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养结合
icon
搜索文档
【IPO前哨】医养业务能否成为同仁堂第四家上市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06
同仁堂上市公司体系 - 同仁堂股份(600085 SH)于1997年6月25日上市 市值487亿元人民币 业务涵盖中成药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同仁堂科技(01666 HK)为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 市值63亿港元 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生产中成药 [2] - 同仁堂国药(03613 HK)为同仁堂科技子公司 市值76亿港元 是中医药国际化海外平台 管理海外同仁堂品牌实体 [2] 同仁堂医养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同仁堂在北京成立 2019年开始持有非营利医疗机构权益并收购中医院控股权 [3] - 2020年成立互联网医院 2022年收购三溪堂拓展长三角市场并成立北京通达优化药品采购 [3] - 2023年成立基础医疗管理公司 2024年收购鞍山同仁堂等机构并扩大长三角业务布局 [3] 业务规模与网络 - 通过整合资源成为国内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第二 [5] - 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和1家互联网医院 管理10家线下医疗机构 [5] 收入结构分析 - 2024年总收入11.75亿元人民币 其中医疗服务收入9.88亿元占比84.05% 毛利率16.4% [6] - 管理服务收入1553.4万元占比1.32% 毛利率高达76.22% [8] - 健康产品销售收入1.67亿元 毛利率27.13% [9] 盈利能力表现 - 2024年股东应占净利润3686万元人民币 [9] - 扣除非经常项目后的经调整净利润6173万元人民币 [9] 未来发展计划 - 正在筹备齐齐哈尔同仁堂中医医院和北京顺义区顺意同仁堂中医医院 [10] - 计划在河南郑州以轻资产模式设立新医院 已完成选址 [11] - 通过港股IPO募资扩充医疗网络 提升服务能力并偿还银行贷款 [12]
因康“聚”变,打造温泉康养产业“强磁场”
齐鲁晚报· 2025-07-04 07:28
温泉康养产业发展背景 - 老龄化来临和人口结构变化推动健康需求上升 [1] - 商河拥有全国储量最大的天然医养温泉资源 [1] - 获得"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等政策支持 [1] 商河温泉资源禀赋 - 地热储量达256亿立方米 可开采量179亿立方米 [2] - 井口出水温度58-62摄氏度 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 - 开创济南"南有名泉观赏 北有温泉疗养"的双泉时代 [2] 市场需求特征 - 冬季温泉酒店周末"爆满" 呈现"一位难求"状态 [2] - 夏季出现"冬病夏治"养生需求 带动反季消费 [2] - 中高考后家庭温泉游需求显著增加 [2] 产业扩张情况 - 温泉基地二期新增96间客房和15间汤池房 [3] - 新增造浪池、漂流等新型业态 提升吸引力 [3] - 瓯蔓晓院等特色温泉民宿陆续开业 [3] 产业规划布局 - 编制《商河县温泉文旅康养产业规划》 [3] - 以"一核两区多点"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 [3] - 探索"医养结合、以养为主"的创新模式 [3] 产业融合效应 - 温泉游与花博、农博、乡村采摘等业态结合 [3] - 温泉民宿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助力 [3] - 打造"温泉康养+生态宜居"城市特色 [3]
探寻医康养旅产业新动能 考察山东愉悦集团产业集群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0:21
考察调研背景 -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轩及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岳茂光一行赴山东滨州愉悦集团考察大健康及应急救援产业生产线 [2] - 考察聚焦医康养旅产业发展新路径与合作契机 [2] 产业集群概况 - 愉悦集团构建以"医康养居旅"为核心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5] - 滨州康养职业学院是山东省首所系统设置健康产业专业的高职院校,采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5] - 万物生养老社区与滨州欣悦康复医院提供"医养结合"特色服务,配备专业医疗团队与智能化设施 [5] - 健康管理中心与营养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5] - 产业集群被评价为国内医康养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样板 [5] 科技实力展示 - 功能性纺织品生产车间配备高速智能生产线与精密工艺技术 [12] - 产品矩阵包括:搭载睡眠监测功能的智能床品、应用于应急救援的高性能特种布料制式服装 [12] - 产品体现企业在民用健康产品与专业功能性材料领域的双重突破 [12] 考察成果 - 搭建产业深度交流桥梁,深化各方对医康养旅及应急救援产业的协同认知 [18] - 为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展多元合作模式奠定基础 [18] - 未来各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18]
普祥健康报考港股上市,2024年营收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11
公司上市计划 - 普祥健康于6月30日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 [1] - 募资用途包括拓展中国内地及海外业务、深化医养结合服务、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实施多元化支付结算系统 [1]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6月王伟斌创立的普祥投资,最初为北京润富投资(现北京神玉艺术文化)的附属公司 [3] - 北京润富及双全控股均由王伟斌控制,王伟斌现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 [3] - 当前注册资本1亿元,由北京普祥养源健康管理(90%)和香港普祥健康集团(10%)持股 [4] - 王伟斌与徐华勇作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股东大会73.99%表决权,徐华勇任执行董事兼总裁 [4] 业务概况与市场前景 - 公司定位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一体化服务 [4] - 中国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CAGR达10.2% [4] -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1亿元增至2034年800亿元,CAGR达11.5%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 [4] - 医养结合业务收入占比持续超96%(2022年96.4%、2023年97.1%、2024年96.2%) [5] - 毛利率保持22-26%区间(2022年25.7%、2023年22.5%、2024年23.5%) [5] - 销售成本占比呈下降趋势(2022年74.3%、2023年77.5%、2024年76.5%) [5]
