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搜索文档
乐普医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69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3 11: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3.69亿元同比下降0.43% [1] - 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降0.91% [1] - 扣非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33%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0.52% [1] 创新产品商业化 - 心血管植介入创新产品矩阵逐步商业化驱动业绩增长 [1] - 新获批冠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Vessridge®等5款产品丰富产品组合 [1]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获NMPA批准上市并进入商业化推广 [2] 研发进展 - GLP1/GCG/GIP受体三重激动剂MWN101完成肥胖及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 系国内首家进入该阶段的三重激动剂 [2] - 持续推进眼科及皮肤科产品研发工作 [2] 国际化布局 - 产品营销渠道覆盖美国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超160个国家和地区 [2] - 完成341个产品海外注册证覆盖心血管植介入人工智能监测等细分领域 [2] - 产品注册范围遍及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2]
医药大佬蒲忠杰财富缩水,乐普医疗押注“医美”是出路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8-10 20:43
核心观点 - 乐普医疗近期通过子公司乐普健糖获得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公司在皮肤科领域研发实力增强,并加速向医美赛道转型 [3] - 公司作为心血管领域龙头企业,近年业绩持续下滑,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24.7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91%,2024年一季度延续下滑趋势 [18][20][21] - 实际控制人蒲忠杰财富从2020年139.3亿元缩水至2024年67.8亿元,2025年未登上新财富500创富榜 [14][17] - 公司通过人事调整(董事长女儿蒲绯接任总经理)和战略转型(重点布局医美产品线)应对业绩压力 [26][28] 业务发展 - 医美领域布局:已形成"童颜针-玻尿酸-肉毒素"三大产品线,其中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于2024年6月获批,为国产第五款同类产品 [28][29] - 历史并购策略:2008-2021年完成54次并购,通过收购卫金帆医学、北京思达等企业拓展心血管全产业链 [13] - 分拆上市动作:2022年分拆乐普生物(创新药)和心泰医疗(结构性心脏病)在港交所上市,2023年拟分拆秉琨医疗至创业板 [13] 财务表现 - 营收变化:2022年营收106.09亿元(同比-0.47%),2023年降至79.8亿元(同比-24.78%),2024年一季度同比再降9.67% [18][20][21] - 利润下滑:2023年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42.91%),2024年一季度3.79亿元(同比-21.44%),商誉减值影响显著(2024年计提2.51亿元) [20][21] - 集采冲击:冠脉支架价格从8400元降至645元(降幅92.32%),氯吡格雷等核心药品在集采中弃标 [19][20] 公司治理 - 实控人背景:蒲忠杰与妻子张月娥为医药圈知名夫妻档,通过技术出资获得乐普医疗30%股权(初始作价378万元) [5][8] - 管理层变动:2024年9月总经理张志斌、副总郑国锐辞职,由蒲忠杰女儿蒲绯接任总经理,其主导营销体系改革并裁员1409人 [25][26][27] - 监管问题:2024年因募集资金使用违规等问题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和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 [23][24] 行业竞争 - 医美赛道挑战:当前无成熟品种形成稳定现金流,需建立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以应对华熙生物等现有竞争者 [29] - 子公司表现:乐普生物连续亏损,心泰医疗2024年净利润2.46亿元但营收仅4.66亿元,对集团贡献有限 [22]
3.5亿!医用高分子材料企业完成C轮融资 | 资本雷达Money Flow
思宇MedTech· 2025-07-31 17:39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近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C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后续多个注射医美产品的研发投入、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和扩产扩建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总部位于南京市,专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组织工程领域 [3] - 主营业务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及生物组织工程产品的技术研发与生产,重点推进Ⅰ类医疗器械制造,并布局Ⅱ类医疗器械与医疗美容产品领域 [4] - 