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ETF

搜索文档
超七成债基8月折戟,债市调整何时休?
券商中国· 2025-08-21 07:31
债券市场调整现状 - 8月20日国债期货转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8%,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 [2] - 近期风险偏好处于高位,债市对基本面利好钝化,长端国债持续调整,债券基金净值普遍承压,重仓长端利率债的基金跌幅最大 [2] - 超七成纯债基金8月份亏损,近百只债券基金8月以来业绩跌幅超过1% [3][4] 债券基金表现 - 净值跌幅靠前的债券基金包括方正富邦鸿远、华泰保兴尊益利率债6个月持有、汇添富丰和纯债等,普遍重仓长端利率债 [4] - 2只30年期国债ETF年内跌幅超过2%,较为罕见 [4] - 已有超600只债券基金年内亏损,债券基金投资者遭遇投资亏损 [4] 资金流向分化 - 部分债券基金持有人选择赎回,如金鹰添瑞中短债E类份额于2025年8月19日发生大额赎回 [5] - 政金债券ETF8月份遭资金净流出超26亿元,国债ETF东财、信用债ETF天弘等净流出超亿元 [5] - 科创债ETF嘉实、30年国债ETF、短融ETF等8月份获超10亿元资金净流入,鹏扬和博时旗下30年国债ETF分别获44.6亿元和24.41亿元资金净流入 [5] 债市调整原因与展望 - A股市场持续上涨压制债市情绪,上证指数8月连续攻克3600点、3700点整数关口 [6] - 鹏华基金祝松认为债券市场短期中性,利率上行风险与下行空间均有限,货币政策环境整体宽松 [6] -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债市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去,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逐步加仓,但短期内难以回归之前水平 [6] 机构观点 - 招商基金预计债市保持区间震荡,股债跷跷板情绪影响下或向打消降息预期的点位调整 [7] - 华泰固收认为债市首要任务是防守,十年国债1.8%对配置型资金有一定吸引力,交易性资金需等待9月中长假后机会 [7] - 景顺长城江虹认为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利率大幅上行风险有限,债市长端利率或区间波动,中高等级信用利差有望收窄 [8]
猛!市场首现200亿元级科创债ETF
经济网· 2025-08-15 11:03
科创债ETF市场发展 - 嘉实基金旗下科创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成为市场首只200亿元级科创债ETF产品 [1][2]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中已有8只规模超百亿,整体规模达1156.91亿元,占全市场债券ETF规模5300亿元的21.8% [1][2][4] - 科创债ETF上市后流动性高,平均日均换手率超55%,日均成交额超56亿元 [2] 主要产品规模分布 - 嘉实科创债ETF以200.22亿元居首,华夏和富国旗下产品分别达153.54亿元和151.83亿元,鹏华产品超138亿元 [2] - 易方达、招商、南方、博时旗下科创债ETF规模均超百亿元 [2] - 全市场24只百亿级债券ETF中,科创债ETF占8只,其余包括短融、可转债、国债等方向 [4] 债券ETF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场39只债券ETF总规模达5363.42亿元,较年初1740亿元增长208% [4]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550.68亿元,博时可转债ETF和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均超500亿元 [4] -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等产品规模均超200亿元 [4] 科创债ETF的战略定位 - 科创债ETF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3] - 嘉实基金围绕自主可控、数字AI、绿色低碳等主线布局,旗下科创芯片ETF规模达311亿元 [3] 被动债券投资兴起原因 - 利率下行环境下,债券主动投资超额收益难度增加,被动产品受关注 [5] - 债券ETF具有透明度高、费率低、T+0交易等优势 [6] - 监管部门支持债券ETF发展,推动质押回购和跨市场互联互通 [6] - 基金公司创新推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等新产品 [6]
猛!首只突破2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4:53
科创债ETF市场发展 - 嘉实基金旗下科创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成为市场首只200亿元级科创债ETF产品 [2][4][5]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成立后整体规模从初始290亿元飙升至1156亿元,其中8只跻身"百亿俱乐部" [3][6] - 科创债ETF流动性高,平均日均换手率超55%,日均成交额超56亿元,采用T+0交易机制和实物申赎模式提升灵活性 [6] 科创债ETF投资方向与行业影响 - 科创债ETF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7] - 嘉实基金在科技领域布局广泛,旗下科创芯片ETF规模达311亿元,其他科技类ETF如软件ETF、稀土ETF等规模居同类第一 [7] 债券ETF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场债券ETF总规模突破5300亿元,较年初1740亿元增长208%,科创债ETF是核心驱动力 [8][9] - 24只百亿元级债券ETF中,除科创债ETF外,还包括短融、可转债、国债等方向,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达550亿元 [9][10] 被动债券投资兴起原因 - 利率下行导致主动债券投资超额收益难度增加,被动型产品如债券ETF受关注 [11] - 债券ETF具有透明度高、费率低、T+0交易等优势,监管部门支持政策如纳入质押式回购、推动市场互联互通等促进发展 [12] - 基金公司创新推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科创债ETF等新产品,丰富市场标的 [12]
