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经济

搜索文档
美国消费永远增长的神话即将破灭?普华永道发出警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0:16
这是2020年以来美国关键消费季数据首次出现显著下降,而且有超过8成的美国消费者预期会在未来6个月内削减开支,背后原因涵盖新关税、物价上涨和 生活成本增高等。 每经编辑|金冥羽 图片来源:普华永道 基于对4000名美国消费者的调研,普华永道的《2025假期展望》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预期其假日季支出将较2024年同期平均下降5%。 这种注重体验的消费趋势,也被称为"犒赏经济"。它可以被视作"口红经济"的升级版。口红经济带有一定的消费降级色彩,即当经济形势不好、收入普遍 下降时,人们会倾向于减少大额支出,转而购买一些类似口红这样价格不算很贵但可以提供一定情绪价值的商品。相较而言,犒赏经济有着更强的消费分 化色彩,对情绪价值的追求度也更高。 普华永道的这份报告还凸显出一个格外引人关注的趋势:相较其他年龄群体,美国Z世代(27岁及以下年轻人)今年预期消费下降的幅度格外明显。 与2024年同比暴增37%截然相反,美国年轻人表示计划比去年减少23%的支出,凸显出消费模式如何迅速随经济现实变化而波动。当下更严峻的就业市 场、生活重大变故带来的固定支出上升,以及年轻人本身储蓄有限,都有可能是美国年轻人缩减开支背后的原因。 据 ...
美国为何开始流行“犒赏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8-31 07:21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凌晨两点,在美国曼哈顿一幢写字楼里,年轻的投行分析师莉莉在电脑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号,屏幕 右下角弹出的工作时长停在"14小时23分"。莉莉并没有立刻收拾东西,而是点开外卖软件,花35美元点 了一份布鲁克林网红店的松露意面——不是因为饿,只是因为"一天的时间里,总该有点甜"。 类似的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美国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反复上演。对于这种现象,经济学家们赋予其一个 新概念——"犒赏经济"。 简单地说,犒赏经济是一种"犒赏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形态。 不久前,投资银行皮尔·亨特的零售分析师约翰·史蒂文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史蒂文森看来,犒赏经济可以被视作"口红经济"的升级版。口红经济带有一定的消费降级色彩,即当 经济形势不好、收入普遍下降时,人们会倾向于减少大额支出,转而购买一些类似口红这样价格不算很 贵但可以提供一定情绪价值的商品。相较而言,犒赏经济有着更强的消费分化色彩,对情绪价值的追求 度也更高。"在'犒赏经济'下,人们一方面会削减日常生活开支,另一方面会花很多的钱去看一场演唱 会。" 据欧美多家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末,美国信用卡违约率已经攀升至14年来最高值 ...
贵价烘焙,攻占北上广
虎嗅· 2025-08-22 18:33
近期,精品烘焙在一线城市持续升温——UH祐禾北京合生汇店开业即现长队,石头先生的烤炉上海首 店试吃人群环绕半层楼,Paper Stone北京国贸店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杭州、深圳等地门店更屡创日销 10万元的销售成绩。 与普通面包相比,这些精品烘焙店产品价格显著偏高,人均消费达40~60元,却仍吸引大量年轻人排队 购买。从透明厨房呈现的现烤烟火气,到进口原料堆砌的"实在感",再到网红装修营造的打卡仪式 感,"贵价烘焙风"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消费逻辑? 贵价烘焙,攻占北上广 "35元一个吐司、28元一个乳酪面包,却挤满了人""买面包排了两小时愣是没排到""今年大概有1万人在 合生汇抢面包",近期,有关精品烘焙的讨论在小红书上热度居高不下。众多博主前往精品烘焙店打 卡,发现不少此类门店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 产品方式,人均40元以上,但产品用料足,品类全,碳水管饱。与大众烘焙不同,这一轮精品烘焙人均 价格处于40~60元区间。像祐禾面包,招牌吐司售价28元,一份脏脏包卖22元,人均消费接近40元; Paper Stone的牛角包价格在20~30元,人均消费达62元。 虽说这类精品烘焙店人均40元以上的价格,看似超出 ...
