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
搜索文档
万家基金:“新机遇同享”开启认购,基金经理3只在管产品近1年跑输业绩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6-03 14:29
基金产品信息 - 万家新机遇同享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束金伟,采用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费率分为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三档 [1][4] - 基金最低募集份额总额为2亿份,投资目标为严格控制风险下实现长期增值,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15%+中债新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5% [3] - 股票资产占比60%-95%,港股通标的股票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4] 浮动费率设计 - 管理费根据持有期限和业绩表现浮动:持有少于365天按1.2%收取;持有满一年且超额收益率>6%时按1.5%,超额收益率≤-3%时按0.6%,其他情况按1.2% [4] - 浮动费率旨在将基金公司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绑定,实现利益共担 [4] 基金经理表现 - 束金伟目前在管4只产品(3只主动权益基金+1只债券型),其中万家新机遇龙头企业A任期内回报率89.63%,但近1年净值回撤13.22%,跑输基准超25个百分点,同类排名2227/2277 [6][7][8] - 旗下万家新机遇成长一年持有A、万家匠心致远一年持有A近1年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8] - 截至5月30日,其管理的3只产品近1年全部跑输基准 [2] 投资组合特征 - 2025年一季度末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中芯国际等 [9]
浮动费率基金认购费一折,中国银行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在行动
快讯· 2025-06-03 10:45
产品创新与费率结构 - 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将管理费率与投资者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及持有回报水平挂钩[1] - 此类产品注重构建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共担机制[1] -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1] 银行促销措施 - 中国银行对托管代销的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类:024450)等浮动费率产品实施认购费一折优惠[1] - 认购费率降至0.12%[1] - 按认购10万元计算可节省约1000元成本[1] 市场影响 - 费率优惠让投资者"省在起跑线"[1] - 措施实实在在提升了投资者获得感[1] -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中采取创新促销方式[1]
公募基金积极探索浮动费率新模式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5
继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中国证监会注册后,5月27日,易方达、华夏、嘉实等基金公司旗下16 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公开发售,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券商以及互联网平台认购相关产品。 在多家基金管理人看来,这标志着全市场迎来了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也是《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 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以来,行业就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 式、优化基金运营模式相关部署的落实迈出的重要一步。 此前,证监会印发的《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 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 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 举例来讲,投资者小张购入1只新型浮动管理费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管 理人将会根据产品年化收益水平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情况,计提不同档次的管理费。基本符合同期业 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取得正收益 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管理费率。此外,其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则不适用 分 ...