新股消息 | 同仁堂医养三度递表港交所 “医”与“养”结合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21:52
上市申请 - 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24年6月28日及12月31日递表港交所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中医医疗集团 为个人客户提供全面中医医疗服务 为机构客户提供标准化管理服务 并提供各种医药产品及其他产品 [4] - 公司将"医"与"养"相结合 提供现代化 定制化的中医医疗服务 并结合中医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 [4] - 截至2025年6月24日 公司已建立分级医疗服务网络 包括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一家互联网医院 以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4] - 公司依托知名品牌"同仁堂"及优质的药品 已积累及整合大量线上线下医疗资源 [4]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总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计 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团 市场份额为1.7% [4] - 按2024年医疗服务总收入计 公司以0.2%的市场份额在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二 [4] - 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占同年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市场总规模的46.5% [4] 收入结构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医疗服务 管理服务 及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 [4] - 截至2023年度 公司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约9.95亿元 管理服务产生的收入约960万元 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产生的收入约1.38亿元 [4] 发展策略 - 公司通过建立 划转及收购以发展医疗服务网络 [5] - 于往绩记录期间已并入集团财务报表的医疗机构中 有两家自建医疗机构 即同仁堂互联网医院及齐齐哈尔同仁堂中医医院 [5]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 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为9.11亿元 11.53亿元 11.75亿元人民币 [6] - 同期 年内利润分别为-923.3万元 4263.4万元 4619.7万元人民币 [6]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0,975千元 1,153,126千元 1,175,118千元 [7]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142,768千元 217,481千元 222,497千元 [7] - 2022-2024年税前利润分别为6,213千元 65,481千元 61,375千元 [7]
志晟信息: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6-30 19:45
战略合作协议 - 公司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1] - 双方将在廊坊市打造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医保等方面的试点 [1] - 合作目标为推动保险系统平台建设的便捷优化、功能扩展及数据赋能 [1] 合作领域 - 共同探索居家养老和护理、社区机构养老和护理、医养结合和健康慢病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服务等方面的合作 [1] - 为全省提供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医保等方面的经验及借鉴 [1]
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医养结合服务去年贡献96%营收,旗下3家医院撑起逾70%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6:48
公司上市申请 - 普祥健康向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未披露发行股份数量和募集资金数据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拓展内地及海外业务、医养结合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多元化支付系统及运营资金 [1] - 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1][2]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北京等老龄化程度高的区域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6家自营/5家托管/2家投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2] - 按北京非三级医院数量计算,公司在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2] - 医疗机构覆盖北京6个城区,覆盖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60% [3] 行业前景 - 中国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CAGR 10.2%) [3] -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1亿元增至2034年800亿元(CAGR 11.5%) [3] - 行业受到政府政策支持,且存在医养结合供给空白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亿元,净利润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 [5] - 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65.4%,2024年增速放缓至18.6% [6] - 毛利率维持在22.5%-25.7%区间 [5][6] 收入结构 - 2024年医养结合业务收入2.46亿元(占比96.4%),医疗设备及耗材收入912万元(占比3.6%) [4] - 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53.2%提升至2024年73.2% [8][9]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低于5.3%,客户分散但供应商集中(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42.6%-51%) [8] 运营特点 - 公司积累超过20年运营管理经验,专注中老年群体需求 [2] - 通过构建社区长期医患关系获取患者,业务高度依赖华北地区 [3][8] - 流动比率维持在1.1-1.3,速动比率0.9-1.0,显示短期偿债能力稳定 [6]