ETF融资榜 | 香港证券ETF(513090)杠杆资金加速流入,宽基板块遭连续卖出-20250728
搜狐财经· 2025-07-29 11:24
ETF基金融资净买入情况 - 2025年7月28日共241只ETF基金获融资净买入,其中62只净买入金额超500万元 [1] - 政金债券ETF(511520)净流入8.29亿元,国债ETF(511010)净流入3.17亿元,城投债ETF(511220)净流入2.76亿元,短融ETF(511360)净流入1.50亿元,科创50ETF(588000)净流入1.37亿元 [1] - 富国基金管理的政金债券ETF以8288万元净买入居首,国泰基金国债ETF以3173万元位列第二 [3] ETF基金融券净卖出情况 - 28只ETF基金融券净卖出,其中6只净卖出金额超500万元 [1] - 中证500ETF(510500)净流出1.24亿元,中证1000ETF(512100)净流出1.05亿元,沪深300ETF(510300)净流出1055万元 [1] - 南方基金中证500ETF以1239万元净卖出居首,中证1000ETF以10487万元位列第二 [5] 连续融资净买入ETF - 91只ETF获连续融资净买入,香港证券ETF(513090)连续7天净买入6.11亿元,现金流ETF(159399)连续6天净买入1574万元 [7] - 香港证券ETF近7天累计流入6.11亿元,显示杠杆资金加速买入 [7] 连续融券净卖出ETF - 4只ETF获连续融券净卖出,创新药ETF连续3天净卖出45万元,中证500ETF连续2天净流出1.39亿元 [7] - 中证500ETF近2天累计流出1.39亿元,显示杠杆资金加速流出 [7] 近5天融资净买入情况 - 政金债券ETF近5天净流入4.48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4.43亿元,恒生科技ETF净流入2.12亿元 [8] - 恒生科技ETF净买入金额达成交额的1.09% [8] 近5天融券净卖出情况 - 中证500ETF近5天净流出1.34亿元,中证1000ETF净流出1.22亿元,中证A500ETF净流出542万元 [10] - 中证1000ETF净卖出金额达成交额的2.01% [10]
债券ETF规模加速增长 百亿元级产品达二十一只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22
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 - 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关口,截至7月25日达到5105.05亿元 [1][2] -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新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上市首日规模突破760亿元)以及国债ETF、可转债ETF等品种的持续增长 [1][2] - 百亿元级债券ETF数量从7月中旬的15只增至21只,头部产品包括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30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514.94亿元)、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431.57亿元) [1][4] 细分产品贡献 - 科创债ETF:10只产品上市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7月17日上市首日规模达760亿元 [1][2] - 国债ETF: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累计增长超50亿元),博时30年国债ETF规模从不足100亿元增至140亿元以上 [2][3] - 可转债ETF:博时可转债ETF规模首次突破400亿元(431.57亿元),连续5周累计增长超80亿元 [3] 市场结构与增长动力 - 债券ETF管理费低、可质押、风格中性等特点吸引理财等机构资金流入 [5] - 当前39只债券ETF仅由18家基金公司发行,34家基金公司尚未布局,潜在增量空间大 [6] - 产品创新加速:2025年上半年推出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下半年推出10只科创债ETF,解决长久期产品缺失等问题 [6][7] 发展潜力与方向 - 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在纯债基金中规模占比仅15%(美国超40%),债券ETF在指数基金中占比34%(美国超60%),成长空间显著 [7] - 未来布局方向包括综合债券、绿色债券、央企主题ETF,以及高收益债券、全球策略、主动债券等创新品类 [7] - 投资者类型多元化:当前以回购质押账户、保险资金为主,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等配置潜力待挖掘 [7]
债市专题研究:如何看待债券ETF持续扩容?
