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少女针
icon
搜索文档
乐普医疗跨界医美:转型之路上的隐忧与暗礁
新浪证券· 2025-07-24 17:43
行业竞争格局 - 乐普医疗的"童颜针"作为国内第七款获批的同类产品,面临高度拥挤的市场竞争,爱美客的"濡白天使"、华东医药的"少女针"等已占据医生与消费者心智 [2] - 行业竞争正从"先发优势"转向"渠道与服务的贴身肉搏",后来者需付出数倍资源才可能分得市场份额 [2] - 医美再生材料赛道不断扩容,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等新材料加速迭代,进一步分流市场份额 [2] 价格与利润压力 - "童颜针"曾因万元高价被誉为"暴利产品",但随着竞品增多,行业已步入价格战前夜 [2] - 若为抢占市场被动降价,毛利率或跌破80%的行业安全线,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2] - 消费者对高价产品的谨慎态度日益明显,童颜针复购率不足五分之一,市场教育成本与难度远超预期 [2] 战略转型挑战 - 乐普医疗的核心能力集中于心血管器械研发与医院渠道管理,而医美依赖时尚嗅觉、营销创意与C端用户运营,存在基因适配短板 [3] - 医美注射的高纠纷率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临床支持与危机响应能力,跨界团队能否快速构建这套体系仍是未知数 [3] - 资源分配面临"零和博弈",在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公司将研发资源向医美倾斜,若童颜针市场回报不及预期,可能拖累核心业务创新投入 [3] 产品与渠道问题 - 乐普医疗早期收购的隐形正畸企业博思美持续亏损,代理的肉毒素产品至今未获批 [4] - 童颜针虽获批却面临渠道空白,后续管线中的多款玻尿酸产品仍在研发中 [4] - 公司跨界战略呈现"广撒网"式试探,尚未形成清晰协同逻辑,与爱美客等企业的垂直深耕形成鲜明反差 [4] 长期发展关键 - 技术沉淀需转化为差异化的产品体验,如降低注射难度、提升安全性 [5] - 医院资源需嫁接为医美机构的信任背书 [5] - 战略耐心需抵御业绩压力带来的短视决策,时间与现金流是跨界者最稀缺的资源 [5]
华东医药20250718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东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品布局进展**:在 GLP - 1 领域布局单、双、三靶点产品矩阵,口服小分子胶原蛋白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有望快速进入减重和降糖领域,凭借内分泌领域销售优势获广阔市场空间;拥有自研 ADC 平台,RO - 1 ADC 处于一期临床试验,有望 2025 年 Q3 完成一期,Q4 交流数据,CDH17 ADC 等彰显自研能力[3] 2. **业务增长预期**:2025 年业绩增速接近 15%,得益于传统工业板块稳定增长、创新品种和医美业务贡献;2026 - 2027 年创新品种上市及医美新产品贡献体现,有望维持双位数以上增长,目标市值提升空间大;工业板块业务受集采影响,恩格列净预计降幅 50%以上,但创新品种增量有望弥补,2025 年贡献 10 亿元以上收入,2027 年或达 35 亿元以上,维持双位数利润增长[4][5] 3. **工业微生物和医美业务亮点**:工业微生物业务 2025 - 2026 年预计实现 30% - 40%增速,利润率提升;医美业务 2025 年海外业务表现有望改善,国内市场有望双位数以上增长,少女针、曼丽玻尿酸及重组肉毒毒素预计年底或明年初获批[6] 4. **目标市值**:基于当前主营业务 15 倍估值,加上创新品种等带来的估值增量,目标市值有望提升 50%;仅考虑自研品种国内销售峰值贡献,目标市值提升空间约 25% - 30%;早期研发有 BD 潜力的品种落地能带来海外市值增量和股价催化效应[7] 5. **主要利润来源**:2024 年最大利润来源是传统仿制药板块,其次是工业微生物板块,实现 30%以上增长;2025 年医疗美容板块预计贡献三个多亿利润,商业板块稳定增长贡献几个亿利润,业绩主要增量来自工业微生物板块及授权产品[8][9] 6. **未来发展潜力**:截至 2025 年 Q1,创新产品管线超 80 项,布局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领域;2024 年一些授权创新品种陆续上市,自研的德谷门冬胰岛素及迈华替尼进展较快,未来几年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提供强劲动力[10] 7. **口服 