已推出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重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其中"普丽妍·T"童颜针是国产首款全流程无菌灌装工艺制备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4] 技术平台与生产能力 - 公司建立高分子聚左旋乳酸微球工程化制备和动物源性脱细胞基质微粒化两大关键技术平台,解决医用医疗器械底层材料及工艺难题 [5] - 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产品品质获得市场认可 [5] - 拥有4000余平米生产车间和1000余平米洁净厂房,配备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配套检验设备,符合生产质量体系要求 [5] - 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打造"无菌之境",采用制药级无菌生产线、严苛洁净环境和全流程可追溯体系 [5] 行业活动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4-5日召开 [6]
中新健康丨江苏吴中突失“印钞机”?童颜针市场或将大洗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16:09
童颜针代理权纠纷 - 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收到韩国Regen公司的《解约函》,解除艾塑菲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销权,理由是达透医疗将业务转让给控股股东吴中美学违反协议,且江苏吴中因证券违规受处罚影响产品声誉 [1] - 江苏吴中反驳称达透医疗未转让代理权,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受处罚可解约,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并指责Regen延迟供货导致市场缺货 [4] - 艾塑菲2024年销售收入3.26亿元占江苏吴中营收20.42%,2025年Q1销售收入1.13亿元占营收35.55%,医美收入同比暴增8781.59% [3] 童颜针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获批童颜针增至九款,包括艾维岚、濡白天使、艾塑菲等,另有3款少女针及多款再生类产品涌入市场,竞争白热化 [4] - 圣博玛旗下艾维岚累计销量21.33万只,按1.8万元单价估算销售额超40亿元,爱美客童颜针产品2024年营收12.16亿元 [6] - 终端价格战加剧:新氧以5999元销售艾维岚(官方指导价18800元),濡白天使终端价6500元(指导价1.68万元),艾塑菲终端价1.7万-1.8万元(指导价2万元以上)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童颜针毛利率或从90%降至80%以下,行业进入价格战前夜 [8] - 医生反馈部分机构大剂量注射导致患者出现结节或肉芽肿并发症,监管趋严下产品安全性与差异化竞争重要性提升 [8] - 行业“躺着赚钱”时代终结,未来需拼产品差异化、医生教育和合规运营 [8]
首款进口童颜针代理权遭提前回收,*ST苏吴痛批:背信弃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5:45
核心观点 - 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被韩国Regen Biotech Inc单方面解除AestheFill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销权 可能导致公司医美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并加剧退市风险 [2][6][8] - 爱美客通过收购Regen控股权间接获得AestheFill产品控制权 计划在中国大陆采用直销模式替代原有代理体系 [2][7] - 童颜针市场竞争白热化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达6亿元 2024-2025年多款新产品密集获批加剧行业洗牌 [16] 合作变动 - 达透医疗2022年8月获得AestheFill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至2032年 协议明确约定代理权不可撤销 [5][6] - Regen提出解约的两大理由:达透医疗违规转让代理权至江苏吴中美学 母公司财务造假严重影响品牌声誉 [8] - 解约后AestheFill将更名"臻爱塑菲" 由Regen指定新经销商运营 [9] 财务影响 - AestheFill对江苏吴中业绩贡献显著:2024年销售收入3.26亿元占总营收20.42% 毛利2.69亿元占比34.80% [6] - 2025年一季度该产品收入占比升至35.55% 毛利占比达45.77% 成为核心利润支柱 [7] - 解约消息致江苏吴中股价单日跌停5.03% 市值缩水至12.11亿元 同期爱美客股价上涨4.215%市值560亿元 [3] 公司应对 - 江苏吴中否认代理权转让指控 强调协议未约定行政处罚可触发解约 拟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11][13] - 公司官微发文谴责爱美客操控Regen恶意违约 称其破坏商业伦理和全球医美市场秩序 [11][13] 行业分析 - 代理商模式存在品牌归属权隐患 专家建议代理商向品牌方转型或与厂商成立合资公司以降低风险 [14] - 2021-2025年童颜针市场共有6款新产品获批 包括爱美客濡白天使、圣博玛艾维岚等 四环医药2025年最新入局 [16] - 行业不确定性增加或导致代理商投入意愿下降 影响产品市场表现 [14]
乐普医疗(300003):创新+消费共振,心血管平台加速多元化转型
