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

搜索文档
从稳定币应用场景展望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
2025-06-26 22:09
摘要 稳定币支付逐渐从个人小额转账向商业汇款转移,但主要用途仍为加密 货币自动交易和套利。USDT 和 USDC 小额支付(低于 1,000 美元)占 比达 70%,超小额支付(低于 100 美元)在主流链上占据主导。 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是稳定币主要支付地区,合计占全球稳定币流 动量的 48%,表明亚太地区在稳定币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稳定币在国际小额跨境支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结算速度远快于传统银 行,成本也大幅降低,为跨境支付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稳定币作为资产支持证券(ABS),投资场景广阔,除加密货币投资外, 还可用于真实世界资产份额通证(RWA),如私人信贷、美国国债、房 地产等,RWA 具有现实资产背书,发展空间广阔。 美国在国债代币化领域领先,贝莱德推出数字美元债基金,吸引超 17 亿美元资金。中国香港积极探索实物资产代币化(RWA),金管局推出 数码债券资助计划。 数字人民币由中国央行发行,有国家信用背书,替代 M0 功能,支付速 度快且可离线交易。稳定币由私人部门发行,有高流动性资产背书,二 者在发行主体和信用背书上存在显著差异。 加密货币犯罪规模庞大,稳定币成为主要转账工具。尽管 I ...
香港,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21:15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内容 - 香港特区政府重申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全球创新中心的愿景 [2] - 提出"LEAP"框架,重点包括优化法律监管与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3] - 政策旨在构建可信赖且创新的数字资产生态圈,为实体经济带来实质效益 [3] 法律与监管优化 - 构建统一监管框架,覆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提供者 [5] - 香港证监会将主导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提供者的发牌机制 [5] - 财库局与金管局将全面检讨法例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 [5] 代币化产品扩展 - 计划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并提升流动性 [5] - 推动代币化ETF通过持牌平台进行二级市场交易 [5] - 探索代币化技术在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多元应用 [5] 应用场景与跨界合作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8月1日实施以推进应用场景发展 [6] - 数码港将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支持标志性项目 [7] - 加强监管机构、执法机构与技术提供者合作发展数字资产基础设施 [6][7] 市场动态与机构布局 -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升级牌照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10] - 招商证券国际筹备虚拟资产交易业务待监管审批 [10] - 蚂蚁数科启动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京东集团已获金管局沙盒准入资格 [10] 政府高层表态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数字资产对金融普惠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促进作用 [9] -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指出香港在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先发优势 [9] - 财库局与证监会将就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机制展开公众咨询 [9]
35次提到“代币化”,香港新数字资产发展路线图强调RWA发展
华夏时报· 2025-06-26 21:04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内容 -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为数字资产发展绘制新路线图,重点推动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2] - 宣言从"虚拟资产"到"数字资产"的称谓转变,标志着行业迈向成熟新阶段 [3] - 宣言提出"LEAP"框架,涵盖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四个方面 [3] 法律与监管框架 - 香港特区政府正构建统一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涵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托管服务提供者 [4] - 财库局及金管局将牵头检讨相关法律与监管框架,参考国际经验促进代币化应用 [7] - 将全面检视代币化债券发行及交易流程,包括结算、登记及记录要求等 [7] 代币化产品发展 - 政府会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探索不同货币及年期安排 [4][8] - 鼓励创新应用场景,包括代币化传统金融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及现实世界资产(如电动车充电站)收益流 [8] - 推动更广泛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展示技术在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多元应用 [4][9] 税务优惠政策 - 豁免印花税措施适用于代币化ETF [7] - 将提交立法建议,将指明的数字资产纳入可享有利得税豁免的合资格交易 [7] 市场数据与行业观点 - 截至6月9日,公开区块链上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总价值达234亿美元,约占稳定币规模的10% [6] - RWA是Web3周期中行业热点,在香港、新加坡有多个试点项目,是传统金融机构进入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方向 [6] - 香港未来要争取数字资产中心地位,RWA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需要政府在监管层面给予明确支持 [9]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金管局正探讨建立Ensemble基础设施,促进银行间代币化存款结算 [9] - 鼓励市场在仓储计划中应用代币化及实物资产追踪技术 [9] - 加速构建涵盖绿色债券、碳信用等的代币化资产生态体系 [8]