GLP - 1 小分子药物进展**:采用类似辉瑞路线,通过分子结构改造解决安全性问题,完成 800 例患者一、二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无肝毒性;预计 7 月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入组,下半年公布二期数据;若三期数据安全,有望最早上市,基于内分泌领域销售渠道和优势,有望获较大市场份额和销售峰值[11] 8. **三靶点 GLP - 1 注射剂研发进展**:针对高血脂和脂肪肝,高血脂已完成二期入组,三季度交流顶线数据,脂肪肝正在进行二期入组;新西兰研究中,12 周治疗后四个剂量组肝脏脂肪含量分别下降 52%、78%、79%和 76%,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 26%,在降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方面效果良好,可能优于竞争对手产品;含 FGF21 靶点,对脂肪肝纤维化有较好治疗效果,未来可能增加纤维化指标数据公告[12] 9. **双靶点 GLP - 1 药物及其他研发情况**:双靶点 GLP - 1 药物减重效果显著,未来可能进行头对头实验验证与替尔泊泰比较效果;思美减重及糖尿病相关项目 2026 年专利到期后,有望成为第一梯队新产品,基于销售能力,新品上市后预计获更高销售峰值[13] 10. **ADC 领域布局**:构建自研 ADC 平台,RR - One ADC 用于套细胞淋巴瘤适应症,今年 2 月获美国孤儿药认证,获中美批准,一期数据显示有效性不弱于默沙东且安全性更好;还自主研发布局其他小分子抗癌药,包括 Protect HDM2006 以及 FGFR2B ADC,已获中美临床批准[14] 11. **自免领域布局进展**:布局丰富,包括生物制剂和外用制剂;乌司奴单抗已获批用于银屑病和克罗恩病,预计销售峰值 15 - 20 亿元;代理福多斯特乳膏用于特应性皮炎及斑块状银屑病外用,正在注册;利那西普注射液针对罕见病复发性心包炎,有较大市场空间;自研方面,与荃信生物合作开发 HDM3,016 白介素 4 阿尔法注射器,与韩国公司合作开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品种,HDM3,010 正在开展白癜风三期临床试验[18] 12. **创新药重点品种**:重点关注内分泌、肿瘤及自免领域,包括 Rown ADC、口服 GLP - 1 小分子、三靶点 GLP - 1 以及早盐 ADC 品种,有望成为市场催化剂,推动公司估值重塑[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工业板块业务**:2025 年集采影响收入,恩格列净去年体量 6 亿元,预计降幅 50%以上,但创新品种增量有望使工业板块维持双位数以上利润增长[20][21] 2. **工业微生物业务**:类似合成生物学,已形成完备布局,包括 RNA 相关产品、特色原料药和中间体、大健康、生物材料及动物保健等重点品种,2025 - 2026 年预计延续 30% - 40%增长率[22] 3. **医美板块**:海外业务面临压力,目标是稳定并恢复增长,去年团队调整后今年亏损大幅收窄;国内一颜诗少女针维持 11 亿元以上体量,加上麦丽玻尿酸及医美设备增量贡献,有望双位数增长;重组肉毒素预计年底或明年初获批,2025 - 2026 年医美新品陆续上市,2026 - 2027 年业务将加速发展[23] 4. **商业板块**:整体维持 5% - 10%增速区间,约 1.5% - 2%净利率,稳定增长;2025 年预计实现约 40 亿元利润,未来两年有望双位数以上增长,当前估值反映业绩表现,创新品种落地将提升估值水平[24]
掘金新消费 - 医美产业链动态更新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医美行业,尤其是轻医美细分领域[1][2][3][4][12] - **公司**:新氧、四环医药、科迪、华东医药、富瑞医疗科技、爱美客、华熙生物、锦波、美丽田园、朗姿股份[1][3][4][12][13][14][15][1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医美市场现状与前景 - **现状**:起步晚,落后美国、日韩等发达国家 50 年以上,渗透率仅约 4%,远低于韩国的 20%,与人均 GDP 相似的土耳其相比有一倍以上提升空间,格局和形态未完全定型[2] - **前景**:供给侧驱动变革,轻医美市场前景广阔,可容纳千家以上门店,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可能刺激需求侧爆发,对产业链有利;若 50 家直营店按 15%利润率计算可贡献 3 亿利润,乐观估计千家门店可实现 400 亿收入和 