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参一控一牌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家!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7:28
【导读】再添一家!国证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又一家券商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国投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证资管)(原安信资管)已从"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 中消失。 在此之前,广发证券资管、光证资管也已撤回公募基金牌照申请,目前排队申请公募牌照的仅剩下国金资管一家。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3 家券商及11家券商资管机构获批公募牌照,合计管理非货基金规模近6000亿元。 等待了两年多时间,国证资管最终决定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早在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一参一控一牌"政策正式落地,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 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此后多家券商旗下资管子公司纷纷递交公募牌照申请,国证资管正是其一。证监会网站显示,2023年7月18日,国证资管正式递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申 请,同年7月25日接到补正通知,2024年2月8日递交补正材料之后即获正式受理,2024年3月21日接到第一次正式反馈意见,此后公募牌照申请就 ...
又一家!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7:26
【导读】再添一家!国证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又一家券商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国投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证资管)(原安信资 管)已从"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中消失。 在此之前,广发证券资管、光证资管也已撤回公募基金牌照申请,目前排队申请公募牌照的 仅剩下国金资管一家。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3家券商及11家券商资管机构获 批公募牌照,合计管理非货基金规模近6000亿元。 国证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等待了两年多时间,国证资管最终决定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早在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一参一控一 牌"政策正式落地,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 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此后多家券商旗下资管子公司纷纷递交公募牌照申请,国证资管正是其一。证监会网站显 示,2023年7月18日,国证资管正式递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申请,同年7月25日接到补正 通知,2024年2月8日递交补正材料之后即获正式受理,2024年3月21日接到第一次 ...
“公募牌照”退烧?两家券商资管撤回申请
国际金融报· 2025-10-16 21:41
券商资管公募牌照申请动态 -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光证资管)已被移出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 [1] - 光证资管并非年内首家退出申请的券商资管,广发资管已于2024年8月率先退出 [1][3] - 目前仍在排队候批的券商资管仅剩国证资管(原安信资管)和国金资管两家 [1][3] 申请历程与监管背景 - 2023年被视为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的"爆发年",光证资管、招商资管、广发资管等多家机构于当年递交申请 [2] - 此轮申请热潮始于2022年5月的政策突破,证监会允许同一集团下券商资管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进入"一参一控一牌"的准入制度 [2] - 2023年7月与11月,招商资管与兴证资管分别获批,但2024年全年券商资管公募牌照审批陷入"停滞",出现"零放行" [2] - 监管要求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须于2025年底前完成公募化改造,形成转型压力 [4] 机构退出申请的战略考量 - 公募牌照申请审批节奏缓慢,而参公大集合产品的整改期限临近,机构在等待过程中面临较高机会成本 [4] - 部分机构所属集团已持有公募牌照(如光大证券持股55%的光大保德信基金),独立申请的性价比不高,且需应对内部资源协调问题 [4] - 头部券商资管更倾向于将资源聚焦于主动管理、私募FOF、另类投资等高附加值业务,公募牌照申请耗时长、合规与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久且边际收益递减 [5] - 撤回申请被视为权衡投入产出后的理性决策,旨在聚焦核心竞争力,避免资源分散和低效投入 [5] 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 全行业目前仅有14家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获批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3] - 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望趋于稳定,头部机构地位或将进一步巩固 [5] - 中小机构可能更多通过差异化战略谋求发展空间,行业整体同质化竞争态势有望得到缓解 [5]
一券商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基金报· 2025-10-13 22:36
近日,根据证监会最新公示,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证资管)已从"资 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中移除。 今年8月,广发资管同样退出资格审批名单。目前,只有安信资管(现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 正在排队申请公募牌照。 【导读】光证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含章 又一家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按下"暂停键"。 近日,证监会披露信息显示,光证资管已从"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 批"名单中移除。 | | | | | | 表12: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展 | | | 断查 | | 审核期限:20个工作日 | | 序号 | ■请人 | 取造材料接 217 | 好吃山 | 交通作运 27122 | 第一次找愤露见目 | 瑞欣测 这反播材料 | ■ 武反 | | | | Call of Aniel Color States 变相任静资产 管理有限公司 | 2023/7/18 | 2023/7/25 | 2 ...
一券商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基金报· 2025-10-13 22:34
【导读】光证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又一家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按下"暂停键"。 近日,根据证监会最新公示,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证资管)已从"资产管理机 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中移除。 今年8月,广发资管同样退出资格审批名单。目前,只有安信资管(现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正在排队 申请公募牌照。 | | | | | | 表12:资产管理模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 | | 审核期限:20个工作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 | | 10 16 | | | | 序号 | 喷油人 | 职请材料播 数目 | 并正比 | 委屈传统 或者不了 受伤事之 | 第一次投资者见目 | 量收费 次反清材料日 | | 紧连 | | | Call of Animal Collection in Museum 吸引任参资上 | 2023/7/18 | 2023/7/25 | 2024/2/8 | 2024/3/11 | | | | | | 管理有限公司 | | | | | | | ...