东北证券· 2025-06-27 17: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乐普医疗“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乐普医疗是心血管科室整体解决方案龙头厂商,业务覆盖器械、药品和服务板块,产品管线持续扩张,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为 67.81/74.63/81.4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9.27/11.91/13.65 亿元,对应 PE 为 26X/21X/18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务进展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获国内第 7 证,进入医美领域,另有多种玻尿酸产品申报注册,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我国基于聚左旋乳酸的皮肤填充剂 2024 年出厂端市场规模约 11 亿元、2030 年有望至约 3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 23% [1] - 持股乐普生物 13.17%股份,乐普生物 PD - 1 普特利单抗销售放量,ADC 产品 MRG007 海外 BD 合作金额最高达 12 亿美元,MRG003 的 NDA 申请获 CDE 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 [1] - 控股上海民为生物 54.50%股份,自主研发的 GLP - 1/GIP/GCGR 三靶点 Fc 融合蛋白 MWN101 注射液完成 II 期临床试验,三靶点多肽 MWN109 口服片剂 2025 年 5 月获批开展 I 期临床试验 [2]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980|6,103|6,781|7,463|8,141| |(+/-)%|-24.78%|-23.52%|11.11%|10.05%|9.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58|247|927|1,191|1,365| |(+/-)%|-42.91%|-80.37%|275.46%|28.48%|14.56%| |每股收益(元)|0.68|0.13|0.49|0.63|0.73| |市盈率|23.92|84.88|26.41|20.56|17.94| |市净率|1.90|1.40|1.56|1.49|1.43| |净资产收益率(%)|8.23%|1.59%|5.89%|7.27%|7.98%| |股息收益率(%)|2.50%|2.09%|1.89%|2.43%|2.79%| |总股本 (百万股)|1,881|1,881|1,881|1,881|1,881| [5] 股票数据 - 2025 年 6 月 26 日收盘价 13.02 元,12 个月股价区间 9.06 - 15.36 元,总市值 24,485.56 百万元,总股本 1,881 百万股,A股 1,881 百万股,B 股/H 股 0/0,日均成交量 36 百万股 [6] 涨跌幅情况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18%|14%|-11%| |相对收益|15%|14%|-25%| [9] 各板块业务预测 - 器械板块预计 2025 年增长 10 - 15%,多种冠脉斑块/钙化治疗球囊入院、可降解封堵器商业化推进,心血管合计预计增长 15%左右,IVD 预计增长 10%,医美产品开始贡献增量 [12] - 药品板块 2024 年仿制药受集采和医保价格院外传导影响减弱,2025 年增速恢复至 25 - 30% [12] - 医疗服务板块有望恢复增长态势 [12]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各年度货币资金、应收款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数据及变化 [14][15] - 财务与估值指标涵盖每股指标、成长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运营效率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费用率指标、分红指标、估值指标等各年度数据 [14][15]
板块持续跑赢大盘,关注后续创新药催化(附CD73靶点研究)
太平洋证券· 2025-06-11 20: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君实生物、华领医药 - B、奥锐特等多家公司评级为买入,共同药业评级为增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梳理肿瘤免疫靶点 CD73 作用机制和在研产品,关注全球进度领先小分子抑制剂和单抗,CD73 是极具潜力肿瘤免疫治疗靶点,多款产品处临床研究阶段 [4] - 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带来的增量影响,阶段性布局 AI 医疗及创新药,如创新药关注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下的数据和 BD 催化,原料药关注专利悬崖带来的增量需求和去库存情况,CXO 关注资金面和基本面变化,仿制药关注制剂政策变化带来的行业发展良机 [5][6][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CD73 是极具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 - CD73 是催化细胞外腺苷生成的限速酶,与 CD39 协同作用可使促炎微环境转变为抗炎微环境,被视为“免疫开关” [14] - CD73 介导产生的细胞外腺苷通过结合下游腺苷受体调控细胞内信号转导,除催化功能外还有非酶途径的生理功能 [15] - 在肿瘤微环境中,CD39 - CD73 - A2AR 信号通路是主要免疫抑制机制之一,CD73 在多种癌症的肿瘤微环境细胞上过度表达,靶向 CD73 作为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前景被看好,多款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17][18][21] 投资建议 -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13%,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5pct,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带来的增量影响,阶段性布局 AI 医疗及创新药 [5][26] - 创新药关注信达生物、百利天恒等公司,其双抗 