60 亿利润[4][12] 下游机构痛点 - **获客成本高**:机构鱼龙混杂致客户信任度低,第三方平台榨取流量费用,产业链价值分配不均,行业平均获客成本约 2000 元[4][5] - **复制难度大**:多为大店,资金压力大、回本周期长,同质化产品和价格透明使话语权低,依赖医生 IP,连锁化率低[7] - **价格内卷严重**:利润被压榨,运营效率低,消费者认为行业暴利但大量机构亏损,产业链价值分配不健康[7] 新氧模式特点与优势 - **优化单店模型**:通过极致运营将传统门店利润率从不到 5%提升至成熟门店 15%,新氧模式毛利率达 60%,人工费用 25%左右,营销费用降至 10%左右[1][6][7] - **获客成本低**:注重老带新,提供 199 元代金券吸引老客户带新客户,获客成本为同业 1/3,品牌效应下有望降低边际获客成本[8] - **轻医美小店模式**:辐射人群广、进入门槛低,相对于手术类更易把握且可复制难度低,是未来发展方向[1][8] 新氧连锁模式策略 - **模拟连锁**:弱化医生 IP,自建大中台,与各地医美机构合作店中店,标准化运营,门店前期投入五六百万,成熟期单店月营收约三四百万[1][9] - **扩张计划**:年底门店数量增至 50 家以上,并开放加盟,以轻资产模式快速复制[1][9] 新氧产业链上游整合 - **自有供应链**:产品分青春原创、万师大师和经典系列,通过贴牌 OEM、外部品牌标品和资深医生处理高难度项目增强竞争力,上游累计投入超 10 亿人民币,计划推出更多自有产品[1][10] 医美行业新模式 - **量贩式模式**:核心是批量销售和平价化,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减少过度推销,提高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连锁化、标准化运营实现快速扩张,注重优质服务增强复购率[3][11] 各公司进展 - **四环医药**:2025 年多款新品上市,童颜针和少女针预计贡献新收入增量,肉毒素乐提葆销售额目标 10 亿元,业务趋势向好[3][13] - **科迪**:非那雄胺喷雾剂获批上市,预计销售峰值至少 10 亿元,与小白管形成组合,竞争优势明显[3][14] - **华东医药**:2025 年 3 月高端玻尿酸麦丽上市,与伊妍仕少女针形成良好销售组合,创新药业务取得进展[3][15] - **富瑞医疗科技**:长效肉毒素预计下半年上市,美国市场盈利预计大幅提升[3][17][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第三季度医美板块关注度和情绪正在上升,处于挑选标的阶段[19] - 2024 年中高收入人群中有出境医美计划的占比高达 31%[4] - 疫情后轻医美服务次数占比从 30%提升至 70%,预计未来规模达 1400 亿元[1][4]
华福商社观察:文旅补贴落地,医美精细化运营推动格局优化
华福证券· 2025-07-08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各行业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黄金珠宝关注终端店效高增及门店拓展空间大品牌;文旅关注补贴和主题带动;潮玩短期受政策支撑,长期看好出海;医美关注精细化运营和模式创新;美护板块上市热潮起,关注高确定性和成长性标的;教育关注职业技能和高考培训;人力资源关注灵活用工和人服巨头;体育户外关注乐欣户外;美妆个护关注林清轩等 [2][3][4][5][6] 各行业总结 教育 - 高考适龄人口预计到2034年前后维持高位,竞争压力短期难降,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同比略降 [13]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就业关注度提升,职业技能提升教育、公考培训教育有望受益 [15] - 投资建议关注职业技能培训&公考标的中国东方教育,个性化教培龙头学大教育 [16] 人力资源 - 1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5月为5.0%比上月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 - 投资建议关注灵活用工龙头科锐国际、国资人服巨头北京人力 [23] 黄金珠宝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沪金收盘价为763.30元/g,2025年5月我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达300亿元,同比+21.80% [24] - 投资建议关注终端店效高增及门店拓展空间大品牌潮宏基、莱绅通灵、老铺黄金;传统黄金批发品牌老凤祥、周大福、周大生;北京区域龙头菜百股份 [3][31] 体育户外板块(乐欣户外) - 乐欣户外是全球最大钓鱼装备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3.1%,中国市场份额28.4% [32] - 核心业务OEM/ODM模式收入贡献占比超92%,为全球知名户外品牌提供一站式服务 [36] - 2024年欧洲/中国内地/北美/其他地区收入分别为420.44/87.45/49.96/15.62百万元,占比73.3%/15.2%/8.7%/2.8% [39] - 产品涵盖超9000个SKU钓鱼装备,床椅及其他配件、包袋及帐篷为主要收入来源 [40][43] - 2022 - 2024年收入先降后升,毛利率自2022年的23.2%升至2023年的26.6%,2023 - 2025年稳定在约27%左右 [52][55] - 户外行业2019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3%,2024年起为6.3%;钓鱼用具行业2019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2024 - 2029年为6.6%,公司有望受益行业增长 [58] 潮玩 - 行业监管风险、二手市场价格波动等致估值回调,短期看好政策刺激和行业自律利好合规龙头,长期看好出海 [65] - 国际市场美国止跌回稳,欧洲跌幅收窄,亚洲稳中有升 [66] - 2024年我国玩具(不含游戏)出口额398.63亿美元,同比下滑1.68%,传统成熟市场是主要出口地,新兴市场墨西哥表现突出,多家潮玩公司海外销售额占比上升 [70][71] - 国内玩具产能广东集群协同效应显著,东莞是全球潮玩制造中心,汕头澄海是传统玩具出口基地 [81] - 全球市场北美主导、亚太领涨、细分赛道创新,中国品牌有影响力但集中度低,潮玩呈一超多强格局 [86][91][92] - 中国玩具出海供给端产业链分工优化,战略端文化及品牌出海,需求端全球人口红利,渠道端跨境电商成核心增长点 [95][96][100] 医美 - Q2医美需求延续复苏,以价换量提升消费渗透率,机构精细化管理龙头抢占份额,供给端批证陆续释放 [106] - 新氧互联网业务下滑,探索供应链布局切入光电与水光器械,发布新氧青春诊所品牌,轻医美连锁业务收入增长 [107][108] - 投资建议关注锦波生物、四环医药、爱美客 [109][110][111] 美妆个护 - 林清轩2011年成立,聚焦抗皱紧致护肤品,2024年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市场零售额排名第一 [112] -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孙来春合计持股约70% [114] - 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6.9/8.1/12.1亿元,CAGR为32.3%,2024年同比增长50.3%,精华油为核心增长引擎 [118] - 以核心科研构筑产品功效和高端定位强壁垒,全产业链整合实现核心成分自给自足和端到端控制 [129][130] - 利用“山茶花”元素建立差异化认知,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 [135][136] - 投资建议关注颖通控股、林清轩、谷雨、植物医生等,美妆板块关注毛戈平、上美股份、水羊股份,个护板块关注润本股份、若羽臣 [6][141]
荣获“ESG创新实践卓越企业”,四环医药(0460.HK)“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迈向盈利
格隆汇· 2025-07-07 09:38
ESG投资趋势与公司认可 - 全球ESG投资加速主流化,ESG表现优异的企业在创新能力和长期韧性方面更具优势,能创造更稳定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1] - 四环医药荣获"格隆汇金格奖·ESG创新实践卓越企业",体现对其可持续发展实践和高增长医美与创新药领域成就的认可 [1] 医美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4年医美业务收入达7.44亿元,同比增长65.4%,产品矩阵覆盖填充、塑形、光电设备及皮肤管理等60余款产品 [3] - 自主研发的"少女针"和"童颜针"获批国家III类医疗器械,7月19日将进行产品上市直播 [4] - 光电设备业务重点拓展,Sylfirm X获FDA和NMPA双认证,疗效和安全性获广泛认可 [4] - 在研III类产品线包括胶原蛋白、水光针等,预计未来1至3年内陆续获批 [4] - 渠道网络覆盖全国370个城市,合作医美机构6200余家,采用"直营+代理"双轨模式 [6] - 