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合智汇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企业战略对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搜狐财经· 2025-11-17 01:11
企业战略的定义与重要性 - 企业战略是决策者根据资源与环境对企业长期发展做出的系统性、全局性长远策划安排 [1] - 企业战略对企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蓝图,确保方向正确 [3] - 战略的成功取决于执行力,执行力是决策、组织、管理、调整、创新等能力的集合 [3]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 中国企业总体战略管理能力普遍不足,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专门部门进行战略研究与管理 [3] - 企业战略思想通常仅存在于领导者脑海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体系和组织保障 [3] - 战略未能与生产经营结合,缺乏定期考核,导致许多人认为战略管理不切实际且用处不大 [3] Tocheck的战略管理解决方案 - Tocheck可将战略文档建成对比库,新项目开展前能与历史文档进行对比查重,消除重复性工作 [4] - 建立自建库方便内部文档搜索,发掘数据价值 [4] - 解决方案可与现有文档管理系统无缝对接,支持本地化部署或快速接入云服务 [4]
诺基亚为何错失时代?段永平:重生意而轻用户,失败毫不意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5 23:02
公司战略与文化 - 诺基亚衰落的核心症结在于过度关注市场占有率和生意,而未能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文化[3] - 公司战略与文化的根本性失败无法通过精细的管理来弥补[4] - 诺基亚因固守自有操作系统体系而拒绝与谷歌安卓系统合作,错失关键转型机遇[4] 产品与用户体验 - 诺基亚E71手机因界面改动过大、操作逻辑混乱导致用户体验极差,即便工科背景用户也难以顺畅使用[3] - 产品趋势显而易见,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用户导向的文化融入产品设计[3] 投资启示 - 评估公司需穿透业务表象,深入审视其内在文化与战略定力[5]
杀死好战略的,往往不是对手,而是你的公司“黑话”
36氪· 2025-11-12 09:26
战略表述的常见问题 - 企业战略表述常使用“创新”、“卓越”、“敏捷”等抽象词汇,这些词汇本意是鼓舞人心,但实际常引发误解和混乱,导致行动偏离轨道 [3] - 问题根源在于战略语言过于模糊,员工会依据个人经验和文化背景进行不同解读,造成“执行偏差”,即领导意图与员工行动之间的差距 [3][4] - 战略文件中的“虚幻语言”如“市场领导者”或“敏捷型组织”会产生巨大的“语义空间”,导致目标不一致和精力浪费 [6] 战略落地的心理与文化障碍 -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大脑将词汇与个人经验塑造的心理模式相联系,例如“客户至上”一词,产品工程师、营销团队和客服代表会有不同的合理解读 [4] - 在跨文化环境中,同一词汇含义差异显著,例如“创新”在美国意味着快速试验,在德国代表严谨工程设计,在日本则指渐进式改进,若无意识此差异会导致共识幻觉 [5] - 这种解读差异是战略失效的主要原因,并非战略本身有误,而是理解的差异 [4] 实现战略清晰化的实用步骤 - 第一步是提供定义示例,将抽象术语与具体实例联系,例如将“敏捷”阐释为在全面推广前与真实客户测试概念,将“客户至上”体现为简化政策和审批流程 [9] - 第二步是结合具体情境使用语言,将宽泛目标与各部门职能联系,例如“增长”在财务部门意味着建立灵活资金池,在运营部门涉及重新设计供应链流程 [10] - 第三步是确立可观察、可衡量的行为,将战略表述转化为日常行动,例如“协作”意味着主动分享观察到的客户困扰,“创新”意味着思考流程服务目的以发现改进机会 [11] 构建共享战略词汇表 - 成功企业通过为抽象术语提供示例、结合情境应用并明确行为参照,来创建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共享词汇表 [12] - 领导者在起草战略时应自问三个问题:是否举例说明表述在实践中样子、每个部门能否将其转化为适合自身情境的内容、哪些日常行为能证明战略被一致执行 [12] - 当语言与行动保持一致时,战略能从空洞声明转变为生动的行动指南,其真正考验在于整个组织的贯彻执行程度 [13]
易经泰斗吴艳老师,出席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发展论坛,以易经东方智慧诠释企业运筹之道
搜狐财经· 2025-11-06 18:45
