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

搜索文档
浙江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25 06:29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早在 4000 多年前,人们就在草药中利用了 水杨酸 ( Salicylic acid,sa ) 的生物学效应,用来消炎、镇 痛。到了 18 世纪,人们首次从柳树皮中分离出了水杨酸,基于水杨酸的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是人 类历史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 水杨酸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 植物进化出了两条合成水杨酸的途径 —— 异分支酸合成酶 (Isochorismate Synthase,ICS) 途径、 苯丙氨酸解氨酶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 途径。其中, ICS 途径已在多种植物物种中得到研究,并在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 芥中得到了全面解析。然而,我们对 PAL 途径的理解仍不完整。 2025 年 7 月 23 日,浙江大学 潘荣辉 团队、 范鹏祥 团队 ( 王玉康 、 宋书言 、 张文轩 为共同第一作 者 ) 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Deciphering phenylalanine-derived salicylic acid biosynthesis in plants 研究论文 ...
背靠背三篇Nature论文: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各自破解水杨酸生物合成百年谜题
生物世界· 2025-07-24 11:07
水杨酸生物合成研究突破 - 水杨酸(SA)具有超过200年的药用历史,是阿司匹林的活性成分,同时也是植物防御激素[2] - 植物通过两条途径合成水杨酸:ICS途径(已解析)和PAL途径(此前未完全理解)[2] 四川大学张跃林团队发现 - 2025年7月23日在Nature发表研究,揭示水杨酸PAL合成途径在种子植物中高度保守[3][4] - 以本氏烟草为模型,发现水杨酸生物合成的三个关键步骤: 1) BEBT酶催化苯甲酰辅酶A与苯甲醇生成苯甲酸苄酯[4] 2) BBO酶羟基化苯甲酸苄酯生成水杨酸苄酯[4] 3) BSH酶水解水杨酸苄酯生成水杨酸[4] - BEBT、BBO、BSH基因在柳树、杨树、大豆和水稻等多种植物中广泛存在[6] - 通过水稻基因敲除实验证实OsBEBT、OsBBO和OsBSH为水杨酸合成必需基因[6] 同期其他重要研究 - 浙江大学潘荣辉团队和范鹏祥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揭示水稻中BEBT-BBH-BSE三步酶联反应模块[9][10] - 浙江师范大学张可伟团队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刘长军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完整解析水稻从苯甲酰辅酶A到水杨酸的合成途径[12][13] 研究意义 - 三项研究共同填补了水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长期空白[16] - 为解析不同植物类群(特别是粮食作物)抗病机制差异提供分子基础[4][7] - 为培育抗病性增强的作物品种提供了新方向和新靶点[4][7]
2025年中国糖足治疗行发展历程、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糖足患者人数持续增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4 09:40
糖足治疗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我国糖足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2141.4亿元,同比增长3.67% [1][8] - 医疗服务占比82.4%,糖足药物占比17.6% [1][8] - 糖足药物细分市场中,化学药物占比9.0%,创面敷料占5.6%,生物制品占2.1% [1][8] 糖足治疗行业驱动因素 - 2024年我国糖足患者数量达830万人,同比增长2.47% [6] - 2024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达5.89亿,其中我国占1.48亿,另有2.7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 [6] - 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糖足高发人群增长 [1][8] 糖足治疗行业竞争格局 - 跨国药企主导高端市场(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等),国内企业在抗生素、创面修复等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 [10] - 代表企业:恒瑞医药2024年代谢和心血管业务收入17.48亿元(占总收入6.25%)[12] - 盟科药业康替唑胺片2024年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43.53% [14] 糖足治疗技术发展 -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4][16] - 新兴技术如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为严重患者提供新选择 [4] - 生长因子制剂(如盖扶、贝复系列)和噬菌体制剂(诺安百特)成为创面修复创新方案 [11] 糖足治疗行业未来趋势 - 预防和早期筛查将更受重视,高危人群定期监测成为重点 [16] - 多学科诊疗中心建设加速,提供一站式综合治疗方案 [16] - 国产创新药在神经营养(靶向递送技术)和抗感染(噬菌体疗法)领域持续突破 [11][14]
浙江师范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24 07:49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水杨酸 ( Salicylic acid, SA) 是一种天然酚类物质,其衍生物 阿斯匹林 (乙酰水杨酸) 是 人类历史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已有超过 200 年的应用。此外, 水杨酸还是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关键植物激素。 植物进化出了两条合成水杨酸的途径—— 异分支酸合成酶 (Isochorismate Synthase,ICS) 途径、 苯丙氨酸解氨酶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 途径。其中, ICS 途径已在多种植物物种中得到研究,并在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得到了全面解析。然而,我们对 PAL 途径的理解仍不完整。 2025 年 7 月 23 日,浙江师范大学 张可伟 团队 、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刘长军 团队 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Complete biosynthesis of salicylic acid from phenylalanine in plant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完整解析了水稻从 苯甲酰辅酶 A到水杨酸的 PAL 生物合成途径,并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大多数种子植物中是保守的。该研究 ...
