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智能化
搜索文档
北汽福田总销量突破48万辆 三维增长模型构建商用车领先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10-07 11:08
公司业绩表现 - 今年1-9月公司累计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10.9%,其中9月单月销量突破5.5万辆,同比增长10.2% [1] - 海外市场累计销量超11.7万辆,新能源业务累计销售超7.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13.4% [1] - 重卡板块累计销量突破10.3万辆,同比增长94.9%,其中9月重卡销量超1.3万辆,同比增长137.4% [1] 业务增长驱动力 - 重卡业务受益于超级动力链技术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可靠性,推升用户复购率至行业领先水平 [2] - 以欧曼品牌为核心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覆盖快递、冷链、快运、普货散杂等细分市场 [2] - 海外市场通过深化本地化战略,在东南亚获125辆重卡订单,在中东完成100辆定制校车复购交付 [4] 新能源战略与技术 - 公司推进"新能源30·50战略",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在2025年8月已攀升至29.89% [2] - 推出百公里电耗仅22kWh、每公里运营成本约0.1元的新能源小卡"卡文乐迪",具备3吨级承载能力 [2] - 自主研发的"爱易科"动力电池通过五项极端安全测试并获NESTA认证,安全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 [3] 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 公司推出全球首个纯电轻卡专属平台"启明星",从能效、智能、安全等五大维度实现突破 [3] - 在汽车轻量化大会上荣获"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体现"减重不减质"的技术理念 [3] - 智能化技术与新能源化深度融合,氢能重卡在京津塘高速实现"零接管"驰骋 [4] 行业趋势与市场结构 - 国内重卡市场呈现结构性变化,载货车需求增速首次超过牵引车,短途物流场景爆发 [1] - 三、四线城市销量贡献率大幅提升,商用车产业绿色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1][2] - 商用车智能化发展进入关键阶段,趋向零碳、智能驾驶、车路协同、数据驱动等方向 [4] 增长模型与前景 - 公司已构建"传统业务稳定增长、新能源业务提升估值、海外业务拓展边际空间"的三维增长模型 [5] - 随着技术迭代加速与全球布局深化,企业有望在行业转型中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5]
科技助力降赔,极目智能发布新能源轻卡风险减量成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15:08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交通安全管理、鼓励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商用车风险减量管理的决策部署,2025年9月25 日,由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实施载体——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与极目智能联合主办的"商用车智能化与风险减量10+10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 议聚焦新能源商用车保险领域长期存在的"高事故、高赔付、投保难"等痛点,汇聚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索以智能化技术推动风险减量的可行路径。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周炜在发言中指出:"自动驾驶是车辆操作行为描述,车辆智能化或者智能车辆是车辆产品特征描 述,推动自动驾驶智能车辆产业发展及行业应用,是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必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发展规划,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他 强调,各方需凝聚力量,共同推进商用车智能化进程,为提升运输安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指出,随着我国物流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商用车尤其是新能源轻卡因运营强度高、安全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事故频发导致赔付率居高不下,已成为 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和民生保障的突出短板。推动商用车智能化与保险风险减量协同创新,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必然 ...
无人驾驶的“东风”,正在“解放”卡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3 23:00
商用车智能化发展趋势 - 商用车电动化与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无人矿卡和无人集卡是典型应用场景 [5][9] - 短期聚焦封闭场景无人驾驶应用,中长期将向长途专线渗透L2+/L3技术以降低运营成本 [10] - 行业预计2026-2027年矿区无人驾驶渗透率从当前1%提升至10%,封闭场景将率先实现商业化突破 [43] 矿区无人驾驶应用 - 内蒙古伊敏煤矿采用100辆光伏供电自动驾驶卡车,操作团队从1200人缩减至24人,人力成本降35%,事故率降至传统模式1/10 [4][17] - 新疆准东煤田等矿区实现L4级无人矿卡24小时运营,通过"均衡碾压"技术提升运输效率25%并降低设备损耗 [12][14] - 踏歌智行服务30+露天矿项目,无人驾驶效率达人工100%-110%,与国家能源集团战略合作推动行业从1到100发展 [19][20] 港口无人集卡突破 - 日照港15台无人集卡商业化运营,搭载5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实现全自动作业 [27] - 东风新一代无人集卡在阳逻港投用,北斗高精定位使停车误差<5厘米,单台年省人力成本20万元+能源成本18万元,作业效率提升30% [30][32] - 东风计划3年内将无人集卡模式复制至全国50个港口,推动全球港口智慧化升级 [32] 物流运输技术创新 - 卡尔动力L4级编队货运方案"卡尔领航"可降低风阻,单车年能耗节省数万元,已运营300台车累计2000万公里 [33][34] - 一汽解放实现干线L2+智能驾驶全球首发及口岸L4级无人驾驶国内首发,通过智能节油提升运输效率 [34] - 白犀牛无人配送车覆盖50+城市,合肥进展最快,实现仓库至社区站点长距离自动化运输 [35][36] 技术研发与商业模式 - 卡尔动力开发无驾驶舱"未来运输机器人",载货空间+20%、载重+10%,续航800公里,换电模式支持300-500公里路线 [39][40] - 江淮商用车推出L4级无人矿卡/配送车及L2+牵引车,已投入示范运营 [15] - 行业采用"车-路-云"协同闭环,通过5G+AI调度算法实现厘米级控制,但开放道路仍需突破复杂环境感知等技术瓶颈 [32][45] 行业挑战与应对 - 技术层面需解决极端环境感知、高精地图更新等问题,如货运中突发牛羊群等场景的安全应对 [45] - 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长途自动驾驶的责任认定和保险制度待明确,限制商业化速度 [46] - 社会认知存在安全担忧,企业通过5G/V2X通信、区块链加密等技术提升可靠性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