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政策

搜索文档
报道:特朗普顾问们推动临时填补美联储理事的职位空缺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21
美联储理事提名动态 - 特朗普顾问团队正推动提名临时美联储理事填补即将出现的席位空缺 该职位任期至2026年1月 此举可为特朗普争取更多时间挑选接替鲍威尔的人选[1] - 临时理事人选可能来自特朗普政府现有成员 且需通过参议院确认流程 若施压国会可能加速推进[1] - 特朗普计划周三与顾问讨论美联储人选 表示将在本周决定接替库格勒的人选 但白宫强调正式宣布前任何决定非最终[2] 美联储人事战略考量 - 特朗普考虑两种提名方案:短期人选(剩余数月任期)或长期潜力主席人选 库格勒提前离职使其更早获得任命符合低利率偏好理事的机会[2]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降息迟缓 认为2025年维持利率不变推高政府债务成本并抑制经济增长[2] - 分析指出即便新增鸽派理事也难以立即改变政策方向 FOMC由7位理事和5位轮值主席组成 利率调整需多数票通过[2] 美联储政策动向 - 6月FOMC会议中19位政策制定者多数预计今年两次降息 9月降息可能性较高[2] - 7月会议出现1993年以来首次两位理事(沃勒和鲍曼)反对维持利率不变 两人均为特朗普任命[3] 美联储主席潜在候选人 - 特朗普透露正考虑四位主席人选 包括前理事凯文·沃什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 财政部长贝森特已退出竞争[3]
低利率下的日本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交易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7-24 14:17
日本经济与利率环境演变 -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泡沫破裂后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1993-2024年实际GDP年均复合增长率仅0.57%,远低于1955-1970年的9.6%和1975-1990年的4.4% [1][2] - 1993年日本央行将官方贴现利率降至0.5%,2024年虽结束负利率政策但基准利率仍低于1% [2][16] - 低利率政策下,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6年跌破0%,成为首个十年期负收益率的G7国家 [4] 股市与货币政策影响 - 日经225指数在2013年后受量化宽松刺激回升,2024年才突破泡沫前高位,日元贬值推动出口企业利润增长 [5] - 安倍经济学短期刺激物价和就业,但薪资增长乏力导致实际收入长期负增长 [10][12] - 日本央行1999年首次实施零利率,2016年引入负利率,2024年政策转向但效果待观察 [16][18] 银行业资产结构调整 - 日本城市银行贷款占比从1990年的主要资产降至2024年的33%,证券投资占比提升至40% [20][23] - 区域银行通过增持地方政府债(2024年占比26%)和地方信贷维持收益,但久期风险上升 [25][28][31] - 三菱UFJ集团通过动态调整国债久期(如2016年减持长期债券)和增持外国债券(2022年后规模增长)应对利率波动 [32][34] 债券投资创新与风险管理 - 日本金融机构开发结构化产品,通过SPV打包外币债券与货币互换,为中小投资者提供高收益日元资产 [36] - 城市银行通过全球化布局和多币种对冲工具管理利率风险,区域银行因久期集中(接近8年)面临更高风险 [31][42] - 农林中央金库因未对冲美债利率风险导致2024年未实现亏损1.5万亿日元 [31][43] 对中国的启示 - 建议中国大型银行提高外国债券配置(如日本城市银行外资债占比达6.4%),优化流动性管理 [39][40] - 中小银行可专注地方债和特色化经营,避免与大型银行过度竞争 [41] - 需强化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借鉴日本套保会计和衍生品工具应用经验 [44][45]
KVB PRIME:美联储应与财政部合作以降低借贷成本
搜狐财经· 2025-07-18 09:18
美联储改革提议 - 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呼吁对美联储运作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建议与财政部构建政策联盟 [1] - 沃什直指现任官员导致美联储可信度缺失,认为问题出在人员而非制度本身 [3][5] - 该言论被视为对现任美联储领导层的公开挑战,可能为沃什接任铺路 [5] 美联储领导层变动 - 现任主席鲍威尔与特朗普存在重大政策分歧,特朗普多次要求其辞职 [3] - 鲍威尔坚持独立决策不轻易降息,与特朗普推动低利率的诉求相冲突 [3] - 沃什因支持低利率政策成为特朗普核心候选人之一,位列3-4名候选名单 [4] 潜在政策转向 - 沃什若上任可能导致美联储运作风格根本性转变,打破现有独立性传统 [4] - 政策联盟提议可能使货币政策更服务于短期政治目标而非长期经济稳定 [5] - 领导层更迭或引发与留任成员冲突,影响决策效率与政策连贯性 [6] 政治经济影响 - 特朗普期望通过沃什实现降息,短期刺激经济以提升政治资本 [5] - 美联储独立性削弱可能加剧市场不确定性,尤其影响通胀管理能力 [6] - 内部冲突风险或导致应对经济形势时决策迟缓 [6]
中国长期维持低利率的可能性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5-12 02:40
利率政策趋势 - 中国利率呈现下行态势 可能长期维持低利率 [1] - 国际经验显示发达国家在特定发展阶段普遍采用低利率政策 如日本90年代后进入零利率 欧洲债务危机后长期维持低利率 [3] 人口结构影响 -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利率下行 老年人口占比提高导致储蓄率上升而投资需求减弱 [3] - 老年人消费倾向低 资金供给充裕 企业投资意愿受市场需求放缓抑制 资金需求减少形成利率下行压力 [3] 债务周期因素 - 中国家庭 企业和地方政府杠杆率处于高位 低利率可降低债务成本缓解偿债压力 [4] - 地方政府基建领域债务积累 低利率环境有助于维持财政可持续性和项目推进 [4] 货币政策导向 -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准降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适时降准降息"释放宽松信号 [4] - 货币政策宽松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刺激投资和消费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4] 潜在风险因素 - 货币宽松过度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迫使央行收紧政策上调利率 [5] - 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 包括全球利率波动 贸易摩擦和地缘冲突可能影响中国利率政策 [5] 长期趋势判断 - 人口老龄化和债务周期双重约束下 中国长期维持低利率可能性较大 [6] - 低利率有助于经济结构转型 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6] - 低利率环境可稳定资产价格 避免金融市场动荡 支持经济平稳转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