10亿元止血药红海再掀波澜:新华制药左手新药入场券,右手净利润下滑,“增收不增利”困局何解?
华夏时报· 2025-07-22 22:37
公司动态 - 新华制药获得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上市许可持有人资格,正式进入规模约10.5亿元的止血药市场 [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84.66亿元,同比增长4.51%,创历史新高,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33%至4.7亿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2] - 2025年一季度业绩持续下滑,营收同比下降1.81%至24.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99%至1.12亿元 [8] - 2024年研发总投入同比减少2.23%至3.9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4.69%,较上年减少0.32个百分点 [9] 产品与市场 - 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适用于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和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3] - 该药品市场竞争激烈,已有18家企业获得生产批文,其中17家通过一致性评价 [4] - 复星医药的原研药苏可欣®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完成续约,2024年6月新增获批第二项适应症 [5] - 新华制药核心产品布洛芬原料药2024年销售量同比增长5.38%至34026吨,但收入同比下降5.06%至17.89亿元 [11] 行业格局 - 原料药行业竞争激烈,第一梯队企业年营收超100亿元,第二梯队50-100亿元,新华制药处于第二梯队领先位置 [11] - 仿制药企业通过价格战和渠道拓展争夺市场份额,正大天晴为首家递交仿制药上市申请的企业 [5] - 各企业积极布局适应症拓展,复星医药的苏可欣®已在开展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Ⅲ期临床试验 [5] 战略挑战 - 公司面临产品结构优化压力,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产品毛利率仅1.5%,制剂业务尚未形成强劲增长极 [11] - 在研发投入减少的情况下,保持创新能力成为一大难题 [12] - 行业评论认为新华制药需在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12]
男子背痛硬扛3天,心肌大面积坏死!这7种疼痛是心脏在求救
央视新闻· 2025-07-18 13:56
心梗症状与案例警示 - 男子因忽视肩背疼痛硬扛3天导致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心衰,心肌已大面积坏死,远超12小时黄金救治窗口期[1] - 医生强调心梗患者应在发病2小时内就医,120分钟内疏通血管可显著改善预后[1] - 心梗前可能出现非典型疼痛如左肩、后背、牙床等部位"预警式疼痛",易被误判为肩周炎或其他疾病[1][7][8][10] 心梗前兆的7种隐蔽信号 - 胸痛胸闷伴大汗:胸部正中或偏左巴掌大小区域疼痛,伴随压迫感及恐惧焦虑[3] - 长时间恶心呕吐:心肌缺血引发持续胃肠道症状,与进食休息无关[5] - 上肢左肩痛:钝痛放射至小指无名指[7] - 持续背部疼痛:女性更常见[8] - 上腹痛:类似胃痛但药物无效且与活动相关[9] - 牙痛下颌痛:运动诱发或加重的疼痛伴濒死感[10] - 嗓子发紧:喉部烧灼感伴胸闷大汗[6] 诱发心梗的6大高危行为 - 熬夜:破坏生物钟导致血压波动和血管内皮损伤[13] - 三高饮食:高油盐糖及烟酒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4] - 久坐:血液循环减缓致血管弹性下降和血栓风险[16] - 情绪失控:血压骤升可能引发血管破裂或斑块脱落[17][18] - 吸烟:尼古丁加重心脏负荷,焦油和一氧化碳直接损伤血管[19] - 饮酒:加速心率血压升高并诱发冠脉痉挛[20] 心梗急救措施 - 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静卧,避免自行驾车就医[22] - 拨打120时需清晰描述胸痛性质及伴随症状[22] -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可服用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需确认无过敏)[22] - 心脏骤停时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把握黄金4分钟[22]
美企对我国稀土宣战,一年逆袭?中哈连签10份协议,拿下关键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6-19 22:51
