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央广网· 2025-06-06 12:09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 强调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 -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1]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2] 生态治理项目进展 - 内蒙古杭锦旗库布齐沙漠治理项目总任务72.4万亩 预计2024年底全面完成 [1] -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已完成221万亩建设任务 推进"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 [1] - 塔克拉玛干沙漠建立阻沙防护带 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2] 水质与空气质量改善 - 长江干流连续5年 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2] - 太湖2024年水质创30年来最好水平 江苏无锡与苏州间游轮重新启航 [2] -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京津冀 长三角 汾渭平原PM2.5浓度同比下降 [2][3] 科技与治理创新 - 利用遥感 大数据技术提升黄土高原治理精准性 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2] - 山西省强化夏季臭氧污染治理 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提升清洁运输水平 [3] 全球生态贡献 - 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 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 [3] - 构建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2024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3]
福建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100%
生态环境质量 -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 3% PM10和PM2 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福州市和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第5和第3位 [1] -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Ⅰ~Ⅲ类)比例首次达到100% 其中优质水(Ⅰ~Ⅱ类)比例77 1% 闽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98% 九龙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57 1% 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标 [1] - 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稳中有升 优良(一、二类)海水面积比例92 6% 首次达到90%以上 [2] 生态保护与修复 - 生态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生态质量指数(EQI)75 06 稳定为优 同比提升0 04 森林覆盖率65 12% 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 [2] - 统筹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厦门获评联合国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敖江(福州市段)、南平市崇阳溪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厦门同安湾、泉州大港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4] - 全省已获国家命名5条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4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数量居全国前列 [4]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第5年优秀 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 持续推进大气"十百千"工程 加快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废气深度治理和小型燃煤锅炉转型、升级、退出 [3] - 深化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治理 全面清退闽江水口库区网箱水产养殖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率 治理黑臭水体 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 [3] - 持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 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加快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降碳 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 环境监管与执法 - 有效整治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连续十年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 坚决打击恶意排污、监测数据造假、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成为国家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成效考评以来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三的唯一省份 [4] - 联合开展餐饮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努力解决群众"家门口"污染问题 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坚决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 [4] - 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严格核与辐射监管 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核与辐射安全底线 [5]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制修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裁量规则 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强化与绿色金融联动 信用修复线上办 环境管理类指标即改即修 [5] - 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碳排放权、排污权、林权、水权等交易 [5] - 持续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工作法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不断拓宽"两山"转化的实践路径 [5]
杭州公布生态环境状况成绩单
每日商报· 2025-06-06 06:22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 2024年杭州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改善态势 表现为两"向好" 两"稳定":空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声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3] - 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 功能区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 千岛湖 钱塘江 苕溪等重要水系水质保持Ⅰ-Ⅱ类 西湖平均透明度1.30米 千岛湖平均透明度3.73米 [3] -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为优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3] - 杭州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99天 优良率81.7% 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 同比改善3.2% 全市酸雨程度处于较轻水平 [3] - 全市声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各类标准适用区昼间噪声均达标 交通噪声等级为好 [3] 污染防治措施 - 全面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 排查各类排口11.28万余个 整治1216个 [4] - 大气治理完成2100余个减排项目 [4] - 以"宁静小区"建设国家试点为切入口 实施"定向喇叭"靶向治理 监测设备精准溯源 噪声投诉同比明显下降 [4] 法制与智治建设 - 出台《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杭州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办法》 [5] - 利用AI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 打造数字生态文明示范项目 构建环评助手和办案助手 [6] - 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 打造AI人工智能实验室 构建固定监控 车载监测和低空巡查协同的空间立体感知网 [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发布全国省会城市首部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出台《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24—2035年)》 [6] - 创建3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16个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上城区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省级试点建设 [6] - "天目山—清凉峰"生物圈保护区被批准以扩区的方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6] 荣誉与成就 - 连续9年荣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连续8年荣获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并两获金鼎 [6] - 连续2年获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优秀 连续2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和排名双提升 [6]
京津冀飞鸟种类量占全国四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6 04:47
本报记者 骆倩雯 昨天,2025年六五环境日北京主场活动在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举行。活动现场,京津冀三地生态领域 的专家和学者,共议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畅谈三地协同守护绿水青山的创新实践。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继平介绍,继5个生态涵养区全部摘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及"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双称号后,北京市的示范创建工作持续向中心城区辐射延伸。如今,全市已有9 个区成功揽获14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称号。延庆的园艺生态旅游案例入选全国首批"两山"实践典 型;丰台区的"绿城九法"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提供了绿色样本……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践,正推动北京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京津冀鸟类种类数量已经超过600种 昨天,京津冀三地生态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在交流中亮出了三地生态"家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肖能文 研究员介绍,在太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京津冀片区,记录到4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4种 受威胁鸟类。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成效明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活动现场有鸟儿"闲庭信步" 活动现场所在的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就是丰台区"两山"转化的典型案例。站在公园观景平台飞燕台 上环顾四 ...
