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通胀
搜索文档
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拉加德称去通胀进程已告一段落
第一财经· 2025-09-12 08:44
利率决议与政策立场 -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存款机制利率在2%不变,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分别维持在2.15%和2.40%,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继7月后连续第二次维持利率稳定 [1]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去通胀进程已告一段落,当前通胀水平已接近央行目标,未来利率决策将逐次会议、视数据而定 [1] - 本次利率决议为一致通过,显示管委会对现阶段政策立场有共识,通胀率若在目标附近小幅波动不会自动触发政策反应 [2] 通胀前景与预测 - 欧洲央行对通胀前景的评估基本未变,最新预测显示欧元区总体通胀在2025年均值为2.1%,2026年为1.7%,2027年为1.9% [2] -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预计2025年为2.4%,2026年降至1.9%,2027年为1.8%,意味着中期通胀水平大体稳定在2%附近 [2] - 资产购买计划(APP)和疫情紧急购买计划(PEPP)投资组合正以稳定且可预期的速度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进展顺利 [2] 市场预期与内部观点 - 市场人士认为欧洲央行已进入政策观望期,自去年将存款机制利率从4%连续八次下调至2%以来,货币政策立场已由收紧转向中性 [3] - 交易员预计今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不足三分之一,利率大概率在明年维持稳定 [3] - 内部声音并非完全一致,立陶宛央行行长暗示若欧元持续走强或外部不确定性加剧,不排除12月降息的可能,而欧洲央行执委则强调未来几年通胀或有上行风险 [3] 外部风险与挑战 - 美联储预计将在下周启动新一轮降息,若释放更强烈的宽松信号可能重新点燃欧元升值势头 [3] - 美国政府最新一轮关税政策和移民限制可能通过贸易与投资渠道增加欧洲经济的不确定性 [3] - 法国政府因预算改革危机垮台,两年内第五位总理更替,市场担忧政治不确定性或削弱欧元区复苏势头 [3] 经济增长预期与表现 - 最新预测显示欧元区2025年增长预期上调至1.2%,高于此前的0.9%,反映出商业活动和消费者信心改善 [4] - 2026年增长预期小幅下调至1.0%,2027年维持在1.3% [4] - 近期数据显示8月欧元区商业活动继续扩张,德国企业信心升至自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凸显经济在外部冲击下保持韧性 [4]
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拉加德称去通胀进程已告一段落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2 08:20
货币政策决议 -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存款机制利率在2%不变,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分别维持在2.15%和2.40%,符合市场普遍预期[1] - 这是继7月暂停降息后,欧洲央行连续第二次维持利率稳定[1] - 利率决策将逐次会议、视数据而定[1] 通胀前景评估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去通胀进程已告一段落,当前通胀水平已接近央行目标[1][2] - 最新预测显示,欧元区总体通胀在2025年均值为2.1%,2026年为1.7%,2027年为1.9%[2] -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预计2025年为2.4%,2026年降至1.9%,2027年为1.8%,中期通胀水平大体稳定在2%附近[2] 资产购买与市场运行 - 资产购买计划(APP)和疫情紧急购买计划(PEPP)投资组合正在以稳定且可预期的速度缩减[2] - 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运行有序,资产负债表缩表进展顺利[2] - 本次会议上并未讨论传导保护工具(TPI)[2] 政策展望与内部观点 - 自去年将存款机制利率从4%连续八次下调至2%以来,货币政策立场已由收紧转向中性[3] - 交易员预计今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不足三分之一,利率大概率在明年维持稳定[3] - 立陶宛央行行长吉西姆库斯暗示,若欧元持续走强或外部不确定性加剧,不排除12月降息的可能[3] 外部风险因素 - 美联储预计将在下周启动新一轮降息,若释放更强烈的宽松信号,可能重新点燃欧元升值势头[3] - 美国政府最新一轮关税政策和移民限制,可能通过贸易与投资渠道增加欧洲经济的不确定性[3] - 法国政府因预算改革危机垮台,两年内第五位总理更替,市场担忧政治不确定性或削弱欧元区复苏势头[3] 经济增长预期 - 2025年增长预期上调至1.2%,高于此前的0.9%,反映出商业活动和消费者信心改善[4] - 2026年增长预期小幅下调至1.0%,2027年维持在1.3%[4] - 8月欧元区商业活动继续扩张,德国企业信心升至自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凸显经济韧性[4]