基金业要来与投资者“同甘共苦”了,至少三成权益类基金应被扣一半管理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9:44
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获批发行 - 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正式获批发行,采取三档收费模式,分别对表现好的基金采取奖励档费率,对表现差的基金采取惩罚性收费,表现中等的基金则采取常规费率 [1]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为首次尝试与业绩基准挂钩分段收费,在投资者收益跑输基准超过3个点后将扣一半管理费,突出惩罚性,加深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2] 收费机制设计 - 若基金收益跑赢业绩基准超过6个百分点且为正收益,按最高档1.50%/年费率收取管理费 [2] - 若基金跑输业绩基准超过3个百分点,按最低档0.60%/年费率收取管理费 [2] - 其他情形按1.20%/年常规费率收费,持有不满1年统一按1.20%/年费率收取 [2] 权益类基金历史表现影响 - 近1年回报跑赢业绩基准超6个百分点且为正收益的权益类基金有1664只,占比19.36%,可能按1.5%最高档收费 [3] - 近1年回报低于业绩基准超3个点的权益类基金有2649只,占比30.82%,可能按0.6%最低档收费 [3] - 近1年约一半权益类基金可能按最高档或最低档收费,剩余约一半按1.2%常规费率收费 [3] - 近2年跑赢基准超6个百分点且正收益的基金占比16.56%,跑输基准超3个点的基金占比45.65%,剩余37.79%按常规费率收费 [3] 现行管理费结构 - 54.38%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为1.2%,33.18%管理费率在0.6%及以下,即已有三分之一左右权益类基金按最低档收费 [4] 投资者反馈 - 部分投资者认为收费方式复杂,理解存在难度,更倾向于"不赚钱不收费"模式 [1][5] - 有投资者认为新收费模式比原有"旱涝保收"模式更合理,会考虑此类基金 [1][6] - 公募基金行业首只不赚钱不收管理费基金南方瑞和定开基金在第二个封闭期出现约9%损失后,全额返还了管理费 [5] 销售渠道与行业观点 - 部分银行理财经理看好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认为管理费减半机制会使基金公司赔本经营,促使加大资源投入 [6] - 费率改革将加快基金行业优胜劣汰,基金公司可能派出最优秀核心基金经理管理此类产品 [6] - 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度关注费率,应结合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选择产品,优先选择经验丰富、有长期稳定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 [6] - 证券公司将此类基金标签为"同甘共苦"基金,认为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强约束机制 [6]
博时卓睿成长正在发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18:51
浮动费率基金政策与产品推出 - 中国证监会2025年5月7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建立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 [1] - 首批浮动费率产品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基金(A/C类代码:024452/024453)于2025年5月27日公开募集 [1][9] 浮动费率基金定义与特点 - 管理费费率动态变化,依据基金规模、业绩或持有期等条件调整 [2] - 三大核心特点:1)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2)以业绩基准避免风格漂移;3)差异化收费鼓励长期持有 [3] - 新模式对基金经理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博时基金因此委派资深基金经理田俊维管理首只产品 [3][4] 基金经理田俊维背景与投资策略 - 拥有14.8年证券从业经验及9.4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兼具买方与卖方视角 [4] - 投资风格偏GARP(合理估值成长股),淡化择时,专注左侧布局与自下而上选股 [5][7] - 选股框架包括:中微观双向研究、管理层与竞争优势分析、估值横向对比、3-5个行业适度分散 [7] 在管产品业绩表现 - 博时创新经济混合A近1年收益16.03%(基准13.80%),近3年收益15.54%(基准-0.18%),同类排名前30% [7] - 博时卓远成长一年持有A近1年收益17.54%(基准16.70%),同类排名前29% [7] - 博时卓越成长A近1年收益17.34%(基准16.27%) [7] 博时卓睿成长股票产品设计 - 股票仓位80%-95%,港股通标的占比0%-50%,聚焦A/H股成长性标的 [9] - 浮动费率分三档:1)持有不足1年按1.20%收取;2)满1年后根据年化收益率区间收取0.60%-1.50% [9][10] - 管理费结构包含固定管理费(0.60%年费率)、或有管理费(0.60%)及超额管理费(0.30%),按持有期及超额收益条件触发 [13][15][16] 费率计算与执行机制 - 固定管理费每日计提(E×0.60%÷当年天数),按月支付 [13] - 超额管理费仅在持有超365天且年化收益率>基准6%时扣除(0.30%年费率) [15] - 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基于份额累计净值、持有天数及基准比较动态调整 [17][19]