普祥健康冲刺港交所:华北第二大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2024年营收超5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6-30 12:53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是一家以专业医疗能力为核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成立于2004年,主要服务于中国华北地区的中老年群体[2] - 公司提供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及其他延伸服务的一体化服务,区别于传统养老资产运营模式[2]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在北京等老龄化程度较高区域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网络(6家自营、5家托管、2家投资),其中11家位于北京[3] - 北京医疗机构覆盖6个城区,服务范围约占北京市总人口的60%,按北京非三级医院数量计算排名行业第一[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2] - 2022至2024年收入增速在华北地区前五大提供商中排名第一,2024年老年患者比例在Top5中排名第一[2] - 医生资源包括397名医生(219名全职+178名多点执业)和424名其他医护人员[4] 商业模式 - 采用"小综合+大专科"特色诊疗模式:综合医院满足基础需求,专科提供精准服务,形成内部转诊机制实现分级管理[4] - 支付结构均衡结合医保与自费支付,支撑财务可持续性[4] - 中国医养结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CAGR 10.2%),华北地区从271亿元增至800亿元(CAGR 11.5%)[4] 财务与资本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39亿元、0.39亿元、0.44亿元[5] - 引入中金资本、华西基金、Paincare Holdings三家投资方,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20.5亿元人民币[5] - IPO募资拟用于拓展海内外业务、深化医养服务、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多元支付系统及营运资金[5]
新股消息 | 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 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08:34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是以专业医疗能力为核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一体化服务 [4] - 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且在2022-2024年前五大提供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 [4] - 公司2024年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13家医疗机构网络,战略布局于北京等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高的区域,具备20年运营管理经验 [4] - 通过构建社区长期医患关系获得患者信任,地方法规对新设医疗机构的高标准进一步巩固其领导地位(如北京市核心城区存在高监管壁垒) [4] - 医养资产具备显著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可依托现有机构扩大患者来源并延伸服务半径 [4] 行业前景 - 中国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0.2% [5] -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1亿元增至2034年8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5% [6] -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加剧、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及社区场景需求提升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0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8.6% [6][7]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2024年利润同比增长11.9% [6][7] - 毛利率从2022年25.7%波动至2024年23.5%,销售成本占比从74.3%升至76.5% [7]
全市首创,陶然亭“幸福久久”开启养老服务新体验
新京报· 2025-06-27 18:52
养老服务创新模式 - 陶然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与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999)签约成为全市首家"幸福久久"服务项目试点 [1] - 项目开创"一键呼叫+专业上门"服务新模式 通过党建引领精准破解居家养老痛点 [1] - 设立专门医疗服务站 整合999在非急救医疗照护和养老助残领域的专业优势 [1] 服务内容与机制 - 提供19项专业医疗服务(留置胃管 上门打针 伤口换药等)及生活照料服务(助餐 助浴 助洁等) 医疗服务可享医保报销 [2] - 建立"四统一"机制:统一服务规范 工作流程 收费标准和监督管理 定期检查服务质量 [2] - 两周内累计服务40余人次 覆盖10个社区1.1万名常住老年人 [2] 运营模式与行业影响 - 采用999调度平台自动派单模式 工作人员确认上门时间和服务项目 [2] - 4位持证护士经专业培训后可提供居家医疗及照护服务 解决失能老人看病难和机构服务上门难问题 [1] - 项目为全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可复制范本 未来计划推动更多分站点接入医养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