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33个项目激烈比拼,这场医疗健康领域数据决赛在穗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8:46
大赛概况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广州赛站决赛于9月10日举行 聚焦金融服务与医疗健康两大赛道 63个项目从初赛晋级[1] - 医疗健康赛道有33个项目团队参与展示与答辩 探索数据在医疗服务便捷性 健康监测 疾病筛查 精准治疗 新药研发 预后管理等全周期的应用价值[1] -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熊雄强调 数据与医疗结合可突破医疗服务时空限制 提升效率质量 并为产业注入新活力[1] 参赛项目亮点 - 广东省人民医院项目构建覆盖医疗 养老的全域数据湖及"CIM+智慧服务"云平台 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实现老年人医养康数据全链条管理 并研发健康画像与供需匹配算法 已应用于长者饭堂 智慧病房和社区适老改造[3] - 广州开发区医院项目通过"心电AI+POCT设备+条码溯源"及区域协同数据平台 构建"胸痛一张网" 打通基层与医院数据链 沉淀区域急救数据库 为脑卒中 创伤等急危重症救治提供基础[4] - 金域医学凭借多源数据积累优势 拓展呼吸道感染领域 构建多中心多模态高质量数据集 开发病原体预防预警算法 搭建全国T+1级别监测分析平台 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4] 广州医疗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 - 广州拥有全国密度领先的优质医疗集群 包括顶尖三甲医院矩阵 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 计划5年内推动生物医疗与健康产业迈入3000亿产业集群[7] - 广州颁布卫生行业数据采集规范 建成可信数据空间 建设医疗资源大数据中台 并将智能医学工程列入急需人才引进项目[7] - 广州数据交易所等平台降低医疗数据资产交易合规成本 提供政策与平台双重支撑 激发产业创新活力[7] 赛事生态与产业协同 - 黄埔区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 由科学城数科集团承办赛事 协调专家提供赛前辅导 并计划投资建设"湾区智城"可信AI赋能平台 挖掘数据在精准医疗 资源整合 药品研发等场景潜力[8] - 赛事注重长效生态建设 从单一竞技升维为可持续发展生态培育 借助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 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对接与合作机会 加速解决方案落地[8]
探访杭州医药港:AI如何按下新药研发“快进键”?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5:52
中新网杭州8月29日电(张煜欢)创新药事关国计民生,是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 高科技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重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10年研发周期、10亿美元投入、不足 10%成功率"的"三高"困局是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面临的共同困境。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AI在药物研发 中的深度应用正逐步改变这一局面,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精准、高效的时代。 AI究竟如何按下新药研发的"快进键"?近日,记者探访位于杭州市钱塘区的杭州医药港。这一汇聚了众 多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港口",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之下,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圈。 图为"金沙"AI制药智能体。张煜欢摄 打造药物研发"融合体" 在创新药研发这场充满未知的冒险中,远森制药如同一艘敏锐的小帆,成功搭上了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 物研究院(下称"浙大智药院")的"创新东风"。 不久前,上述企业自主研发的全新靶点抗癌药物,通过浙大智药院AI辅助药物筛选,成功跨越了从理 论到实践的第一道"天堑",为后续药物上市赢得了宝贵时间。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在重构药物研发路径。例如德睿智药自主研发的"一站式AI驱动新药研发平 台",不仅可大幅降低研发 ...