通过全资收购美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产品已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上市,重点开拓巴西及中东市场 [6] 创新药研发进展 - CDK4/6抑制剂吡洛西利片获批两大适应症,是国内首个获批单药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的CDK4/6抑制剂 [8] - 吡洛西利单药治疗mPFS达11个月,联合氟维司群二线治疗mPFS达14.69个月,安全性优于同类产品 [9] - 安奈拉唑钠肠溶片是国内首个完全自研PPI创新药,具有差异化代谢和排泄特点 [10] - ALK抑制剂XZP-3621的NDA获受理,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0] - 轩竹生物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1] 生物药领域突破 - SGLT-2抑制剂脯氨酸加格列净片获批上市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12] - 国产首仿药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和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获批上市 [1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降糖适应症处于Pre-NDA阶段,减重适应症完成临床III期入组 [12] - 与英国、印度、巴西企业达成授权协议,推动降糖药物进入全球市场 [12] - 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完成美国FDA登记 [1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今年涨幅超60%,但估值仍具吸引力 [13] - 在手现金储备近40亿元 [13] - 目标2025年实现收入约23亿元,整体营业利润扭亏为盈 [13] - 总市值99.29亿,总股本91.94亿 [14][15]
聚焦暑期旺季,关注景区潮玩机遇
华福证券· 2025-07-01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文旅关注暑期旺季催化、文旅结合IP的新消费逻辑延伸以及“苏超”对江苏区域性的主题带动,建议关注IP + 景区概念延伸及江苏片区出行、体育相关公司主题机遇[2][3] - 潮玩LABUBU二手价格基本企稳,关注暑期旺季带动板块营收预期提升,长期看好中国软实力提升带动文化消费品出海[3] - 黄金珠宝建议关注终端店效高增及门店拓展空间大的品牌,以及出货有望改善的传统黄金批发品牌和北京区域龙头且纯直营模式的品牌[4] - 美妆个护结构性机会突出,看好产品创新下的长期成长性,建议关注具备业绩高确定性和高成长性的标的[4] - 医美精细化运营推动格局优化,关注Q3新品上市节奏,建议关注相关标的[5] 各目录总结 免税及景区 免税 - 公司及行业跟踪:珠免集团董事长郭凌勇因工作调动辞职;岭南酒店以管理1196家酒店、超8.6万间客房的规模,连续两年稳居第14位、本土饭店集团第10位[13] - 投资建议:关注各个免税运营商市内免税店开店催化、承接入境游游客消费预期,市内店催化方面关注中国中免、王府井、岭南控股等,免税资产注入预期方面持续关注海汽集团、海南发展等进展[14] 旅游景区 - 行业跟踪:6月起旅游市场进入暑期旺季“备战”状态,暑期酒店客流高峰预测集中在8月上旬,暑期旅游搜索量环比增长15%,境内酒店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近10%,机票搜索热度与去年基本持平;2025年6月27日中国内地 - 地区/国际航班执行量为2399架次,恢复至2019年基期的87.3%[15] - 公司跟踪:众信旅游集团荣获“2024年度文旅集团MBI百强品牌”奖,再度彰显其在文旅行业的领先地位[20] - 投资建议:关注后续暑期预期情况,建议关注暑期核心旺季区域西域旅游、长白山等;关注IP + 景区的概念延伸,关注峨眉山A、长白山、祥源文旅、海昌海洋公园等[21] 潮玩 - 板块整体点评:短期行业监管风险、二手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共振导致估值回调,长期看好中国软实力提升带动文化消费品出海,海外扩张与新兴市场消费升级仍存较大红利[22] - 重点公司跟踪:2025年1 - 5月潮玩板块国内线上销售额约为2754百万元,同比增速61%,5月销售额约为471.1百万元,同比增速4%,环比增速为 - 