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
搜索文档
中国疾控中心: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
经济观察报· 2025-07-29 16:47
传播模式 - 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 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1] - 核心传播模式为"人→蚊→人"传播链 蚊虫叮咬感染者2-10天后再叮咬人可使被叮咬者感染[1] - 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 也不会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1] 临床症状与治疗 - 患者在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 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风险高[1] -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基孔肯雅热的药物 临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1] - 充分休息 补充液体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部分症状[1]
7月29日午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29 12:15
中央网信办专项行动 - 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1] - 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 [1]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2] - 新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2] - 公司拥有117家分子公司 [2] - 主要经营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2] 中国疾控中心发文 - 中国疾控中心发文称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 [3] 股市行情 - 沪指午间收盘跌0 08% [4] - 深证成指午间收盘跌0 04% [4] - 创业板指午间收盘涨0 92% [4] - 恒指收跌0 95% [4] - 科指收跌1 76% [4]
中疾控发文详解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
快讯· 2025-07-29 11:51
基孔肯雅热疫情 - 广东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近期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 [1] - 中国疾控中心于2025年7月29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11个关键问题,涵盖传播模式、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1] 传播模式 - 核心传播模式为"人→蚊→人"传播链 [1] - 患者在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蚊虫叮咬传播风险高 [1] - 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咳嗽或打喷嚏引发人际传播 [1]
关于基孔肯雅热 你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基本都在这里!
新华网· 2025-07-28 21:19
基孔肯雅热概述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2] - 已在100多个国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 [2] - 人是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宿主,咳嗽、打喷嚏、聊天及其他日常接触不会引起感染 [3] 传播媒介 - 埃及伊蚊是白昼活跃的蚊种,以人的血液为食,其卵能抵抗干旱长达数月之久 [2] - 白纹伊蚊也是一种白天活动的蚊种,其活跃范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 [2] - 白纹伊蚊主要来源于各种小型且清洁的水体中,例如室外堆积废弃的盆、桶、锅、碗,或者室内的插花瓶、水缸、花盆托盘等 [2] - 白纹伊蚊通常在白天吸血,吸血高峰为早上6至8点和下午17至19点 [2] 症状与治疗 - 感染后主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体温大于39℃)、对称性多关节痛、皮疹等,以轻症为主 [4] - 在高危人群,如婴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可能会引发重症 [4] - 多数患者一周内会好转,部分病例关节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4] - 约3%至28%的基孔肯雅热患者为无症状感染者 [4] - 80%的患者在发病后2至5天在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 [4] - 目前对基孔肯雅热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4] 防护措施 - 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 [5] - 在蚊虫叮咬高峰期,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蚊液 [5] - 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逗留 [5] - 婴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以物理防蚊手段为主,包括穿着宽松的防蚊衣裤,婴儿车上可以使用纱巾或专用的小蚊帐 [5] - 旅行结束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确保旅行者不会因隐性感染将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病原体带入境内 [5] 防蚊灭蚊方法 -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需要以清理蚊幼虫孳生地为基础 [7] - 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能有效减少蚊虫孳生地 [7] - 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至7天换水1次,换水过程中要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 [7] - 家庭、单位、学校、工地等人员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帐 [7] - 对于无法或不宜清理的积水可选用灭蚊幼剂进行处理 [8] - 成蚊密度较高时,专业防制人员可采用滞留喷洒与空间喷雾技术进行控制 [8] - 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室内场所,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 [8]
生活观察丨预防基孔肯雅热,做好这三点!
新华网· 2025-07-28 17:00
基孔肯雅热概述 -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2] - 该疾病1952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报告过病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部分地区 [2] - 典型症状包括高烧39℃、关节剧痛和皮疹,被称为"基孔肯雅三联征" [3] 症状特点 -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关节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受力部位 [2] - 皮疹通常在发热后2-3天出现,多为斑丘疹,3-5天消退 [2] - 病程通常持续5-7天,但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 [2] - 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痛得更久",而登革热"危险更大" [3] 高危人群 - 新生儿感染可能出现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6] - 65岁以上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易合并细菌感染 [6] - 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慢病患者感染后容易出现并发症 [5][6] 治疗方法 - 体温超过39℃时应积极降温,但需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 [5] - 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每日不超过4次 [5] - 需做好液体补充,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5] - 发病后5天内需做好防蚊措施,避免传播给他人 [5] 预防措施 - 灭成蚊:使用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等灭蚊产品 [8] - 清积水:每日清除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等蚊虫孳生地 [8] - 防叮咬: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户外穿浅色长袖衣裤并涂抹驱蚊剂 [8] - 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也可用70%乙醇、1%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灭活 [8]
广东已报告4824例!这种退烧药不建议使用→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25
基孔肯雅热疫情现状 - 2025年7月20日至26日广东全省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病例主要集中在佛山2882例 广州22例 中山18例 [1] - 截至7月26日24时 广东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均为轻症 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 [2] 疾病特征与传播途径 - 基孔肯雅热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 主要症状为发热 关节剧痛和皮疹 多数症状较轻 病程1~2周可自愈 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疼痛 [2] - 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 需重点关注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2] 诊断与治疗建议 - 出现发热 关节疼痛 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有流行地区旅居史或明确蚊虫叮咬史应主动告知医生 确诊后需配合做好防蚊隔离 [2] - 治疗以退热 关节炎止痛 缓解皮疹瘙痒等对症治疗为主 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儿童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 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3][4] - 未排除登革热前不建议自行使用布洛芬 阿司匹林等药物 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5]
广东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这种退烧药不建议使用
第一财经· 2025-07-28 10:16
基孔肯雅热疫情概况 - 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佛山2882例,广州22例,中山18例,其他地区零星分布 [1] - 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广东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 [1] 疾病特征与传播 - 基孔肯雅热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主要特征,多数症状较轻,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慢性关节疼痛等(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2] - 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但需要重点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2] - 病人被伊蚊叮咬后会传播给家人及邻居,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2] 诊断与治疗建议 - 如果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 [2] - 治疗以退热、关节炎止痛、缓解皮疹瘙痒等支持、对症治疗为主,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儿童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如果病情需要,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2] - 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是因为这种药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容易引起出血 [3] 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 与基孔肯雅热一样,登革热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都是经伊蚊传播,都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症状,后者也是目前防控的对象 [3] - 当出现发热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判断后再开具药物,在未排除登革热之前,不建议自行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3]
关于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和登革热有何不同?如何防?
