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牛市
icon
搜索文档
员工要分12亿
投资界· 2025-08-19 17:19
创新药企员工持股减持造富 - 艾力斯两家员工持股平台上海艾祥、南通艾耘计划减持不超过1350万股 按公告日收盘价94.51元/股计算顶格减持金额超12亿元 [4] - 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公司13.11%股份 员工认购成本每股9.82-9.92元 当前股价较认购价上涨约10倍 [4] - 穿透计算约102名员工参与本次减持 人均可获千万元回报 涵盖高管及基层员工 近30名离职员工错失机会 [5] 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国内批准40个1类创新药 2024年增至48个 2025年前8月已有43个获批 行业预计2025-2026年将迎来商业化爆发期 [7] - A股和港股创新药指数2024年创历史新高 歌礼制药下半年涨幅近20倍 康方生物等多家企业实现数倍涨幅 [8] - 港股18A板块迎来映恩生物等IPO 银诺医药上市首日暴涨285% 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后多家药企推进IPO [8] 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反馈 - 二级市场股价上涨与IPO活跃为长期坚守的投资人和员工带来丰厚回报 减持或继续持有成为现实选择 [8] - 股权激励成为企业与员工共享成果的重要方式 但需要承受行业长周期高风险的考验 [5][7]
医药生物周专题、周观点总第410期:如何理解PD1plus的产业趋势?未来如何推演?上市公司都做了哪些布局?-20250817
国盛证券· 2025-08-17 21:42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创新药第二轮产业浪潮和创新药大牛市刚刚开始,核心特征是"颠覆" [2][12] - PD-1 Plus管线成为产业重要趋势,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是全球首款获批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 [17][22] - 中国药企布局的新靶点PD-1双抗有望引领下一轮PD-1 Plus趋势,如信达生物的IBI363(PD-1/IL-2)[19][34] - 创新药领域建议关注海外大药、中小市值科技革命、创创大Pharma重估等方向 [3][13] 行业表现 - 当周(8.11-8.15)申万医药指数环比+3.08%,跑赢沪深300指数0.70个百分点 [1][11] - 202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指数上涨25.02%,跑赢沪深300指数18.22个百分点 [48][120] - 中证创新药指数2025年初至今上涨33.91%,跑赢申万医药指数8.89个百分点 [48] 细分领域表现 创新药 - 当周中证创新药指数上涨3.79%,跑赢医药指数0.71个百分点 [47][48] - 重点关注标的:百济神州、宜明昂科等 [57] 医疗器械 - 当周医疗器械指数上涨2.22%,医疗耗材子板块上涨4.47% [75] - 建议关注医疗设备更新、出海逻辑相关标的 [86] CXO - 当周医疗研发外包指数上涨7.77%,2025年初至今上涨59.57% [93] - 多肽、寡核苷酸、CGT等新分子新疗法有望持续注入板块高景气 [98] 中药 - 当周中药指数上涨0.92%,2025年初至今上涨2.62% [69] - 建议关注政策友好企业及业绩拐点标的 [73] 重点公司布局 PD-1/VEGF双抗 - 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已在中国获批两项适应症,海外三项三期临床进行中 [22][23] - 三生制药:SSGJ-707与辉瑞达成合作,首付款达12.5亿美元 [25] - 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医药获得LM-299(PD-1/VEGF)[27] 其他PD-1双靶点 - 信达生物:IBI363(PD-1/IL-2)二期研究进行中 [34] - 恒瑞医药:SHR-1701(TGF-β/PDL1)已申报上市 [37] - 泽璟制药:ZG005(PD-1/TIGIT)在宫颈癌治疗中ORR达82.1% [42] PD-1三抗 - 基石药业:CS2009(PD-1/VEGF/CTLA-4)具备同类首创潜力 [44] - 上海谊众:YXC-001(PD-1/VEGF/IL-2)临床前显示多靶点协同优势 [45]
医药投资人开始翻身了
搜狐财经· 2025-08-12 16:00
科创板IPO重启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于2025年6月重启,允许未盈利药企上市[3] - 禾元生物成为重启后首家过会药企,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7月获批上市[4] - 北芯生命紧随其后过会,专注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器械[4] - 泰诺麦博成为重启后首单新受理案例,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2月获批[4] - 必贝特8月获科创板IPO注册批复,核心产品BEBT-908(小分子双靶点抑制剂)7月上市[5] 港股医药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医疗保健板块涨幅超45%,领跑各行业[8] - 歌礼制药涨幅达16倍,德琪医药等6家药企出现10倍股[8] - 康方生物市值超1400亿港元,较年初翻倍,较2022年低点涨8倍[8] - 