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计差错
icon
搜索文档
重大会计差错!590万罚单落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2:36
会计差错与处罚 - 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导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 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 利润总额多计714.03万元 [6] - 会计差错具体包括对部分产品提前确认收入导致利润总额多计1298.15万元 以及对部分应收债权坏账计提错误导致利润总额少计584.12万元 [6] - 公司及相关高管被处以合计590万元罚款 其中公司被罚400万元 时任董事长唐勇被罚70万元 总经理王小丰和总会计师李应昌各被罚60万元 [8] 财务数据影响 - 会计差错导致2022年营业收入多计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1.86% 营业成本多计占当期营业成本1.4% 利润总额多计占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36.64%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03亿元 同比减少2.61%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16.29万元 同比增长504.17% [10]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波动较大 分别为16.58亿元、6.03亿元和11.61亿元 2025年中报营业利润0.06亿元 同比增长334.8% [11] 业务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覆盖应急保障、救援、预警和服务四大板块 涵盖水路、陆路、铁路、航空四大交通领域 [10] - 截至发稿日公司股价报8.67元/股 总市值88亿元 当日股价呈现冲高后震荡调整走势 [11]
城地香江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多项会计差错致财报披露不准确
新浪财经· 2025-09-11 19:08
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多项会计差错导致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被上海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 - 内部交易抵销错误涉及2023年子公司抵销分录编制错误、未正确计算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金额及抵销不完整 影响2023年年报及2024年多个季度报告 [1] - 会计科目处理不当涉及浦东新区临港地块使用权资产装修及非装修期间摊销错误 导致2023年至2024年多个报告期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1] 收入确认及更正情况 - 部分项目收入确认跨期涉及中国移动(河南郑州航空港区)数据中心二期工程等5个项目 完工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未及时确认 [1]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对上述事项予以更正 [2]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董事长兼总裁谢晓东、财务总监赵钱波和杨哲一)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 公司回应及影响 - 公司表示收到监管措施后高度重视 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2] - 公司称该行政监管措施对经营无重大影响 并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2]
子公司会计差错“露馅”,嘉澳环保又因财报问题被立案
第一财经· 2025-06-24 21:39
信披违规与财务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近五年内第二次被立案[1][2] - 子公司存在会计差错导致年报披露不准确,2022年和2023年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为固定资产[2][3] - 2020年因信披违规被立案,查明2019年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虚减净利润超百万元,公司及高管被合计罚款300万元[2][4] 财务数据更正与调整 - 2022年和2023年在建工程金额分别调减1.52亿元和1.53亿元,固定资产调增1.33亿元和1.2亿元[3] - 2023年净利润由盈利208.88万元调整为亏损754.02万元[3] - 2020年3月一天连发11份公告更正财报,包括2017年营收由8.78亿元上调至8.83亿元[4] 业绩亏损与负债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4亿元(2022年亏4795.14万元、2023年亏1399.72万元、2024年亏3.68亿元)[6][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67亿元(同比下降6.59%),净利润亏损4703.92万元[6][7] - 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2022年63.7%、2023年61.3%、2024年78.6%,2024年一季度末达80.4%[6][7] 资本运作与股价波动 - 上市九年仅两次定增,其中2019年拟募资5.5亿元未实施,2023年拟向实控人定增募资3.67亿元用于偿贷及补流[7] - 股价从2023年年中18元涨至2024年3月最高65.54元,但原定2023年9月审议定增的临时股东大会被取消[7] - 股东中祥化纤(持股5.95%)计划减持不超过75万股(占总股本1%),截至2024年3月底未实施[8]
受花房集团拖累,宋城演艺调减净利5740万元致2022年业绩变脸,公司回应“将处置股权”
华夏时报· 2025-06-21 17:24