新华网· 2025-07-28 03:56
基孔肯雅热疫情概况 - 广东省佛山市民陆先生因关节剧痛就医后被确诊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初期误以为是痛风,症状包括全身红疹和手腕剧痛 [1] - 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病毒潜伏期通常为3至7天,被叮咬人群中20%至30%会发病,典型症状为发热、关节痛和皮疹 [2] 疾病传播机制 - 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人传人,但需隔离感染者以防止蚊媒传播,患者发病后1周内血液病毒载量最高 [3] - 伊蚊在30℃以上环境中最快7天完成发育,一只携带病毒的蚊子可叮咬多人,导致疫情快速扩散 [3] 症状与鉴别诊断 - 基孔肯雅热典型三联征为高烧39℃、关节剧痛和皮疹,患者形容关节痛"像被锤子砸过" [4] - 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关节痛更持久但较少危及生命,登革热重症可能导致出血或休克死亡 [4] 高风险人群 - 新生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是重症高风险人群,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并引发心肌炎或脑炎 [6] - 老年人感染后易发病毒性关节炎和肺炎,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波动或伤口愈合延迟 [6] 防控措施 - 广东省倡议"每日三分钟清除积水",重点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等蚊虫孳生地 [7] - 医疗机构为病床加装蚊帐,下水道加装防虫网,切断蚊媒传播链 [5][8]
广东省疾控局最新通报 东莞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南方都市报· 2025-07-27 23:49
疫情数据 - 7月20日至7月26日广东省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1] - 病例分布集中在佛山2882例 广州22例 中山18例 其他城市零星分布 [1] - 截至7月26日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其中3224例已治愈出院 [3] 疾病特征 -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 皮疹和骨关节疼痛 [3] - 该疾病与登革热传播途径相同 均属于蚊媒传染病 [3] 防控措施 - 清除积水是阻断蚊虫孳生的关键措施 [3] - 个人防护建议包括使用驱蚊剂 穿长袖衣物 安装纱窗纱门 [3] - 医疗机构建议出现关节痛 皮疹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诊 [3] - 社区防控五大倡议涵盖环境清理 科学灭蚊 症状监测等方面 [3]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高手看好超节点前景!A股又现“万点论”,高手怎么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18:46
市场动态 - 上证指数放量上攻一度站上3600点 投资者做多情绪上升 [1]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相关板块大涨 基孔肯雅热概念股周三启动上涨 半导体芯片板块周五表现强劲 [1] - 公募基金内部推演万点行情引发热议 有模型预测上证指数将涨至万点 [7] 人工智能与算力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中兴通讯、新华三、超聚变等中国企业超节点方案同场展示 [2] - 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通过架构创新实现算力领先 相比英伟达NVL72总算力高67% 网络互联总带宽高107% 内存总带宽高113% [3] - 超节点被视为大模型时代下高效、可扩展、标准化的算力集群架构 受地缘政治与工程实践约束催生 [3] 基孔肯雅热相关产业 -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传播 症状包括高烧(39℃+)和关节疼痛 多数患者一周可治愈 [5] - 上市公司驱蚊产品涉及彩虹集团、润本股份等 退烧镇痛药涉及仁和药业、新华制药 检测产品涉及科华生物、亚辉龙等 [6] - 市场认为该题材多为游资量化主导 股价波动大 建议短线小仓位参与 [6] 掘金大赛机制 - 模拟资金50万元 周赛奖励按收益率排名 正收益即可获奖 第1名奖励688元 第2-4名各188元 [1][7] - 月度积分奖励前100名 积分与操作股票数量挂钩(需≥3只) 同名次按最后一期收益率排序 [8] - 报名福利包括查看高手持仓、获取"火线快评"免费阅读权限及加入交流群 [9][10] 技术指标与趋势 - 上证指数需关注5日均线支撑及3700点关口压力 突破后或吸引更多资金入场 [7] - 参赛高手建议布局业绩增长板块 如券商、覆铜板、减肥药、有色金属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