BIS警告稳定币存结构性缺陷 各国应加快货币代币化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20:33
稳定币的现状与挑战 - 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三项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仅能发挥辅助作用 [1][2] - 稳定币因发行人差异导致价值不统一,交易价格常偏离票面价值,破坏货币流通的无条件性原则 [2][3] - 稳定币发行机制缺乏弹性,新增供应需全额预付资金,无法像银行体系那样弹性调节流动性 [4] - 稳定币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匿名性和跨境流通特性增加监管难度 [5][6] 稳定币的监管进展 - 超过60%的司法管辖区已开始制定稳定币监管框架,但跨境监管协调仍是挑战 [8] - 欧盟、日本和新加坡要求稳定币发行人获得授权并设立本地实体,以降低不受监管的海外发行风险 [8] - 监管需重点关注KYC合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规定以及稳定币支撑资产的质量 [7] 代币化的潜力与前景 - BIS认为央行储备、存款和政府证券的代币化可能成为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基石 [1][8] - 代币化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利息计算、支付和流动性管理自动化 [9] - "松树计划"展示了代币化金融体系的优势,包括货币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和后台任务自动化 [9][10] - 代币化需解决现有系统与新兴基础设施的互操作性挑战,避免市场碎片化 [10] 央行在代币化中的角色 - 央行可通过提供代币化储备和便利设施,为金融市场采用代币化货币和证券奠定基础 [10] - 央行需建立信任,鼓励私营部门采用代币化系统并确保其符合公共政策目标 [10]
6月26日复盘:牛市结束了?别傻!主力根本没跑!必须放开指数做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6-26 20:16
市场趋势分析 - 市场出现普跌现象,但对比历史数据(924与624行情),当前调整并非牛市结束信号,而是结构性分化特征明显[1] - 银行板块连续9日上涨创历史新高,显示局部牛市特征持续[1] - 成交量维持1.6万亿规模,但个股分化显著(T日1000+个股下跌)[1][3] 多空力量数据 - 买盘力量956(较前日1091下降12%),卖盘力量143(较前日114上升25%),多空对比616显示市场仍偏多头[4] - 跌停家数仅1家(T-1日为2家),大跌个股数量未显著增加(跌5%以上45家持平前日)[4] - 实体涨幅3%以上个股316家,较前日535家下降41%,但抛压未达变盘阈值(T-2日卖盘340家)[4] 热点板块表现 - RWA(实物资产代币化)成为新风口,与区块链/稳定币概念联动,出现10家涨停[5] - 军工板块延续强势(11家涨停),固态电池维持热度(9家涨停),ST板块排名第四非主导[5][6] - 热点轮动特征明显:大金融(T-1日21家涨停)→军工/RWA(T日10+家涨停)[6] 技术指标动态 - 涨停家数62家(真实涨停55家),较前日68家下降9%,但仍高于T-4日46家水平[4] - 涨跌成交额比8801,显示资金仍集中于上涨标的[4] - 力量占比24.5%,处于近期波动区间(历史范围180%-491%)[4]
香港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将推动黄金等贵金属、有色金属、新能源代币化
对冲研投· 2025-06-26 19:53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观点 - 香港特区政府提出"LEAP"四大策略框架,旨在将香港打造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重点推动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及统一监管框架[1][6][8] - 政策涵盖优化法律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推进应用场景及人才培养四大方向,计划2025年8月实施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3][11][22] -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将担任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的主要监管机构,构建覆盖交易所、稳定币发行人等全链条监管体系[2][11][12] LEAP策略框架具体内容 优化法律与监管 - 构建统一监管框架:涵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提供商,证监会负责发牌及制定标准[11][12][13] - 开展代币化法律检讨:财库局与金管局牵头检视债券代币化流程,包括结算、登记等环节,为其他资产代币化提供参考[15] - 实施国际标准:包括国际证监会组织加密资产监管建议、巴塞尔委员会加密资产风险处理框架等[14] 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 政府债券代币化常规化:已发行68亿港元代币化绿色债券,未来将探索多货币及创新期限结构[16][17] -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重点推动贵金属(黄金)、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板)领域应用,明确代币化ETF豁免印花税[3][18][19] - 税务优惠:拟对数字资产私募基金及家族投资工具提供利得税豁免,2025/26课税年度生效[20] 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合作 - 稳定币应用:2025年8月实施发行人监管制度,探索跨境支付及政府支付场景,企业可提交应用建议[22] - 基础设施支持:数码港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港交所已开发比特币/以太币指数[23][24] - 技术合作:推动监管科技、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发展,加强监管机构与技术提供方协作[24] 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 - 人才培养:数码港开展Web3及区块链培训,人才清单已纳入金融科技专业人士[26] - 产学研合作:推动大学与业界联合研究区块链应用、代币化框架及AI金融工具[27] - 国际协作:通过监管机构谅解备忘录促进跨境信息共享,建立全球监管合作网络[27] 实施路径与目标 - 分阶段推进:2022年首份宣言基础上,2025年完成稳定币监管落地,持续扩展代币化产品线[8][22] - 生态圈建设:通过监管创新(如ASPIRe路线图)平衡投资者保护与市场竞争力,吸引全球服务商[8][11] - 经济融合:目标使数字资产深度链接实体经济,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并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28]
