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龄安康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暖银发,第三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20:43
行业动态 - 第三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以科技赋能银发经济为主题 汇聚全球200余家企业并展出超2000款智慧养老产品 覆盖智能居家照护到康养旅居全产业链条[3] - 展会设置15000平方米展区 包含智慧居家 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康复辅具 养老金融等七大专题展区 集中呈现AI理疗设备 智能轮椅 康养旅游项目等最新成果[3] - 配套举办20余场特色论坛及供需采购配对专场活动 通过资本赋能与采购对接双轮驱动构建资源互通生态[5] - 深圳正依托科技产业优势探索超大城市智慧养老新路径 以创新科技服务全国乃至全球养老事业[5] 公司战略 - 深圳国寿作为金融央企深耕养老保障领域 采用产品+服务+场景模式推进智慧养老 包括银龄安康风险守护 适老服务优化及社区养老场景落地[5] - 公司与深圳市民政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养老保障产品创新 社区养老服务升级 适老化服务推广等领域深化协同[3] -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金融力量和科技服务提升养老保障品质 让鹏城长者晚年更有保障[5] 产品与服务 - 中国人寿寿险APP推出尊老模式 具备放大按钮和语音播报功能 方便老年人查询养老金明细[1] - 展会现场工作人员手持宣传手册讲解银龄安康等产品优势 观众通过扫码了解线上适老服务[3]
让“国寿绿”与“特区红”交相辉映 从“主力军”到“贴心人”坚守如初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7:14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承保中小微企业13233家 覆盖被保险人31万人次 累计风险保额超2571亿元[3] - 公司为绿色产业提供风险保障超366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859亿元[3] - 公司开展"四送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1708场 惠及群众超过3.2万人[7] 产品创新与服务 - 创新打造"团单八大保"产品体系 包括工业保、交通保、商铺保、专精特新保、科技保等系列产品[3] - 作为"深圳惠民保"连续三年首席承保方 2025年参保人数达615.9万人 参保量连续三年正增长[4] - "深圳惠民保"上线三年累计赔付近38万人次 医保目录外赔付支出占比达71.5% 重症患者自费减负比例平均达40%[5] 普惠金融与民生保障 - 深化推进"深圳市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项目 惠及群众约140万人[5] - "银龄安康"老年人专属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为6779位老年人提供意外风险保障6.98亿元[5] - "托育无忧"公益赠险活动为239家托育机构约1万名在托婴幼儿提供风险保障约2.1亿元[5] 社区服务模式 - 创新实践"党建+社区"服务模式 开展"四送服务进社区"活动包含送保障、送关爱、送服务、送岗位[6] - 在全市200个试点社区开展专项赠险活动 重点惠及低收入妇女、老人、失能群体及退役军人[6] - 联合街道开设公益招聘 专项提供"社区综合金融服务专员"岗位超1000个[7]
保险业护航银发经济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44
行业动态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 65周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15.6% [1]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1] - 个人养老金制度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2022年上海成为首批试点城市 [2] 保险公司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中国人寿在甘肃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体系 专属保险产品覆盖超102万银发群体 累计赔付超1150万元 [2] - 中国人保健康长护险业务覆盖16省37地市 参保人数超2200万人 服务内容从医疗护理向"医疗护理+生活照护"升级 [2] - 中国太保构建"产品+服务+生态"一体化模式 通过个税规划师和养老规划师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养老规划 [2] - 中国平安构建医、住、护、乐四联体居家养老网络 携手46家服务商推出康复护理团体标准 居家环境安全评估系统基于30万户改造案例 截至2024年底覆盖75城市超16万名客户 [5] - 华泰人寿推出"泰享旅居"板块链接国内优质康养基地 提供随行管家服务包含行程咨询健康管理及专业医生陪伴 [6] - 