古驰上半年收入回到2017年水平,拖累集团净利润跌近一半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4:42
法国奢侈品巨头Kering开云集团7月29日晚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销售和利润 均出现两位数下滑,且降幅超出市场预期。至此,集团已连续四个季度收入不及预期。在全 球高端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环境下,奢侈品牌集体过冬,但开云的挣扎程度超过外界想象。 集团第二季度营收37亿欧元,同比下降18%,超过第一季度14%的跌幅,下滑趋势仍在加剧,导致上半 年集团整体收入下跌16%至75.87亿欧元,营业利润大跌38.7%至9.69亿欧元,净利润大跌46%至4.74亿欧 元。 开云核心品牌、收入支柱Gucci古驰业绩尤为惨烈,第二季度营收为14.6亿欧元,同比大跌25%。上半年 收入下跌26%至30.27亿欧元,营业利润大跌52%至4.86亿欧元,品牌营收已经跌回了2017年上半年的水 平。 自2014年成立以来,开云眼镜打破传统授权运营模式,转向直接掌控设计、生产与分销。目前,其为包 括集团旗下古驰、圣罗兰、巴黎世家、华伦天奴等在内的14个品牌提供全品类眼镜产品支持。奢侈品牌 独立运营眼镜业务后能100%享有这些业务产生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在服装皮具等主力品类遭遇市场寒 冬的当下,为集团提供了宝贵的增长动力。此前 ...
2025Q2大类资产复盘笔记:大波动带来的机会
天风证券· 2025-07-13 22:15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全球资产历经关税风险释放,A股探底回升重回3400点,中债利率下行,商品超跌后震荡,全球股指多数收涨;A股基本面偏弱,宏观流动性有降准降息,微观资金有波动,产业上口红经济、创新药出海和香港稳定币发展;海外市场关税落地后不确定性加剧,美国通胀升温滞涨风险上行 [2][3][4] 大类资产回顾 大类资产总览 - A股探底回升重回3400点,4月超跌修复,5月回升后震荡,6月站稳3400点;中债利率下行,4 - 6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走低,二季度下行16.6BP;商品超跌后震荡,南华工业品指数4月走弱,5月冲高回落,6月震荡回升,二季度下行5.3%;全球股指多数收涨,纳指领涨17.7% [10] A股市场 - 宽基指数多数收涨,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涨3.26%、1.25%、2.34%,科创50跌1.89%,微盘股指数大涨22.16%;风格上金融、成长领涨,分别收涨9.42%、4.32%;行业上国防军工、银行、通信、传媒领涨,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钢铁领跌 [14] - 4月特朗普关税落地市场超跌反弹,5月指数震荡、主线快速轮动,6月稳定币、创新药双线并行,沪指站稳3400点 [15] 债券 - 中债收益率窄幅震荡下行,4 - 6月10年期和1年期国债收益率均震荡走低,二季度分别下行16.6BP、19.8BP,期限利差走阔;存单利率与10年期国债利率倒挂一度被打破,季末回归倒挂;信用利差冲高回落,二季度共计下行2.3BP [30][31] 商品市场 - 主要大宗商品涨跌不一,黄金高位震荡,COMEX黄金涨5.23%,原油冲高回落,ICE布伦特原油跌10.89%,南华工业品指数超跌后震荡回升 [32] 海外权益 - 全球股指多数收涨,韩国综合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日经225指数领涨,仅法国CAC40指数、深证成指收跌;美股走强,欧股分化;AH溢价指数一度跌至五年来新低 [46][47][49] 美债 - 美债利率冲高回落,10年期美债利率二季度共计上行1BP,2年期美债利率共计下行17BP,期限利差回升;隐含通胀探底回升,6/30报2.29%;中美利差震荡走阔,从-2.36%(4/1)走阔至-2.59%(6/30) [60][61] A股情况 基本面 - 二季度基本面表现偏弱,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但均处收缩区间,CPI同比连续三个月持平于-0.1%,PPI同比跌幅持续走阔,三大经济数据连续两个月回落 [69] 宏观流动性 - 社融小幅回落,社融TTM 5月下行至9.17%,企业、居民中长贷TTM同比跌幅收窄,M1同比连续5个月为正,M1 - M2剪刀差收窄 [74] - 5月降准降息落地,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 - 6月DR007月均值边际下行 [76] 微观资金 - 南下资金、ETF冲高回落后再度回升,6月新成立基金份额突破千亿;北上资金继续回落,陆股通成交额占比6/30报10.21%;融资融券余额窄幅震荡;ETF成交额4月冲高,5 - 6月回落,6月底回升 [87] 产业 - 口红经济再度盛行,LABUBU引发全球热潮;创新药出海掀起热潮,市场认为其展现全球竞争力并进入盈利周期;香港稳定币快速发展,相关政策和资格获批 [96][97] 海外市场情况 对等关税落地 - 4月上旬海外有流动性风险特征,大宗商品下跌,美股、欧股低迷,美债、美元受抛售,VIX指数冲高;5月关税交易缓和,美国股、债、汇企稳 [101] 美国经济 - 通胀升温,滞涨风险上行,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冲高回落,财政赤字小幅回落,失业金初请人数震荡走高,经济景气指数探底回升,通胀指数高位回落,5月、6月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降息预期降温 [106]
90%以上的县城房产未来是否会价值归零?