宣布了!不降息,直线拉升!机构:下一步可能加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23:25
利率决策 -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存款机制利率2.00%,主要再融资利率2.15%,边际借贷利率2.40% [1][4] - 这是欧洲央行连续第二次在政策会议上决定保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4] - 利率决定是一致通过的 [4] 政策立场与通胀评估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去通胀过程已结束,通胀水平处于2%的中期目标附近 [1][4] - 管理委员会对通胀前景的评估基本保持不变,准备调整所有工具以确保通胀在中期内稳定在2% [4][5] - 欧洲央行不会预先承诺特定的利率路径,决策将基于对通胀前景及相关风险的评估 [6] 经济与通胀预测 - 欧洲央行上调2025年整体通胀率预期至2.1%(6月预期为2.0%),上调2026年预期至1.7%(6月预期为1.6%),下调2027年预期至1.9%(6月预期为2.0%) [4] - 预计2025年核心通胀率为2.4%,2026年为1.9%,2027年为1.8% [4] - 预计2025年GDP增长率为1.2%(较6月预测的0.9%上调),2026年小幅下调至1.0%,2027年维持1.3%不变 [4] 经济现状与前景 - 当前经济因需求的韧性而增长,经济增长的逆风明年应该会消退 [4][5] - 制造业和服务业均出现增长,劳动力市场仍强劲,贸易不确定性已明显减弱 [4][5] - 未来更高关税、强势欧元和竞争将抑制经济增长 [4][5] 市场解读与周期展望 - 施罗德银行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周期已经结束,随着贸易不确定性消退,欧元区复苏将加速 [6] - 瑞银经济学家同样认为宽松周期已经结束,考虑到针对国防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欧洲央行不会进一步降息 [7] - Aberdeen机构认为欧洲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可能是加息,而不是降息 [6] 市场反应 - 截至发稿,欧元兑美元EUR/USD持续走高,报1.17364 [8]
贵金属市场周报-20250829
瑞达期货· 2025-08-29 18: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贵金属市场延续强势反弹格局,受降息预期稳固和避险情绪抬升影响,虽经济数据有韧性但美元未获支撑,实际利率缺趋势性上行动力,提振黄金货币属性 [7] - 周五夜间7月核心PCE环比数据及下周五非农报告是关键指引,若验证通胀放缓或就业数据放缓,金价有望突破新高;俄乌停火谈判达成停火协议或削弱金价避险属性使上行承压 [7] - 操作上建议逢低轻仓布局,给出沪金2510、沪银2510、伦敦金、伦敦银下周关注价格区间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要点小结 - 行情回顾:鲍威尔“谨慎降息”后威廉姆斯和沃勒表明鸽派立场,降息预期稳固,特朗普威胁抬升避险情绪;美国二季度GDP年化增长率修正值3.3%高于预期,劳动力市场有韧性,通胀数据放缓抬升,“去通胀”有进展,美元未获支撑,实际利率缺趋势性上行动力,贵金属市场维持韧性 [7] - 行情展望:7月核心PCE环比数据若验证通胀放缓,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宽松预期或升温推动金价新高;若非农报告显示就业放缓,降息预期提振或推动金价突破阻力;俄乌停火谈判达成协议或削弱金价避险属性,但俄方达成意愿低 [7] - 操作建议:逢低轻仓布局,沪金2510合约下周关注750 - 800元/克,沪银2510合约关注9350 - 9450元/千克,伦敦金价关注3350 - 3450美元/盎司,伦敦银价关注38.5 - 39.5美元/盎司 [7] 期现市场 - 价格表现:截至2025 - 08 - 29,COMEX白银报39.55美元/盎司,环比涨0.34%,沪银主力2510合约报9386元/千克,环比涨2.11%;COMEX黄金报3470美元/盎司,环比涨1.54%,沪金主力2510合约报785.12元/克,环比涨1.52% [11] - ETF持仓:截至2025 - 08 - 28,SLV白银ETF持仓量15333吨,环比增0.40%,SPDR黄金ETF持有量967.94吨,环比增1.20% [17] - 投机净持仓:截至2025 - 08 - 19,COMEX黄金总持仓438541张,环比跌1.71%,净持仓212590张,环比跌7.36%;COMEX银总持仓158477张,环比涨1.31%,净持仓46549张,环比涨5.15% [23] - CFTC持仓:截至2025 - 08 - 19,COMEX黄金非商业多头持仓275277张,环比减4.50%,非商业空头持仓62687张,环比增6.90% [29] - 基差情况:截至2025 - 08 - 28,黄金基差 - 3.22元/克,环比跌51.9%;白银基差 - 28元/千克,环比跌247.40% [33] - 库存情况:截至2025 - 08 - 28,COMEX黄金库存38764636.49盎司,环比增0.49%,上期所黄金库存37455千克,环比增3.05%;COMEX白银库存508778300盎司,环比增0.10%,上期所白银库存1109123千克,环比减2.80% [39] 