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
搜索文档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成就
新华社· 2025-09-19 20:08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 [3]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3] - 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 [3]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 蓝天保卫战方面,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5] - 碧水保卫战方面,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 [5] - 净土保卫战方面,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5]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5] - 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8.8%和72.4% [6] - “十四五”以来有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深入推进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项目开发模式创新 [7] 产业结构与绿色投资 - “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增加,2025年上半年两项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 [7] - 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 [7] - 生态环境部将重点打击非法拆解废电器、废动力电池、风电机组、光伏组件等“新三样”固体废物 [6]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全国已建成“两级、三类、一清单”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划定4万多个管控单元 [8] -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全面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完成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编制 [9] - 计划选取5个左右省份、50个左右城市、100个左右县开展先行区探索,到2027年取得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 [9]
国常会: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9:32
会议核心内容 - 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李强主持召开 [1] - 会议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工作汇报 [1] - 会议聚焦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情况 [1]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第三轮第5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新华社· 2025-09-19 18:22
督察工作进展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已创立10年 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 第三轮督察已开展4批次 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第5批督察 [1] - "十四五"以来共组织开展8批次督察 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 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77个 移交责任追究问题线索209个 [3] - 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的3294项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 第二轮督察的2164项整改任务完成率超过85% [3] 制度建设与未来规划 - 202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为督察工作提供法治化规范化制度依据 [3] - 下一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严格落实条例规定 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3]
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9-19 17:03
固体废物治理与执法行动 - 重点打击非法拆解废动力电池、废风电机组、废光伏组件等"新三样"固体废物 [2] - 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2.23亿吨/年 累计查处违法转移倾倒案件1.91万件 [2] 美丽中国建设战略方向 - 破解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 实现环境要素全打通、发展方式全转型、治理能力全提升 [3] - 以碳达峰碳中和牵引绿色生产力发展 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升级 - 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 已建设生态环境图谱库和声纹库实现智能识别分析 [4] - 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2.0版 提升监测预测能力 [4]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展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5] - 累计成交配额7.14亿吨 成交额489.61亿元 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5] 环评审批结构性变化 - "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 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分别增长44.4%和31.3% [6][7] - 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1.46万个 涉及总投资6.28万亿元 [7] 污染治理成效 - "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8] - 建成全球最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含3.3万个站点覆盖所有地级市及重点流域 [9] 数字化执法应用 - 通过大数据穿透式执法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问题率从53%降至6.9% [9]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这五个“新”,读懂“美丽中国”建设新成就
新华社· 2025-09-19 16:02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效。19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生 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用"五个新"概括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截至目前 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 亿吨的粗钢 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 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十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 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共发现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 已基本完成整改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利群 得到有效保护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十四五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 fr "十四五"以来组织开展了8批次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 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十四五 全球环境治理彰显新之 作 ...
生态环境部:固废污染防治成美丽中国建设短板
第一财经· 2025-09-19 14:33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现状 -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提升但总体水平不够高 [1] - 中国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 年产生量超过110亿吨 历年堆存工业固体废物超330亿吨 占地面积超3500平方公里 [2]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成效 -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1] - 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2.23亿吨/年 较"十三五"末增长58.8% [1] - 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114.1万吨/天 较"十三五"末增长72.4% [1] - 查处违法转移倾倒案件1.91万件 其中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234件 [1] - 113个城市实施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000多项 投入约5600亿元 [1] - 投入211亿元支持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4.35亿台 产出693万吨可再生资源 [1] 污染防治措施与行动 - 坚持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基本原则 [2] - 国务院批准实施磷石膏综合治理 垃圾填埋场隐患排查 重金属隐患排查 非法倾倒专项整治等行动方案 [2] - 将采取有力措施严防新的污染隐患产生 [1][2] - 需强化进口环节监管 实现检验检测全覆盖 [4] 行业关注问题 - 再生纸浆行业存在三大问题 [4] -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获通过 将强化对鉴别机构指导 [4] - 建议联合开展调研评估 封堵标准政策漏洞 加强监管 [4]
