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

搜索文档
九牧王8月25日获融资买入815.35万元,融资余额1.6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6 09:29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九牧王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七大流通 股东,持股911.5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37.62万股。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宜兰路1号,成立日期2004年3月11日,上市日 期2011年5月3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男士商务休闲品牌服饰的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男 裤47.78%,茄克25.75%,T恤10.80%,衬衫9.56%,西装4.29%,其他0.98%,其他(补充)0.84%。 截至3月31日,九牧王股东户数1.42万,较上期减少2.10%;人均流通股40481股,较上期增加2.14%。 2025年1月-3月,九牧王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减少4.76%;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 77.25%。 分红方面,九牧王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9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02亿元。 8月25日,九牧王涨0.11%,成交额5207.24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九牧王获融资买入额815.35万 元,融资偿还650.27万元,融资净买入165.08万元。截至8月25日,九牧王融资融券余额合 ...
泽连斯基着装变化:从戎装到“西装”,一场视觉符号的政治博弈?
环球时报· 2025-08-22 06:54
《印度快报》 8 月 19 日文章,原题:为霸凌者打扮:泽连斯基的 " 西装 " 说明了特朗普时代的绥靖主义 如果说"应对唐纳德·特朗普"是一门"学问", 那么近日聚集在华盛顿、商讨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的欧洲领导人们,可以说已经对其"娴熟掌握了"。尤其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穿上了"西 装"。 特朗普对泽连斯基上次的着装不满 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之前是真人秀明星,他同样善于通过服装传递政治信息。他的标志性装扮是蓝色西装、红色领带、白色衬衫,用象征美国国 旗的颜色,展示他爱美国的形象。这套特殊搭配甚至成为他团队成员的"制服标准"。特朗普重视手下的忠诚,这种装扮上的"一致性",已成为手 下人表达忠诚的重要信号。 唯一可能得到的 " 停火 " 可能也是因为特朗普对着装风格的重视,泽连斯基8月再次与特朗普在白宫会面时,他选择穿上"西装风格的夹克"。泽连斯基此举被普遍解读为一 种示好姿态,表明他有很大的意愿去"安抚"特朗普。 人们也对泽连斯基此次的这身装扮展开讨论,这套全黑、无领带、带有军装元素的服装能否真的算作"西装"? 男装博客编辑德里克·盖伊给出了某种解释:从技术上说,这算是一套西装——因为其上衣和裤子是用同一块布料剪 ...
九牧王跨界投资与实控人体外公司交织 清仓式分红背后林聪颖家族最受益
新浪证券· 2025-07-01 19:37
核心观点 - 九牧王逾20亿规模的投资业务与实控人及其女儿体外公司存在交织,可能涉及利益输送风险 [1] - 公司存在"清仓式"分红现象,股利支付率最高达163.94%,2016-2020年均超100%,2023-2024年超90% [7][8] - 公司一边持有大额账面资金(2024年末7.66亿元),一边举债(2024年末有息负债2.24亿元) [9][10] - 公司营收增速放缓,2024年营收31.81亿元(+4.13%),但归母净利润1.76亿元(-7.86%),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3] - 投资业务持续浮亏,2022-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1.69亿元、-1.16亿元、-5856万元 [17] 主营业务分析 - 男裤是核心产品,2024年收入15.2亿元(+4.69%),占比约50%,连续25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1][2] - 2024年整体毛利率65.74%(+1.54个百分点),其中男裤毛利率69.27%(+2.02个百分点) [2] - T恤收入增速最快达13.91%,衬衫毛利率下降2.62个百分点至65.5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95亿元(-4.8%),扣非净利润1.51亿元(-24.4%) [15] 投资业务情况 - 2024年末投资组合规模22.7亿元,占总资产40%,包括债券1.27亿元、私募基金2.98亿元、信托1.36亿元等 [3][15] - 投资涉及多家关联方:杭州慕华基金(董事之子控制)、宁波君度景弘(实控人间接控制)、Lapam基金(实控人女儿控制) [4][6] - 已退出10个项目均与服装主业无关,未退出的18个项目中仅2.6亿元投资的景林九盛基金涉及服装相关项目 [17] - 投资阳光保险2024年浮亏1亿元,因其股价下跌37.24% [17] 公司治理与分红 - 实控人林聪颖通过九牧王国际投资控股53.73%股份,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72.23% [8][9] - 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53.28亿元,累计分红50.9亿元,大部分流向实控人家族 [8] - 2024年分红1.72亿元(股利支付率97.84%),2023年分红1.72亿元(股利支付率90.14%) [8] 监管关注重点 - 要求说明大额有息负债与金融资产并存的合理性,资金是否流向关联方 [10] - 要求披露近3年投资业务详情,包括关联关系、底层资产状况等 [6] - 要求解释跨界投资的合理性及对业绩的影响 [15]