集思录· 2025-07-11 16:00
县城房产投资价值分析 - 核心观点:县城房产面临人口流失和存量二手房产无人接盘的双重压力,可能成为负资产 [1] - 制造业内迁和待遇差距缩小导致人口流动方向改变,工人去沿海打工比例大大减少 [1] - 许多县区已发展本地特色大型工厂并大量招人,改变了传统人口向上流动模式 [1] - 普通大学生更倾向于在老家或周边县乡谋取稳定职业而非前往大城市 [1] 人口流动趋势变化 - 2020年后出现明显从高线级城市向低线级城市回流的现象 [2] - 实例显示有人从上海回到成都,成都回到泸州乐山,乐山去五通桥犍为工作 [2] - 高铁开通带动部分县城外地游客增加,街面呈现欣欣向荣景象 [2] 城市线降级争议 - 反对观点认为城市线降级不是社会常态,而是经济下行期的暂时现象 [3] - 一线城市竞争加剧和裁员导致"卷不动"或"回家躺平"现象 [3] - 低线级城市经济火热与消费降级下的口红经济现象相关 [3] - 类比爱尔兰饥荒时的吉芬商品现象 [3] 财富传递效应分析 - 高线级城市人口回乡带来一次性财富效应而非可持续收入效应 [4] - 低线级城市物价刺激实际商品消费增加,但收入同步下降 [4] - 财富扩散效应依赖持续的人口回流,链条易断裂 [4] 经济周期与城市发展 - 房地产驱动的下行周期接近尾声,负面影响边际减弱 [5][6] - 高线级城市经济运行效率天然高于低线级城市 [6] - 长期来看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仍是普遍规律 [6] - 县城繁荣建立在经济和收入下行前提下,具有暂时性 [6] 县城差异与市场表现 - 全国1600多个县中百强县仍能保持一定价格 [7] - 苏南重镇如昆山、江阴、常熟等县级市表现突出 [7] - 部分县城房价稳定,农村人口持续流入支撑需求 [8] - 90%归零可能夸张,但部分人口持续流出的县城风险高 [8] 房产价值评估标准 - 工作机会是首要考虑因素 [9] - 生活配套包括商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 [9] - 政府效率、安全性和环境质量是关键指标 [9] - 社交网络和房屋质量价格比也影响决策 [9]
九大消费行业的情绪价值比较
虎嗅APP· 2025-07-07 18:36
核心观点 - 情绪消费是现代社会的必需消费,具有反周期性,经济下行时需求反而上升[4] - 泡泡玛特的IP形象作为"情绪容器",通过空白设计让消费者投射自身情绪[7][9] - IP爆款的形成兼具偶然性与必然性,需在主流与小众审美间寻找平衡[12][14][15] - 潮玩行业商业模式优于其他情绪价值商品,因IP专属权破解同质化竞争[22][23] 情绪劳动与消费 - 情绪劳动是职场隐性成本,要求越高则薪酬溢价越高(如空姐比火车服务员高30%~50%)[3] - 经济低迷时情绪劳动回报不足,催生"口红效应"类情绪消费需求[4] - 自媒体内容中情绪价值占比从传统媒体的30%提升至主导地位[5] 情绪容器机制 - 非影视IP通过荣格"原型理论"引发共鸣,如Molly冷漠脸满足个性表达[7] - 消费者对空白形象Labubu的投射差异显著(社恐者看到沉默自在,压力者看到倔强伪装)[9] - 与影视IP相比,非具象设计保留95%以上投射空间,避免粉丝抵触[8][9] IP爆款路径 - Labubu经历3年蛰伏期,2020年因审美多元化转折,隐藏款价格涨幅超200%[12][14] - 泰国市场成为破圈跳板,因当地对多元文化接受度超平均水平40%[15] - 全球化布局使IP可跨越文化壁垒,暗黑风设计在欧美渗透率提升15%[16] 商业模式对比 - 化妆品情绪价值溢价可达功能性价值的2~3倍,但依赖品牌叙事[19] - 宠物经济情绪价值相似潮玩,但周边产品同质化率达70%[22] - 潮玩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将IP开发周期缩短50%,复购率提升至行业均值3倍[24]
财经观察|Labubu“吹”起“泡泡”,谁在催生IP新消费?