稀土行业 - 全球70%稀土矿藏、85%精炼产能、90%磁性材料产业链控制权由中国掌握 [3] - 中国企业在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具有显著优势,提取高纯度镨钕成本比美国低40%,良品率高25个百分点 [3] - 美国能源部扶持的15个稀土项目至今零商业化突破,冶炼设备60%依赖中国进口 [3] 医药行业 - 中国控制全球60%成品药原料和80%抗生素中间体供应链 [5] - 山东新华制药垄断阿司匹林原料市场85%份额,浙江医药掌控维生素E产业链 [5] - 美国若严格执行"制造业回流",将在3年内面临青霉素原料药短缺,7年后难以自给基本抗生素 [5] 核能行业 - 中核集团获得哈萨克斯坦百亿美元核电大单,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包括30亿美元低息贷款、铀矿供应协议、"华龙一号"技术输出等 [7] - 哈萨克斯坦作为全球最大铀矿生产国,将第二座核电站交由中国建设 [7] - 中国通过"技术+资本"模式将铀矿储备转化为新能源时代战略筹码 [7] 战略布局 - 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布局核能支点,在东南亚掌控橡胶定价权,在非洲构建钴锂资源联盟 [9] - "一带一路"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国际规则制定权 [9] - 中国通过"产业+金融+技术"三维渗透构建全球产业链影响力 [9]
2025年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易凯资本
搜狐财经· 2025-06-06 18:44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从2015年的约4万亿增长到2023年的约9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0-12% [5][6][7] - 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驱动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需求增长,低生育率导致产科、儿科承压,但辅助生殖因政策支持(31省份纳入医保)加速渗透 [1][10][15] - 医保集采、医疗反腐与三明医改经验推广(如年薪制、DRG付费)倒逼行业转型,推动医院从"以药养医"转向服务价值提升,同时促进医疗资源下沉与县域医共体建设 [1][16][22] 人口结构变化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 - 中国老龄化规模与速度呈现"双超"特征,截至2024年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15.6%),到2035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重超30% [10][11] - 2023年出生人口降至902万,总和生育率跌至1.02的历史低点,导致产科资源面临过剩危机,全国妇产科床位数从2018年的47.32万张缩减至2021年的44.29万张 [11][12] - 生育需求呈现"延迟释放"特征,2024年龙年生育反弹(出生人口当年同比新增52万人),辅助生殖技术从"最后手段"转向"主动选择" [13][15] 医疗改革与政策环境 - 医保集采以"灵魂砍价"将阿司匹林肠溶片压至3分钱一片,2018年以来累计节约药费4400亿元,其中80%用于支持创新药支付 [16][17] - 三明医改通过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将1.2万个药品品规压缩至2287个,价格平均降幅达50%-90%,累计节约药耗支出124亿元 [22][23] - 2024年医疗反腐共立案5.2万人,处分4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634人,覆盖全国31个省份,从"人海战术"向"数字治理"转型 [20][21] 科技与医疗融合 - AI大模型(如商汤"大医"、腾讯觅影)覆盖诊疗全流程,病历生成准确率提升至96%,导航精度达0.1mm [19] - 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加速落地,医渡"数据中台+AI中台"解决方案获三甲医院订单超200单 [1][19] - 中医凭借"治未病"优势与AI技术结合(如舌诊、脉诊数字化)加速标准化,医院信息化向AI智能决策升级 [2][23]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医疗服务板块全年震荡,2024年总市值从年初的3,051亿元一度下跌至年中的2,477亿元后反弹,截至2025年3月总市值为3,074亿元 [24][27][31] - 港股因上市机制灵活成为重要出口(如一脉阳光、明基医院赴港上市),2024年港股医疗服务上市企业总市值从1月的672亿元增长至6月峰值1038亿元 [36][37][43] - 