2025年上半年10家生物医药企业登陆港交所,募资175亿港元[9] - 映恩生物首日大涨116%,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15倍,市值超300亿港元[10] 行业趋势 - 2025年被投资人称为"医药翻身之年",行业结束多年周期性底部[1] - 中国创新药企临床数据获全球认可,海外药企合作增加[8][9] - 2024年中国资产在MNC超5000万美元BD交易中占比超30%(5年前仅5%)[12] - 2025年下半年4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排队赴港IPO[10] - 创新药估值触底回升,行业进入长周期复苏阶段[11][12] 公司动态 - 禾元生物采用水稻胚乳细胞基因表达平台,获上海同盛、贝达药业等投资[4] - 北芯生命获红杉中国、启明创投等支持,专注心血管器械[4] - 泰诺麦博背后资方包括高瓴创投、药明生物产业基金等[4] - 必贝特获瑞享源基金、越秀产业基金等超20家机构投资[5] - 映恩生物获通和毓承、礼来亚洲基金等投资[10]
创新药牛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雪球· 2025-07-19 11:39
创新药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创新药行业正处于牛市初期,行情从港股扩散至A股,预计将持续3-5年[3][11][18] - 行业驱动因素包括BD热潮、政策改善、基本面修复、流动性提升、机构增配和技术升级[4][6][7][8][9] - 国内药企市值与国际巨头差距显著,老龄化趋势将创造巨大市场空间[14] 行业驱动因素 BD(业务拓展)热潮 - 年初以来多起大额BD交易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首付款金额显著[4] - 国际合作验证产品质量,为海外临床和全球化市场拓展提供支持[5][6] - 2023年BD总额已超2022年全年总和,显示技术实力提升[9][15] 政策环境改善 - 集采政策优化叠加创新药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6] - 政策虽不直接提升短期业绩,但助力行业长期发展[6] 基本面修复 - 多家药企从研发投入期转向盈利阶段,例如荣昌生物一季报后市场预期改善[6] - 此前行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高、产出低、亏损严重的问题[6] 流动性与资金面 - 交易量从百万级显著放大,估值体系重构[7] - 药企通过配售补充研发资金,市场认可其长期价值[7] - 机构配置触底反弹,仓位提升推动股价[9] 技术实力 - 国内多款产品具备与国际大厂竞争能力,技术投入和人才储备见效[9] 投资方向 - 具备BD预期或已达成BD的企业(如三生、荣昌),业绩确定性高[17] - 拥有重磅在研药物或处于临床阶段的企业[18] 行业前景 - 类比新能源、半导体行业,创新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医药战不能输")[12][13] - 中国老龄化加速将催生全球最大医药消费市场之一[14] - 行业牛市可能贯穿至2025年,成为跨周期投资品种[18]
泡沫破灭还是调整蓄势?知名医药分析师最新研判
天天基金网· 2025-06-20 13:24
创新药指数表现 - 自2024年9月底开始,创新药指数震荡上行,扭转了之前长达4年的下行态势,区间最高涨幅达53% [1] - 2024年6月13日至6月19日的5个交易日,该指数下跌130点,跌幅达8.2% [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中国创新药产业已完成"从0到1"的突破,正处于国内政策支持、技术爆发、蓄势出海的起步期,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2] - 中国创新药公司已开始进入收入快速增长的阶段,A股和H股中的主要Biotech公司预计2026年有望整体实现盈利,2027年开始可以大规模盈利 [3] - 中国创新药行业的"DeepSeek"更容易在复杂生物制剂领域诞生,如ADC类药物、双/多抗等药物类型中 [2] 市场驱动力 - 过去10年政策是中国创新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构建了产业基础生态 [8] - 未来10年市场可能成为第一驱动力,创新出海提升市场空间天花板,带动产业加快盈利 [8] 研发优势 - 在临床前环节,中国领先的Biotech只需要12-20个月,比海外行业平均值24-36个月节约30%-50%的时间 [11] - 中国Biotech在PD-1和GLP-1临床入组患者的速度显著快于海外行业平均值 [12] - 中国药企研发一款新药成本约为美国的1/3,美国平均耗资26亿美元 [12] 市场份额与增长 - 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325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592亿美元,预计2030年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10] - 美国目前创新药市场规模约为6021亿美元,预计将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10] 技术领域突破 - 在ADC(66%)、双/多抗(55%)等药物类型中,中国研发项目的占比已经超过50% [12] - 全球大药企从中国创新药企业引入的分子数量(首付款0.5亿美元以上)占比从2019年的0%提升到2024年的31% [6][12] 未来机遇 - AI制药可以进一步缩短创新药的开发周期,是中国创新药企业重要的技术革命窗口期 [7] - 未来5-10年更有可能从现有的头部公司中产生世界级生物医药巨头 [15] - 预计未来总包超过50亿美元的BD交易会越来越多,新的10倍股可能会从这些手握全球潜在大品种的公司中产生 [21] 投资机会 - 创新药产业有望全面爆发,未来创新药领域还会不断涌现10倍股 [3][20] - 从核心龙头公司来看,相较于阶段合理水平,还远没有到泡沫化的阶段 [3][19]