实录 | 9月19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9 13:10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进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8%、10%和20%,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 [4][8] - 碧水保卫战成果突出,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4] -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4]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能源结构优化与工业改造加速,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4][14] - 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量7.14亿吨,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6][21] - 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加大,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首批绿色金融服务项目贷款合同达143亿元 [15] 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30%,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并基本完成整改,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6]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强化,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三轮已开展4批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77个,移交责任追究问题线索209个 [6][27]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划定4万多个管控单元,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6][41] 环境治理科技创新 - 监测体系数智化转型取得突破,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直接监测站点达3.3万多个 [33] - 新技术应用提升效率,无人机自动采样耗时节约70%以上,“黑灯实验室”分析测试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以上,站点运行维护频次减少70% [34] - 非现场执法能力增强,利用卫星遥感、红外成像、无人机等手段,问题线索准确率从40%提高到85%以上,今年1-8月现场执法检查次数下降30%但问题发现率提高10-25个百分点 [66][68] 固体废物治理 - 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2.23亿吨/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114.1万吨/天,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8.8%和72.4% [47] - 历史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深化“无废城市”建设,113个城市实施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000多项,投入约5600亿元 [47] - 打击非法转移倾倒成效明显,累计查处案件1.91万件,其中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234件 [47] 全球环境治理参与 - 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启动昆明基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7][20] - 南南合作成果丰硕,提供并动员1770亿元项目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42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为120多个国家举办300多期能力建设培训 [54] - 绿色技术国际输出增加,向多国提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在阿联酋沙漠搭建零能耗降温系统使建筑能耗降70%,在南非承建塔式熔岩光热电站年提供480吉瓦时清洁电力 [53] 美丽中国建设推进 -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完成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编制,计划选取5个省份、50个城市、100个县开展探索 [71] - 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加力,2573个河湖水体列入国家清单,推出94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和3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72] -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达90.4%,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 [8]
多维数据绘就美丽中国画卷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延续持续向好态势
央视网· 2025-09-19 12:55
CCTV 13 CCTV com 新 间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北京 新闻30分 我们逐要加拿高质量收官 CCTV 13 CCTM COM 新 间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 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已超30%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称:"今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延续了持续向好态势,空气质量继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我们完全有 信心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力争高质量收官,并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目前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已超过30%,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根据规 划,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我国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 伐。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9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 国生态环境质量延续持续向好态势。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PM2.5浓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第一财经· 2025-09-19 12:29
"十四五"时期,我国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美丽中国建设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加快建立。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9月19日)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 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 90%。 今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延续了持续向好态势,空气质量继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黄润秋说,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十四五"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 地区、汾渭平原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20%。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的"查、测、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 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 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 ...
用好多元融资工具谋划四川“十五五”重大工程
中国环境报· 2025-09-16 08:31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减污降碳协同、环境品质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四类重大工程 [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并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1] - 绿色金融政策提出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重点支持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并对EOD项目给予整体授信支持 [1] 超长期特别国债融资 - 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先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工程,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入河排污口整治等 [3] - 构建"国家战略+省级需求"项目储备库,筛选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及解决全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项目,择优申报纳入国家支持清单 [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先支持资金收支能平衡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如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处置、绿色产业园区、生态文旅综合体等领域 [4] - 加强项目筛选与包装,严格对照绩效管理办法,筛选领域匹配、生态效益显著、能覆盖本息1.1倍以上的优质项目,并将生态治理与关联产业开发捆绑 [4] 中央及省级预算内资金 - 中央及省级预算内资金精准投向公益性短板领域,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等基础性环保民生领域 [5] - 实施严格资金监管,建立负面清单,对项目进度、资金流向、环境效益进行全流程数字化追踪,并开展资金绩效后评估与预算安排挂钩 [5] - 探索"非资金"政策激励,对高效使用资金的地区给予建设用地指标奖励、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等政策倾斜 [5] 绿色金融资金 - 绿色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包括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产业的生产、建设和运营 [6] - 丰富金融产品,鼓励开发转型金融贷、绿色供应链金融、林业碳汇质押贷款、生态补偿专项债、可持续发展贷款、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等 [6] - 鼓励清洁能源项目申请绿色信贷,支持相关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开发 [6] 项目资金组合策略 - 优化投资结构,针对国家重大战略、设备更新类项目优先考虑超长期特别国债,有稳定收益的准经营性项目申请专项债券,纯公益性项目申请预算内资金,市场化项目选择绿色金融 [8] - 对资金渠道进行合理组合,营利性强的项目采取"专项债券+绿色金融",准公益性项目采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纯公益性项目采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配套资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