健麾信息: 上海健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9亿元,同比增长9.0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5万元,同比下降82.99%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8.16% [2]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同比下降81.8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9.9万元,较上年同期显著改善 [2][20] 业务发展状况 - 主营业务涵盖智慧药房、智能化静配中心和智能化药品耗材管理三大领域 [10] - 已为北京协和医院等千余家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药品智能化管理服务 [9] - 全国十强医院中有5家使用公司产品,前五十强医院中50%以上是公司客户 [9] - 正在研发医院物流机器人、自动化药库和自动化中药饮片发药机等新产品 [12] 海外市场拓展 - 在中国台湾、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7个海外市场实现突破 [15][16] - 与沙特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设立合资公司,推动沙特医疗产业数字化 [15] - 与西班牙、以色列、新加坡等10个市场的经销商建立稳定合作 [16] 战略合作与创新 - 与美团买药合作打造"智慧药店"项目,已运营20多家门店 [17] - 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批量复制推广"智慧药店"模式 [17] - 探索医保线上支付模式,并向"智慧融合仓"模式拓展 [17]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研发费用为975.8万元,同比下降13.16% [20] - 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研发团队在行业内深耕近20年 [18] - 产品可兼容绝大多数医院HIS或SPD系统 [18] - 已构建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拥有百余名售后服务工程师 [19]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行业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4] - 发达国家药房自动化系统平均普及率约30%,美国医院配备率达97% [5] - 中国政策要求三级医院配备自动化系统,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6][7][8] - "处方外流"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为零售药房转型带来机遇 [9]
“数智赋能医疗”——2025医院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毕节圆满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8-10 03:09
会议背景与主题 - 2025医院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贵州毕节市召开,聚焦医疗领域自主创新与AI技术的前沿探索、应用实践及未来趋势 [1] - 会议由《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贵州省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协办,汇聚行业专家、学者、医疗机构管理者及技术骨干 [1] - 会议旨在通过持续创新技术筑牢医疗健康数字化底座,以AI赋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华为医疗数字化实践 -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与华为合作共建新一代数据中心,采用华为DCS存算分离解决方案、ARM架构服务器及Dorado存储设备 [2] - 数据中心以开放兼容架构承载HIS、PACS、EMR、LIS等核心系统,高效应对高并发、大流量、高频次交互业务场景 [2] - 华为样板点展示为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标杆案例 [4] 技术研讨与行业分享 - 分论坛聚焦医疗信创与AI前沿技术,举行"新一代医疗数据中心样板点"揭牌仪式 [5]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分享国际医学AI前沿探索成果 [7] - 华为介绍开放兼容技术架构如何支持医疗机构高效运营 [7]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展示叮呗大模型在主动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7] -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探讨大模型技术在医疗健康中的资源优化应用 [7] - 云南省肿瘤医院分享DeepSeek在临床决策支持与患者管理的实践经验 [7]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析AI技术在不同医疗场景中的适配性与创新路径 [7] 会议成果与行业展望 - 研讨会为医疗行业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9] - 行业认为持续创新与开放兼容技术合作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9] - 华为将继续携手医疗机构,以根技术开放领先为驱动,构建智慧医疗生态 [9]
全球及中国患者服务类App创新趋势及发展动向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27 06:26
患者服务类App市场概述 - 产品类型分为基础就医服务、健康监测与提醒、远程医疗及其他,增长趋势显示2020-2031年复合增长率显著[1][2]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临床、个人健康管理和慢病随访,全球规模呈现持续扩张态势[1][3] - 行业在"十五五"期间发展特点包括技术驱动和用户需求多元化,进入壁垒涉及数据合规与医疗资质[1][4] 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 - 全球市场规模2020-2031年预计从百万美元级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占比逐年提升[2][1][2][2] - 北美和欧洲为成熟市场,亚太地区(尤其中国、印度)增速领先,拉美及中东非洲处于早期阶段[2][2][1][5]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超20%,本土企业如平安好医生、微医占据主导[3][9][1][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Top 5厂商市场份额集中度达45%,平安好医生、MyChart等位列第一梯队[3][7][3][3] - 中国企业收入增速高于国际厂商,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3][9][1][8][1][1] - 全球并购活跃,头部企业通过投资扩展区域覆盖和垂直应用场景[3][8] 产品与应用细分 - 远程医疗类产品增速最快,2025年预计占全球总规模的35%[4][1][1][4] - 临床应用场景规模最大,慢病随访需求在老龄化背景下快速增长[5][1][5][3] - 中国市场健康监测类App份额达28%,个人健康管理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4][2][5][2] 代表企业动态 - 平安好医生2020-2025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30%,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8][1][1][1] - 国际厂商Babylon Health通过AI问诊技术扩展亚太市场,收入增速达25%[8][1][0][8][1][3] - 京东、美团依托平台流量优势切入医疗健康服务,2025年预计收入突破5亿美元[8][6][8][7] 产业链与模式 - 上游依赖云计算和医疗设备供应商,下游对接医院和保险机构形成闭环[7][1][7][4] - 主流商业模式包含订阅制、佣金分成和B2B服务采购,远程医疗占比提升优化毛利结构[7][2][7][3]
