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
icon
搜索文档
2025夏季达沃斯| 专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绿色金融国际标准需求同存异
北京商报· 2025-06-26 09:20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成就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3]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3] - 政策强力引导是绿色信贷增长主因,2013年起多部门陆续出台系列政策,2021年后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激励工具并在MPA中提高绿色信贷考核分值 [3] - 商业银行通过调整产业支持政策、提升绿色低碳认知和推动产品创新助力绿色信贷发展 [3] 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 绿色信贷资金集中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清洁能源,其他绿色领域支持不足,需拓展覆盖范围 [4] - 需加强绿色信贷与专项贷款的衔接,支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4] - 基层银行能力建设不足,部分银行基层员工和中小型农商行对绿色金融认知不足 [4] - 需推动绿色信贷与银证、银保等其他金融工具结合,强化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4] 绿色金融国际标准与话语权 - 各国对"绿色"定义和标准存在差异,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识别高度共识的经济活动或项目类别以推动国际共同标准 [5] - 中国应充分利用在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金融标准制定 [5] - 建议关注标准出台后的实际应用效果,推动更多国家采纳和应用这些标准,如东盟国家、巴西等 [5] 绿色保险的发展与挑战 - 绿色保险在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提供风险保障方面作用独特,但面临数据积累不足和有效供给欠缺等问题 [6] - 绿色保险此前发展受限于标准体系局限、行业认知不足和数据及方法论缺失 [6] - 绿色保险定义和标准过于狭窄,曾几乎等同于"环境污染责任险"这一单一险种 [7] - 保险行业对绿色保险内涵理解碎片化,缺乏系统性认知,尚未充分意识到多元化绿色保险产品潜力 [7] - 绿色保险缺乏历史数据和经验积累,传统风险评估方法学难以适应新型复杂风险 [7] ESG信息披露与监管建议 - 部分上市公司ESG报告内容流于形式,存在借ESG"外衣"过度包装和提供不准确信息的问题 [8] - 建议将ESG信息明确纳入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法律责任范围,提高上市公司披露审慎性 [8] - 建议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模式,由独立机构评价ESG报告是否符合国内外标准 [8] - 推动ESG实践和披露领先的上市公司更紧密对接国际主流ESG准则框架,提升报告国际可比性与认可度 [9]
Dakota Gold Corp. Publishes 2024 Sustainability Report
Newsfile· 2025-06-26 04:47
公司动态 - 公司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旨在透明展示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战略、实践、风险管理及监督成果 并加强与利益相关方(股东、政府代表、社区)的沟通 [1] - 报告已发布于公司官网(www.dakotagoldcorp.com) [2] 管理层表态 - CEO Robert Quartermain强调2024年是转型年 公司从勘探阶段进入开发阶段 重点推进Richmond Hill金矿项目 体现项目潜力与可持续发展承诺 [3] - 公司实现连续4年零工时损失事故 自2022年钻探开始以来零可报告环境事故 反映健康安全文化的成效 [3] 项目进展 - 公司正在南达科他州私人土地上推进两个项目:Richmond Hill氧化堆浸金矿项目(即将商业化生产)和Maitland高品位地下金矿资源项目 [5] - 项目延续具有145年历史的Homestake黄金矿区传统 [5] 其他信息 - 可持续发展报告包含增强版图片 可通过指定链接查看 [5] - 投资者可通过公司官网订阅邮件获取最新动态 [6]
长城证券: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2:49
主体评级结果 - 维持长城证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 [1][5] - 维持"21长城08"等16只债券信用等级为AA+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位列行业第30名,净利润位列第26名 [6] 公司优势 - 股东背景强大,中国华能集团下属金融类核心子公司,在资本补充、业务资源等方面获得较大支持 [7][6] - 业务资质齐全,拥有证券、期货、直接投资、基金等各类证券业务资质 [7]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收益率指标上升,盈利能力很强 [7] - 截至2025年3月末母公司口径净资本规模达251.65亿元,资本实力较强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0.20亿元,同比变动不大,净利润同比增长 [6] - 2024年自有资产负债率66.84%,较上年下降1.42个百分点 [10] - 截至2024年末短期债务占比59.70%,面临一定集中偿付压力 [7][11] - 2025年一季度利润总额7.24亿元,同比增长86.80% [10] 