论坛概况 - 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发展论坛在宁波举行,汇聚全球智慧探讨中小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 - 论坛由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办,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世界政要亲临出席 [1]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等企业家受邀参会 [1] 国际认可 -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亲切接见吴艳老师,对其论坛分享给予高度评价 [2] - 吴艳老师被评价为"让世界看见东方智慧的力量",显示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视野中的价值 [2] 核心分享内容 - 吴艳老师以《易经思维与企业战略》为主题发表演讲,阐述如何以《易经》的"变通之道、平衡之理"指导现代企业决策 [6] - 将"阴阳平衡、时位取用、结构化思维"等传统哲理转化为现代企业运筹模型,用九大体系逻辑剖析企业生长周期与竞争格局 [6] - 提出"以道驭术、以势定局"的商业核心理念,认为企业成长与衰退都蕴藏着"易"的规律 [6] 成果影响 - 吴艳老师的理念打破易学只停留理论层面的印象,使《易经》成为可应用于企业战略定位、组织布局、市场研判的系统工具 [7] - 通过结构化思维与案例拆解,帮助企业掌握"天时、地利、人和",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中求进 [7] - 创新理念获得与会企业家及国际专家的热烈反响,让东方智慧在国际商业论坛中被重新认识 [7] - 吴艳老师以"以易观变,以道御术;知势而行,方能立于不败"的经典语录诠释企业运筹新维度 [8]
Bathurst Resources Limited (BTURF) Q1 2026 Earnings Call Prepared Remarks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11-03 14:26
公司业务与运营概况 - 公司为一家运营性公司,所有运营业务均位于新西兰,同时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拥有2个项目 [2] - 公司拥有4个运营矿区,分别为Takitimu、Stockton、Rotowaro和Maramarua,其中2个位于北岛,1个位于西海岸,1个位于南部深处 [2] - 除运营项目外,公司还拥有紧邻Stockton的Buller项目、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的Tenas项目,以及与Jameson合资的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部的Crown Mountain项目 [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企业价值非常低,银行有现金存款,并且正在产生显著收益,未来尤其如此 [2] 公司发展战略 - 核心战略是维持现有盈利业务的安全高效运营,确保不破坏环境并持续盈利 [3] - 基于现有项目或其周边,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发展内部有机增长机会 [3] - 重点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等新区域,通过如Crown Mountain等项目,建设和增加出口焦煤产能 [3] - Crown Mountain项目始于2018年,是与合作伙伴Jameson共同学习的平台,后续发展为100%控股项目 [3]
不是靠说悄悄话成功的!跟任正非学战略:千军万马必须谋定而后动
搜狐财经· 2025-10-02 14:46
战略公开与透明度 - 公司战略是公开透明的,包括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和未来目标,以提供确定性并赢得客户和员工的信任 [7] - 公开战略有助于“树旗”,明确公司身份和追求,例如公司在创业早期就立志成为一流通信企业 [7] - 战略透明度有助于吸引人才、凝聚人心,使员工清楚公司的战略意图和一贯思路 [8] 战略执行与共识 - 公开战略能促进内部达成共识,实现“上下同欲者胜”,使队伍力出一孔 [8] - 老板需言行合一,提供确定性,通过言传身教建立威信,避免让下属无所适从 [9][10] - 管理者应光明正大,依靠大量沟通达成共识,而非使用阴谋诡计 [10] 研发与信息保密 - 在研发等特定事项上需要高度机密,藏而不露,待成功后再宣告,以避免波折和竞争阻碍 [3][4] - 公司历史上在一些事情上保持低调,“板凳一坐十年冷”,不会在未成功前四处宣扬 [5] - 成功后才向客户简单说明进步,以提升客户信心 [6] 领导力与管理哲学 - 一流企业家具备堂堂正正的气势,依靠实力取胜,从而赢得人心 [1] - 企业家最大的管理权是思想权和文化权,重在创造环境而非抓权,通过公开思想促进成功 [8] - 带队伍的基本法则古今一致,强调修身和光明正大的管理素质 [11]
