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金融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持续发力园区金融 点亮特色服务名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6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持续升级园区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多元化产品矩阵和全周期服务方案,为山东省产业园区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1][2] 园区金融服务策略 - 公司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在总行战略指引下升级园区金融服务体系,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1] - 公司成立“园区金融”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业务调研、方案设计、授信审批、资金投放全流程服务 [2] - 针对园区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专班实行“挂图作战”,高效协同解决 [2] 具体金融产品与服务 - 为某控股集团提供3.5亿元园区开发贷款与600余万元“快押贷”支持 [1] - 提供从征迁、开发到运营全周期的一站式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1] - 对园区本体通过派驻“金融特派员”、设立园区支行实现服务精准触达 [1] - 对入驻企业推出项目融资、流动资金贷款、债权承销、福费廷等一揽子产品 [1] - 对园区人员定制消费贷、专属理财等个性化服务覆盖个人金融场景 [1] 客户案例与成效 - 某控股集团业务横跨产业园区开发运营、智能制造等多元领域,累计在全国成功建设18家现代化产业园区,其中12家位于山东省内 [1] - 客户评价公司贷款效率快、期限长、额度高,解决了园区建设的资金难题 [1]
一线调研:千亿赛道竞速 广东园区成银行转型新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7:40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规模 - 广东省已形成106个省产业园区的网络化体系横贯珠三角与粤东西北 [2] - 截至去年末全国已有59个园区GDP超过千亿元比上年新增5个其中江苏广东山东位列园区发展头部阵营广东省内深圳广州佛山则有8家产业园的GDP过千亿元 [3] - 2024年以来粤桂协作地区共建产业园区125个打造8个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60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聚效应 [9] 银行园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银行正把园区当作一级经营单元围绕产业图谱和企业生命周期将信贷投行租赁保理跨境数字平台等非金融工具打捆成行业解决方案从贷向配升级从点向链延伸 [2] - 园区金融更重场景化赋能与生态化协同整合园政银担多方资源构建以企业经营数据为信用依据园区风控为安全背书的新型融资体系 [4] - 针对园区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科技型企业特点银行采用资质授信+未来产能评估的审批模式开辟服务绿色通道 [5] 具体案例与风控措施 - 邮储银行湛江市遂溪县支行向广东新邦乐科技有限公司发放2000万元贷款效率非常高 [5] - 银行对该笔贷款限定100%用于高岭土采购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且为客户申请了优惠利率 [5] - 银行通过客户授权查询政府留存的税务发票水电量数据及上下游发票信息进行交叉认证以预警风险 [6] 园区金融的推广与复制 - 深圳多部门联合启动园区贷2027家银行和60个产业园区作为第二批试点标志着普惠金融模式进入全域深化阶段 [7] - 园区贷经验可复制推广到底层逻辑在于园区作为中小微企业物理集聚区天然形成风控闭环通过园区掌握企业信息化解信息不对称风险 [8] - 深圳明确提出将园区贷经验复制到外贸供应链专业市场等八大场景 [8]
园区贷2.0深圳落地:破解小微融资困局,绘就普惠金融新图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园区贷2.0”模式通过“政园银担”四方协同机制,旨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是普惠金融场景化服务的重要创新 [1][4][7]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与挑战 - 深圳汇聚了超过270万家中小企业,贡献了约50%的GDP,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2] - 传统融资模式下,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小微企业轻资产运营导致缺少足额抵押物,造成银行“不敢贷”、企业“贷不到”的困局 [2] - 产业园区贡献了深圳市超30%的GDP和7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物理载体 [2] “园区贷”试点成果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于2024年7月联合印发工作方案,首批选择11家银行和10家示范基地园区以“结对制”形式开展试点 [2] - 首批试点银行对试点园区内企业的累计授信金额已超115亿元,印证了“园区金融”模式的生命力 [2] - 以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例,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已累计为2700余家入园企业授信超130亿元,其中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获授信66亿元 [3]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整体普惠贷款余额已突破2000亿元,成为该系统内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城市分行 [3] “园区贷2.0”模式创新与升级 - “园区贷2.0”是服务理念、工作机制、系统效能的全方位提升,采用“政园银担”四方协同模式 [4] - 该模式构建了政府统筹、园区协同、银行参与、担保增信的多方合作机制,实现“见贷即保、风险共担” [4] - 具体升级包括打破“数据孤岛”,整合多方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以及构建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 [5][6] - 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银行定制产品、政府提供贴息、保险提供保障,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 银行的具体实践与方案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打造了“四融并举,数智赋能”的园区金融服务方案 [3] - 在融资方面,推出标准化“园区e贷”产品,为300余个优质合作园区内小微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最长3年的纯信用贷款 [3] - 在融智方面,研发“科创企业AI智能顾问”,实现企业一键查询匹配专属金融方案 [3] - 在融技方面,联动外部资源搭建专利技术对接平台,精准匹配需求 [3] - 在融商方面,构建数字金融联盟,对接200家外部机构,实现信息流与合作网深度融合 [3] - 该行成立了49支“普惠青年先锋队”,开展专项行动覆盖300余家产业园区以深度触达企业需求 [3] 未来发展规划与展望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计划通过扩大“硬科技”“新外贸”园区覆盖、深化数据融合以实现智能风控、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等举措进一步升级服务生态 [4] - 在本次活动现场,有10家产业园区与10家银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覆盖深圳各区重点园区和主要银行,标志着模式从创新理念走向规模实践 [6] - 深圳将以更坚定步伐完善“园区贷2.0”模式,扩大试点范围,持续探索金融服务创新路径,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7]
从“信用孤岛”到“生态雨林”以“圈链群”破融资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17