业务发展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22.76亿元,占总收入56.62% [6][7] - 证券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24.36%,占比44.50% [6]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64亿元,同比下降,主要受IPO收紧影响 [6] - 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较上年末增长46.71%,主动管理类占比39.05% [8] 行业环境 - 2024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三季度末指数快速上涨,交投活跃度上升 [9] - 证券公司业绩与市场高度挂钩,盈利波动性大 [9] - 行业集中度高,大型券商在资本实力、风险定价等方面具备优势 [9] - 监管持续趋严,2025年一季度处罚次数同比减少60次 [9]
伟明环保: 伟明环保2024年度环境 、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英文版)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34
ESG战略与管理 - 公司建立了四层ESG治理架构,涵盖战略决策、监督评估、系统管理和运营执行四个层级,形成闭环管理模式[13] - 2024年ESG报告是公司发布的第三份ESG报告,披露了ESG相关理念、管理方法和实施成果[2] - 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负责审议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识别ESG风险与机遇[13] 环境绩效 - 2024年新增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能力达3500吨,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7] - 印尼贾曼高冰镍项目采用富氧侧吹熔炼技术,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能源自给[4][5] - 公司运营55个垃圾焚烧项目,总日处理能力约3.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50万吨[15] 技术创新 - 2024年获得342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提升项目稳定性和效率[7] - 装备集团成功开发反应器、过滤器、蝶阀等系列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51] - 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签订技术推广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红土镍矿冶炼技术发展[50]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建立了6266家供应商数据库,其中中国大陆6147家,海外119家[54] - 实施供应商诚信合作承诺制度,要求供应商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54] - 通过定期审核和监督确保供应链符合ESG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建立退出机制[54] 社会责任 - 2024年投入544万元慈善资金,连续15年帮扶弱势群体[9] - 通过"百人计划"招聘985/211及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提升[10] - 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59名核心员工授予1043万股[10] 公司荣誉 - 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17] - 获得第19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奖[17] - 获评证券之星资本力量年度评选"杰出上市公司奖"[17]
AMN Healthcare Services (AMN)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6 00:17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022年总收入为5,480,776千美元,较2021年的4,239,742千美元增长了29.3%[113] - 2022年第三季度的总收入为2,394百万美元,毛利为792百万美元,毛利率为33.1%[82] - 2022年调整后的EBITDA为894,734千美元,较2021年的696,427千美元增长了28.5%[111] - 2021年调整后净收入为895百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1,776百万美元,毛利率为32.9%[82][88] - 2022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1,552,538千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1,363,045千美元增长了13.9%[113] 用户数据 - 公司在2021年部署了95,000名医疗专业人员,服务超过1200万患者[42] - 2021年医疗支出年增长率预计为4.2%,而2021至2030年间的医疗支出年增长率预计为7.2%[50] - 预计到2033年,美国将短缺约139,000名医生,预计到2022年底将有50万名注册护士退休[49]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6亿美元,总资产为30.18亿美元,总负债为8.5亿美元[92] - 目标净杠杆比率为2-2.5倍,目前杠杆比率为1.1倍,未来投资的借款能力开放[100][96] - 自2017年以来,自由现金流增长311%,预计年资本支出为7000万至8000万美元,占收入的1.5%至2.0%[91] 