产业供需情况 白银产业情况 - 进口情况:截至2025年7月,中国白银进口数量当月值252977.88千克,环比减7.46%;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当月值154158134.00千克,环比增22.32% [45] - 下游需求:截至2025年7月,因半导体用银需求增长,集成电路产量当月报4690000.00块,当月同比增速15% [51] 白银供需情况 - 供需格局:呈现紧平衡格局,2024年底白银工业需求680.5百万盎司,同比升4%;硬币与净条需求190.9百万盎司,同比降22%;白银ETF净投资需求61.6百万盎司,上年同期 - 37.6百万盎司;总需求1164.1百万盎司,同比降3% [57] - 供需缺口:呈逐年缩小态势,2024年底白银供应总计1015.1百万盎司,同比升2%;需求总计1164.1百万盎司,同比降3%;供需缺口 - 148.9百万盎司,环比降26% [61] 黄金产业情况 - 价格情况:截至2025 - 08 - 28,中国黄金回收价报776.40元/克,周环比涨0.83%;老凤祥黄金报1013元/克,环比涨0.80%;周大福黄金报1009元/克,环比涨0.30%;周六福黄金报991元/克,环比涨0.61% [65] 黄金供需情况 - 需求情况:2025Q2黄金ETF投资需求小幅下滑,央行购金节奏放缓,金价高企使金饰制造需求边际下降 [67] 宏观及期权 - 宏观数据:近期降息预期大幅抬升,美元延续偏弱运行;10Y - 2Y美债利差走阔,CBOE黄金波动率上升,SP500/COMEX金价比下降;本周美国10年盈亏平衡通胀率小幅上升;2025年8月,中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约2.18吨 [73][78][83][88]
海外观察:美国2025年6月CPI数据:关税冲击初显,三季度或难降息
东海证券· 2025-07-16 15:01
美国6月CPI数据情况 - 美国6月CPI同比2.7%,预期2.7%,前值2.4%;环比0.3%,预期0.3%,前值0.1%。核心CPI同比2.9%,预期3.0%,前值2.8%;环比0.2%,预期0.3%,前值0.1%[2] 通胀影响因素 - 能源价格回升,能源商品价格环比由前值 -2.4%转为1.0%,能源服务价格环比由前值0.4%上升至0.9%[2] - 关税传导初步显现,核心商品价格同比由前值0.3%抬升至0.7%,环比由前值0.0%上升至0.2%[2] - 住房市场延续降温,住房价格同比由前值3.9%下降至3.8%,环比由前值0.3%下降至0.2%[2] - 除住房市场外,其他核心服务价格温和抬升,医疗服务同比由前值3.0%上升至3.4%,运输价格同比由前值2.8%上升至3.4%[2] 市场表现及风险 - 美国6月CPI出炉后,美股收平,美债收益率上涨,美元指数上涨,黄金下跌[2] - CME FedWatch显示市场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降至53.5%[4] - 6月回升的通胀数据和疲软的非农私营就业数据加大美国“滞胀”风险,若7月数据再次背离,美联储或在“稳就业”和“去通胀”中抉择[2] 风险提示 - 美国关税谈判不及预期导致通胀预期上行,美国经济和就业下行超预期[2]
【财经分析】全球不确定性升高或让澳大利亚央行5月降息成定局
新华财经· 2025-05-01 22:21
通胀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澳大利亚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保持在2.4%不变 [1] - 截尾均值通胀率降至2.9% 处于澳大利亚央行设定的2%-3%目标区间 [1] - 去通胀进度符合澳央行预期 5月20日澳央行降息基本已成定局 [1] 经济增长 - 澳大利亚去年四季度才摆脱连续7个季度的人均GDP环比负增长 [2] - 特朗普挑起"关税战"给澳大利亚经济蒙上阴影 重新引发经济衰退担忧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特朗普贸易战将给澳大利亚经济造成130亿澳元损失 [3] 利率政策 - 澳大利亚央行2月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1% 为2020年11月后首次降息 [2] - 市场普遍认为利率仍然较高 家庭财务压力较重 [2] - 分析人士预计5月20日澳央行会将现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85% [4] 经济预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澳大利亚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1%下调至1.6% [3] - 澳大利亚经济增速恢复将比政府预测的要慢 [3]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升级 可能推迟投资项目决策 [3] 行业观点 - 西太平洋银行认为澳央行5月降息可能性已"锁定" [4] - 澳新银行认为澳央行5月降息25个基点几乎是确定的 [4] - 通胀数据为降息预测提供了支撑 [4]
欧洲央行副行长Guindos:预计去通胀过程将继续。欧洲央行不计划对现有工具进行大幅调整。
快讯· 2025-04-28 21:59
欧洲央行政策展望 - 欧洲央行副行长Guindos预计去通胀过程将持续 [1] - 欧洲央行暂无计划对现有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重大调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