DocGo (DCGO)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0 05: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DocGo (DCGO),一家移动医疗公司,提供医疗运输和移动医疗服务 [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是移动医疗公司,有大型医疗运输平台和移动医疗平台,能将医疗服务送到患者需要的地方,或在患者出院时将其转运到所需的护理地点 [4] - 公司从医疗运输业务起步,构建了出色的急救医疗服务(EMS)技术平台,去年该平台为合作伙伴计算了1500万个预计到达时间(ETA) [5] - 过去十年公司已为1000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8] 医疗运输业务 - **业务规模与增长**:该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中期指导收入为3.15亿美元,第一季度医疗运输量创历史新高,年增长率达10 - 15% [9][13] - **增长驱动因素**:与现有合作医院系统存在内在有机增长,因美国患者增多带来运输需求增加;同时不断签约新的医院系统,带来阶梯式增长 [12][13] - **深化合作机会**:公司服务美国30个州的数百家医院,在48个州获医生集团医疗服务许可,还服务英国许多医院信托机构,有机会与现有合作医院系统深化合作,提供更多服务,如心脏监测、患者监测和过渡性护理管理等 [14][15] - **未来运输量目标**:今年指导运输量为57.5万次,预计明年可达70万次,增长基于签约新医院系统、地理扩张和增加现有合作医院系统内的医院数量 [16][18] - **竞争优势**:凭借自身技术平台取代现有供应商的技术平台,为医院系统提供专用救护车和团队,带来可预测性,使医院系统能高效管理患者流动,提高床位利用率,从而获得市场份额 [19][27] - **定价模式**:与医院系统签订合同,根据历史数据为其提供专用救护车和团队,按天计费,向保险公司收费,若收取费用不足,医院系统需弥补差额,医院系统承担一定费用以确保车辆高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30][31] 面向支付方的业务 - **业务模式**:与支付方和供应商团体合作,为有护理缺口的患者提供超40种居家护理服务,保险公司提供慢性病患者名单,公司上门服务以填补护理缺口 [35] - **业务增长**:该业务增长迅速,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最初有一家支付方分配2000名患者,目前已从一年前的70万名患者增加到90万名,增长率达28% [39][43] - **收入模式**:目前采用按服务收费模式,每次上门服务收取定制费用,按填补的护理缺口数量收费,未来可能逐步转向初级保健费率、人头费和基于价值的支付模式 [43][44][46] - **增长机会**:有很大增长空间,可提高现有患者名单的转化率,优化沟通节奏,增加服务种类,拓展到其他州,签约更多支付方 [48][54] 偏头痛业务 该业务正在逐步结束,应收账款余额从1.5亿美元降至1亿美元,公司对收款有信心,款项正在收回并转化为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 [67] 政府业务 - 今年市政项目会有一些收入,但因收入金额和时间难以预测,已从指导中剔除,市政收入将作为医疗运输和居家护理业务指导之外的增量单独报告 [69] - 公司有超30份半年多前提交的招标书(RFP)未得到回复,部分项目延迟,如一个原计划2月启动的市政疫苗接种项目,5月才收到中标通知,本月才开始启动 [75][76][77]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 SG&A占收入的百分比是业务利润率压力和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亏损的驱动因素,公司专注于削减与市政工作相关的集中SG&A,同时保持医疗运输业务的高效运营,并在支付方和供应商垂直领域加大投资,以把握巨大的增长潜力 [79][8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初级保健业务采用独特的劳动力模式,派遣持牌实用护士(LPN)和医疗助理上门服务,由总部的医生、护士从业者或医师助理实时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利用稀缺资源,扩大服务规模 [60][61] - 公司认为目前按服务收费模式未充分体现为医疗系统创造的价值,未来将寻求获得相应回报的方式 [63][64][65]
AI驱动医疗数字化加速 平安健康(01833)医险协同+AI赋能获大行看多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3:5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趋势 - 行业现已至风险/回报平衡点,主要受AI等市场β因素推动 [1] - 行业进入盈利与估值匹配阶段,受益于AI技术政策支持及消费升级 [1] - 医疗数字化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关注重点,摩根大通全球峰会将其列为核心讨论领域 [1] 平安健康业务表现 - 公司利用与平安集团并表优势,通过医险协同为金融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1] - F端(金融客户)及B端(企业客户)业务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AI技术持续优化,应用于智能问诊、健康管理等场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1][2] - 大摩维持公司"平配"评级,目标价7.5港元 [1] 中国经济与港股市场展望 - 摩根大通上调中国全年GDP增速预测至4.8%,消费和投资因政策支持增强 [2] - 医疗健康行业受益于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提升 [2] - 2023年三季度起香港市场跑赢亚洲其他市场,MSCI中国指数盈利预期从14%上调至16% [2] - 摩根大通看好港股表现,尤其互联网与医疗两大高成长行业 [2] 行业竞争与商业模式 - 主要平台企业采取不同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推动医疗数字化趋势下的盈收加速 [1] - 平安健康作为互联网医疗代表企业,其AI应用与行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