5万亩绿染黄河岸 山西河曲生态修复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17:39
生态修复项目进展 - 河曲县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 覆盖8个乡镇90个行政村 [1] - 项目栽植工作已全部完成 进入验收和后期管护阶段 [2] - 验收显示大部分树木生长状况良好 个别区域需补植补种 [2] 项目规划与实施 - 造林任务规划在黄河流域重点生态脆弱区及水土流失严重区域 [5] - 一般区域选用油松 侧柏 樟子松等树种 重点区域增加金叶榆等树种 [5] - 项目与新农村建设融合 旨在打造绿色发展森林示范村 [5] 生态效益与成果 - 形成绿色生态屏障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5] - 全县森林覆盖率 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高 [5] -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国家园林县城 山西省级文明县城 [5] 后续计划 - 重点做好新造林地抚育管护工作 [5] - 实施"三北"工程6 75万亩抚育任务 持续筑牢黄河沿线生态屏障 [5]
趣味答题领红包,山东生态环境科普知识答题竞赛全民参与中
齐鲁晚报· 2025-06-05 15:1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2025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全国上下正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掀起新一轮生态文明建 设热潮。 为加大生态环保科普力度,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为美丽山东建设营造浓厚社会氛围,2025年六五环境日暨生态文 明宣传月期间,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美丽中国我先行——生态环境科普知识趣味答题竞赛"于6月3日正式开启,目前正在 火热进行中。 此次答题竞赛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吸引了社会公众踊跃参与。"每天都会和家人一起答题,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互动交流,还能为美丽山东建设出一份 力,感觉很有意义。"参与本次活动的市民刘先生表示,这种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方式,让大家在轻松答题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生态环境 科普知识,还能通过分享邀请更多人参与,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目前,答题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还未参与公众,赶紧按照以下步骤行动起来吧: 作为今年山东生态文明宣传月的活动之一,本次竞赛紧扣"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通过每日答题、分享互动等 ...
六五环境日,京津冀三地共议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5 14:1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未来,京津冀三地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守护三地生态环境、共同推动绿色低 碳发展,也期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天津,以"871"重大生态工程为核心抓手,系统重塑河海交汇的生态格局。七里海等四大湿地功能显著 恢复,绿色生态屏障初具规模,蓝绿空间超65%,海岸线修复成果突出,形成"湿地-海滩-防护林"复合 生态系统。在价值转化上,探索出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多条"两山"转化路径, 形成了"生 态+"多元化发展模式。 河北,通过省级方案规范、创建潜力地区分析筛选、"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成功创建18个国家级示范区 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同时,注重发挥已成功创建地区的平台载体和典型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绿水青 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模式,大力宣传推广创建成功地区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培育了一批积极践行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样本。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张继平研究员作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打造北京'两山'样板"的主题报 告。继5个生态涵养区全部摘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双称号"后,北京市的示范 创建工作持续向中心城区辐 ...
五十载逐绿而行,济南举办2025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6-05 12:21
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50周年成就 - 济南市生态文明建设已走过50年历程 从1975年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起步 实现历史性跨越 [1] - 2025年六五环境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 旨在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引领绿色低碳风尚 [1] - 出台美丽济南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 系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十大行动" [3] - 连续8年开展"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行动 累计获评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个 [3] 环境治理成效 - PM2.5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 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 [4] - 16处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 优良水体比例达到"十四五"目标要求 [4] - 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1206个 审批建设项目839个 保障610个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 [4] - 碳排放权交易量达210.46万吨 "无废城市"建设获全省评估"好"等次 [4] 智慧环保与执法创新 - 建成智慧生态黄河平台 包含11个应用系统 被评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典型案例 [4] - 获批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建设试点 [4] - 将261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非现场执法比例达41.4% [4] 环保志愿活动 - 成立7支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 包括6所高校团队和华山街道团队 [6] - 启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万里同心共护黄河"垃圾清理活动 [8][9] - 举办生态文明主题回顾展和"绿色市集" 设置6类环保展示区 [8] - 开展"生态绿"主题摄影征集活动 12幅作品入选并制作成明信片 [8]
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海南日报· 2025-06-05 11:16
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5年6月 综述 2024年,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固树立和 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 位,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战,强化生态保护治理,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 流水平。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与2023年持平,保持有监测 历史以来的最好水平;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9.4%,比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6.9%,比2023年上升1.0个百分 点,创监测历史最优水平;无劣V类断面,与2023年持平。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 为Ⅱ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Ⅱ~Ⅳ类水质比例为86.7%,比2023年上升1.6个百分点。 全省近岸 ...
人民领袖|绿水青山间的“国之大者”
央视网· 2025-06-05 10:45
秦岭生态保护 - 年初发布禁止令,要求立即停止组织人员进入秦岭核心保护区开展穿越、登山活动 [1] -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秦岭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而做 [3] - 2020年4月20日,总书记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生态保护情况 [5] 生态破坏与整改 - 秦岭北麓西安境内曾因违建别墅破坏生态,2014年至2018年总书记六次批示推动整改 [6] - 总书记提醒陕西官员要牢记秦岭违建教训,当好生态卫士 [6] - 总书记对千岛湖、卡山自然保护区、腾格里沙漠等生态破坏事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彻底解决 [7] 生态文明建设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保护成为"国之大者",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时代基本方略 [8] - 绿色发展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被视为重中之重 [9] - 2021年总书记考察青海湖,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9] 生态修复成果 - 长江沿线省市"还江于民""还岸于民",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13] - 洱海保护治理从抢救性转为保护性,海菜花连片绽放 [13] -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贡献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 [14] 总书记的生态理念 - 总书记强调生态保护是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未来 [11] - 主张集中攻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百姓感受到环境质量改善 [11] - 2020年考察江苏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肯定脏乱差区域变为绿化带 [12] 植树与绿化 - 2025年4月3日,总书记在北京永定河畔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15] - 中国人民用双手种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成就 [14] - 荒山披绿、河流焕发活力、林海郁郁葱葱,展现"国之大者"的担当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