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融合
搜索文档
跨代共居为养老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 2025-10-27 20:09
跨代共居模式的核心价值 - 该模式精准满足老年人缓解生活孤单、跨越数字鸿沟的需求,同时满足年轻人减小生活压力的需求 [1] - 模式为养老机构注入新动能,提升入住率并盘活资源,有利于实现良性运营 [1] - 深层价值在于通过构建常态化共同生活场景增进代际交流,拉近彼此距离 [1] 跨代共居的实践案例与成本 - 浙江乐清案例显示年轻人月付1500元可获得含早晚两餐和住宿保洁的服务 [1] - 苏州案例显示年轻人可通过志愿服务兑换养老机构住宿资格并抵扣房租 [1] 跨代共居模式的挑战与磨合 - 不同代际群体在作息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需建立共同遵守的生活公约 [1] - 年轻人的临时居住属性与养老机构服务定位存在错位,需明确入住条件及权利保障 [1] 行业转型与创新启示 - 养老机构可从单纯照护场所转型为代际融合的社区平台,营造共生共栖生活环境 [2] - 该模式打开想象空间,有望激发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创新 [2]
这五大消费趋势,有望贯穿国庆长假
吴晓波频道· 2025-10-01 08:30
消费时代的宏观转向 - 消费被提升至与生产同等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地位,成为关键的经济观察窗口 [2] - 中国正逐步进入第五消费时代,其核心是从物质所有转向内心充实、人际连结与社会可持续性 [3] - 中国在共享经济、本土文化认同、去品牌化等第四消费时代特征上表现比日本更鲜明,预计其第五消费时代将超越日本 [4][5] 年轻消费群体的新特征 - 年轻消费者假期偏好转向小众体验,如民族妆造、非遗手艺、工业遗址探秘等,9月前半月“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 [6] - 年轻人线上消费热情不减,双11大促与国庆假期重叠,社交平台关于比价、购物指南的讨论声量高涨 [7] - 数字原生代并非排斥线下,反而更渴望社区独立小店和特色商业街带来的面对面交流与地域温度 [8] -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显著年轻化,30岁及以下占比近50%,约九成消费者首次购买奢侈品在30岁前 [11] - 年轻人消费行为呈现“反差感”,虽是付费自习室、手作社常客,却可能装备功能齐全的“治愈系”厨房 [12] 商业空间的变革趋势 - 商业空间从“大盒子”转向“生活场”,融入艺术展、脱口秀、城市露营等业态,成为度过时间的场所 [13][17] - 国庆档期间全国超60个集中式商业项目开业,涵盖高端文化艺术、TOD、公园式、微度假等多元形态 [12] - 空间设计更注重人情味与社区功能,如引入长椅、可坐台阶,甚至丧葬买手店、诊所等社会服务功能 [13][14] - “小私密、大共享”逻辑重构居住体验,共享住宅、全女性青年公寓等模式兴起 [16] 循环经济与慢生意的崛起 - 古着行业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服装转售市场体量达2180亿美元,增速比传统服装零售快11倍 [22] - 中国古着市场主流化,闲鱼平台循环订单量同比增长近50%,转转平台女装鞋包订单增长超400% [24] - 古着鉴定行业应运而生,国内已有数百家鉴定机构,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超十亿 [23][25] - “中古风”席卷生活方式,中古款奢侈品包包价格看涨,家居装修风格亦受影响 [26] 银发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 中国老年群体差异性强,超3亿人中约7000万无智能手机,约1.8亿未使用电子支付 [28] - 大多数老年人消费水平有限,超80%无法负担普通养老机构费用,超80%不服用保健品 [28] - “代际融合”模式成为突破口,如养老院设儿童食堂,青年志愿者服务换取低价公寓,有效提升养老机构入住意愿 [33][35] - 银发经济的关键在于构建情感联结,而非单纯聚焦“老年”标签 [36] 孤独经济的商业化发展 - 孤独经济表现为为“情感缺口”付费,日本感到孤独的上层女性中18.2%单次消费超5万日元(约人民币2300元),比例是“不孤独”群体的3倍 [39] - 在中国,喜剧类综艺播映指数和好评度居首,58.9%年轻人接受独自观看演唱会 [41][42] - 陪伴服务需求增长,全球陪伴类机器人市场规模2023年达750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年增长率超25% [42]
税务局捅破窗户纸:不是老人变潮了,是你根本不懂银发江湖
新浪财经· 2025-07-29 03:14
银发经济新趋势 - 全国老年人消费相关税收同比增长28%,增速超过网红直播带货 [1] - 老年教育类企业新增注册量暴涨120%,编程班、短视频剪辑课程需求旺盛 [1] - 60岁以上电竞玩家付费率超过大学生,电竞馆推出"老年特惠场" [1] 消费行为升级 - 老年人智能设备支出同比增长47%,30%买平板电脑用于线上炒股,40%买VR眼镜用于"云旅游" [3] - "便携式直播支架"搜索量暴涨300%,"广场舞音响"搜索量下降15% [3] - 老年旅游市场税收增长35%,自由行、定制游占比达80%,跟团游下降至20% [3] 就业与创业浪潮 - 60岁以上纳税人新增230万,其中30%再就业,20%创业 [4] - 老年法律咨询公司业务量超过年轻律师,银发网红月入过万 [4] - 65岁退休工程师自学3D建模为游戏公司设计场景,70岁学Python、80岁做UP主案例增多 [4] 产业创新与代际融合 - "适老化改造"相关企业税收增长210%,老年版智能家居、祖孙同乐车等产品热销 [5] - 汉服品牌推出"奶奶款",潮玩店"怀旧盲盒"吸引大爷大妈消费 [5] - 奶茶品牌"银发品鉴会"推出的少糖加枸杞配方销量反超生椰拿铁 [5] 挑战与风险 - 老年理财诈骗案件暴涨180%,养老公寓投资骗局频发 [6] - 一线城市老年人线上消费占比68%,农村地区仅12%,数字鸿沟显著 [6] - AI健康手环等虚假宣传产品利用老年人信任牟利 [6]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2.8亿,占总人口20%,银发经济将成为基本盘 [7] - 需解决数字适老化问题,简化操作步骤并提供语音支持 [7] - 老年人社交、娱乐、自我实现需求推动市场细分,如追星、旅游、潮牌消费 [7]
