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移动支付概念上涨3.29%,8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17:26
移动支付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16日收盘,移动支付概念上涨3.29%,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板块内77股上涨 [1] - 海联金汇、东信和平、中科金财等涨停,拉卡拉、雄帝科技、正元智慧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5.34%、13.81%、11.81% [1] - 跌幅居前的有金一文化、博实结、星宸科技等,分别下跌8.86%、3.55%、2.1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数字货币概念涨幅最高达4.72%,蚂蚁金服概念涨4.40%,电子身份证涨4.07%,跨境支付(CIPS)涨3.83% [2] - 毛发医疗、青蒿素、金属锌等概念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99%、0.92%、0.92% [2] 资金流动情况 - 移动支付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1.92亿元,44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8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恒宝股份净流入4.61亿元居首,海联金汇、中科金财、新国都分别净流入4.56亿元、2.60亿元、2.22亿元 [2] - 东信和平、海联金汇、中科江南等流入比率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37.52%、35.81%、13.16% [3] 个股资金流动明细 - 恒宝股份今日涨9.98%,换手率44.62%,主力资金净流入4.61亿元,净流入比率12.98% [3] - 海联金汇今日涨10.03%,换手率12.85%,主力资金净流入4.56亿元,净流入比率35.81% [3] - 中科金财今日涨10.02%,换手率24.56%,主力资金净流入2.60亿元,净流入比率12.82% [3] - 拉卡拉今日涨15.34%,换手率24.19%,主力资金净流入2.22亿元,净流入比率4.86% [3] - 东信和平今日涨10.03%,换手率7.65%,主力资金净流入2.18亿元,净流入比率37.52% [3] 资金流出个股 - 金一文化主力资金净流出1.20亿元,净流出比率21.70% [7] - 雄帝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8772.96万元,净流出比率3.54% [7] - 正元智慧主力资金净流出7352.12万元,净流出比率7.03% [7]
5月十大牛股出炉:中邮科技逾157%涨幅问鼎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6-02 09:33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30日收盘,沪指月内累计涨2.09%,深证成指累计涨1.42%,创业板指累计涨2.32% [1] - 5月十大牛股中涨幅最大的为中邮科技,累计涨幅157.28%,其次为舒泰神,累计涨幅145.37%,10只股票中有5只涨幅超过100%,10股涨幅均超过90% [3] 行业与公司分析 物流与智能化 - 中邮科技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与智能化升级驱动下,股价月内累计涨幅达157.28%,市值达91亿元,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包括智能分拣系统、智能传输系统、智能专用车等 [6] 生物医药 - 舒泰神月内涨幅145.37%,公司主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核心产品包括国家一类新药"苏肽生"和清肠便秘药物"舒泰清",多个在研项目属于创新型生物制品 [7] 可控核聚变 - 王子新材月内涨幅108.37%,其控股子公司宁波新容电器仅为可控核聚变中的磁体电源项目提供电容产品,该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很小 [8][9] - 合锻智能月内涨幅108.16%,公司具有托卡马克装置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已获得相关订单,金额在2亿多元 [10] - 中洲特材月内涨幅92.87%,公司主营高温耐蚀合金产品,但所有产品均尚未实际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 [15] 交通与信息化 - 路桥信息月内涨幅102.64%,公司属于移动支付和车联网概念股,主营业务是交通领域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运维、运营 [11] 汽车与航空 - 成飞集成月内涨幅99.52%,公司主营业务以汽车零部件和工装模具为主(收入占比96.91%),航空零部件业务为辅(收入占比1.74%) [12] 创新药出海 - 三生国健月内涨幅99.45%,公司与辉瑞达成协议,授予辉瑞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独家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辉瑞将支付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13] 军工 - 七丰精工月内涨幅90.58%,公司主营紧固件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业务以外销为主 [17] 家居与控股变更 - *ST亚振月内涨幅93.14%,公司控股股东变更,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吴涛,吴涛将协调自身优质资源为公司提供支持,公司主要从事中高端海派经典及海派现代家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4]
A股开盘,上证指数开跌0.14%,深证成指开跌0.36%,创业板指开跌0.49%;数字货币、移动支付、贵金属概念股走强。
快讯· 2025-05-30 09:29