一级市场并购交易活跃(29起,总额63亿元),聚焦消费医疗(医美、眼科、口腔)与严肃医疗(肿瘤、康复)领域 [2][4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差异化服务、技术创新与区域资源整合成为关键发展路径 [2][23] - 投资主题围绕老龄化展开,特医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234亿元)、慢病管理(患者超4.6亿)、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及失能照护(床位缺口超600万张)成重点方向 [2][10] - 外商独资医院试点政策落地(如鹏瑞利集团、绿叶医疗布局),科技巨头(京东健康、字节跳动)通过数字化能力整合医疗资源 [2][23]
港股收盘(05.16) | 恒指收跌0.46% 阿里巴巴-W(09988)绩后承压 网易-S(09999)劲升13%领跑蓝筹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16:5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46%报23345.05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49%报8468.2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31%报5281.34点,全日成交额1907.22亿港元 [1] - 全周恒指累涨2.09%,国指累涨1.92%,恒科指累涨1.95% [1] - 申万宏源维持港股优于A股判断,推荐科技(港股互联网平台)、创新药和新消费领域 [1] 蓝筹股表现 - 网易-S涨13.03%报190港元,成交额39.45亿港元,贡献恒指25.05点,一季度净收入288.285亿元同比增7.4%,Non-Gaap归母净利润112.36亿元同比增32% [2] - 京东健康涨3.85%报40.45港元,中国生物制药涨3.85%报4.05港元,阿里巴巴-W跌4.27%报123.4港元拖累恒指78.74点,恒生银行跌3.25%报107.3港元拖累恒指4.49点 [2] 热门板块 药品股 - 三生制药涨11.36%报12.74港元,山东新华制药涨8.95%报6.21港元,金嗓子涨6.26%报5.43港元 [3] - 中信建投看好医药企业国内整合与国际化布局,恒瑞医药即将登陆港交所 [3] - 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从1.71%升至8.21%,新华制药为全球重要解热镇痛药物供应商 [4] 黄金股 - 潼关黄金涨3.23%报1.28港元,中国黄金国际涨2.31%报53.25港元,招金矿业涨1.83%报17.8港元 [4] - COMEX黄金期货涨1.74%报3243.90美元/盎司,美国4月PPI环比跌0.5% [5] 机器人概念股 - 地平线机器人-W涨5.26%报7.41港元,优必选涨4.86%报96港元 [5] - 马斯克预测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数百亿,华西证券认为国产替代需求强烈 [6] 热门异动股 - 新濠国际发展涨21.4%报3.84港元,拟折价72.9%二供一净筹7.71亿港元 [7] - 金融壹账通涨14.88%报1.93港元,私有化注销价2.068港元溢价23.1% [8] - 第四范式涨11.63%报44.15港元,一季度总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30.1%,先知AI平台营收8.05亿元同比增60.5% [9] - 创新奇智涨9.57%报4.58港元,与钉钉合作聚焦AI大模型在金融场景应用 [10] - 阿里巴巴-W跌4.27%报123.4港元,第四财季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7%不及预期,阿里云收入301.27亿元同比增18% [11]
港股药品股拉升,新华制药涨16%,三生制药涨5.6%,石药集团、信达生物涨超2%!近一个月来,全国多地均出现新冠流行趋势
格隆汇· 2025-05-16 11:19
港股药品股表现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价一度大涨近16%,最终收涨9.82%至6.260港元 [1][2] - 天大药业涨6.29%至0.152港元,德琪医药-B涨6.17%至3.440港元 [1][2] - 三生制药涨5.77%至12.100港元,远大医药涨5.62%至8.650港元 [1][2] - 石药集团涨2.63%至5.860港元,信达生物涨2.40%至51.150港元 [1][2] 行业动态 - 全国多地近月出现新冠感染抬头趋势,但规模可控,未达显著水平 [2] - 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对年轻人通常在3到5天内自行缓解,但老年人仍面临重症风险 [2] 公司业务亮点 - 山东新华制药为全球重要解热镇痛药物供应商,产品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五安系列、美洛昔康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