信美相互人寿为超10万会员打造"THH"康养服务体系 旅居养老覆盖11省18基地 累计6000多人次参与体验 [7] 养老社区与医养结合布局 - 泰康之家在全国运营26家社区 布局36城44个项目 推行"一个社区一家医院"医养融合模式 配建康复医院 [10][11] - 大家保险城心养老社区在14座核心城市完成战略布局 采用"保险+养老+健康"生态闭环 [8][9] - 中国太保养老社区南京社区开业18个月实现满住 依托仙林大学城区位优势 [9] -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超8.5万对 医养结合机构超8400家 床位总数超210万张 [11] 市场前景与战略方向 - 寿险与健康险保费增速预计未来10年高于GDP增速 受益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及风险意识提升 [3] - 保险作为"第三支柱"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作用凸显 [3] - 老年群体需求日趋个性化多元化 行业加速构建"医、养、护、康"全流程一体化服务体系 [4] - 2024年45岁以上人群出游达12亿人次 带来旅游业市场2万亿元增长规模 [6] - 保险公司采用重资产、轻资产、轻重结合等模式探索可持续商业养老之路 [8]
打造ESG生态共同体:中国人寿持续构建可持续发展“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5
ESG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连续9年获中国保险行业协会A类评价 连续27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保持A类 MSCI ESG评级跃升至A级 处于国内人寿与健康险业最高水平[1] - 新增承保老年群体1 4亿人次 万亿级资金投入乡村振兴与绿色经济[1] - 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持续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1][2] 普惠金融与区域服务 - 在青海累计为930多万群众提供保险保障 在黑龙江构建"保险+养老"服务模式 在宁夏通过"爱妮保"项目扩大妇女健康保险覆盖面[2] - 形成包含寿险 健康险和意外险的多险类涉农保险产品体系 2024年乡村人口人身保险新增承保2 7亿人次 新增保额32 5万亿元 赔付463万人次158亿元[2] - "两新"人群专项保险产品承保保费9 75亿元 保额1 1万亿元 为5691家小微企业提供2762 34万元风险保障[3] 养老健康战略布局 - "保险+康养"战略有序推进 新增承保老年群体1 4亿人次 实现"9073"模式养老服务供给[4] - 推出"鑫耀鸿图(2024版)""国寿银龄无忧特定疾病医疗保险"等产品 迭代"银龄安康"产品线覆盖老年人特定场景需求[5] - 在14个城市布局养老服务 包括17个机构养老项目和三款"随心居"旅居产品 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6] 绿色金融实践 - 负债端为绿色产业链企业提供多元化保险保障 投资端将绿色投资纳入资产战略配置规划[8] - 出资9 7亿元支持长沙地铁3号线 36亿元支持"国寿资产-兰沧项目"水电扩容 乡村振兴领域投资1037亿元 普惠金融投资1486亿元[9] - "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投资达1422亿元[9] 客户服务与数字化转型 - 寿险APP注册用户1 6亿人 同比提升10 5% 全年服务32 6亿人次 提供适老化服务2700万人次[10] - 95519专线人工接通率98% 话后满意度99 87% 线上理赔最快秒级 整体时效0 34天同比提速超10%[10] - 推出"种子计划"赋能66 6万代理人 包含9 63万合同制员工和64 6万代理人[10][11][12]
拓展金融为民渠道
金融时报· 2025-07-25 13:28
纠纷化解机制 - 构建全链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联合区法院、区消协、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及31家银行保险机构成立"金融纠纷化解联合会" [1] - 在支局设立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银行保险机构营业大厅设立"信访举报+纠纷化解"服务工作站,专业人员负责投诉"即提即办" [1] - 今年以来受理咨询52件,处理投诉6件,调解诉前纠纷3起,消费者满意度达100% [1] 金融知识宣传 - 采用集中性与阵地化宣传结合模式,联合区人民法院举办金融普法教育培训会,聚焦金融诉讼案件教育及互动问答 [2] - 建立"监管+机构+镇村街+部门"联动机制,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覆盖防范电信诈骗、理性理财、个人信息保护等主题 [2] - 累计发布37期主题宣传,线上点击率近13万人次,开展非法集资"扫街扫楼"活动4次,堵截风险隐患11起 [2] 政策普及与小微企业支持 - 利用数字技术宣传线上信贷产品38种、特色贷款17种、免费服务20项及新型保险产品11种 [3] - 举办线上金融知识讲座16场,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针对"缺抵押、融资贵、流程繁"痛点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 [3] - 累计走访小微企业13369户,为4433户授信34.01亿元,发放贷款11.57亿元 [3] - 推动9种新型保险产品落地,包括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险,覆盖"德惠保"参保37535人,银龄安康保障15952人,保额7.57亿元 [3]