王健林“限高一日游”:一个时代的远去
36氪· 2025-09-30 11:10
核心观点 -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近期因1.86亿元强制执行案被限制高消费后又迅速取消的事件,反映出企业因激进扩张和战略决策失误所面临的困境 [1] - 该事件被视为一代企业家在时代变迁中集体命运的缩影,凸显了企业稳健经营、战略定力以及对时代变化保持敏感的重要性 [1][9][16] 企业经营节奏与杠杆控制 - 许多企业的困境始于盲目追求规模而不断加杠杆、为估值堆增长、为市场疯狂烧钱的“加速”行为 [3][4] - 企业初期依靠稳扎稳打积累第一桶金,但资本诱惑和风口浪潮易使其迷失方向,忽视安全边际 [5][6][7] -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依赖真实的客户价值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非一时的规模与速度 [8][9] - 万达的困局体现在从国内地产扩张到海外并购,再涉足影视、酒店、体育等领域,摊子铺得过大导致资金跟不上 [9][10] - 当前环境下,企业最可贵的是克制与理性,守住节奏比风光扩张更重要 [11][12] 战略决策的长远影响 - 企业家的立身之本在于战略抉择,万达的困境与一系列激进决策相关,如港股退市对赌、多次IPO折戟、海外并购等 [13] - 战略代价往往在数年后显现,今日困境是几年前决策埋下的伏笔 [13] - 企业家易陷入“路径依赖”,沉醉过去成功而误判未来趋势,但战略需在信息不完备时做出影响深远的选择 [14][15] - 关键战略抉择错误可能导致企业用时间、现金流、信誉甚至整个命运偿还 [15] 时代变迁与行业转型 - 企业的成功往往源于踩准时代浪潮,万达的崛起得益于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的高杠杆、重资产模式 [16] - 当时代转向、政策收紧、需求下降时,旧模式迅速失效,企业若未能及时转身则面临淘汰 [16][17] - 行业逻辑突变时,过去有效打法可能成为累赘,如房地产从“高杠杆+高增长”转向“去杠杆+保交付” [18] - 企业家需持续审视商业模式是否符合新环境、产品服务是否契合当下需求、组织能力能否承受新周期考验 [19] - 最适应变化的企业方能存活,而非最强或最大的企业 [19]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 - 面对债务压力,万达守住三条原则:2024年力保2.69万套房产零烂尾、力保15万员工工资按时发放、优先兑付小额债权人 [20] - 商业世界是九死一生的冒险,企业家承担巨大责任,关联成百上千员工及家庭生计 [20][21] - 企业家勇于行动、扛起责任、承担风险的精神是时代不可或缺的力量 [22]
任正非的认识与别人不一样!
搜狐财经· 2025-09-28 11:21
核心观点 - 思想认识是决定公司发展路径和结果的根本因素,不同的商业认知导致不同的战略选择[1][3] - 公司战略的核心是能力与目标相匹配,通过持续学习和吸取教训来提升能力是实现成功的关键[4][6][7] - 从失败中学习比模仿成功更具价值,保持危机感和敬畏心有助于公司长期存活[10][12] 公司战略与认知 - 华为创业初期强调成长最大化,而当时国内企业界普遍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体现了对商业的根本认识不同[1] - 联想与华为的对比显示,创始人不同的目标和认识导致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1] - 企业战略的核心是确保能力与目标相匹配,这是追求成功的可靠方法[4] 能力提升与学习路径 - 学习是提升能力的基础,但学习需要以明确的志向为前提[6] - 单纯模仿成功者的经验存在误区,因为成功无法复制且关键信息可能被隐藏[7] - 从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比学习成功经验更具价值,能帮助公司避免重蹈覆辙[7][9][10] 危机管理与长期生存 - 华为通过持续思考失败和保持危机感来确保生存,《华为的冬天》体现了居安思危的精神[10] - 公司需要经历考验和风雨才能克服幼稚病,走向成熟和强大[12] - 保持敬畏心并关注他人的失败教训,可以使公司活得更长久[10][12] 思想方法与榜样力量 - 看待事物需要从不同角度去伪存真,这种思想方法值得学习[13] - 应专注于耕耘过程而非结果,因为结果是不可控的[14] - 任正非为公司树立了榜样,其思想方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3][14]
理想汽车战略(李想第一人称)
数说新能源· 2025-09-15 11:03