会计差错事件 - 公司因2022年度财报重大会计差错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调减2022年利润总额和归母净利润各5740.40万元,占更正前指标的414.75%和594.37%,且更正前后盈亏性质发生变化[1] - 差错源于对联营企业花房集团的投资核算问题,因花房集团参股公司涉案导致审计材料缺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2022年报出具保留意见[1][4] - 2023年7月花房集团缴纳待结案扣押款1.55亿元并解冻资金账户,2024年4月公司据此对2022年报及2023年三份定期报告进行追溯调整[5] 花房集团影响 - 花房集团2024年营收21.05亿元,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7.76亿元,接近可辨认净资产份额[8][9] - 花房集团2022年追加确认预计损失1.55亿元和被投公司投资公允价值减少1900万元,导致公司需进行会计差错更正[5] - 公司表示花房集团退市后经营趋向稳定,对公司影响已很小,未来将根据合适时机处置股权[7][8]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4.17亿元同比增长25.49%,其中西安千古情景区营收同比大增178.02%,杭州宋城旅游区营收下滑2.71%[10][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微增0.26%,归母净利润下降2.18%,主要因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2] - 公司表示2025年将精准捕捉需求、精细打磨产品,并加大市场活动和宣传推广力度[12][13]
宋城演艺因会计差错收警示函 首季销售费增近五成净利下滑
长江商报· 2025-06-19 18:34
会计差错及监管处罚 - 公司因会计差错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调减2022年利润总额5740.40万元 占更正前利润总额的414.75% 调减净利润5740.40万元 占更正前净利润的594.37% 且更正前后盈亏性质发生变化 [2] - 会计差错系参股企业花房集团被动影响所致 花房集团因参股公司被警方调查无法提供经审计的2022年业绩 导致年审会计师对公司2022年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 [2] - 公司董事长张娴 总裁商玲霞 财务总监陈胜敏 董事会秘书赵雪璎被认定对会计差错负主要责任 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2] 花房集团相关影响 - 花房集团2024年3月披露经审计的2022年报 追加确认1.55亿元预计损失和1991万元投资公允价值损失 导致公司对2022年及2023年多期报告进行追溯调整 [3]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仍持有花房集团35.35%股份 采用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7.76亿元 累计计提减值准备27.23亿元 该投资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 [3] - 花房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21.05亿元 净利润2830.98万元 该集团曾于2022年12月上市 2023年12月退市 [3]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4.17亿元 同比增长25.49% 净利润10.49亿元 同比增长1054.18% 实现扭亏为盈 受益于文旅消费行业政策回暖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61亿元 同比增长0.26% 净利润2.46亿元 同比减少2.18%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4] - 一季度销售费用3977.78万元 同比增长49.86% 主要因各景区广告投入增加 公司解释利润下滑系应对市场竞争加大营销投入所致 [4]
祥源文旅会计差错背后藏着实控人俞发祥资金占用 频繁并购经营质量待考
新浪证券· 2025-05-16 17:32
会计差错概况 - 2025年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1] - 会计差错属于非故意过失,但近年部分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掩盖财务造假,如康美药业300亿现金会计差错和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例 [1] 祥源文旅案例 资金占用问题 - 公司因实控人资金占用对2022年Q1至2024年Q3财报进行追溯调整 [3] - 2022年实控人俞发祥通过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15.15%,资金本金于2022年底全部归还 [4][6] - 资金占用通过虚构股权意向金交易实现,涉及上海枫某、长沙友某等账户,单笔最高达1.5亿元 [5] 财务调整细节 - 其他应收款调整额增加5007.75万元至6115.54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5000万元 [4] - 未分配利润微增7.75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调整后为10.49亿元 [4] 业务转型与并购 并购活动 - 2017年祥源控股16.74亿元收购万家文化29.72%股份,后更名祥源文化 [7] - 2022年以16.32亿元收购5家实控人旗下文旅资产 [8] - 2023年5.3亿元收购碧峰峡旅游80%股权,3.13亿元资产置换文旅类资产 [8] - 2024年5773.73万元收购齐云山旅游100%股权,3.07亿元收购莽山旅游64%股权 [9] 业绩表现 - 2025年Q1营收2.12亿元(同比+55.22%),净利润3119.5万元(同比+158.67%) [10]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9.64%,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25% [14] - 商誉持续增长至7.9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从10.3%升至23.9% [11] 行业背景 - 会计差错更正现象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需警惕其被滥用于掩盖财务问题的风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