光证资管退出公募牌照申请!
券商中国· 2025-10-13 20:26
光证资管公募牌照申请撤回事件 -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从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中移除,正式撤回申请 [1] - 光证资管的申请始于2023年6月,在递交材料后两年多未进入正式审查阶段且未收到监管进一步问询 [3][4] - 此次撤回标志着其历时两年零四个月的公募牌照申请历程终结 [5] 券商资管行业公募牌照申请现状 - 随着2022年5月"一参一控一牌"政策落地,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曾进入"快车道" [7] - 在广发资管、光证资管相继退出后,目前仅有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两家券商资管仍在排队申请 [1][8] - 截至目前,共有3家券商及11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获批公募牌照 [1][9] 无公募牌照券商资管的业务调整策略 - 无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大多选择将存量大集合产品转移至母公司参股或控股的公募基金 [5] - 光证资管今年2月以来已将多只参公大集合产品转移给光大证券持股55%的光大保德信基金 [5] - 行业类似案例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投证券及国信证券资管的产品管理人变更 [5] 光证资管基本经营情况 - 光证资管2024年营收6.75亿元,净利润2.19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达3114亿元,较年初增长3.71% [2] - 公司于2024年8月下旬发生人事变动,原董事长熊国兵离任,总经理乔震暂代董事长职务 [6] 已获公募牌照机构管理规模 - 东证资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最大,达1758.09亿元,获批时间最早(2013年) [10] - 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于2023年获批,规模分别为592.15亿元和42.22亿元 [10] - 14家已获牌照机构中,国都证券规模最小,仅0.36亿元 [10]
徐勇出任华安基金董事长,国泰海通旗下公募整合再进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3:25
公司高层变动 - 华安基金原董事长朱学华于2025年8月26日离任且不再转任其他岗位 [1] - 新任董事长徐勇于2025年8月28日正式接任 其于同年7月30日已接任党委书记 [1][3] - 徐勇为复旦大学法学博士 职业生涯涵盖实业、政府、保险及公募基金领域 [3] 高管背景与业绩表现 - 徐勇曾于2022年7月30日至2025年5月19日担任招商基金总经理 [3] - 招商基金管理规模在其任期内从7921亿元增长至9332亿元 [3] - 招商基金2024年总资产154.98亿元 净资产104.48亿元 营收53.08亿元 净利润16.5亿元 [3] - 华安基金2024年营业总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9.56% 净利润9.1亿元同比下降2.66% [4] - 截至2025年7月30日 华安基金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位列行业第15位 [3] 控股股东整合背景 - 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于2024年9月启动合并 2025年3月完成交割 4月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 [6] - 合并后国泰海通证券控股华安基金51%及海富通基金51% 参股富国基金27.77% [6] - 证监会要求2026年2月前提交公募资源整合方案 因合并进程高效市场预期整合可能提前 [6] - 2025年7月25日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 更名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7] 旗下公募机构数据对比 - 富国基金规模12452.37亿元行业第6 华安基金规模7535.02亿元行业第16 [8] - 海富通基金规模2342.66亿元行业第34 国泰海通证券资管规模822.15亿元行业第67 [8] - 华安基金旗下基金数量287只 基金经理77人 最大年限18.84年 [8] - 海富通基金旗下基金数量98只 基金经理30人 最大年限12.87年 [8] 业务协同与整合进展 - 海富通基金原董事长路颖于2025年4月离任 由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谢乐斌接任 [4] - 海富通基金债券ETF总规模截至2025年8月21日超1000亿元 [4] - 截至2025年8月28日海富通旗下ETF规模1126亿元 其中年内新增608亿元 [5] - 短融ETF规模551亿元 全市场债券ETF规模仅次于博时可转债ETF位列第二 [5] 集团整体运营动态 - 国泰海通证券于2025年8月12日获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 [9] - 原定2025年8月22日完成的法人及业务迁移合并调整至9月12日执行 [9][10] - 迁移合并涉及沪深北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及银行等机构 实现原海通证券业务全面并入 [10]
