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会主义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夯实基础全面发力 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五年明调定向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07:37
经济发展成就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 [1] -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3] -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居世界前列 [3] “十五五”时期发展目标 -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2]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 -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2] 未来政策与战略部署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 [3] -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3]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3] -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十五五”蓝图令世界瞩目
环球时报· 2025-10-24 07:32
核心政策方向 -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2]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目标到2035年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3] - 高质量发展被明确为未来五年的重要主线,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目标的设定要求较高,需“取得显著成效”“大幅提高”“明显提升”[4] 产业发展重点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4] - 与“十四五”规划相比,“十五五”规划的政策优先顺序略有调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列为首个重大部署,其次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然后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6] - 发展重心将进一步向前沿技术倾斜,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视为民生保障的根基,说明未来发展重心会更“实”[6] 科技创新战略 - 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政策被解读为与中美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竞争日益激烈有关[6] - 中国将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发展自主半导体供应链已成为一项重要目标,此前在电动汽车和生物技术等行业已提升全球竞争力[7] - 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不仅为中国赢得技术优势,也旨在提高生产力,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和推进民族复兴计划的最大希望[7] 内需与市场构建 - 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经济学家认为这对中国经济增长很重要[3]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大部署之一,旨在通过国内政策工具应对外部挑战[2][3] 国际影响与评价 - 国际媒体认为“十五五”规划以其独特的中国思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确定性,展示一种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的发展智慧[2] - 中国的五年规划将顶层战略与地方执行、公众参与紧密结合,其连续性和协同性降低了政策波动性,提升了国家的长期执行能力,被视为对世界稳定的贡献[8] - 中国正从传统增长模式转向以先进技术和创新为核心的新增长范式,这种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路径[9]
锚定“十五五”,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新京报· 2025-10-24 06:49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 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十五五"时期恰好处于改革发展的中段,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 期。"承前启后"就是对这一时期的精准画像。一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另一头,我们终 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十五五",就是挑起这两头的坚实扁担。这不仅意味着新一个五年的阶 段性努力,也是继往开来的光辉历史使命。 正如全会指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当下我们能够 做,也必须做的,就是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把每一个脚印都踩在历史的泥水中,把每一滴汗水都洒在 进取的路途上。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历史的层累进阶,是现实的笃志践行。 全会针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十二项重大部署,无论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还是"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对外 开放" ...
不懈努力 接续奋斗 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人民日报· 2025-10-24 06:02
全会号召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而共同奋斗,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中央政治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宣传 思想文化工作,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 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隆重纪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斗力量 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 ...
人民日报10月24日社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00:51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一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勇毅前行、开拓创新取得的新成就。全会重点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问 题,旨在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 破。全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这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全会通过的《建议》,准确 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 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建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坚持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指导方针科学精准,主要目标清晰明确,任务举措求真务实。这是 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 ...
第一观察|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
新华社· 2025-10-24 00:27
历史方位与战略意义 -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5] -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6] - “十五五”规划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既定战略安排的必然要求 [7] 发展主题与核心目标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9] - 到2035年的标志性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增长保持适当速度 [9] - 我国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8] 战略重点与改革任务 - 战略任务重点包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 [1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举措将在“十五五”规划期内落实完成 [11]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11] 民生导向与社会发展 - 发展指导思想鲜明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12] - 具体部署强调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12] - 政策举措涵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等领域 [12]
读懂“十五五”,聚焦这一系列表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2:55
来源:新闻联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关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公报中一系列表述值得关注。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 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 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 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 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 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 ...
学习快评丨锚定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新华社· 2025-10-23 22:46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跑好"十五五"这一棒,向着中国式现 代化的美好未来砥砺奋进! 梦想成于实干,拼搏创造奇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 的重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都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十 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 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历史主动精神克 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 步伐。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刚刚 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 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这一历史性盛会,是乘势而上、 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凝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
学习快评|锚定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新华社· 2025-10-23 22:28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跑好"十五五"这一棒,向着中国 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砥砺奋进! 梦想成于实干,拼搏创造奇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取 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都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 的。"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历史主动 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前进步伐。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 斗。"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 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这一历史性盛会,是 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凝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磅礴力 量。 ...
读懂“十五五”,聚焦这一系列表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2:23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4]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5]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5][6] 内需市场与新发展格局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7] - 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7] 农业农村现代化 -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8]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8] 民生保障与共同富裕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9]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9]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10] -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0] 国家安全与国防军队现代化 -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11] - 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