16%;分品类看,5月销售额前三的品类为盲盒娃娃、动漫游戏周边、模型纸模;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等公司有不同的销售数据表现,且LABUBU热度已超过任天堂Switch2和LOL[23][28][38][43] 酒店 - 2025年第25周全国酒店行业RevPAR连续两周同比正增长,分品牌档次看高端、豪华表现有所恢复,分城市线级来看各线城市Revpar均有增加;供给增速保持平稳,下沉市场为主要增量来源[48][49] 教育 - 高考适龄人口提升,竞争压力短期难降,预计到2034年前后高考应届生人数将维持在高位;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提升,就业关注度提升,职业技能提升教育、公考培训教育有望受益[55][59] - 投资建议:关注职业技能培训&公考标的如中国东方教育;关注学大教育,受益于高考培训需求释放[60] 医美美妆 医美 - Q2医美需求整体延续复苏,以价换量模式推动消费渗透率提升,机构精细化管理下龙头推进终端份额抢占与格局优化,供给端批证陆续释放,医美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侧重于商业化和变现能力[61] - 标的端建议关注锦波生物、四环医药、爱美客等[62][66][67] 美妆个护 - 颖通控股于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深耕香水分销与品牌管理领域近40年,营收稳定增长,香水是核心业务,护肤和彩妆业务快速增长,建立了全渠道网络[68][72][95] - 投资建议:美护板块国货品牌结构性机会突出,看好产品创新下的长期成长性,建议关注毛戈平、上美股份、水羊股份、润本股份、若羽臣等[101] 人力资源 -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1 - 5月平均值为5.2%,5月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02] - 投资建议:Q2/Q3处于传统用工旺季,关注灵活用工龙头科锐国际、国资人服巨头北京人力[105] 会展及体育 会展 - 行业及公司更新:2025第十八届阿联酋中国出口品牌联展在迪拜世贸中心开幕,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展会[106] - 投资建议:米奥会展出境会展卡位稀缺,基本面维持稳定,关注二季度业绩兑现情况,其业务收入存在一定季节性[107] 体育 - 行业及公司更新: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大力发展户外运动,力争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111] - 投资建议:“苏超”热度持续超预期,关注其对体育、出行服务板块的带动,关注江苏片区出行、体育相关公司主题机遇,以及草坪业务公司共创草坪等[111] 餐饮 - 5月社零餐饮增速为5.9%,环比 + 0.9pct,限额以上餐饮增速为4.8%,环比4月 + 1.1pct,同比去年5月 + 2.3pct,餐饮景气度仍弱于社零餐饮大盘增速,快餐、休闲快餐等品类复苏情况相对较好[112] - 茶饮行业供需格局阶段性改善,4月供给企稳复苏,截止2025年4月,行业供给为48.6万家,同比 + 13.6%,环比 + 3.2%,连锁化率为49%,同比 - 3.4pct,仍有提升空间;4月茶饮品牌店效同比改善,预计全年头部茶饮品牌开店速度较去年提升[115][120] - 老乡鸡将于7月9日启动香港上市管理层NDR,是国内唯一实现养殖、中央厨房、餐饮服务全产业链布局的中式快餐企业;巴奴国际控股正式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是中国“品质火锅”市场收入规模最大的品牌[122][123] 黄金珠宝 - 金价稳定在高位,金银珠宝销售额回升,截至2025年6月27日,沪金收盘价为763.30元/g,2025年5月我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达300亿元,同比 + 21.80%[128] - 投资建议:关注终端店效高增及门店拓展空间大的品牌,出货有望改善的传统黄金批发品牌,以及北京区域龙头且纯直营模式的品牌[131]
统一规范美容整形项目 国家医保局印发立项指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9 07:38