核心观点 - 深圳建行首创"园区贷"模式 通过"政园银担"四方协同机制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实现从抵押贷款向数据信用贷款的转变 截至2025年8月服务超1万家企业 授信超220亿元 [9] - 该模式依托科技e贷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 最快8分钟放款 最高额度1000万元 已服务超1.1万家企业 授信超5600家 累计放款超110亿元 [10] - 通过整合工商登记 税务数据 知识产权 研发投入 市场销售等多维度数据构建信用评价模型 并与深圳市税务局合作开展隐私计算平台税票数据应用 [11] 运营模式 - 与特区建发科技园区公司合作推出定制化方案 将研发投入 知识产权等"软实力"转化为信用资产 通过利率优化和结算服务提升金融资源可获得性 [12] - 采用"线上+线下"双通道服务模式 线上通过TsmartC小程序提供一键融资 线下组织沙龙活动实现闭环服务 在建智云城服务230余家企业 科技型企业服务覆盖率超50% 授信覆盖率20% [13] - 与中集智园共建企业大数据平台 将入驻年限 租金缴纳 水电能耗 专利成果等指标纳入风控模型 每月更新数据配合贷后监测 [14] 风险管控 - 与龙华区政府合作开展数据直连 将政府补贴数据接入科技e贷平台 给予1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 [15] - 青创智园作为首个风险分担模式落地项目 园区运营方通过物理半径优势协助银行进行实地调研和贷后监测 已成功推荐十余家企业获得首贷支持 [16] - 威峰半导体案例显示 企业5天内获得200万元贷款 有效降低对股东借款的依赖 [16] 服务延伸 - 开发定制化产品如"粤海贷" 针对高校成果转化和出海企业特征 将研发投入和出口量纳入定贷模型 一周内实现资金投放 [18] - 构建"债权+股权"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提供融资 投资 跨境 财资 风控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18] - 开展"星光融智"专场项目提供企业成长类融智服务 组织高管培训班助力数字化转型 并探索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园区贷+"服务 [19][20]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04.58亿元 同比下降2.29% 利息净收入737.55亿元 同比下降1.52% 非利息净收入367.03亿元 同比下降3.80% [1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31.41亿元 同比增长0.21% 基本每股收益1.91元 同比下降1.55% [10] - 净息差1.75% 较上年全年下降7个基点 净利差1.51% 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10] - 总资产10.6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1% 贷款总额5.90万亿元 增长2.91% 存款总额5.87万亿元 增长6.10% [10]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1.08% 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余额634.93亿元 增加20.16亿元 [17] - 拨备覆盖率228.54% 较上年末下降9.24个百分点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01.22亿元 同比下降12.19% [17]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4% 较上年同期上升0.06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14.18% [10] - 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减少46%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发生不良 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 [17][28][29] 战略业务发展 - 绿色金融融资余额2.4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71% 绿色贷款余额10756.26亿元 增长15.61% 不良率0.57% [18][39] - 科技金融融资余额2.01万亿元 增长14.18% 科技贷款余额1.11万亿元 增长14.73% 不良率0.97% [18][35] - 零售AUM达5.52万亿元 增长8% 私行客户数增长9.40% 双金客户增长8.34% [17][18] - 大投行FPA规模4.68万亿元 较上年末新增1512亿元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4334.13亿元 市场排名第二 [18][25] 业务结构优化 - 公司贷款余额3.6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60% 个人贷款余额1.96万亿元 下降1.40% [10] - 定期存款余额3.29万亿元 增长10.10% 活期存款余额2.04万亿元 下降1.24% [10]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 同比增长2.59% 托管中间业务收入19.43亿元 增长9.98% [16][2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绿色贷款 科技贷款增速分别为11.83% 15.61% 14.73% 均高于贷款整体增速 [15]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手机银行月活用户同比增长8.40% 兴业管家客户数增长5.12% 兴业生活注册用户数增长5.35% [31] - 兴业普惠平台注册用户50.06万户 增长30.20% 累计解决融资需求4415.50亿元 [43] - 启动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 智能体平台上架超200个智能体 部署全渠道AI数字客服 [47] - 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 深化科技 数据 业务融合 [9]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5%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2.9% [12] - 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49% 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12.50% [13]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降10个基点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 [13] - 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科技贷款增长12.5% 绿色贷款增长25.5% 普惠贷款增长11.5% [13]
“园区+科技”深度融合,兴业银行南宁分行赋能新能源车企智造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20:53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贷款支持新能源车企 -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向某上市新能源车企投放8680万元技术改造贷款 专项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曲轴智能制造项目建设 [1] - 该企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多项荣誉 其项目是广西重点产业升级项目 对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背景与项目详情 - 该企业坐落于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是高新技术企业 跻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列 [1] - 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曲轴智能制造项目存在资金需求 兴业银行通过优化审批流程 匹配专项额度 给予优惠利率等举措确保资金直达 [2] 兴业银行金融支持策略 - 兴业银行2022年提出加快布局科创金融等"五大新赛道" 南宁分行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园区开展调研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1] - 运用"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 将企业专利技术等"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 已累计为该项目提供27693万元贷款支持 [2] - 优化"商行+投行"服务模式 提供投贷联动 供应链金融等一揽子服务 助力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2] 区域经济与金融生态 -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西重要工业聚集区 汇聚科技创新型企业 [2] -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以"园区金融+科技金融"为切入点 构建"信贷支持+综合服务"全方位金融生态 [3] - 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 绿色低碳等领域支持力度 未来将聚焦广西重点产业园区和科技型企业 [3]
探秘!这家银行科技贷款规模何以破万亿?