ADC、TYK2 抑制剂等管线处于全球领先状态 [5][27] - 原料药关注奥锐特、普洛药业等公司,2025 - 2030 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销售额增长,中印两国情况显示需求端边际改善,去库存阶段或接近终结 [6][28] - CXO 行业层面关注美联储利率政策等变化,公司层面关注阳光诺和、皓元医药等公司,资金面和基本面有望改善 CXO 需求和业绩 [8][9] - 仿制药推荐科伦药业、亿帆医药等头部制剂企业,制剂政策变化将实现行业产能出清,集中度提升 [9][31] 行业表现 -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13%,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5pct,创新药、疫苗等子板块表现居前,中药、生命科学等表现居后 [32][40] - 个股方面,周涨幅榜前 3 位为罗欣药业、昂利康、新诺威,周跌幅榜前 3 位为华森制药、迈普医学、江苏吴中 [32][40] - 截至 6 月 6 日收盘,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为 28.18 倍,医药生物相对于整体 A 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 38.57% [32][45] 公司动态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 [33] - 舒泰神子公司贝捷泰收到“注射用 STSP - 0601”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的《受理通知书》 [33] - 京新药业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4,716.1295 万股,占总股本的 5.48% [33] 行业动态 - Kymera 口服降解剂 KT - 621 一期临床成功,在健康受试者研究中取得积极结果 [39] - 强生 PARP 抑制剂 Niraparib 联合疗法三期临床成功,在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疗效显著 [39] - 阿斯利康抗 PD - L1 单抗度伐利尤单抗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适应症,治疗小细胞肺癌 [39] - 拜耳 Nubeqa 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 [39] 医药生物行业市场表现 医药生物行业表现比较 -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13%,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5pct,创新药、疫苗等子板块表现居前,中药、生命科学等表现居后 [32][40] - 个股方面,周涨幅榜前 3 位为罗欣药业、昂利康、新诺威,周跌幅榜前 3 位为华森制药、迈普医学、江苏吴中 [32][40] 医药生物行业估值跟踪 - 截至 6 月 6 日收盘,以 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计算,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为 28.18 倍,医药生物相对于整体 A 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 38.57% [32][45]
上市公司抢滩美护赛道 创新活力驱动行业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5:29
美妆品类销售表现 - 今年"618"大促中美妆品类成为电商平台销售主力军,多个美妆品牌旗下产品销量同比大增 [1] - 京东数据显示520当天香水彩妆套装成交额同比增长近300%,口红、唇釉、精华等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100% [1] - 天猫"618"开卖10分钟珀莱雅销售破亿元,20分钟兰蔻破亿元,30分钟雅诗兰黛破亿元,45分钟CPB破亿元 [2] - 天猫"618"第一周期有57款美妆新品成交过千万元,包括修丽可A G E 面霜、欧莱雅第四代安瓶面膜等 [2] 医美行业技术发展 - 医美行业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呈现多元发展新态势 [1]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可用于填充沟壑、皱纹 [2] - 锦波生物注射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生产车间落成,新产品采用HiveCOL"蜂巢"胶原组织网技术 [3] - 珀莱雅发布械字号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 [3] 企业战略布局 - 乐普医疗称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获批是公司在皮肤科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3] - 欧莱雅集团投资未名拾光近亿元人民币,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 [3] - 锦波生物一季度营业收入3 67亿元同比增长62 51%,归母净利润1 69亿元同比增长66 25% [4]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妆品及医美行业在政策红利、消费回暖等因素驱动下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1] - 国货美妆凭借高性价比和精细化运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1] - 美护产品对新需求变化敏感度高,成为新消费主力赛道 [4] - 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电商渠道助力美妆个护领域新产品快速放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