辽宁消费品工业“重”起来
辽宁日报· 2025-05-14 09:21
辽宁消费品工业发展现状 - 辽阳市小北河镇将城市地理、历史文化与民俗符号转化为可穿戴的文创产品,火爆出圈 [1] - 小北河镇作为全国第二大棉袜生产基地,在多个国际展会成功签单并推广产品 [1] - 兴城泳衣、佟二堡皮草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区域品牌 [1] - 大连海参制品上榜国家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 辽宁三沟、大连晓芹上榜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 [1] - 2024年辽宁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4%,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1] 辽宁消费品工业基础优势 - 兴城泳装、西柳棉服、小北河袜业、佟二堡皮装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2] -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成为生物医药、食品工业集聚区 [2] - 沈阳市沈北新区、大连市等获评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2] - 辽宁柞蚕茧年产量占全国七成、全球六成 [2] - 全球每4件泳装中就有一件来自辽宁 [2] - 辽宁省羊绒大衣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 [2] - 装饰流苏产品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占国际市场的35% [2] - 禾丰食品单体白羽肉鸡年屠宰量达9亿羽居全国第一 [2] - 十月稻田是辽宁省首个独角兽企业 [2] - 大连辉瑞、东北制药、沈阳三生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2] - 全省累计培育消费品创新型中小企业15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 [2] 辽宁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 - 将加快推进消费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3] - 巩固粮油、畜禽、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势 [3] - 推动一批高端化、精深化、智能化消费品工业项目 [3] - 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升级,提高附加值 [3] - 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向后延伸,发展化学原料药、化纤、医疗装备等领域 [3] - 差异化布局健康食品、老年用品、柞蚕丝绢、生物药品等新赛道 [3] - 强化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新营销赋能,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体现辽宁元素的"潮品"品牌 [3]
外贸优品成了市民“心头好”
北京晚报· 2025-05-07 15:51
外贸企业转内销趋势 -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外贸企业暂停向美国出口,积极开拓内销市场,让国内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实惠 [1] - 外贸产品转内销面临挑战,包括订单分散、客户从企业转变为个人消费者、市场竞争激烈等 [2] - 外贸企业转型需"多条腿走路",不应单纯依赖国内或国外市场,而应统筹布局国内外市场 [12] 溢达集团案例 - 溢达集团从外贸代工转向自主品牌,旗下十如仕品牌店在国内市场取得进展,会员数量超过100万 [1][2] - 公司曾连续15年位居中国全棉梭织衬衫出口额榜首,最多时每年向全球知名品牌供应超1亿件衬衫 [1] - 产品从单一白衬衣扩展到西装、防晒衣、裤子等,颜色也更丰富 [2] 宁波今日食品案例 - 金枪鱼罐头国内售价每小罐11.7元,比美国售价9.9美元便宜约80% [5] - 公司2022年注册自有品牌商标,设计不同规格中文包装,美国加征关税后决定将经营重心转到国内市场 [5] - 针对国内市场研发新口味,产品在永辉超市上架半个月后知名度快速提升,收到补货需求 [5] 江苏华腾案例 - 长期为沃尔玛等欧美超市供货,美国市场占外贸业务两成,2018年开始发展自主品牌 [7] - 国内消费者对牙齿护理越来越重视,公司对开拓国内市场充满信心 [7] - 通过商超"绿色通道",外贸产品得以快速在国内市场上架 [7] 宁夏沃福百瑞案例 - 有机枸杞果干在美国市场年销售额达1.59亿元,因关税过高停止出口美国 [10] - 转内销面临品牌建设和生产模式转变的挑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 [10] - 当地政府提供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预计5月中旬国内产品上线 [11] 行业支持与挑战 - 商超、电商平台提供渠道支持,政府提供补贴和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 [11] - 内销市场零售商常要求先进货后付款,生产商收款周期较长,资金被占用问题突出 [13] - 建议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介入,确保买卖双方在合同约定中公平合理 [13]