市场扩张与并购 - 总可寻址市场约为460亿美元,其中2022年美国医疗人员市场约为400亿美元[53][54] - AMN在医疗人员招聘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专注于为大型医疗系统提供全面的人才解决方案[78] - 预计未来将继续进行战略性并购,以提高利润率和收入的韧性[107] 负面信息 - 公司在2021年实现了39%的员工流失率,疫情加剧了预期的劳动力短缺[49] - 2022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92,445千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116,217千美元下降了20.5%[111]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2年的收入结构中,超过60%的收入来自于管理服务项目(MSPs)[13] - 公司致力于到2024年为范围1、2和3的温室气体排放设定科学基础目标[42] 多元化与社会责任 - 公司在董事会中女性和BIPOC(黑人、土著和有色人种)代表性分别为56%和33%[42] - 公司在2022年与小型企业和多元化公司合作的支出中,60%的领导层和40%的C-Suite成员为女性[44]
ESG信披应用指南发布,财政部强化双重重要性、价值链信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1:03
政策发布与框架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包含9个核心问题,涵盖价值链、报告主体、重要性评估等关键领域 [1] - 应用指南起草坚持三大原则:细化基本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体现中国特色,显著提升ESG实践可操作性 [1][3] - 基本准则与ISSB的IFRS S1在信息质量特征和披露要素上总体衔接,气候准则与IFRS S2在框架和技术标准上衔接 [2] 国际趋同与中国特色 - 应用指南吸收ISSB的S1随附指南未纳入基本准则的部分,保持国际趋同,同时赋予价值链、报告主体等概念本土化定义 [2][3] - 明确对标ISSB的S1准则,但将"影响重要性"提升至与"财务重要性"同等地位,要求企业兼顾经济与环境社会效益 [6][3] - 行业指南制定已启动,覆盖电力、钢铁、煤炭等9个高碳行业,以解决气候准则的行业适用性差异问题 [5] 企业实践与挑战 - 应用指南首次系统探讨ESG因素与财务报表的关联,为投融资决策划定财务穿透分析逻辑 [3] - 企业需在业务模式或价值链发生重大变化时重新评估可持续风险机遇范围,动态调整披露内容 [10] - 范围3碳排放(价值链排放)占零售消费品行业总排放90%,但数据统计面临技术管理双重挑战 [11][12] 价值链管理 - 应用指南首项问题聚焦价值链披露,要求企业以"提供重要信息"为判断依据,不强制规定范围但需明确边界 [9][10] - 央国企通过供应链ESG要求倒逼上下游协同减碳,形成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2023年被称为"供应链ESG元年" [11] - 大企业作为"链主"通过绿色供应链带动中小企业减碳,为产业链低碳转型提供可行方案 [12] 行业动态与配套措施 - 上交所发布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推动企业针对评级机构关注议题加强披露,避免因数据缺失导致评级偏低 [6][7] - 行业指南制定成为下一阶段重点,需解决不同行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技术适用性问题 [5] - ESG评级与信披呈"上下游"关系,企业需结合主流评级议题清单优化披露策略以提升评级表现 [7][8]
赣锋锂业(002460) - 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5 20:28
公司发展概况 - 2024年是赣锋发展充满挑战的一年,锂价持续下行,公司仍稳健经营,控制资本支出节奏,放缓新项目建设进度,全年锂化工及锂电池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 [1] 业务板块进展 上游资源端 - 完成马里Goulamina股权收购并接管运营,项目稳定生产爬坡;阿根廷Cauchari - Olaroz盐湖项目2024年产量达2.54万吨LCE,为锂企业在阿根廷产量最大项目;阿根廷Mariana项目2025年2月投产,预计下半年稳定供应氯化锂产品,提高公司锂资源自给率 [2] 锂化工板块 -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马洪工厂磷酸锂产品研发、宁都赣锋脱硫工艺、新余赣锋连续自动化改造、丰城赣锋智能化建设、青海赣锋金属锂及水合肼产品均有进展 [2] 固态电池和储能业务 - 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具备上下游一体化能力;开展新型储能业务,以“用户侧分布式储能 + 电网侧集中式储能”双轮驱动构建储能生态体系,拓展国内外储能电站投资与运营业务 [3] 可持续发展方面 - 提高生产及供应链电动化程度,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开发尾渣高价值副产品;获多项ESG相关奖项,MSCI评级维持A级,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数量增至5个,2024年ESG评级为A + 级 [3] 问答环节要点 固态电池技术与专利 - 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关键环节具备研发、生产能力,申请多项相关专利,涵盖核心技术 [4] 资本开支节奏 - 当前市场环境下资本开支节奏整体放缓,看好锂行业长期发展,重视财务稳健性,推动关键项目投资建设,引入项目层面股权投资和创新融资方式解决开支问题 [4] 应对资金压力措施 - 优化债务结构,拓展融资渠道;加速资产盘活,优化资本开支节奏;提升经营现金流与业务协同;审慎财务规划,与银行密切沟通确保资金流动性安全 [4] 锂价走势判断 - 目前锂价有底部特征,持续低价可能导致供给侧出清和新增产能减少投放,当前锂价或不可持续 [5] 2025年锂盐自给率 - 随着锂辉石、Goulamina、Cauchari - Olaroz、Mariana等项目产能释放,预计2025年自给率超50% [5] 固态电池业务情况 - 全链路布局覆盖关键环节,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小批量量产,硅基体系320 - 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 [5]