【珠江潮涌】释放银发科技价值 共绘湾区银发经济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6-23 15:21
银发经济与科技创新 - 广州60岁以上人口达212.92万占比19.81%其中60至69岁年轻银发群体占比53.58%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和行业经验成为湾区创新发展重要人才资源 [2] - 广州银发智库已吸纳1370名专家含41名院士推动32个重点项目落地带动投资超50亿元银发经济相关企业突破1万家 [2] -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银发经济产业园总投资34亿元覆盖医疗健康智慧养老等领域配套美谷银发股权投资基金提供资本支持 [3] 产业生态与技术创新 - 十佳银发科技项目包括干细胞治疗AIoT健康监测3D打印食品等技术跨学科组合为老龄社会提供多元解法 [6] - 广州银发经济产业园构建研发检测交易闭环琶洲数字经济实验区提供算力数据和应用场景支持形成"实验室—企业—社区"联动 [6] - 银发科创基金导师制代际协同机制为初创团队补齐资本与人才短板延伸产业链深度 [6] 区域协同与国际发展 - 香港澳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银发经济通过成果转化标准互认形成粤港澳银发经济发展共同体 [7] - 粤港澳大湾区应成为全球银发科技标准制定者规则输出者筹办国际银发科技博览会推动国际标准制定 [8] - 推动"AI+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重构产业生态助力湾区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8] 社会服务与技术应用 - 银发名师团银龄科普志愿队累计服务超510万人次健康管理文旅康养等细分场景让适老技术作用于"衣食住行游" [6] - 探索构建覆盖医疗保健交通出行居住环境等多维服务的银发友好社区吸引港澳及国际高端银发人才 [7]
小镇青年“叛变”父辈经验,经营家电月破百万
搜狐财经· 2025-06-12 08:04
传统家电零售模式困境 - 传统家电零售模式依赖信息不对称和单品差价盈利 在电商普及后价格劣势明显[3] - 传统供应链存在漏洞 包括无法提货 返点不兑现等问题 导致创业失败[3] - 库存管理问题突出 为满足进货指标积压滞销机型 同时畅销新品常断货 资金占用严重且导致客户流失[3] 数字化零售转型优势 - 天猫优品智能供应链系统实时反馈区域消费数据 指导选品和库存管理 解决传统经验进货弊端[3] - 同配置产品价格比传统家电零售品牌低30% 财务系统透明高效 解决货款和返点结算问题[8] - 提供装修补贴政策 大幅降低前期投入成本[8] 新旧经营理念冲突与融合 - 传统理念坚持"单件产品看利润" 数字化模式推崇"场景化销售"通过家电套餐提升客单价[7] - 云仓模式使仓储费用减少30%以上 统仓统配体系快速响应订单 解决断货问题[11] - 老一辈逐渐接受数字化工具 如研究消费数据调整选品 尝试直播介绍产品功能[13] 县域零售双向革新成果 - 数字化工具结合本地化经验 如通过同学圈拓展"无货零售"模式 服务半径从县域扩展到全国[13] - 新模式下门店转亏为盈 每月营收稳定增长 2024年5月营收同比增长30%[13] - 年轻一代继承传统人情网络和服务意识 形成"数字化工具+本土经验"的混合经营模式[13] 行业进化路径 - 县域零售呈现代际融合特征 传统经验与数字化模式实现共生[10][13] - 天猫优品平台成为年轻创业者撬动市场的支点 推动乡镇市场新生态渗透[14] - 行业进化体现为用新工具激活老经验 而非简单替代[13][14]
大庆炼化:“新带老”激活双向成长引擎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30 05:50
公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大庆炼化推出"反向师带徒"活动,青年员工担任导师为领导干部传授新技术、新理念,打破传统师带徒模式 [2] - 活动自4月上旬启动以来引发热烈反响,54名青年员工与二级正职以上领导干部结成师徒对子 [3] - 青年导师包括集团技能大赛获奖者和参与新产品研发、数字化转型项目的科研新秀 [3] 具体实施案例 - 青年工程师陈爽向部主任张力民讲解流程模拟软件,演示高温油品指标分析 [2] - 青年导师任家瑞为电仪运行中心主任讲解电气调度自动化系统,涉及"三层两网""四遥"等专业术语 [2] - 青年导师李跃华与炼油三部主任共同设计"三次塔进料加热器疏水阀换型改造方案",解决溶剂回收率低的问题 [3] 实践成果转化 - 青年导师祝庆伟与检维修中心主任合作研制非标管束试压胎具,预计可为公司节约大量检修成本 [4] - 活动推动理论成果向业务实绩转化,结合公司"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挖掘创新切入点 [4] 活动意义 - 促进代际融合,实现传统与创新、经验与激情的碰撞 [2][4] - 公司领导表示活动是"教学相长"的约定和"双向赋能"的承诺,体现与企业共成长的愿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