券商中国· 2025-05-21 07:27
园区金融战略布局 - 兴业银行将园区金融确立为重要业务赛道,以园区为载体、产业为落脚点,经历试水期、成长期、深耕期三个阶段,产品体系逐步完善 [1] - 截至2023年末,园区金融客户达46.6万户,占全行企金客户总数的30%;表内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44% [4] - 2024年调整组织架构,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办公室迁至总行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园区金融处加挂科技金融处牌子,强化对园区科技企业的服务支撑 [3] "园区+科技"融合策略 - 2022年预判经济循环模式从"地产—基建—金融"转向"科技—产业—金融",明确将科技金融与园区金融协同发展 [3] - 2023年末园区内科技金融客户数12.7万户,贷款余额5521亿元,全年增幅超22%,贡献园区贷款增量超60% [4] - 2024年一季度科技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1+4+N"产品体系 [1][3] 非金融生态服务平台 - 推出自研SaaS模式"园区生态服务平台",整合"系统+运营+金融"功能,赋能园区数字化治理,累计交付超600个平台 [6][7] - 平台重点提升智能化水平,引入AI及政策推送技术,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政策咨询、在线融资等综合服务,目标覆盖市场化园区及产业龙头型园区 [8] - 通过平台与园区运营商深度绑定,实现金融引流,2024年计划提升转化率及应用覆盖率 [6][8] 早期企业扶持案例 - 广州分行通过"投联贷"为初创期企业奥松电子提供2730万元厂房按揭贷款,后续授信峰值达6000万元,助其成长为IDM模式传感器厂商 [10][11] - 对亏损运营的鼎甲科技初期给予500万元授信,后期支持扩至6000万元,推动其发展为数据保护行业头部企业 [10][11] - 深圳分行对坂田天安云谷产业园提供数十亿元建设资金,合作园区企业322户,融资规模近20亿元,运用"技术流"评价体系服务近百家科技企业 [11][12]
园区为舟 科技为桨——撬动科技金融万亿蓝海的“兴”路径
新华财经· 2025-05-19 16:50
兴业银行战略转型 - 公司从依赖"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旧三角转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战略,以产业园区为支点布局科技金融[1] - 2022年将科创金融、园区金融纳入"五大新赛道",推动授信逻辑从"钢筋水泥"转向"芯片代码"[2] - 截至2024年园区金融客户达46.6万户,科技金融客户12.73万户(同比+22%),园区贷款14540亿元,科技金融贷款5521亿元(同比+23%)[2] 园区金融实践案例 - 深圳坂田天安云谷产业园从低端工业区转型为年产值1500亿元的数字经济高地[1] - 广州奥松电子获2730万元厂房按揭贷款后建成8英寸MEMS芯片基地,现占据国内电容式温湿度传感器主要市场份额[3] - 广州高新区集聚28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银行通过园区管委会构建企业画像实现精准营销[4] 技术流评价体系创新 - 鼎甲科技凭借重复数据删除技术获500万元信用贷款,突破传统信贷模型限制[5][6] - 评估体系聚焦专利质量、产业链地位等技术指标,解决轻资产科技企业融资难题[6] - 深圳星火半导体因核心技术及比亚迪等客户订单获500万元综合授信[7] 生态共建与资本运作 - 首航新能获1500万元初始授信后,集团投资机构追加1000万元战略投资,累计授信达8.26亿元,最终实现创业板上市[7] - 银行提供海外业务资源对接及财务顾问服务,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7] - 服务模式实现从单体企业到产业生态、从信贷工具到综合解决方案的跨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