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

搜索文档
九牧王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268.95万元,融资余额1.6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09:27
10月15日,九牧王涨0.11%,成交额3657.93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九牧王获融资买入额268.95万 元,融资偿还1492.46万元,融资净买入-1223.51万元。截至10月15日,九牧王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60亿 元。 融资方面,九牧王当日融资买入268.9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6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17%,融资余额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融券方面,九牧王10月15日融券偿还60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 元;融券余量1.39万股,融券余额12.20万元,低于近一年10%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资料显示,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宜兰路1号,成立日期2004年3月11日,上市日 期2011年5月3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男士商务休闲品牌服饰的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男 裤51.28%,茄克18.81%,T恤15.36%,衬衫8.66%,西装3.79%,其他(补充)1.25%,其他0.85%。 截至6月30日,九牧王股东户数1.51万,较上期增加6.59%;人均流通股37979股,较上期减少6.18%。 2025年1月 ...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如意集团、路桥信息双双被立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5 09:1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转自:上海证券报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5日电 10月14日晚间,如意集团(维权)(002193)、路桥信息(920748)双双公告,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 违法违规而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记者发现,从经营情况来看,两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均处于亏损状态,如意集团经营情况更为惨淡,2022年至2024年,已连续三 年亏损。而在此次被立案调查前,两家公司分别出现会计差错、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 如意集团被证监会立案 曾因信息披露不准确收警示函 如意集团于10月14日晚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 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决定书提出,公司存在营业外收入不符合确认条件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关联交易未 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的问题。 如意集团的主要业务为纺织品、服装和服饰的设计、生产、销售;羊毛及其他纺织原料辅料的收购、加工及销售,纺织服装技 术的研发、推广等。公司产品主要为精纺呢绒面料及西装,具有完整的从羊毛-面料-服装的产业链,为毛精纺细分领域单项冠 军企业。 2025年上 ...
老服装厂蝶变:智能工厂如何实现“一人一版”全球交付
新华网· 2025-09-02 20:1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规模生产到定制交付的转型 年定制产能达200万件/套 为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范本 [1][2][7] 智能工厂建设 - 自2016年启动数字化改造 采用试点先行策略 建成三座"国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2] - 智能悬挂系统实现单件流水生产 自动裁床运用3D投影技术节省10%-30%用料成本 [2][3] - 智能仓储系统容量达4.9万件服装 入库效率1000件/小时 分拣效率超1000套/小时 [3] 工业互联网平台 - 自主研发优思达平台整合36个系统模块 覆盖从量体到交付全流程 [4] - 通过多语言入口接收全球订单数据 自动生成专属版型并同步生产设备 [4] - 采用RFID芯片追踪每道工序 使返工率下降近30% [4][5] 全球业务布局 - 定制业务覆盖27个国家地区 合作店面超1000家 [6] - 实现最快7天全球交付 客户包含沃伦·巴菲特等国际精英 [7] - 提供全品类定制服务 包括西装、衬衫、休闲装等 [7] 技术研发实力 - 拥有智能悬挂系统等自主核心技术 获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3] - 旗下设5家高新技术企业及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5] - 转型案例被清华大学、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收录 [7] 发展战略 - 推行"五个大杨五位一体"战略 目标成为世界最强服装定制平台 [7] - 依托辽宁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环境 持续深化智能工厂建设 [8]
“对钱没概念”有多可怕?小心别掉进消费陷阱里了
36氪· 2025-09-02 07:18
