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资产市场

搜索文档
刘煜辉:反内卷价格效果会出来 中国指数上4000点也顺利成章 大牛股有三个方向
智通财经· 2025-07-31 21:51
7月29日,知名经济学家刘煜辉在一场直播中表示,中国正处在美林投资时钟的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窗 口,正处在时钟象限要跨越的敏感端口。下半年很有可能将会离开通货紧缩的象限,投资时钟会发生转 动。他坚信这次反内卷的效果一定会出来,所以对股票市场、A股市场很乐观。如果价格效果真出来, 中国指数过4000点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三个是固态电池产业化方向。过去五年,中国新能源异军突起,全球统治力。从电池到整车、电动 车、光伏、风电,中国迅速崛起。接下来中国如果要在低空经济、基建领域占据世界潮头,很关键一点 就是固态电池要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再加上机电全球统治力,合在一起就是低空、机器人产业。 未来两年可能就能看到固态电池大规模商用和产业化铺开,这是一条很大的产业链。如果固态电池起 来,低空机器人就是前所未有的突破,都依赖于固态电池支撑。这块时间表可能会推得很快,中国固态 电池产业化已经绝对跑在全球最前面,很可能又出一批非常牛的公司和产业链,就是近两年的事儿。 关于美国,刘煜辉认为,今天美国根本问题是美元美债根基出现崩塌危险。一个日渐衰老、生无可恋的 身体,就是美元美债法币体系,已岌岌可危。这时通过技术——干细胞技术,即区块链 ...
下半年超预期机会可能来自“顺周期”!刘煜辉最新交流,详谈稳定币及反内卷
聪明投资者· 2025-07-28 09:55
中美金融与工业Power对决 - 当前时代底层剧本是中国超强工业Power与美元金融Power的最后对决,贸易战和关税战仅是表象 [8] - 过去20年中国制造业统治力急剧上升,美元金融Power原地踏步,两者出现巨大落差 [8] - 未来均衡路径可能包括:美国试图削弱中国工业Power、中国提升人民币金融Power权重、美国通过金融创新自救 [9][10][12] 稳定币法案与美元重构 - 美国"稳定币法案"旨在通过区块链资产扩张重塑美元信用体系,每发行1单位稳定币需等值美债背书 [3][14] - 法案推动后美债风险收敛,美股创出新高,比特币涨至12万美元 [6] - 稳定币需求扩张将直接拉动美债需求,目标是将加密资产市场与美元体系绑定以维持金融霸权 [19][20] 中国应对策略 - 需双轨并行: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同时,加速构建人民币加密资产市场 [23] - 数据要素资产化是破解财政困局的关键路径,需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安全入表 [28][29] - 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第二但储备货币仅第五,需提升计价资产沉淀能力以争夺金融话事权 [24][25] 反内卷政策与市场影响 - 反内卷是2024下半年经济政策核心,旨在扭转价格螺旋下降趋势 [30][32] - 当前内卷集中在光伏、电动车等民企主导领域,调控难度高于10年前的资源类国企 [38][39] - 若价格效果显现,顺周期板块或推动沪深300突破新高,但需警惕机构调仓引发的通缩资产冲击 [42][43] 黄金与资产配置 - 黄金是G2时代最佳定投标的,3-5年持有超额收益概率极高 [66][68] - G2缠斗可能持续二三十年,黄金长期上升空间明确,短期震荡不影响长期配置价值 [67][68] 加密资产发展趋势 - 比特币现价12万美元,预测2030年达150万美元,加密资产或成仅次于美债的全球第二大资产类别 [16][17] - AI技术进步推动区块链信任机制替代传统法币体系,加密资产扩张窗口已打开 [15][18] 中美关系动态 - 特朗普政策核心是解决通胀约束,需与中国"共振"以缓解美债压力 [52][56] - 5月日内瓦会谈后中美股市同步进入低波上涨状态,显示短期博弈缓和 [57][59] - "TACO"策略效果边际递减,市场已消化特朗普谈判模式 [61][64]
全球稳定币监管加速推进,引发RWA金融革命|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22 16:54
全球稳定币监管进展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建立统一联邦监管框架,要求支付型稳定币储备须完全覆盖流通价值且由高流动性实物资产(现金、短期国债)构成 [4][5] - 香港实施《稳定币发行监管条例》,强制要求储备资产高流动性、定期独立核验,并建立审慎风控机制以保障持有人权益 [7] 稳定币与RWA的协同效应 - 稳定币作为RWA闭环流转的关键基础设施,实现从价值锚定到收益分配的全流程数字化,某新能源项目通过稳定币完成充电桩资产代币化发行,节省70-80%跨境结算成本 [9] - 稳定币在RWA生态中扮演流动性工具角色,支持跨链资产配置与差异化收益管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DX指出稳定币规模增长将催生链上资产配置需求 [9] 技术耦合与价值循环体系 - RWA与稳定币形成"资产数字化-结算高效化-配置结构化"增强循环,稳定币提供底层流动性支撑与定价基准,推动链上实物资产规模化生态发展 [10] - 区块链技术实现现实资产链上代币化,稳定币作为结算工具提升交易效率与可审计性,加速传统经济与加密服务体系融合 [9][10] 市场发展动态 - 加密资产市场快速发展,稳定币凭借价值稳定性成为数字货币领域关键创新,在跨境支付和DeFi场景广泛应用 [2] - RWA上链模式为数据资产开辟新交易途径,各国监管框架落地有望加速数字资产业态爆发 [2]
聚焦主权货币之争,潘功胜陆家嘴论坛详解全球金融体系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6-18 17:09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体系处于动态演进中,美元自二战后确立主导地位但存在内在不稳定因素,主权货币国优先考虑本国利益可能影响全球公共品供给并引发金融危机 [2] - 国际社会探讨两个改革方向: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形成少数强势货币竞争机制,或采用IMF特别提款权(SDR)作为超主权国际货币 [2] - 多极化货币体系有助于提升韧性,未来可能形成少数主权货币并存竞争格局,SDR理论上能更好承担全球公共品职能但需优化发行机制与扩大使用范围 [3] 跨境支付体系 - 传统跨境支付体系效率低、成本高且易被政治化,新兴趋势包括本币结算普及、区域性多边支付系统出现以及支付系统互操作性提升 [4] - 亚洲地区通过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显著提高零售支付便利性,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发展,缩短支付链条但带来监管挑战 [4][5] 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 2008年后全球金融监管强化事前防范,但当前面临监管碎片化、《巴塞尔协议III》执行受政治影响导致监管套利风险 [6] - 数字金融与加密资产等领域监管协调不足,人工智能应用缺乏统一标准,非银行中介机构融资占比上升但监管薄弱 [6] - 需以IMF为核心构建多元金融安全网,维护监管一致性与权威性 [7]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 国际金融组织份额与投票权未反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改革需提高其话语权并践行多边主义,IMF份额调整是完善治理的关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