公司战略框架 - 公司内部建立方法论体系以达成共识并推动执行力 [1] - 战略规划从使命愿景出发 而非直接进行产品规划 [1][29] - 使命为"用科技改变出行 让更多人受益" [2] - 愿景为"成为汽车出行领域的领导者" [3] - 企业文化聚焦客户价值创造 企业效率提升和员工成长 [4] 市场战略选择 - 战略本质是明确战场选择 时间点和竞争对手 [4][30] - 必须选择技术转型中的高速增长市场 避免负增长市场 [13][30] - 2015年预测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200万辆 [6] - 其中100万辆为增程式和插电混动(PHEV) 占70% [6] - 100万辆为纯电动 其中60-70%为微型车 30-40%为网约车 [8][10] - 200-300万辆低速电动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11] - 专注30-50万价格区间 该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3][14] 竞争定位 - 主要竞争对手是燃油车而非其他电动车 [16][31] - 2018年25万以上电动车仅售3万辆 燃油车达300万辆 差距100倍 [16] - 通过性价比优势从燃油车市场抢夺份额 [16] - 满足家庭用户多功能需求和经济性需求 [16] 技术创新重点 - 增程式技术是核心战略投入 比电动车技术难度更大 [20] - 新增增程式专利和研发投入位居全球前列 [20] - 智能系统全部自研 最早采用高通820A平台 [21] - 辅助驾驶为必备功能 掌握系统 软件 控制 数据和更新五大核心 [22][23] 运营管理 - 自建工厂以实现质量闭环控制 [24] - 严格控制成本 将资源优先投入工厂和供应商 [25] -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降低销售成本 [26] - 产品规划需同时满足用户需求和企业效率需求 [27][34] 行业趋势洞察 - 城市电网承载能力不足制约纯电动车发展 [6] - 低速电动车国家标准出台将推动市场发展 [12] - 家庭出行需求在全球持续增长 具有不可替代性 [14] - 行业变化而非竞争是企业生存关键因素 [18][33]
AI不等人,谁能抓住下一波红利?丨激荡书院
吴晓波频道· 2025-09-04 08:29
文章核心观点 - 激荡书院聚焦中国企业战略与个体发展 通过深度活动探讨产业机遇和技术趋势 包括人形机器人 AIGC 企业出海等前沿话题 旨在帮助企业家和先行者在不确定环境中构建竞争力 [2][3][6][24]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赛道 将在3-5年内进入黄金窗口期 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 医疗辅助 工业制造等领域 [11] - AIGC技术进入价值落地期 与业务深度结合成为关键 2025年核心杠杆包括不出海就出局 无AI不融资 无IP不创业 [17][18] - 企业出海成为重要战略方向 需系统解析方法论 实战案例与实用工具以突破本地化壁垒 [3] 人形机器人产业机遇 -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继互联网 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赛道 将带来巨大经济价值并引发社会变革 [11] -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 医疗辅助 儿童教育等个人场景 以及工业制造 商业服务等多元领域 实现人机共生新生态 [11] - 接下来的3-5年将是打造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的黄金窗口期 [11] AIGC技术应用与价值 - AIGC技术已从概念爆发期进入价值落地期 真正能跑出来的是那些将AI与业务深度结合的组织与个体 [17] - AI在电商 营销 跨境等领域的选品 运营 内容生成及全球化业务中具有显著优势 带来从降本增效到颠覆创新的全新价值 [19] - 大模型时代最核心的素质是好奇心 积极拥抱AI能为企业拓展变现路径 为个体拓宽能力边界 [19] 企业出海战略 - 在不出海就出局的当下 企业需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避开未知风险 突破本地化壁垒 探寻适合自身的路径 [3] - 企业出海主题沙龙和大课将系统解析方法论 实战案例与实用工具 助力出海企业家 [3] 经济改革与战略范式 - 经济改革的逻辑与走向对企业家具有重要意义 需看透现象背后的逻辑 读懂改革深处的趋势 [4] - 周期与中国企业战略范式成为重点解读内容 强调埋头种地的同时要抬头看天 关注周期和战略变化 [4] 其他热点议题 - 围绕创始人IP打造 家庭教育 资产配置等热点议题举办多场主题活动 提供多维度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20] - 具体活动包括创始人IP赋能业务增长 焦虑时代的家庭教育 全球视野下的教育规划与海外资产配置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