消费主义现象分析 - 当代社会普遍存在对金钱概念模糊的问题 部分人群认为30万仅是轻飘飘的数字[3][4] - 消费主义陷阱通过分期支付等手段降低消费心理门槛 例如1万元手机分24期每月仅支付400多元[5] - 资本通过精心布局引导消费行为 使消费者在无意识中陷入陷阱[6] 消费主义形成机制 - 工业文明推动工作伦理向消费主义转型 机器取代人力导致劳动力过剩[8] - 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核心要素 在投资和贸易萎缩时更凸显其首要地位[9] - 社会价值衡量标准从生产创造转向消费能力 个体身份认同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9] 资产配置框架 - 标准普尔调研10万个家庭提出四大账户模型 强调资产安全性与可持续性[18][20] - 要花的钱占比10% 用于短期消费 建议保留3-6个月生活费[21][22] - 保命的钱占比20% 用于保险等杠杆工具防范大额开支风险[23][24][25] - 生钱的钱占比30% 配置股票基金等高风险资产 需控制比例防范系统性风险[26] - 保本升值的钱占比40% 配置债券信托等低风险工具 用于教育养老等长期规划[26][27] 消费行为建议 - 推行花小钱试水策略 建立习惯后再进行大额消费 例如通过平价运动鞋培养运动习惯替代昂贵私教课[16][17] - 建立强大自我认同感 自主定义价值标准而非依赖外部评价[32][33] - 既要懂消费也要懂生产和营销 适应并利用消费主义现实环境[31]
外国顾客扫货上海轻纺市场 体验中国式“量体裁衣”
央视新闻· 2025-09-01 17:30
行业趋势 - 中国定制服装行业吸引大量海外消费者 其中德国消费者提到定制西装价格仅为德国三分之一水平且服务质量优异 [1] - 上海轻纺面料市场外国客流量显著增长 单家门店周末单日接待外国顾客量达近20人 [3] - 境外消费者对中国特色服装需求旺盛 包括绿色三件套西装等非传统色系定制服装以及个性化图案组合的中式旗袍 [4][8] 业务模式 - 定制服装商户通过远程订单持续获客 外国回头客通过线上联系直接进行跨境加购 [6] - 上海税务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服务 黄浦区备案离境退税商店超300家 较上年同期增长150% [10] - 上海首创"即买即退+便捷支付"场景 境外旅客可通过手机碰触退税台卡实现电子支付即时退税 [10] 财务数据 - 上海离境退税销售表现强劲 2024年7月4日至8月14日期间退税商品销售额达4.7亿元 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83.8% [10] - 离境退税业务量大幅提升 同期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3.4万单 日均开单数同比增长3.2倍 [10] - "即买即退"服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同期业务量同比增幅达14倍 [10]
九牧王8月25日获融资买入815.35万元,融资余额1.6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6 09:29
股价及融资融券表现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0.11% 成交额达5207.24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815.35万元 融资净买入165.08万元 融资余额1.63亿元占流通市值3.05% [1]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融券余额22.48万元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42万户 较上期减少2.10% [2] - 人均流通股40481股 较上期增加2.1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11.53万股 较上期增加137.62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95亿元 同比下降4.7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9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7.2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9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02亿元 [2]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男士商务休闲服饰 男裤收入占比47.78% 茄克占比25.75% [1] - T恤占比10.80% 衬衫占比9.56% 西装占比4.29%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11日 2011年5月30日上市 [1]
泽连斯基着装变化:从戎装到“西装”,一场视觉符号的政治博弈?
环球时报· 2025-08-22 06:54
政治人物着装策略分析 - 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会面时改变标志性军旅风格着装 选择西装风格夹克以表达示好姿态 [1][6] - 特朗普对泽连斯基2月着装的军旅风格圆领上衣表示不满 并讽刺称"盛装打扮" [3][4] - 泽连斯基自2022年俄乌冲突后一直保持军旅风格装束 以突出与武装部队站在一起的形象 [5] 视觉符号的政治传播 - 泽连斯基通过着装传递战时领袖身份信息 承诺仅在乌克兰胜利后重新穿西装打领带 [5] - 特朗普通过蓝色西装红色领带白色衬衫的国旗色搭配 展示爱国形象并要求团队成员统一着装 [5] - 政治人物着装成为向受众传递信息的重要视觉符号 体现各自的政治身份定位 [5] 外交场合着装争议 - 白宫记者曾质疑泽连斯基不穿西装是对美国最高政治职位的不尊重 [4] - 泽连斯基8月会面时选择的全黑无领带军装元素服装引发是否算西装的讨论 [7] - 特朗普对泽连斯基新着装表示认可 白宫记者称赞"看起来棒极了" [7]
九牧王跨界投资与实控人体外公司交织 清仓式分红背后林聪颖家族最受益
新浪证券· 2025-07-01 19:37
核心观点 - 九牧王逾20亿规模的投资业务与实控人及其女儿体外公司存在交织,可能涉及利益输送风险 [1] - 公司存在"清仓式"分红现象,股利支付率最高达163.94%,2016-2020年均超100%,2023-2024年超90% [7][8] - 公司一边持有大额账面资金(2024年末7.66亿元),一边举债(2024年末有息负债2.24亿元) [9][10] - 公司营收增速放缓,2024年营收31.81亿元(+4.13%),但归母净利润1.76亿元(-7.86%),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3] - 投资业务持续浮亏,2022-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1.69亿元、-1.16亿元、-5856万元 [17] 主营业务分析 - 男裤是核心产品,2024年收入15.2亿元(+4.69%),占比约50%,连续25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1][2] - 2024年整体毛利率65.74%(+1.54个百分点),其中男裤毛利率69.27%(+2.02个百分点) [2] - T恤收入增速最快达13.91%,衬衫毛利率下降2.62个百分点至65.5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95亿元(-4.8%),扣非净利润1.51亿元(-24.4%) [15] 投资业务情况 - 