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生态
搜索文档
别只盯着眼前这点生意了
虎嗅APP· 2025-11-10 18:11
在近日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携程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CEO孙 洁与多位高管共同描绘了一幅超越传统竞争逻辑的行业新图景——不是如何瓜分现有市场,而是如何 通过创新共同做大全球市场。 他们向全球伙伴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别只盯着眼前这点生意,真正的增长,在于 从"满足需 求"走向"创造需求",从"分配流量"走向"共建生态",从"内部增长"走向"价值共生"。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不再是信息,而是信任。携程正从单纯的流量分配者,转型为与伙 伴共建生态的发起者,通过建立透明、可信的标准体系,重塑行业协作基础。 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主 动开拓新场景、新人群、新市场 面对旅游行业普遍存在的"内卷"压力,携程提出的破局思路不是陷入价格战,而是主动创造新需求, 开辟新蓝海。 这套方法论聚焦于三大新维度: •创造新场景(Event):携程发现,"为一场演出去旅行"已成为强有力的新消费动机。展演旅游业务 已覆盖全球50多个目的地,日均在售活动超500场,异地订单占比高达70%,整体消费提升12%。通过 将"演出/赛事"与旅游深度融合,携程正在激发原本不存在的旅行动机。 •瞄准新人群( ...
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下,青年企业家如何创新创业?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这么说
第一财经· 2025-10-31 17:10
全球创业环境与战略转变 - 当前创业环境面临关税飙升和地缘政治摩擦加剧的挑战,企业需重新思考战略,超越传统出口模式,拥抱数字化连接并创建价值驱动的生态系统[1] - 全球活跃创业者数量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6.65亿人,相比2021年增长21%,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正创造新商业机会[6] -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亚洲经济仍以超4%的增速领跑全球,展现出新的机遇[6] 中国创业生态系统发展 - 中国创业生态系统增长率接近50%,在全球排名第13位,拥有超过9000家初创企业,总融资额超过380亿美元[3] - 中国凭借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以及在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上的优势,已成为科研创新的市场加速器[3] - 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的合作模式正从“单向输出”转变为“与中国共创”,中国市场的需求可能成为全球产品创新的源头[4] 国际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中欧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可协同合作,欧洲拥有政策标准和创新发明优势,中国在工程技术创新上领先,双方可协同开拓更广阔海外市场[4] - 合作模式需超越国家层面的双边合作,重视地方和区域层面的协同,例如中国在印度尼西亚开展的绿色项目带动了当地岛屿的可再生能源发展[5] - 全球青年企业家共同发布宣言,呼吁加强团结协作,开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的全球发展新格局[7] 产业创新与价值链重塑 - 中国在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的设计、制造和封装环节已具备全球领先水平,需巩固技术转化优势并发挥原始创新优势,与全球产业需求协同合作[5] - 新能源行业具有制造业属性,要求企业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差异化,需重视上下游生态,找到在价值链上的优势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8] - 创业者需注重梳理和保护核心智力资产,通过法律手段和运营优化方式进行有效保护[8] 创业支持与融资机制 - 当前融资环境发生变化,大型投资者寻求机会而创业者面临融资困难,尤其在需要生存和扩大规模的关键时期[8] - 国际青年企业家发展基金采用季度评审机制,从八大维度评估项目,80分以上项目最高可获得500万元支持[8] - 该基金采用“先投后股”模式,在项目孵化期投入并提供全方位赋能,退出时将超额收益的30%奖励团队,70%循环再投以形成可持续投资生态[9]
仲泽宇:紧抓AI时代机遇,构建全球服贸供应链新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30
供应链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核心是为贸易便利化提供综合性服务 但进入门槛低 企业难以形成明确主业与核心竞争力[1] - 第二阶段物流成为核心业务 企业通过规模扩张与提升服务时效性构建竞争壁垒[1] - 第三阶段服务延伸至生产环节 需要具备资本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能力[2] - 第四阶段是未来重要方向 将以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为重点 是全球服务业大分工合作的机遇[2] 构建新供应链体系的建议 - 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包括AI技术 遥感技术 时空技术和卫星技术以提升管理效率[2] - 供应链成为私域领域可信大数据的重要风口 物流场景数据真实性强可信度高 可用于AI模型训练和优化解决方案[3] - 智能匹配将深刻影响供应链发展 AI与大数据能推动跨境电商 国际物流 金融结算等环节无缝衔接 未来商业模式将涵盖To B To C和To A新形态[4] - 共建生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需跨界整合资源 构建开放透明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以提升企业竞争力[4][5]