刚刚,亚太股市走低!A50跳水
证券时报· 2025-06-02 10:33
亚太股市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开盘跌超1%,创新药、地产、金融等多个板块大跌 [1] -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跌幅超过2% [1] - 日经225指数跌幅超过1%,韩国综合指数涨幅收窄 [1] - 富时中国A50期货开盘跌0.6%,当前跌幅达2% [1] 创新药板块 - 港股创新药股票集体走弱,康方生物跌近10%,石四药集团跌超10%,复星医药、博安生物、晶泰控股等跌超5% [3][4] -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创新药存在短期"交易性回调风险",因盈利盘积累较多 [4] - 国盛证券仍看好创新药牛市,认为产业底层逻辑扎实,CXO产业链将受益于创新药发展 [5] - 湘财证券指出Pharma类公司创新管线不断兑现,近期有望达成大额授权交易 [5] 地产板块 - 地产股普遍下跌,新世界发展跌超10%,富力地产跌8.16%,融创中国跌6.47%,万科企业跌6.82% [7][8]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下半年为行业剧变时刻,政策转向支持供给提质,新模式将涌现 [8] 新消费板块 - 泡泡玛特逆势上涨超2%,股价逼近历史高点 [10] - 公司推出MEGA ROYAL MOLLY 400%童心产品,联合壹基金启动儿童艺术成长计划 [11] - 中邮证券看好泡泡玛特作为潮玩龙头的IP运营能力和中长期价值 [12] 其他个股表现 - 健康之路股价上涨51.02%,成交额1485.81万港元 [13]
创新药大牛市下的分支思路(一)——“中国超市”还有哪些值得期待
国盛证券· 2025-06-01 2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5.26 - 5.30)申万医药指数环比 +2.21%,跑赢创业板和沪深 300 指数,梳理“中国超市”出海品种、FGF21 靶点研发进展及投资标的 [1][11] - 本周市场震荡轮动快,医药表现好,创新药和 CXO 更佳,创新药呈哑铃型表现,CXO 中 CRO 和部分 CDMO 较好 [1][12] - 市场动能不足,创新药成市场演绎重心,产业底层逻辑扎实、趋势明确,继续看好创新药牛市,CXO 作为产业链条受益 [1][13] - 中短期围绕深挖创新药、医药新科技、自主可控与产业链重构;展望 2025 年,医药交易氛围好,结构性走牛概率大 [2][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创新药大牛市下的分支思路 - **2025 年 1 - 5 月国产新药出海交易火热**:期间 18 项 License - out 交易首付款 + 里程碑金额超 5 亿美元,7 项受让方为 MNC 药企,如三生制药、联邦制药的交易 [17][18] - **国内哪些领域斩获重磅出海合作概率最大**:PD - (L)1 Plus、TCE 双抗、减肥药是后续可能诞生重磅交易的领域,PD - (L)1 Plus 设计思路获海外重视,TCE 双抗拓展适应症,减肥药研发方向多样 [22][23][24] - **后面还有哪些品种/标的有望出海**:建议关注 PD - 1 plus、TCE、ADC、减肥药 pro 等领域相关标的 [26][27] - **FGF21:减重、MASH、降脂领域的潜力大靶点**:FGF21 生理功能丰富,具备治疗多种疾病潜力,全球 14 款在研药物进入临床,海外聚焦 MASH 适应症,国内布局多靶点和单靶点融合蛋白 [28][30][31] 细分领域投资策略及思考 广义药品 - **创新药**:当周中证创新药指数周环比 +3.15%,跑赢医药和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排名前 5 和后 5 个股明确;关注双抗 ADC、自免领域新技术,部分个股受关注;5 月 30 日有临床试验结果公布;推荐关注肿瘤治疗主线及相关公司 [35][39][40] - **仿制药**:当周仿制药板块环比 +2.86%,跑赢申万医药和化学制剂;涨跌幅排名前 5 和后 5 个股明确;5 月有多款创新药上市,舒泰神有临床试验结果公告;强调把握龙头仿创 pharma 的创新重估,传统药企经营趋势向上 [44][47][48] - **中药**:当周申万医药指数涨 2.21%,中药指数涨 0.62%;涨跌幅排名前 5 和后 5 个股明确;部分企业业绩走弱有需求、成本、品类等原因,建议关注政策友好、国企、院外 OTC 企业 [54][55][58] 医疗器械板块周度复盘 - 当周申万医药指数涨 2.21%,医疗器械指数涨 0.54%,细分领域有不同表现;各子领域涨跌幅排名前五和后五个股明确;各领域有关注的行业问题和个股;本周各领域有重要公告;对各细分领域给出短期和长期观点 [59][64][74] 配套领域 - **CXO**:当周申万医疗研发外包指数跑赢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涨跌幅排名前五和后五个股明确;认为未来有望受益政策,看好底部布局机会,关注地缘政治等观测点 [79][83][84] - **药店**:当周药店板块周涨幅 -2.24%,跑出申万医药指数;涨跌幅排名靠前和最末个股明确;建议关注业绩稳健龙头企业,关注政策推进情况及相关观测点 [85][86][87] - **医药商业**:当周医药商业板块涨跌幅 2.34%,跑赢申万医药指数;涨跌幅排名前 5 和后 5 个股明确;关注国企商业等公司,关注院内恢复情况 [89][90][91] - **医疗服务**:当周医疗服务板块 0.43%,跑出申万医药指数;涨跌幅排名前 5 和后 5 个股明确;认为股价调整后值博率高,关注各公司和市场消费数据 [93][94][95] - **生命科学产业链上游周度复盘**:当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该板块涨幅算数平均值和中位数明确;涨跌幅排名前五和后五个股明确;关注行业问题和个股 [97][99][100]