2024年末投资组合规模22.7亿元,占总资产40%,包括债券1.27亿元、私募基金2.98亿元、信托1.36亿元等 [3][15] - 投资涉及多家关联方:杭州慕华基金(董事之子控制)、宁波君度景弘(实控人间接控制)、Lapam基金(实控人女儿控制) [4][6] - 已退出10个项目均与服装主业无关,未退出的18个项目中仅2.6亿元投资的景林九盛基金涉及服装相关项目 [17] - 投资阳光保险2024年浮亏1亿元,因其股价下跌37.24% [17] 公司治理与分红 - 实控人林聪颖通过九牧王国际投资控股53.73%股份,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72.23% [8][9] - 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53.28亿元,累计分红50.9亿元,大部分流向实控人家族 [8] - 2024年分红1.72亿元(股利支付率97.84%),2023年分红1.72亿元(股利支付率90.14%) [8] 监管关注重点 - 要求说明大额有息负债与金融资产并存的合理性,资金是否流向关联方 [10] - 要求披露近3年投资业务详情,包括关联关系、底层资产状况等 [6] - 要求解释跨界投资的合理性及对业绩的影响 [15]
辽宁消费品工业“重”起来
辽宁日报· 2025-05-14 09:21
辽宁消费品工业发展现状 - 辽阳市小北河镇将城市地理、历史文化与民俗符号转化为可穿戴的文创产品,火爆出圈 [1] - 小北河镇作为全国第二大棉袜生产基地,在多个国际展会成功签单并推广产品 [1] - 兴城泳衣、佟二堡皮草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区域品牌 [1] - 大连海参制品上榜国家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 辽宁三沟、大连晓芹上榜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 [1] - 2024年辽宁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4%,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1] 辽宁消费品工业基础优势 - 兴城泳装、西柳棉服、小北河袜业、佟二堡皮装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2] -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成为生物医药、食品工业集聚区 [2] - 沈阳市沈北新区、大连市等获评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2] - 辽宁柞蚕茧年产量占全国七成、全球六成 [2] - 全球每4件泳装中就有一件来自辽宁 [2] - 辽宁省羊绒大衣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 [2] - 装饰流苏产品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占国际市场的35% [2] - 禾丰食品单体白羽肉鸡年屠宰量达9亿羽居全国第一 [2] - 十月稻田是辽宁省首个独角兽企业 [2] - 大连辉瑞、东北制药、沈阳三生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2] - 全省累计培育消费品创新型中小企业15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 [2] 辽宁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 - 将加快推进消费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3] - 巩固粮油、畜禽、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势 [3] - 推动一批高端化、精深化、智能化消费品工业项目 [3] - 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升级,提高附加值 [3] - 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向后延伸,发展化学原料药、化纤、医疗装备等领域 [3] - 差异化布局健康食品、老年用品、柞蚕丝绢、生物药品等新赛道 [3] - 强化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新营销赋能,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体现辽宁元素的"潮品"品牌 [3]
外贸优品成了市民“心头好”
北京晚报· 2025-05-07 15:51
外贸企业转内销趋势 -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外贸企业暂停向美国出口,积极开拓内销市场,让国内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实惠 [1] - 外贸产品转内销面临挑战,包括订单分散、客户从企业转变为个人消费者、市场竞争激烈等 [2] - 外贸企业转型需"多条腿走路",不应单纯依赖国内或国外市场,而应统筹布局国内外市场 [12] 溢达集团案例 - 溢达集团从外贸代工转向自主品牌,旗下十如仕品牌店在国内市场取得进展,会员数量超过100万 [1][2] - 公司曾连续15年位居中国全棉梭织衬衫出口额榜首,最多时每年向全球知名品牌供应超1亿件衬衫 [1] - 产品从单一白衬衣扩展到西装、防晒衣、裤子等,颜色也更丰富 [2] 宁波今日食品案例 - 金枪鱼罐头国内售价每小罐11.7元,比美国售价9.9美元便宜约80% [5] - 公司2022年注册自有品牌商标,设计不同规格中文包装,美国加征关税后决定将经营重心转到国内市场 [5] - 针对国内市场研发新口味,产品在永辉超市上架半个月后知名度快速提升,收到补货需求 [5] 江苏华腾案例 - 长期为沃尔玛等欧美超市供货,美国市场占外贸业务两成,2018年开始发展自主品牌 [7] - 国内消费者对牙齿护理越来越重视,公司对开拓国内市场充满信心 [7] - 通过商超"绿色通道",外贸产品得以快速在国内市场上架 [7] 宁夏沃福百瑞案例 - 有机枸杞果干在美国市场年销售额达1.59亿元,因关税过高停止出口美国 [10] - 转内销面临品牌建设和生产模式转变的挑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 [10] - 当地政府提供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预计5月中旬国内产品上线 [11] 行业支持与挑战 - 商超、电商平台提供渠道支持,政府提供补贴和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 [11] - 内销市场零售商常要求先进货后付款,生产商收款周期较长,资金被占用问题突出 [13] - 建议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介入,确保买卖双方在合同约定中公平合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