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 重庆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15
产业集群发展 - 重庆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思路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 - 形成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为龙头,10多家整车企业协同发展的整车体系 [2]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56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2] 技术创新突破 - 拓普汽车采用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使铝后副车架减重30%以上 [1] - 博世氢动力系统推出300千瓦氢动力模块,支持49吨重卡翻越天山 [2] - 氢燃料电池充能仅需10多分钟可实现600多公里续航 [2] - 弗迪刀片电池、青山工业多合一电驱等技术位居全国前列 [2] 智能化制造水平 - 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 [1] - 工厂采用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 [1] - "光伏+造车"零碳工厂项目年发电15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3284吨 [1] - 建成349个汽车行业数字化车间和52个智能工厂 [3] 氢能技术应用 - 博世氢动力模块可适配4.5吨至49吨冷链物流车、环卫车及干线重卡 [2] - 氢动力系统在18个省份开展示范运营 [2] - 氢燃料电池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中保持良好性能 [2] 产业生态建设 - 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实现所有乡镇街道超快充设施全覆盖 [3] - 完善物流、金融、检验检测等服务体系 [3] - 实施"渝车出海"行动,产品销往164个国家和地区 [3] 产能与增长表现 - 2024年重庆市汽车产量达25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5万辆 [2] - 2024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2]
今年计划投入4亿,贝壳重申「建生态」,不走捷径
36氪· 2025-06-13 18:08
贝壳发展历程 - 7年前正式上线 8个月内连接约1.7万家门店 成为地产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公司[1] - 核心法则为开放 连接 打通 再造 通过VR等技术工具推动交易线上化 同时ALL IN人店模式提升线下服务标准化[2] - 7年间楼市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贝壳模式逐渐被行业认可 成为中小经纪品牌可借助的生态力量[2] 平台规模与战略 - 截至2024年底活跃门店数量达49693家 行业困难4年仍保持正增长[3] - 2024年推出"1+5个2"战略 从平台强管理转向共建生态 通过赔付共担 门店积分制等机制增强牵引力[3] - 2023年投入9000万元专项资源赋能门店 2024年计划增至4亿元 聚焦机制建设与服务承诺[5] 行业价值定位 - 对消费者提供两大核心价值:房源信息透明化 以及带看撮合交易服务标准化[8][9] - 对店东解决两大需求:收入保障与管理助力 通过生态共建缓解经营压力[11] - 当前经纪门店面临三重挑战:市场变化大 成交周期慢 人员管理难[12] 战略举措实施 - 推出门店积分制 累计分享1.1亿元权益值 覆盖1.2万家门店 建立服务品质量化标准[13][21] - 建立"品牌履约+平台兜底"双重保障机制 服务承诺累计提供近40亿元保障金额[13][21] - 实施品效商圈管理 限制无序扩张 推动商圈内资源高效流转[14] 生态共建机制 - 设立区域共治理事会 店东参与决策治理 实现平台生态自我进化[14] - 上线"店东直达号"收集近4000条反馈 形成沟通共建桥梁[19] - 保持3000人技术团队投入 强化线上获客与交易安全保障能力[23] 长期发展理念 - 通过"平台投入→店东资源→经纪人专业→客户满意"的长链条验证服务价值[23] - 坚持技术改造与生产关系重塑双轮驱动 改变行业传统模式[23] - 以持续投入体现长期主义 敢承诺敢赔付彰显发展信心[22]
今年计划投入4亿,贝壳重申「建生态」,不走捷径
36氪· 2025-06-13 18:01
贝壳发展历程 - 7年前贝壳上线后8个多月连接约1.7万家门店 成为地产赛道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公司 [1] - 核心法则为开放连接打通再造 通过VR等技术实现线上化数字化 同时ALL IN人店模式提升线下服务标准化 [2] - 7年间楼市从卖方转向买方市场 贝壳模式逐渐被行业认可 成为中小经纪品牌可借助的力量 [2] 平台运营数据 - 截至2024年底贝壳活跃门店数量达49693家 行业困难4年仍保持正增长 [3] - 2024年推出"1+5个2"战略 从平台强管理转向共建生态 通过赔付共担门店积分制等机制增强牵引力 [3] - 2023年投入9000万元专项资源赋能门店 2024年计划增至4亿元聚焦机制建设和服务承诺 [5] 行业价值定位 - 经纪公司核心价值为房源信息提供和交易服务 贝壳前期主要发力房源透明化和服务标准化 [8][9] - 2021年后市场波动加剧 贝壳开始关注B端稳定性 品牌店东核心需求为收入和管理助力 [11] - 买方市场下门店面临三重挑战:变化大成单慢管理难 易导致服务品质下降或恶性竞争 [12] 战略举措 - 推出"1+5个2"战略 包含门店积分制等10项举措 通过生态牵引托举"看长"力量 [13] - 门店积分制覆盖约1.2万家门店 累计分享1.1亿元权益值 品牌服务承诺为700万客户提供近40亿元保障 [13][21] - 推出品效商圈限制无序扩张 升级共治机制成立区域共治理事会实现平台生态自我进化 [14] 运营机制 - 设置"店东直达号"倾听反馈 上线5个月收到76城近4000条建议 [19] - 保持技术投入 超3000名工程师专注线上展示AI应用等 实现线上线下服务闭环 [23] - 通过平台投入→店东资源→经纪人提升→客户满意的长路径验证"慢即是快"理念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