齐鲁晚报· 2025-06-09 13:09
泡泡玛特与Labubu现象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85后"身份成为河南新首富,取代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 [1] - Labubu系列产品爆火导致一娃难求,联名或限量款二手市场价格达几千上万元 [1] - Labubu登上阿里速卖通海外618搜索榜首,带动泡泡玛特海外销量猛增 [1][2] - 泡泡玛特在速卖通潮玩类目稳居首位,上半年GMV同比增长300% [2] - 泡泡玛特股价持续攀升,6月9日中午休市报248.8港元/股 [2] - 交银产业机遇基金经理认为泡泡玛特兼具消费和传媒属性,产品提供高情绪价值 [2] - Labubu部分联名款溢价达1284%,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理财产品" [9] 潮玩行业竞争格局 - 52TOYS采用"自有IP+授权IP"模式,拥有80个授权IP,2024年蜡笔小新和猫和老鼠系列GMV领先 [4] - 52TOYS团队平均年龄47岁,专注于收藏玩具市场而非潮玩 [4][5] - 铜师傅主打铜质文创工艺品,客单价超750元,年营收达5.7亿元,主要消费群体为中年男性 [5] - 国内潮玩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24年新增9115家(同比+30.18%),2025年前四月新增3443家(同比+42.33%) [9] - 中国潮玩付费消费者数量预计2025年达4000万,2030年达4900万 [9] IP运营与跨界合作 - 泡泡玛特与澳门特区政府合作文旅项目"与泡泡玛特漫游澳门",活动持续至9月21日 [7] - 泡泡玛特积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故宫、敦煌等文化IP联动 [7] - 52TOYS注重与博物馆、乐园、旅游景点等场景合作开发衍生品 [5] - 大英博物馆试水中国私域电商,推出盖亚·安德森猫IP系列生活用品 [7]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在上海举办展览,Labubu创作者龙家升参与 [8] 行业发展趋势 - 年轻人推崇"为符号和仪式感消费",Labubu成为"硬通货" [1] - 银行推出"存款送Labubu盲盒"活动,反映金融+潮玩的跨界营销趋势 [1] - 情绪经济催生新兴消费业态,IP衍生链持续"新生" [10] - 不同世代消费偏好差异明显,"00后"热衷潮玩和谷子等 [10]
股价暴涨5.4倍!谁在布局泡泡玛特?
第一财经· 2025-06-08 21:16
新消费赛道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近一年上涨544.32%至244.8港元/股,老铺黄金年内上涨277.62%,蜜雪集团年内涨幅85% [4] - 重仓新消费的基金表现亮眼,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年内回报65.18%,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A回报58.05%,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A回报54.49% [5] - 207只重仓泡泡玛特的基金中97%年内回报为正,17只产品收益超30% [5] 女性基金经理优势 - 重仓泡泡玛特且持仓超10%的39只产品中,女性基金经理占比近50%,显著高于行业27%的平均水平 [5] - 女性基金经理对消费趋势更敏感,通过沉浸式调研(如亲自试用产品)实现左侧布局 [9][10] - 恒越匠心优选宋佳龄连续4季度重仓泡泡玛特,南方香港成长熊潇雅连续5季度持有泡泡玛特 [6] 新消费公司核心逻辑 - 泡泡玛特本质是运营平台,通过多IP运营和海外扩张驱动业绩,而非依赖单一IP [8] - 新消费满足"悦己经济"需求,提供情绪价值,如潮玩、宠物经济、美妆等细分领域 [9][13] - 企业增长依赖精准定位目标人群痛点,实现持续复购,如泡泡玛特二手价溢价现象 [9] 市场分歧与调整 - 近期新消费板块回调,老铺黄金两日跌9.15%,蜜雪集团跌12.84%,泡泡玛特南向资金单日净卖出1.08亿港元 [12] - 毛戈平等公司即将迎来解禁潮,涉及2611.6万股,可能加剧短期波动 [13] - 基金经理认为调整是逢低布局机会,因下半年新品规划将验证业绩 [1][13] 长期投资价值 - 新消费处于成长中早期,港股龙头赚钱效应吸引传统消费资金和其他增量资金 [14] - 结构性机会存在于情绪消费、性价比、出海等方向,60%消费标的仍有价值挖掘空间 [14] - 需筛选认知差大的标的,避免蹭概念暴涨的过热个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