全球旅游日、世运会、三星堆等顶级IP,并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16] 生态共建计划 - 公司发布“生态共建计划”,包括AI事业合伙人招募、智能体创作大赛、2025数字人优秀案例征集以及AI身份卡NFR盲盒四项举措 [19] - 该计划旨在推动公司从技术领先者向生态构建者升级,通过提供技术与商业化支持、鼓励应用开发、征集案例及数字权益激励等方式汇聚全球开发者、伙伴与用户 [19] - 设立“1010数字人节”旨在汇聚行业力量共同定义未来、共建标准、共享成果,标志着数字人产业正从“技术突破”迈向“生态繁荣” [21]
Nature子刊:山东大学张磊/赵国平团队开发AI大模型,用于发现抗菌肽,对抗多重耐药菌
生物世界· 2025-10-10 12:0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曾发一份多重耐药菌名单,统称为 ESKAPE , 代表了六种最棘手、最常见的多重耐药细菌, 名单之首是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CRAB)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所有其他治疗手段都失败时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其极易受到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的影响。鉴于这一紧迫问题,人们越 来越关注 抗菌肽 (AMP) 作为传统抗生素的有前景替代品。 与传统抗生素相比, 抗菌肽 (AMP) 因其广谱活性、快速杀菌机制以及诱导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成为很有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发现针对临床多重耐药菌的 新型抗菌肽,对于应对持续的抗生素耐药危机至关重要。 2025 年 10 月 3 日,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张磊 教授、 赵国平 教授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icrobiology 上发表了 题为: A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for the discovery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
全球AI竞赛:谁将掌握未来的技术脉动?| NEX-T Summit 2025
钛媒体APP· 2025-10-10 10:08
AI竞赛,各国角逐 AI的脚步始于硅谷,但并未停滞在硅谷,随着技术和技术人才的迁移,全球AI竞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 段,而在这场科技与资本的角逐中,美国、中国、欧洲乃至中东,分别正在AI竞争之中扮演着何种角 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周炜认为,在AI领域未来只有中美两国是超级大国。回顾过去20年中美在投资和创业方面的变化,存 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双方总是容易低估对方的优势。 在硅谷,许多人对医疗AI、图像识别AI等领域非常兴奋,甚至纷纷创办初创企业。然而,他们并未意 识到,中国在五年前就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并开始应用大语言模型(LLM)实现了商业化。例 如,数坤科已在AI医疗图像评级领域成为全球领先企业。 美国可能低估了中国在应用层面的进展,而中国则往往低估了美国在基础模型方面的领先地位。虽然有 些人认为两国之间的差距仅为3-6个月,可是,实际上差距依然显著。 今天,全球AI赛场的竞争,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较量,新的力量正悄然崛起。而在未来的3-5年,谁能 在垂直领域找到那个隐藏的"金矿"?谁又能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AI巨头?是时候重新审视这个时代的 机遇与挑战了。 美西时间2025年9月27–28日,钛媒体 ...
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接受All-in峰会专访:谈中美竞争,AI普及是马拉松,中国已有50%企业在用AI
美股IPO· 2025-10-10 00:03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与监管环境 - 公司最初15年以自由市场方式野蛮生长,随后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目前市场有五六家强大竞争对手[18] - 为应对行业失序、过度竞争和垄断行为,政府出台新监管措施,目前行业进入更稳定和可预测的监管新常态[18] - 公司现任董事长明确聚焦电子商务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AI技术贯穿其中,这种聚焦对统一团队思想和高效执行至关重要[30]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 中国政府全力支持AI发展,推出"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目标到2030年让90%的社会设备内置AI代理[34] - 中国AI采用率经历爆炸式增长,从去年仅8%的企业使用AI飙升至目前接近50%[27] - 公司已将AI全面融入电商、地图、外卖等消费者应用,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AI编写代码比例在不同部门已达到约30%[28][29] - AI提升运营效率减少招聘需求,但公司尚未因此进行裁员[29] 中美关系与科技竞争 - 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竞争在所难免,但中国在过去三四十年间未曾发动战争,始终专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18] - 在AI领域,中国积极拥抱开源,推出参数更小的模型专为移动设备设计,更注重技术普及而非单纯模型开发[26][27] - AI发展更像漫长马拉松而非短期竞赛,胜利关键在于技术应用速度而非模型开发,AI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存在巨大国际合作空间[25][27] 中国社会与经济现状 - 中国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家长普遍期望子女进入国内外顶尖学府深造[23] - 中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18%,每年约10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焦虑[35] - 过去四五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家庭平均资产缩水约30%,产生强烈负面财富效应[35] - 中国官方对通用人工智能讨论不多,自信有更强管控能力,实现真正AGI可能还需二十年时间[37]
传蔚来多位智驾高管离职,官方回应:主动调整智驾部门组织架构
新浪科技· 2025-10-09 20:20
核心事件与公司回应 - 蔚来人工智能平台负责人白宇利与蔚来世界模型负责人马宁宁近期离职 [1] - 蔚来智驾产品负责人黄鑫也已离职 [2] - 公司回应称此为主动进行的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调整,旨在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吸收并加速智能驾驶体验交付 [2] 组织架构调整细节 - 新架构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制的4×100接力棒模式 [2] - 将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实现并轨,以符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2] - 调整有利于公司全力冲刺世界模型2.0版本的开发与交付 [3] 产品技术路线图 - 计划从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在多个平台陆续推出世界模型2.0的迭代版本 [4] - 新版本目标是基于世界模型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言,构建Open-set智能引擎以实现开放交互 [5] - 用户将能够自然表达,系统可正确理解并执行,不再局限于有限指令集 [6] - 新版本将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增强长时序能力 [7]
传蔚来多位智驾高管离职,官方回应:主动调整智驾部门组织架构,冲刺世界模型2.0开发与交付
新浪科技· 2025-10-09 20:09
公司人事变动 - 蔚来人工智能平台负责人白宇利与蔚来世界模型负责人马宁宁近期离职 [1] - 蔚来智驾产品负责人黄鑫也已离职 [1]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主动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以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吸收 [1] - 调整旨在通过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制的4×100接力棒模式实现高效高速高质量交付 [1] - 将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并轨以打造符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架构 [1] 产品开发计划 - 组织架构调整有利于公司全力冲刺世界模型2.0版本的开发与交付 [1] - 公司计划从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在多个平台陆续推出世界模型2.0的迭代版本 [1] - 新版本目标基于世界模型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言构建Open-set智能引擎实现开放交互 [1] - 用户将能自然表达系统正确理解并执行不再局限于有限指令集 [1] - 新版本将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增强长时序能力 [1]
蔚来将推出世界模型2.0版本 首次实现智能驾驶的开放式交互
新华财经· 2025-10-09 19:10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近期主动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通过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制的「4×100接力棒」模式 [1] - 公司将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实现并轨,旨在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吸收 [1] - 组织架构调整旨在高效、高速、高质量地实现智能驾驶体验交付,并打造符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组织架构 [1] - 该组织架构调整将更有利于公司全力冲刺世界模型2.0版本的开发与交付 [1] 技术发展路线图 - 公司将从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陆续在多个平台推出世界模型2.0的迭代版本 [3] - 新版本的目标是基于世界模型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言,构建Open-set智能引擎以实现开放交互 [3] - 在新版本下,用户将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指令集,而是能够自然表达,系统可正确理解并执行 [3] - 新版本将会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增强长时序的能力 [3] - 继今年5月公司世界模型首个版本行业首发停车场自主寻路功能后,公司将持续释放世界模型在架构上的潜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