中国人寿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服务企业超1.7万家
财经网· 2025-06-03 16:13
综合金融服务战略 - 公司实施"333战略"增强服务多样性、普惠性和可及性,涵盖寿险、财险、投资、银行等多板块协同[1] - 通过"保银协同""投保联动""投贷联动"等模式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保险服务[1] - 寿险服务覆盖健康、养老、医疗、教育、意外等全链条,财险服务涵盖企业个人、城乡区域等多领域[1] 少儿群体保障 - 推出全国首个省级托育行业专属保险"托育无忧",覆盖广东省1395家备案托育机构,提供每位婴幼儿最高10万元责任险+2万元意外医疗险[2] - "爱·童行"公益行动为江门市留守儿童等群体赠送保险,2024年累计为2730万人次计生家庭提供1.8万亿元保障[3] - 学生保险产品覆盖超7000万少年儿童,"乐学无忧"和"校园"系列产品持续升级[3] 家庭健康管理 - "大爱无疆"补充医疗保险累计投保590万人次,2024年覆盖珠海市47%基本医保参保人(约114万人)[4] - 项目提供PET-CT检查报销等特色服务,通过"爱健康"行动累计发现1万例癌症高风险案例,确诊135例癌症[5] - "鼻咽癌西江计划"2024年计划完成1万例筛查,早期鼻咽癌5年生存率超95%[5] 新业态群体保障 - 2024年为"两新"群体提供寿险保障3447万人次,财险保障近1600亿元[6] - "惠工保"项目累计覆盖81万人次职工[6] 养老照护服务 - "邑康保"创新失能照护模式,提供每月500元照护金,已覆盖江门市50家机构,累计支付2480万元[7][8] - "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险覆盖广东省超90%老年人,累计赔付23亿元惠及190万人次,2024年全国新增承保1.4亿老年群体[9] - 养老险公司服务超1.7万家企业年金计划,推动年金制度扩面[9] 社会价值体现 -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全国4400多万人,落地80个护理保险项目和上百个城市定制医疗项目[8] - 社区驻点服务工作站覆盖广州2800多个社区,直接服务超20万老年人[9]
福建金融监管局:推动养老金融提质增效 赋能银发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9 19:49
政策引导与体系建设 - 福建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21条具体措施推动机构系统性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三大领域 [1] - 各地市形成上下联动政策合力:漳州支持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龙岩强化监测考核、三明实施"金融助力银发经济'六新'工作" [1] 业务规模与覆盖成效 - 截至一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达527.4万户较年初增长9.2% 养老年金保险覆盖76.3万人次 [1][2] - 养老年金保险责任准备金达169.4亿元同比增长12.8% 长期护理保险惠及216万人减轻1.4万失能人员家庭负担 [1][2]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40亿元 保险机构直接投资22.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项目 [1]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完成1.1万余件税延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工作 [3] - 工商银行漳州分行创新推出全国首笔养老产业特色融资方案"福建漳州敬老贷" [3] - 建设银行三明分行搭建"城市精准帮扶信息平台"助力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效率提升 [5] - 保险机构探索"保险+机构养老"模式:泰康保险在福州、泉州投资11亿元建设高端养老社区提供3200户养老单元 [6] 重点领域支持与资源倾斜 - 银行机构对工信部门养老产品推广目录中8家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3.8亿元 [3] - 兴业银行发布养老机构行业营销指引并梳理企业清单为产业提供支撑 [3] - "惠闽宝"保险覆盖310余万人(含114万60岁以上老年人) "银龄安康"意外险覆盖120余万老年人 [8] 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 - 银行保险网点适老化改造率达95% 1.5万台自助终端完成升级 [8] - 兴业银行联合认证首批2100名养老金融规划师 辖区11家保险机构2300余名从业人员获得内部养老金融资格认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