BIS:稳定币在作为货币体系支柱的三项测试中表现不佳
新华财经· 2025-06-26 19:36
稳定币的局限性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认为稳定币在货币体系支柱的三项测试(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中表现不佳,充其量只能扮演辅助角色 [1] - 稳定币缺乏央行提供的结算功能,交易汇率经常变化,破坏了单一性 [1] - 稳定币无法履行银行发行货币的"不问任何问题"原则,其构造(由名义上等值的资产支持)破坏了弹性 [1] - 稳定币承诺平价兑换,但其盈利商业模式涉及流动性或信用风险,存在内在矛盾 [1] 稳定币的风险 - 稳定币可能影响货币主权和资本外逃,尤其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构成风险 [2] - 若稳定币持续增长,可能引发金融稳定风险,包括安全资产抛售的尾部风险 [2] 未来货币体系的替代方案 - 报告认为私人货币(如稳定币)即使受监管也难以成为货币体系支柱 [2] - 基于统一账本的创新前景光明,可释放效率提升和新的合约可能性 [2] - 央行储备、存款和政府证券的代币化或成为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基石 [2]
“央行的央行”,突发警告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9:32
稳定币市场现状 - 稳定币市场热度持续飙升 但国际清算银行发出"降温"信号 [1] - 稳定币被设计为通往加密生态系统的门户 承诺在公链上运行并相对于法定货币保持稳定价值 [1] 国际清算银行对稳定币的评估 - 稳定币在单一性 弹性和完整性三项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 未能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1] - 稳定币缺乏央行提供的结算功能 交易汇率经常变化 破坏了单一性 [1] - 稳定币通常由名义上等值的资产支持 额外发行需要持有人全额预付款 这通过施加预付现金的限制破坏了弹性 [1] 稳定币引发的担忧 - 稳定币的不记名性质使其能在不受发行人监管的情况下流通 引发被用于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金融犯罪的担忧 [2] -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稳定币充其量只能扮演辅助角色 其未来角色尚不明朗 [2] 代币化的发展前景 - 国际清算银行肯定代币化在跨境支付 证券市场及其他领域发展的价值 [2] - 以央行准备金 商业银行货币和政府债券为中心的代币化平台可为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奠定基础 [2] - 建议各国央行通过"统一账本"架构实现货币体系转型 整合代币化的央行储备 商业银行货币和金融资产 [2]
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证券日报网· 2025-06-26 19:29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的全球创新中心,构建一个值得信赖和着重创新的数字资产生态圈 [1] - 政策以风险管理及保障投资者为先,同时致力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实质效益 [1] LEAP框架 - 优化法律与监管方面,香港特区政府正构建统一及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 [1] - 监管框架涵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 [1] - 香港证监会将作为主要监管机构负责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的发牌机制 [1]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将牵头进行全面的法例检讨,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 [1] 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 香港特区政府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 [2] - 阐明适用于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印花税安排,以提升流动性及普及性 [2] 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8月1日实施,有助推进实质应用场景的发展 [2] 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与业界及学术界合作推动人才发展 [2] - 将香港定位为数字资产知识分享及促进国际合作的超卓中心 [2] - 通过培养新一代企业家、研究人员及技术专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才库 [2]
“央行的央行”,突发警告!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9:07
【导读】稳定币热度持续飙升,国际清算银行发出"降温"信号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稳定币被设计为通往加密生态系统的门户,承诺在公链上运行, 并相对于法定货币(主要是美元)保持稳定的价值。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稳定币未能通过构建货币体所需的三项关键测试,因此无法达到成为货 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这三项关键测试分别是:货币的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 报告称,作为无边界公链上的数字不记名工具,稳定币缺乏央行提供的结算功能,因此,稳 定币的交易汇率经常变化,从而破坏了单一性。 在弹性方面,稳定币通常由名义上等值的资产支持,任何额外发行都需要持有人全额预付 款,这通过施加预付现金的限制而破坏了弹性。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思文 在稳定币市场热度持续飙升的背景下,素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发出了"降 温"信号。 近日,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年度经济报告称,建议各国央行加快推动代币化进程,稳定币在代 币化方面展现出一些前景,但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这三个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未能达 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与此同时,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稳定币引发了许多其他担忧。稳定币的不记名性质使其能够在 不受发行人监管的情况下流通,这引发了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