又一只A+H股来了!牛股标准“三件套”:顶格定价、超额认购、开盘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5-23 11:29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表现 - 恒瑞医药于5月2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44.05港元/股,早盘高开29.4%至57港元/股,盘中涨幅一度超过37%,最终涨幅接近30% [1] - 上市前夕暗盘交易已大涨超30%,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达454.85倍,国际发售认购倍数17.09倍 [1][3][4] - 本次IPO募集资金净额约97.47亿港元,基石投资者包括GIC、景顺、瑞银、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 [5][6][4] 公司基本面亮点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29.4%,总收入达280亿元人民币,2014-2024年复合增长率14% [2] - 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38.1%增至2024年46.3%,仿制药收入占比从60.3%降至42.0% [2] - 拥有19款已上市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逾90款临床或更后期阶段在研创新药 [1] 港股创新药行业环境 - 2025年以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劲,13只个股涨幅超100%,德琪医药涨幅达498% [6][7][8] - 2025年港股IPO市场赚钱效应显著,已上市的23家公司中仅6家破发,映恩生物首日涨幅116% [11][12] - 宁德时代H股较A股溢价约10%,最新股价达323港元,较发行价263港元上涨22.8% [13][14] 机构观点 - 中国创新药具备研发成本低、效率高优势,有望成为全球低成本研发与生产中心 [9] - 2024年多家创新药企业核心产品商业化放量,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亏损大幅缩窄 [9] - 全球降息趋势下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利好创新药企业长期估值提升 [9]
又一只A+H股来了!牛股标准“三件套”:顶格定价、超额认购、开盘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5-23 11:17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表现 - 公司于5月23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44.05港元/股,暗盘交易大涨超30% [1] - 上市首日高开29.4%至57港元/股,盘中涨幅一度达37%,最终收涨近30% [1] - 港股总市值达3959亿港元,A/H股溢价率为+5.27% [2] 公司基本面与研发优势 - 拥有19款已上市创新药和逾90款临床阶段在研药物,2024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29.4% [4] - 2024年总收入280亿元,2014-2024年复合增长率14%,远超全球制药行业4%的增速 [4] - 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38.1%增至2024年46.3%,仿制药收入占比同期从60.3%降至42.0% [4] - A股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80.29亿元,为IPO募资额的16.8倍 [4] 港股IPO认购情况 - 公开发售获454.85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17.09倍认购 [5][7] - 最终定价顶格44.05港元/股,基石投资者包括GIC、高瓴资本等,募资净额97.47亿港元 [5][8][9] - 国际发售承配人达204家,占全球发售股份78.5% [7][8] 创新药行业背景 - 2025年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13只生物医药股涨幅超100%,德琪医药涨幅达498% [12][13]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低、效率高,CXO产业链地位巩固,仿制药企业有望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15] - 2024年多款创新药商业化放量,百济神州等龙头企业亏损大幅缩窄 [15] 港股IPO市场热度 - 2025年已上市23家港股公司中仅6家破发,映恩生物首日涨幅116%,蜜雪集团涨43% [17] - 同日上市的MIRXES-B首日涨幅近30% [18][19] - 宁德时代H股较A股溢价约10%,上市后股价从263港元涨至323港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