不能只盯着美国做生意
搜狐财经· 2025-05-06 22:10
欧洲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看法 - 欧洲对中国产品的负面评价延续了40年,尽管品质已有显著进步,但"中国制造"不完全由中国企业主导生产[5][6] - 欧洲市场对消费品设计和品质标准严苛,价格低廉但品质差距过大仍难获认可[6] - 温州商人在欧洲推出与本土品牌高度相似的优质产品,但涉及设计盗窃引发争议[7][8][9] - 欧洲精致产品体系面临中国产品冲击,核心矛盾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10][11] - 欧洲提出ESG全球最高市场准入标准,涉及生产链全环节环保、劳工权益等[13][14][16] 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机遇与挑战 - 欧洲能源危机和战略脆弱性催生对新能源技术的强烈需求,为中国企业创造机遇[21][22] -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池、电动车等领域具备优势,但面临欧盟补贴审查和本地化生产要求[23][24] - 欧洲市场环境复杂,企业需应对行业协会、法律机构、媒体等多方监督[27][28] - 中欧新能源合作存在长期性和曲折性,受补贴争议和贸易摩擦影响[24][26] 俄乌战争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不选边站队"立场与欧盟预期产生落差[30] - 特朗普政策使欧盟陷入两难,部分领域对中国采取相对温和态度[31][32] - 欧盟无法同时恶化与美中关系,被迫寻求合作空间[33] 欧洲经济衰退的原因与应对 -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和能源依赖导致欧洲经济衰退[35][36] - 德国提升国防开支至全球第4位,可能刺激欧洲经济联动发展[37][39] - 波兰、立陶宛等国提高国防开支占比,但需平衡民生与国防投入[39][41] 中国与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 全球化从"开放边疆"转向"可控边界",供应链重组代价高昂[43][44][46] - 部分国家因环保限制难以重启稀土产业,"去中国化"尝试复杂[45][46] 中国企业在欧洲的经营策略 - 需符合欧洲环保、劳工权益、社会福利等标准,但可能引发本土企业抗议[52] - 中国产品低价优势源于生产标准差异,如医保药品价格仅为国际药企十分之一[53] 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可持续发展 - 东南亚工业化水平低,中国产品冲击当地产业易引发社会动荡[55] - 建议采取"中等偏上"标准,提供就业岗位以建立长期信任[56] - 避免"文化优越感"和复制国内低标准做法,注重本地化合规[57][58] 东南亚市场的地缘政治动态 - 东南亚各国在中美间采取差异化策略,难以形成统一"缓冲带"[72][73] - 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倾向西方,缅甸等落后国家更依赖中国合作[73] 企业出海的核心能力 - 出海决策涉及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需具备"政经哲思维"[79][80] - 政经哲思维涵盖权力博弈、资源配置和哲学本质洞察能力[83][84]
看到这份创业者穿搭,你都想起了谁? | 创业Lifestyle
红杉汇· 2025-04-17 22:29
创业者形象管理策略 - 穿搭是战略性的形象管理工具,能传递个人气质和企业文化,在争取投资、建立合作等场合发挥关键作用 [3] 休闲商务风格 - 适用于日常办公、团队会议等现代职场环境,尤其适合互联网和初创公司等年轻化团队 [4] - 核心是"克制的放松",通过POLO衫、衬衫等正式单品搭配牛仔裤、毛衣等休闲元素,保持专业感的同时避免拘谨 [6] - 面料以棉、羊毛为主,颜色多采用黑、灰、藏蓝等中性色,搭配浅蓝、米色等柔和色调 [6] - 整体效果开放务实、亲和高效,营造"专业但不疏离"的气场 [6] 极简主义风格 - 适用于产品发布会、媒体采访等需要突出专业感的场合 [7] - 核心理念是"less is more",注重剪裁与面料质感,多选用羊毛、醋酸纤维等垂坠感材质 [9] - 颜色以黑、白、灰、棕为主,通过廓形和比例营造层次感 [9] - 传递专注克制、目标明确的形象,让人聚焦于"人本身"而非穿搭 [9] 户外机能风格 - 适用于户外团建、工程现场等复杂环境场合 [10] - 强调实用性,采用防水防风冲锋衣、耐磨工装布等功能性面料 [12] - 搭配运动鞋、登山鞋和大容量双肩包,展现行动力强、务实可靠的形象 [12][13] 正式商务风格 - 适用于国际会议、大型峰会等重要场合 [14] - 设计简洁流畅,面料多选用羊毛、真丝等高品质材质,颜色以深色系为主 [17] - 男士标准搭配为西装、衬衫、西裤和皮鞋,女士可选择套裙或套裤 [17] - 传递专业可靠、权威稳重的形象,体现对场合的重视和尊重 [17] 穿搭底层逻辑 - 一致性:着装风格需与行业属性、企业阶段、个人气质统一 [19] - 场景思维:根据场合选择着装,降低沟通成本 [19] - 符号化:将标志性元素固化为个人IP,提升识别度 [19] - 着装本质是传递信号的工具,需明确希望传递的标签(可靠、创新或务实)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