美容整形市场规模 - 2024年我国美容整形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 [1] 国家医保局规范美容整形价格项目 - 国家医保局印发《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统一规范美容整形项目 [2] - 美容整形医疗服务不属于基本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可自主设定价格项目,自主制定价格水平 [4] - 《立项指南》不改变美容整形类价格市场调节价的管理方式,旨在统一价格项目,规范医疗机构定价行为 [4] - 针对技术相对成熟、临床广泛开展的美容整形项目,《立项指南》根据服务产出进行统一命名 [4] - 针对"面部精雕""韩式焕颜"等相对抽象的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统一规范名称 [4] 美容整形项目分类管理 - "超声炮"属于超声治疗,"热玛吉"属于射频治疗 [6] - 聚乳酸或羟基磷酸等填充治疗产品可归类为注射填充收费 [6] - 考虑到美容整形个性化需求突出,《立项指南》对一些常见项目进行细分明确 [6] - 以唇部美容为例,不同患者的需求多样性在《立项指南》中得到体现 [8] - 医疗机构可自行设立加收项、扩展项,并报当地医保部门备案 [8] 新增价格项目 - 《立项指南》统一新增"减张美容缝合"和"切口美容改型"两个价格项目 [9] - 鼓励医疗机构通过减张缝合和切口改型等技术减少瘢痕形成 [9] - 减张美容缝合和美容改型技术得到国家层面认可 [11] 再次手术加收政策 - 《立项指南》设立"再次手术"加收项 [12] - 再次手术难度高于初次手术,手术时间、难度、风险大幅提高 [12] - 隆鼻、去眼袋、双眼皮、开眼角等再次手术难度显著提升的项目设立加收项 [14] - 其他价格项目是否加收由医疗机构自主把握 [14] 其他明确项目 - 《立项指南》明确了除皱费、发际调整费、睫毛移植费、酒窝整形费等项目 [14]
华东医药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东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整体业绩与发展趋势**:2024 年总收入超 400 亿元,同比增长 3%,归母净利润增长超 20%,负面因素基本出清,创新药管线布局及整体转型有望迎来新增长阶段 [2][4][5] 2. **业务板块布局与表现** - **医药工业**:2024 年工业收入约 140 亿元,在糖尿病、减重、自免和肿瘤领域积极布局创新药,国内首仿利拉鲁肽已获批,司美格鲁肽等产品预计陆续获批,HDM1,002、HDM1,005 等 GLP - 1 类多靶点产品研发中,有望快速占领市场 [2][3][6] - **医药商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2024 年收入突破 280 亿元,同比增长 3%,通过创新发展逐步恢复稳定盈利,市场准入及网络覆盖优势与工业形成良好协同 [2][7] - **医美板块**:“少女针”成 10 亿级大单品,还有玻尿酸、能量源设备等新产品,2024 年受宏观经济及消费环境影响增速放缓,预计 2025 年恢复双位数增长,海外通过收购英国 Sinclair 公司进行全球布局 [2][8][9] - **工业微生物板块**:近年来保持 30% - 40%的快速增长,2024 年收入突破 7 亿元,同比增长 40%,预计 2025 年继续保持增长,核心品种有百灵胶囊、阿卡波糖等 [21][22] 3. **创新药领域布局** - **糖尿病及减重领域**:仿创结合打造产品管线,包括传统口服降糖药、DPP - 4 抑制剂等,HDM1,002 已进入国内三期临床 [14] - **ADC 领域**:进行大量创新布局,重磅产品 HDM1,022,005 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研发进度全球领先,有望实现海外权益授权 [4][15][16] 4. **集采情况与风险** - **已集采影响**:2021 年中美华东因阿卡波糖等大品种集采及医保降价进入低谷期 [11] - **未集采情况**:英夫利昔单抗通过专利保护阻击竞品,短期内集采风险低,比格列酮二甲双胍 2025 - 2026 年预计不受集采影响,整体集采风险短期见底,医药板块将恢复稳健增长 [12][13] 5. **创新产品上市与收入贡献**:2024 年底上市索米妥昔单抗、利达西普和乌司奴单抗等生物类新药,预计 2025 年带来约 10 亿元收入增量 [4][17] 6. **医美市场趋势**:中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随人均 GDP 增长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非手术类治疗次数超 5000 万次,2030 年超 1 亿次,复合年增长率约 14% [18] 7. **公司估值与未来发展**:目前市值约 700 多亿元,对应 2025 年利润 