公募基金深度报告:浮动费率基金的前世今生
华宝证券· 2025-05-30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梳理了公募基金浮动费率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特点,包括基准选择、基金经理风格分类等,并通过重点基金经理案例给出投资启示,强调业绩比较基准在新型浮动费率产品中的重要性 [22][26][35] 各目录总结 1. 公募基金浮动费率发展全梳理 - 早期探索(2013 年之前):2002 - 2004 年部分基金约定在特定条件下暂停收取管理费,但未取得良好市场反馈;2013 年国内首只浮动费率债券基金发行,设置奖惩对称浮动费率 [10][11] - 初具规模(2014 年 - 2022 年):2014 年证监会支持设立浮动管理费基金,2017 年细化费率规则,2018 年拉开券商大集合资管产品公募化改造序幕;此阶段管理费收取方式多样,如分档管理费率、支点浮动费率等 [12][13][14] - 产品试水(2023 年 - 2024 年):2023 年证监会推进费率改革,8 月首批 20 只与规模、业绩、持有期挂钩的浮动费率产品获批;但 2023 年行情低迷,产品未引发认购热情,部分开放式产品遭大比例赎回 [18][21] - 基本成型(2025 年):2025 年 5 月证监会发布方案,引导头部机构新发权益基金大量采用业绩挂钩浮动费率机制;26 只浮动管理费基金获批,费用计提方法细化,体现管理费与投资者利益关联,强化业绩比较基准作用 [22][24][25] 2.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分析 - 新型浮动管理费产品的基准选择:“单客户、单份额”场景下,基金管理人考察投资者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基金经理应紧贴基准累积超额收益;已披露基准的 21 只产品为全市场选股,业绩基准多为复合基准,权益中枢约 80%,A股 多对标主流宽基指数,港股部分占比 5 - 25% [26][27] - 新型浮动管理费对应基金经理风格分类:管理新型浮动管理率产品的基金经理风格多元,包括价值选手(如招商基金朱红裕等)、成长选手(如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立等)和“另类”选手(如工银瑞信郭雪松等) [30][31] - 重点基金经理的启示:以东证资管周云为例,长周期跑赢基准得益于“低估 + 趋势结合”投资思路、“均衡 + 分散 + 低相关”组合构建方式及准确基准选择;以汇添富基金卞正为例,应选择贴近实际投资情况的业绩比较基准;未来基准选择需考虑指数代表性、与基金经理投资策略适配程度和基金公司内部差异化 [35][39][48]
鹏华共赢未来混合拟任基金经理袁航:以均衡价值共建利益共赢新业态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6:15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变革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发行 标志着公募行业进入"以业绩论英雄"的深度变革阶段 费率浮动机制直接挂钩管理人实力 [1] - 鹏华共赢未来混合基金作为首批产品之一 由"双十基金经理"袁航管理 其15年证券从业经验与10年基金管理经验成为行业样本 [1] 基金经理投资框架 - 袁航采用"价值成长"与"深度价值"共振策略 聚焦竞争优势突出 增长可期及具备安全边际的三类企业 [2] - 投资组合集中在大消费 大金融及大制造领域 前十大重仓股平均持有15.7个季度 换手率显著低于行业水平 [2][3] - 管理产品业绩表现突出 鹏华先进制造股票任职总净值增长率达205.10% 年化超11% 鹏华策略优选2024年超额收益13.05% [2][4] 核心持仓与行业布局 - 重仓股包括招商银行 美的集团 中国平安 贵州茅台等护城河深厚的龙头企业 2025年一季度股票仓位保持91.87% [2][3] - 2024年二季度重点配置银行 食品饮料等高股息行业 捕捉红利资产机遇 近一年为持有人创造11%超额收益 [2][3] 产品业绩与行业地位 - 袁航在管6只产品2024年净值增长率均超15% 其中5只获海通证券/银河证券五星评级 鹏华先进制造同时斩获三年期与五年期双五星 [4] - 鹏华基金作为行业先行者 曾推出国内首只公募REITs 首批科创主题基金等创新产品 投研团队为超额收益提供支撑 [4] 浮动费率产品设计意义 - 新型浮动费率机制实现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深度绑定 推动"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5] - 鹏华共赢未来混合基金等产品通过超额收益表现 有望重塑投资者对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信任 [5]
“管理费与收益捆绑”时代来了!16位基金经理同台竞技,谁能封神
华夏时报· 2025-05-30 12:36