John Bean Technologies(JBT)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20:11
公司治理 - JBT Marel的董事会成员Alan D. Feldman、Lawrence V. Jackson和Ann E. Savage将进行一年的任期选举[5] - JBT Marel的审计委员会已重新任命普华永道(PwC)为2025年的独立注册公共会计师,并寻求股东的确认[5] - JBT Marel的董事会结构将于2026年开始实施全体董事的年度重新选举[5] - JBT Marel的董事会成员中,90%为独立董事,CEO为唯一非独立董事[13] - JBT Marel的董事会和委员会每年进行自我评估,以确保绩效和独立性[13] 高管薪酬 - JBT Marel的高管薪酬结构旨在激励个人创造长期股东价值,通过实现特定的绩效目标和管理风险[5] - JBT Marel的高管薪酬中,84%为与业绩相关的薪酬,57%为绩效基础薪酬[22] - JBT Marel的年度管理激励计划(MIP)占CEO薪酬的17%[22] - JBT Marel的长期股权激励(LTIP)占CEO薪酬的67%[24] 可持续发展与ESG战略 - JBT Marel在2024年完成了双重重要性评估(DMA),并计划在2025年结合JBT和Marel的DMA以支持可持续发展和ESG战略[16]
Orion(OES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19:09
市场趋势 - Orion Energy Systems预计商业和工业市场的单位数量将从583百万增加到1,454百万,市场规模将从456亿美元增长到1,153亿美元[52] - 预计到2030年,充电站数量将从不足100,000个增加到超过500,000个[70] 业绩总结 - 2024财年总收入为9060万美元,调整后的EBITDA为406万美元[87][94] - 2024财年毛利率为23.1%[89]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1,508千美元[94]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流动资金为1560万美元[91] - 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调整后EBITDA为32千美元[94] 用户数据与节能效果 - 2024财年客户影响:节省181,420,632加仑汽油,种植403,237英亩树木,移除354,919辆汽车[80] - 2024财年减少130,084吨二氧化碳,986吨二氧化硫,1,295吨氮氧化物,7,747磅汞[82] - 2024财年回收92%的制造材料[80] - Orion Energy Systems在LED照明项目中,平均投资回报期为1到4年,客户可实现显著的能源成本降低[23]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Orion Energy Systems的LED照明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行业领先的光效,最高可达172流明/瓦特[41] - Orion Energy Systems的LED照明产品在美国制造,具有质量和交货时间的优势[36] - Orion Energy Systems在EV充电系统方面,管理超过4,000个充电端口,并与主要设备供应商如ChargePoint和ABB合作[60] 市场扩张与并购 - Orion Energy Systems在2022年收购Stay-Lite Lighting,提供8000多个客户地点的预防性和反应性照明及电气服务[54] - Orion Energy Systems的照明维护服务包括3年合同,提供持续的收入来源[20] - Orion Energy Systems的EV充电系统提供全国范围的安装和维护服务,支持电动出行[60] 其他新策略 - Orion Energy Systems的平均交货时间为10到15个工作日,灵活的制造方式可满足加急请求[38]
Kilroy Realty(KRC)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17:37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Kilroy Realty的稳定化投资组合面积为17,142,721平方英尺[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整体租赁率为82.8%至84.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比率为6.8倍[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固定费用覆盖比率为3.6倍[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17%[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无担保投资组合占比为90%[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S&P评级为BBB-,穆迪评级为Baa3[61]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Indeed Tower的剩余空置面积约为147,000平方英尺[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100 Kettner的剩余空置面积约为140,000平方英尺[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West8的剩余空置面积为418,000平方英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