市场开盘表现 - 上证指数开盘下跌0 14% [1] - 深证成指开盘下跌0 36% [1] - 创业板指开盘下跌0 49% [1] 行业板块表现 - 数字货币概念股走强 [1] - 移动支付概念股走强 [1] - 贵金属概念股走强 [1]
资金情绪回暖积极入场 A股港股携手反弹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2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5月29日放量反弹,上证指数上涨0.70%至3363.45点,深证成指上涨1.24%,创业板指上涨1.37%,科创50指数上涨1.61%,北证50指数上涨2.73% [1] - 港股市场同步反弹,恒生指数上涨1.3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46%,成交额超2200亿港元 [3] - A股市场成交额达1.21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1795亿元,沪市成交4537.41亿元,深市成交7316.81亿元 [2] 行业板块 - 计算机行业领涨A股,涨幅达3.62%,数字货币概念股表现突出,概伦电子、广立微等多股20%涨停 [2] - 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分别上涨2.37%和2.10%,美容护理、银行、食品饮料行业小幅下跌 [2] - 港股医药生物、国防军工、耐用消费品、纺织服装板块领涨 [3]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74.33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6.10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入18.92亿元 [3] - 南向资金连续3日净流入港股,累计达199.35亿港元,美团-W获净买入超80亿港元 [4] - A股融资余额本周前三日增加93.82亿元,汽车行业融资净买入20.80亿元居首 [5] 估值与展望 - 万得全A滚动市盈率19.05倍,沪深300为12.49倍,恒生指数为10.52倍,估值具吸引力 [6] - 招商证券认为A股权重指数未来两年有望重估,因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持续攀升 [6] - 中信证券预测A股和港股将迎来指数上行行情,风格转向核心资产,建议关注科技能力提升等三大趋势 [8]
金融工程日报:A股放量高开高走,数字货币、无人驾驶等概念等多点开花-20250529
国信证券· 2025-05-29 21:49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封板率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统计涨停股票的封板情况来反映市场情绪强度[18] - 具体构建过程: $$封板率=\frac{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最高价涨停的股票数}$$ 筛选上市满3个月以上的股票,计算当日满足条件的股票比例[18] 2. **连板率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票的持续性,反映市场追涨情绪[18] - 具体构建过程: $$连板率=\frac{连续两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昨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 基于前一日涨停股票样本计算连续涨停比例[18] 3. **大宗交易折价率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大宗交易成交价与市价的偏离度反映大资金动向[27] - 具体构建过程: $$折价率=\frac{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当日成交份额的总市值}-1$$ 汇总当日所有大宗交易数据计算加权折价率[27] 4.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因子** - 构建思路:利用期货基差水平反映市场预期[29] - 具体构建过程: $$年化贴水率=\frac{基差}{指数价格} \times \left(\frac{250}{合约剩余交易日数}\right)$$ 对主力合约计算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年化贴水率[29] 因子回测效果 1. **封板率因子** - 当日取值:81%(较前日提升17%)[18] 2. **连板率因子** - 当日取值:36%(较前日提升10%)[18] 3. **大宗交易折价率因子** - 近半年均值:5.49% - 当日取值:7.91%[27] 4.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因子** - 上证50:10.71%(近一年14%分位) - 沪深300:11.19%(近一年14%分位) - 中证500:14.95%(近一年21%分位) - 中证1000:16.03%(近一年33%分位)[29] 注:报告中未涉及量化模型的具体构建与测试结果,仅包含市场监测类因子[18][27][29]
A股移动支付板块持续走高,路桥信息涨停,雄帝科技、云内动力、海联金汇此前封板,志晟信息、拉卡拉、飞天诚信涨超10%,翠微股份、科蓝软件、优博讯、天迈科技、创识科技等跟涨。
快讯· 2025-05-29 13:08
A股移动支付板块市场表现 - 移动支付板块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多只个股表现强劲 [1] - 路桥信息股价涨停,显示市场对该公司的强烈看好 [1] - 雄帝科技、云内动力、海联金汇等公司股价此前已封涨停板 [1] - 志晟信息、拉卡拉、飞天诚信等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 [1] - 翠微股份、科蓝软件、优博讯、天迈科技、创识科技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移动支付板块持续走高
快讯· 2025-05-29 13:07
移动支付板块持续走高,路桥信息涨停,雄帝科技(300546)、云内动力(000903)、海联金汇 (002537)此前封板,志晟信息、拉卡拉(300773)、飞天诚信(300386)涨超10%,翠微股份 (603123)、科蓝软件(300663)、优博讯(300531)、天迈科技(300807)、创识科技(300941)等 跟涨。 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股票,点击速看>>> ...