39 - 40 亿元,市盈率不到 20 倍,估值偏低,多个核心创新管线进入收获期,海外权益授权落地将成成长催化点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风险提示**:创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以及核心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未来业绩 [10] 2. **少女针情况**:核心成分有聚己内酯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有填充和修复双重功效,公司计划推出其他长效剂型并布局酷雪光电产品管线 [20] 3. **商业板块盈利预测**:2025 年工业和医美板块预计双位数增长,商业板块预计个位数增长 [23]
心血管巨头挥师医美!乐普医疗“童颜针”获批
新浪证券· 2025-06-05 09:31
公司战略转型 - 乐普医疗正式进军医美赛道,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国产第五款、国内第七款获批同类产品 [1] - 公司跨界消费医疗的战略迈出关键一步,同时肉毒毒素新药进入审评阶段,双线布局医美市场增量空间 [1] - 主营业务增长乏力,2024年一季度营收17.36亿元(同比下滑9.67%),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21.44%),亟需开辟医美、眼科等高毛利消费医疗赛道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3] 产品管线布局 - 童颜针适用于鼻唇沟皱纹填充,通过刺激胶原再生实现长效塑形,填补公司皮肤科领域空白 [2] - 国内童颜针市场竞争激烈,已有六款产品竞逐,包括爱美客"濡白天使"、四环医药"少女针"及进口产品高德美"塑妍萃"等 [2] - 控股子公司乐普健糖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获CDE受理,瞄准国内规模超60亿元的肉毒市场,同时透明质酸钠填充剂等管线推进中,形成"填充+除皱"复合产品矩阵 [4] 行业竞争格局 - 医美赛道从"小而美"转向"大而强",华东医药、复星医药等药企先后入局 [5] - 乐普医疗凭借医疗器械研发经验和渠道优势,有望快速打通医美产品商业化路径,但需面对爱美客等先发者的用户心智占领挑战 [5]
心脏支架龙头跨界拿下“童颜针”第7证,乐普医疗的“下坡路”快走完了吗?
钛媒体APP· 2025-06-04 19:38
乐普医疗进军医美赛道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NMPA注册批准,6月4日股价20cm涨停,收盘价14.11元,总市值265.35亿元 [2][3] - 该产品为Ⅲ类医疗器械,适用于鼻唇沟皱纹填充,是公司布局医美领域以来首个获批的自研产品 [3][6] - 公司通过并购口腔正畸企业、代理肉毒素产品(尚未获批)等多路径切入医美市场,童颜针获批标志着正式进入皮肤科领域 [6] 再生医美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已获批7款童颜针(乐普为第7款)、3款少女针、2款羟基磷石灰及1款琼脂糖产品,2025年新增6款获批产品,竞争进入加速阶段 [8][9] - 童颜针与少女针目标客户重叠,均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抗衰效果,维持时间1-2年,但对注射技术要求更高 [4][7] - 主流再生材料包括聚左旋乳酸(PLLA,童颜针)和聚己内酯(PCL,少女针),相比传统玻尿酸更具生物相容性和长期效果 [6][7] 市场空间与公司战略转型 - 中国大陆再生医美填充剂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4.5亿元增至2027年115.2亿元,CAGR达31.2% [12] - 乐普医疗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23.52%至2024年),核心心血管业务收入33.26亿元(-9.47%),仿制药收入14.09亿元(-46.50%) [14] - 公司战略收缩仿制药业务,转向创新药及医美产品,2025-2026年计划获批3款玻尿酸产品,童颜针成为新增长点 [13][16] 行业标杆企业表现 - 爱美客童颜针产品"濡白天使"2024年收入12.16亿元,华东医药少女针"伊妍仕"所属医美板块收入19.09亿元 [12] - 江苏吴中代理童颜针"艾塑菲"2024年创收3.30亿元,但面临代理权不确定性等风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