浙商证券· 2025-07-16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详细介绍境内债券 ETF 的发展、沪深两市债券做市品种流动性及债券 ETF 的投资运用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何为债券 ETF? - 债券 ETF 是以债券类指数为跟踪标的的交易型证券投资基金,一般采用抽样复制方式跟踪,投资者可在一、二级市场参与,底层资产净值与 ETF 价格差带来套利机会并使 ETF 场价格回归单位净值 [10] - 近一年债券 ETF 规模突破 4000 亿但仍处初探阶段、品种单一,截至 2025 年 7 月 15 日分利率债、信用债和可转债 ETF,15 只规模超 100 亿,前五为富国政金债 ETF 等,且 7 月 10 日以来 10 只科创债 ETF 密集成立 [11][15] - 近一周挂钩中证转债及可交换债的 ETF 份额增加最多,份额变动率上沪 30 年国债指数 ETF 居首、中债 - 30 年期国债财富(总值)指数 ETF 次之,成交活跃度上中证短融类 ETF 最高、中债 - 7 - 10 年政策性金融债全价(总值)指数次之 [2][17] 2 交易所债券流动性分析 - 因债券 ETF 暂无法开立银行间账户,主要分析交易所场内可交易债券市场,整体上交所债券成交量和流动性优于深交所 [19] - 近一个月上交所利率债做市品种中 3 年内到期成交最活跃、3 - 5 年次之,流动性与标准期限负相关;信用债做市品种中 10 年以上到期流动性最活跃、3 年以内次之 [20][22] - 近一个月深交所利率债做市品种中 3 年内到期平均成交量最高、10 年及以上次之;信用债做市品种中 3 - 5 年内到期换手率最高、10 年以上次之 [23][24] 3 债券 ETF 的投资运用 - 债券 ETF 有资产配置及趋势交易作用,支持场内交易等使交易更灵活、效率高、可带杠杆、透明度高,相比普通场外债券指数基金增加多种投资策略 [25][27] - 投资策略包括资产配置、趋势交易、套利策略(折溢价、期现套利)、红利策略、事件驱动、日内 T + 0 策略、杠杆策略等,还可进行一二级市场价格套利、日内 T + 0 交易、质押回购加杠杆 [27][28]
1个月规模增长千亿 债券ETF发展进一步提速
证券时报· 2025-07-14 04:44
债券ETF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7月11日全市场债券ETF数量接近40只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278亿元[1][2] - 债券ETF规模突破四个1000亿元分别用时11年、9个月、4个月和1个月呈现加速增长趋势[1][4] - 39只债券ETF来自18家基金管理人15只产品规模超百亿元最大的是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超527亿元[2][3] 债券ETF产品结构 - 规模上百亿元的债券ETF集中在可转债、公司债、信用债等领域博时可转债ETF规模约384亿元[3] - 信用债ETF数量相对较多共6只华夏信用债ETF规模最大约223亿元[3] - 国债ETF共8只鹏扬30年国债ETF和国泰十年国债ETF规模超百亿元其余6只规模较小[3] 债券ETF加速发展原因 - 2024年以来债市收益率中枢下行主动管理超额收益空间有限债券ETF吸引力提升[4] - 债券ETF具有T+0交易模式、低费率优势总费率仅为其他被动型指数债基的78%主动管理型债基的40%[4] - 市场机制创新如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式回购担保品名单提升交易效率和流动性[8] 债券ETF未来增长空间 - 投资者类型日趋多元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机构成为主要参与力量[7] - 银行理财子或成信用债ETF最大基石投资者35万亿元理财规模10%渗透率对应3.5万亿元潜在规模[8] - 基金管理人需提供更丰富产品简化投资流程加强投资者教育以推动市场发展[7]
规模突破4000亿!债券ETF,1个月涨了1000亿!