公募基金发行热潮 -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6只进入发行期 这是2023年试点后近两年主动权益基金最大规模集体发售 [2] - 拟任基金经理阵容涵盖老将、中生代和新锐 包括广发基金王明旭、富国基金孙彬等投研部门领导亲自挂帅 [3] - 华夏基金王君正和鹏华基金袁航两位"双十"基金经理(任职超10年、年化回报超10%)罕见同台 王君正管理规模超134亿元 [3] 基金经理阵容特点 - 中生代力量集体出征 如华安基金栾超、博时基金田俊维等从业年限均超8年 [3] - 新锐基金经理获得机会 包括银华基金王晓川、汇添富基金卞正等近年业绩亮眼者 [4] - 各公司多选择管理规模有提升空间的"实力派"而非顶流明星 符合审慎拓展规模需求 [4] 业绩表现分化 - 交银施罗德黄鼎管理产品最佳任期回报-0.89% 与同期汇添富卞正38.02%形成对比 [5] - 宏利基金孟杰管理15只产品中11只任职回报为负 宏利行业精选混合任职回报-22.01% [5] - 宏利基金解释孟杰代表产品宏利睿智稳健累计回报35.31% 超额收益54.89% 最大回撤-29.59%优于同类 [6] 浮动费率产品机制 - 管理费与业绩挂钩:跑输基准3点降至0.6%/年 跑赢6点升至1.5%/年 否则1.2%/年 [7] - 机制设计引导长期持有 将管理费与投资者实际收益深度绑定 [7] - 新标准更重视稳定战胜基准和提高投资胜率 而非单纯追求短期收益 [7] 投资者选择建议 - 需甄别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历史业绩稳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8] - 关注投资风格是否与"稳定战胜基准、提升持有体验"目标匹配 [8]
上一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11只跑赢业绩基准,4只业绩超30%
搜狐财经· 2025-05-29 20:00
公募基金改革新规与浮动费率基金表现 核心观点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开启申购,引发市场关注 [1] - 2023年发行的20只浮动费率试点基金中,90%实现正收益,55%跑赢业绩基准,65%跑赢沪深300指数 [2][6][9] - 业绩分化明显:嘉实创新动力混合以39.62%涨幅排名第一,华安远见慧选混合以-6.85%垫底 [3][16] 业绩表现分类 1 跑赢业绩基准情况 - 11只基金跑赢业绩基准,占比55% [6] - 前5名超额收益显著:嘉实创新动力混合(跑赢29.69%)、富国核心忧势混合(跑赢22.17%)、中欧时代共赢混合(跑赢27.68%)[3] - 招商精选企业混合以0.62%的微弱优势跑赢基准 [6] 2 跑赢大盘指数情况 - 13只基金跑赢沪深300指数,占比65% [9] - 中欧时代共赢混合跑赢大盘26.07%,富国远见精选三年定开以0.02%差距跑输 [10][11] - 跑输大盘的7只基金中,5只位列后5名 [11] 3 同类排名表现 - 前5名基金均进入同类前10%:嘉实创新动力混合(1.92%百分位)、富国核心忧势混合(2.38%)[14] - 银华惠享三年定开混合等2只基金位于同类10%-20%区间 [15] - 华安远见慧选混合排名同类后20%(81.02%百分位)[16] 产品结构特征 - 浮动费率模式包括持有时间、规模大小与收益高低差异化收费,部分采用"盈利收费、亏损退费"机制 [1] - 嘉实创新动力混合业绩基准为中证800指数(80%权重)+债券指数(15%)+恒生指数(5%)[3] - 新发基金嘉实成长共赢A基准类似,但调整了权重分配 [4] 收益数据亮点 - 嘉实创新动力混合年化收益达25.2%,远超9.93%的业绩基准 [5] - 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净值增长31.87%,跑赢基准21.24% [3] - 华夏瑞益混合涨幅23.48%,在4017只同类产品中排名前7.17% [14]
又有多只北证50基金限购;年内多家公募申报科创债指数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5:47
基金产品动态 - 多家基金公司申报科创债指数基金,建信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发起式基金申报材料获监管接收,今年以来已有12家基金公司递交申请材料 [1] - 博时基金宣布自购旗下两只浮动费率基金,各投入1000万元,包括新发基金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型基金A类份额 [1] - 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和东财北证50指数发起式基金宣布限购,单日限购金额分别为5万元和20万元 [1] 行业观点与投资机会 - 平安基金经理周思聪看好创新药行业,认为2025年将是收入放量、业绩跨越和估值抬升的"三个元年",行业有望迎来系统性投资机会 [1] - 金融科技ETF领涨市场,信创ETF单日涨幅达6.41%,金融科技相关ETF涨幅在5.72%-5.90%区间 [2][3] - 黄金相关ETF集体回调,最高跌幅达1.07% [4] 市场行情与资金动向 -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沪指涨0.7%,深成指涨1.24%,创业板指涨1.37%,沪深两市成交额1.19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755亿元 [2] - 计算机设备、软件开发、生物制品等板块涨幅居前,珠宝首饰、贵金属、食品饮料等少数板块回调 [2] 金融科技行业趋势 - 金融机构持续提升IT投入,中小金融机构IT需求增长明显,云技术作为基座仍是核心投入领域,大模型及AIAgent有望成为银行经营效率提升的关键 [5] - 金融企业加强数据要素转化,相关技术发展有望带来行业自下而上催化,可关注金融科技ETF等产品 [5] 新发基金信息 - 华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即将发行,基金类型为股票指数型,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 [6][7] - 基金经理张序管理多只指数增强产品,包括华安沪深300增强策略ETF等,任职最长产品达5年又12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