“一参一控一牌”新规落地 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将提速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新规核心内容 - 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 标志"一参一控一牌"政策落地 即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基础上可再申请公募牌照[1] - 新规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 在坚持"一参一控"前提下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2] - 新规对券商资管构成重大利好 允许已控股基金公司的券商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 有利于存量大集合产品转为公募基金并提升主动管理规模[3] 券商机构准备情况 - 目前基金管理人总数154家 包括138家基金公司、8家券商资管、6家券商及2家保险资管[4] - 14家券商系持牌机构包括东兴证券、国都证券等 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此前受限于"一参一控"尚无公募牌照[4] - 中信证券已控股华夏基金 新规下具备申请公募牌照资格 2021年8月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议案 经营范围包含公募业务[4] - 中信建投证券100%持股中信建投基金 拟出资不超过25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公募业务[5] - 国信证券、国联证券计划成立资管子公司 中信证券等6家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事项正在审批中 部分目的为获取公募牌照[6] 业务影响与盈利贡献 - 公募牌照扩容将为券商带来新业务增量 头部基金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参控股大型公募基金的券商最为受益[1] - 公募业务对部分券商利润贡献显著 2021年汇添富基金及东证资管对东方证券净利润贡献占比达48.8% 景顺长城基金对长城证券贡献43.3% 创金合信基金对第一创业贡献42.7%[6] 行业转型挑战与优势 - 券商资管长期从事私募业务 公募运作模式完全不同 面临投研积累不足、品牌建设滞后、客户渠道缺乏等后发劣势[7] - 部分券商将以投研为抓手打造符合公募要求的投研体系 利用私募阶段积累的定制化服务经验推动产品创新[7] - 券商资管相较于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 在股东背景、企业文化方面与公募基金最接近 激励机制实施更具优势[7]
朱学华10倍规模神话终结,徐勇掌舵7000亿华安基金能否逃过海富通“蛇吞象”?
搜狐财经· 2025-08-08 12:38
公司权力更迭 - 华安基金董事长朱学华卸任,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 [2] - 朱学华执掌11年间公司规模从640亿元增长至7000多亿元,但2024年营收下滑9.56%至31.1亿元,净利润减少2.66%至9.1亿元 [2][7] - 行业排名从高位跌至第15位 [2] 新帅背景与挑战 - 徐勇具有政府、保险、公募复合背景,职业生涯始于上海市政府办公厅 [5] - 在招商基金期间推动"保险式规模优先"策略,导致2022-2024年权益类基金累计亏损近600亿元 [6] - 招商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相继离职,ETF等创新赛道布局迟缓 [6] 公司经营现状 - 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结构:货币基金3038.58亿元,债券基金1597.05亿元,股票型基金661.87亿元 [7] - 混合基金规模819.4亿元,较三年前"腰斩" [7] - 过度依赖货基,主动权益能力薄弱,呈现"规模与业绩背离"现象 [7] 内部管理问题 - 2025年3月前基金经理张亮因"老鼠仓"交易被罚没3132万元 [8] - 固收核心孙丽娜卸任,权益老将李欣清仓产品,投研团队青黄不接 [8] - 激励机制僵化,研究员考核流程冗长抑制创新活力 [10] 股东整合压力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为"国泰海通证券",旗下控股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 [11] - 违反证监会"一参一控一牌"新规,牌照冗余亟待清理 [13] - 市场猜测华安基金或被海富通基金吸收合并,因后者手握三张稀缺牌照 [13] 整合风险与机遇 - 华安品牌若被弃将触发超百只产品更名、合同重签,预估成本庞大 [13] - 业务协同性薄弱:华安黄金ETF与海富通年金管理业务差异大 [13] - 徐勇保险背景或有助于争取合并主导权,但需在2026年3月前上报整合方案 [13]
广发资管退出公募牌照申请名单,集合资管产品谋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44
公募牌照审批动态 - 广发资管退出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2024年以来券商资管子公司公募牌照申请处于"零获批"阶段 [2] - 目前仍有光大资管、安信资管(现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在排队申请公募牌照 [4] - 2023年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先后获批公募牌照,使获牌券商或其资管子公司总数达14家,其中4家实现"一参一控一牌"布局 [5] 监管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2年证监会新规允许券商资管子公司等机构在"一参一控"基础上申请公募牌照("一参一控一牌") [5] - 2018年《操作指引》要求券商大集合产品对标公募基金规范,设置过渡期 [6] - 历史存续的大集合产品因不符合2012年修订的《基金法》不得新设,但可通过申请公募牌照或更换管理人延续运作 [5][7] 券商资管业务转型策略 - 广发资管2025年起分批将10只产品变更注册,其中2只已获批移交广发基金管理 [7] - 券商资管普遍选择将大集合产品移交给同一集团控股的基金公司,广发证券持有广发基金54.53%股权和易方达基金22.65%股权 [7] - 广发资管2024年末集合、单一和专项资管计划净值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0.11%、1.31%和205.34%,合计规模增长23.8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