券商中国· 2025-07-13 21:22
债券ETF市场概况 - 截至7月11日全市场债券ETF数量接近40只,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其中新成立的10只科创债ETF募集近290亿元 [1][2] - 债券ETF在ETF总规模中占比不足10%,而债券基金总规模超6.5万亿元,基础债券市场规模达上百万亿 [1][5] - 39只债券ETF来自18家基金管理人,15只规模超百亿元,最大为富国基金政金债券ETF(525亿元)和海富通短融ETF(520亿元) [2] 产品类型与规模分布 - 规模超百亿的债券ETF集中在可转债(博时基金383.65亿元)、公司债(易方达232亿元)、信用债(华夏基金220亿元)等领域 [3] - 国债ETF共8只,仅鹏扬30年国债ETF和国泰10年国债ETF规模超百亿,地方债ETF规模普遍不足30亿元 [3] - 信用债ETF共6只,广发、海富通、博时等旗下产品规模均超百亿 [3] 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债券ETF规模加速增长:首个千亿用时11年,后续三个千亿分别仅用7个月、4个月、1个月 [1][6] - 2024年以来债市收益率下行,债券ETF因"T+0"交易、费率优势(仅为主动管理型债基的40%)吸引力提升 [4] - 投资者多元化(养老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和机制创新(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回购)推动市场扩容 [6][9] 未来增长潜力 - 银行理财子或成信用债ETF最大基石投资者,若35万亿元理财规模渗透率达10%,对应ETF规模可达3.5万亿元 [9] - 信用债ETF质押功能可提升收益增厚、交易便捷性和流动性,进一步吸引机构资金 [9] - 行业需丰富产品供给、简化投资流程以匹配机构需求 [7][8]
资金疯狂涌入债券型ETF,规模超百亿的债券ETF达15只
格隆汇· 2025-07-03 14:24
ETF市场总体规模 - 上半年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57% [1] - 债券型ETF增长幅度最大,规模增长120.71%,达到3839.76亿元 [1] - 29只债券ETF合计规模3839.76亿元,创历史纪录 [1] 债券ETF资金流入 - 债券ETF成为上半年净流入最多的品种,合计净流入1757.84亿元 [1] - 海富通短融ETF、南方上证公司债ETF等10只产品净流入额均超百亿 [1] - 短融ETF(511360.OF)净流入194.03亿元,位居榜首 [2] 债券ETF规模排名 - 总规模超百亿的债券ETF达15只 [5] - 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520亿元,位居债券ETF规模榜首 [5] - 政金债券ETF底层资产为政策性金融债,由三大政策性银行发行 [5] 信用债ETF表现 - 8只信用债ETF合计规模1282亿元 [10] - 南方基金公司债ETF规模216.43亿元,排名第一 [10] - 华夏基金信用债ETF规模216.13亿元,排名第二 [10] 债券ETF增长原因 - 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更高,投资者可像股票一样交易 [10] - 债券ETF费用比率较低,成本优势明显 [10] - 监管框架改善,投资者信心提升 [10] - 产品创新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 [10] 信用债市场分析 - 上半年信用债收益率涨跌互现,信用利差压缩 [11] - 低等级信用利差压缩最多,期限利差涨跌互现 [11] - 下半年信用债收益率或跟随利率债下行,但信用利差有被动走阔风险 [11] 下半年信用债策略 - 建议以票息策略为主,关注2-3年AA(2)级城投债和AA级银行永续债 [12] - 可挖掘4-5年中高等级信用债机会,结合流动性和估值判断 [12] - 建议机构保持适度久期,避免超长久期信用债仓位过高 [13]
二季度ETF排位赛:富国跻身行业第七,海富通规模直逼千亿,招商逆势缩水超20亿
新浪基金· 2025-07-01 14:2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全市场ETF数量达1207只,较2024年底增加161只,总规模攀升至43050.57亿元,较去年增长5791亿元 [1] - 行业呈现分层格局,龙头公司规模增长显著,中小公司通过差异化战略突围 [1][3][4] 头部基金公司表现 - 华夏基金以7513.36亿元管理规模稳居行业第一,较年初增长931.70亿元 [1] - 易方达基金以6666.48亿元规模排名第二,年内增长648.07亿元 [1] - 富国基金年内增长514.55亿元,总规模跃升至1817亿元,排名升至第七 [3] - 海富通基金规模翻倍至957.99亿元,增长439.44亿元,增速居前 [3] - 华泰柏瑞基金以4994亿元规模排名第三,但增量293亿元不及富国、南方等公司 [3] 中小基金公司亮点 - 西藏东财基金规模增长70%,增量达104亿元 [4] - 鹏扬基金规模翻番,增量96亿元 [4] - 招商基金成为TOP20中唯一负增长公司,规模缩水20.44亿元,其中招商A500指数ETF缩水50.52亿元 [4] 明星产品表现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吸引257亿元净流入,规模达479.17亿元 [4][5] - 海富通短融ETF和城投债ETF分别吸引196亿元和73亿元新增资金 [4] - 华安黄金ETF规模激增311.47亿元,总规模达598.23亿元 [4][5] - 华夏沪深300ETF增量326.95亿元,规模达1967.03亿元 [5][6] - 易方达沪深300ETF规模2659.05亿元,增量196.11亿元 [5]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3747.02亿元,增量150.73亿元 [5][6] 行业竞争趋势 - 头部宽基ETF增速分化,华夏沪深300ETF增量领先,华泰柏瑞增速放缓 [6] - 细分赛道产品成为弯道超车关键,如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海富通短融ETF等 [4][6] - 产品创新力和生态构建力成为竞争核心,同质化竞争加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