消失的ATM机
投资界· 2025-05-28 14:41
ATM机数量锐减 - 截至2024年末中国ATM机具数量为80.27万台,较2019年峰值109.77万台减少29.5万台,降幅达26.87% [4][7][8] - 2024年ATM机数量较上年减少4.28万台,每万人拥有量降至5.70台,同比下降4.83% [8] - 2019-2024年ATM数量持续下降,分别为109.77万/101.39万/94.78万/89.59万/84.55万/80.27万台 [8] 移动支付替代效应 - 2024年电子支付业务量达3016.68亿笔,较2019年2233.88亿笔增长35.04% [9] - 2024年电子支付金额3426.99万亿元,较2019年2607.04万亿元增长31.45% [9] - 消费者支付习惯改变导致ATM使用频率大幅降低,维护成本高企 [8][9] 银行业务调整 - 超50家银行近一年关闭无卡存取款、扫码存取款等业务 [5] - 招商银行2025年4月将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 [5] - 银行ATM已成低效资产,运营成本高且收益低 [9] ATM厂商转型 - 二手ATM机价格跌至3000-5000元/台,回收价约5万元/台 [13] - 御银股份2024年营收6687.47万元同比下降4.55%,净利润1090.69万元同比下降29.40% [16] - 御银股份专用设备制造收入占比降至10%,转向产业园运营 [17] 特殊场景需求 - 外卡取现服务需求显现,苏州银行2024年累计交易597笔金额146.79万元 [10] - 浙商银行配备适老版ATM机优化老年用户操作体验 [11] - 专家建议ATM应向综合性服务工具转变,重点布局机场、偏远地区等场景 [6][13]
“消失”还是“进化”?ATM机正在加速锐减,去年仅剩80万台
新浪财经· 2025-05-27 19:03
ATM机行业衰退趋势 - 我国ATM机具数量从2018年末的111.08万台峰值降至2024年末的80.27万台,六年锐减30.8万台 [1][2][3] - 每万人拥有ATM机具从2018年末的7.99台降至2024年末的5.7台,同比下降近30% [1][3] - 2024年ATM机具数量较上年减少4.28万台,每万人拥有量同比下降4.83% [2] 电子支付替代效应 - 2024年电子支付业务量达3016.68亿笔(金额3426.99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72.19%(金额增长34.94%) [4] - 2024年全国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5763.29亿笔,金额5443.29万亿元,同比持续增长 [5] 银行业务调整动态 - 超50家银行关闭无卡存取款业务,包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 [6][7] - 招商银行2024年4月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仅支持持卡操作 [1][6] - 银行调整原因包括优化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及满足反洗钱/反电诈监管要求 [7] 产业链企业转型 - 御银股份2024年ATM合作运营收入18.74万元(同比降55.37%),ATM技术收入698.65万元(同比降19.4%) [8][9] - 公司主动收缩传统金融设备业务,转向产业园运营,营收占比达89.27% [9][10][12] - ATM厂商转型方向包括综合金融服务终端、外卡取现(如苏州银行2024年外卡取现146.79万元)及适老化改造(浙商银行案例) [11] 行业未来定位 - ATM机在偏远地区、老年社区及外籍人士支付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 [10] - 行业向综合性服务工具转型,重点布局现金需求旺盛区域(如机场、老年社区) [11]
全国 ATM 机撤掉 1/3 ,网友急了
36氪· 2025-05-27 09:41
ATM机行业现状与趋势 - 全国ATM机数量从2019年末的109.77万台锐减至2024年末的80.27万台,5年减少29.5万台,降幅达26.87%,相当于日均消失约160台[4][12] - ATM机数量在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109.77万台后持续下滑,2024年末存量较2015年的86万台已下降6.7%[8][10] - 行业正以每年近6万台的速度缩减规模,主要因电子支付普及导致交易量直线下滑[3][11] 支付方式结构性变化 - 2024年电子支付业务量达3016.68亿笔,较2019年增长35.04%;支付金额3426.99万亿元,同比增长31.45%[11] - 移动支付渗透率从早餐摊到偏远乡村全面覆盖,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进一步削弱现金需求[14] - 超50家银行近一年关闭无卡存取款业务,招商银行2025年4月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16] 银行成本与运营调整 - 单台ATM机年租金超1万元(黄金地段),设备采购成本数万元,叠加电费和维护费形成"成本黑洞"[10] - 银行采取撤并改造策略:淘汰冗余设备、合并网点、改造为多功能智能终端[12] - 部分银行尝试共享设备分摊成本,或在机场、老年社区等特定区域保留服务[18][22] 老年群体需求矛盾 - 中国60岁以上老人达2.97亿(2023年末),部分群体仍依赖现金支付[16][17] - 银行试点人脸识别ATM、大字版界面等适老化改造,但操作复杂度仍存痛点[20] - 行业共识认为现金支付不会完全消失,但ATM布局将转向需求集中区域[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