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icon
搜索文档
“易中天”又领涨市场,现在还能上车吗?
36氪· 2025-10-21 19:07
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21日科技板块再启动,“易中天”个股领涨,新易盛涨10.99%、中际旭创涨9.55%、天孚通信涨5.56% [1] - 上证指数再度站稳3900点创近十年新高,沪指年内涨幅超16%,恒指年内涨幅接近30% [1] - 全市场基金产品收益可观,今年仅近8%的公募基金产品亏损 [1] 明星基金动态与风向标作用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10月14日将单日申购上限从1万元放宽至100万元,其A份额年内收益达175.87%为全市场最高 [2] - 该基金C类份额规模从一季度末的2.21亿元增长至10.35亿元,远超A类的1.31亿元,被部分投资者用于短线交易 [2] - 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集中度达82.24%,重仓“易中天”及胜宏科技、工业富联等牛股,CPO含量极高 [3] - 该基金在8月27日限购100万元,9月5日缩至1万元,后在10月14日CPO板块调整后再度放宽限购至100万元 [4] 基金业绩分化与风格比较 - 年内收益靠前基金如永赢科技智选、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中欧数字经济均重仓“易中天”等科技股 [6] - 财通基金金梓才管理的产品因重仓科技股在一季度收益垫底(部分跌超20%),但下半年业绩大幅回暖,财通成长优选混合C收益已超80% [6] - 投资圈存在“老登”基金经理偏好白酒等价值股与“新登”基金经理偏好光模块等成长股的分化 [5] 市场资金流向与策略变化 - 10月中旬市场因不确定性经历短暂回调,科技股下杀,部分投资者转向红利资产避险,农业银行录得13连阳市值达2.76万亿元 [7] - 部分投资者采用杠铃策略,在持有科技筹码的同时配置港股红利资产以实现分散 [7] 科技板块基本面与未来展望 - TMT板块处于库存增速与收入增速双增的主动补库阶段,订单和补库趋势处于上行通道 [8] - 科技板块今年具备业绩支撑,三季报预告显示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8] - 未来看好AI算力、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等需求确定性强、技术壁垒高的细分方向 [8]
高收益+低回撤榜单来袭!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冠军赚近70%!
搜狐财经· 2025-10-17 18:13
市场整体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呈震荡上行的"慢牛"趋势,TMT板块(科技、媒体、通信)贡献显著,AI、机器人、半导体等成为资金主线 [1] - 有业绩展示的1698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4.08%,中位数为30.45% [1] -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前三季度回撤均值为-13.93%,中位数为-13.05% [1] 不同规模基金经理表现对比 - 百亿以上规模基金经理收益表现最好,但回撤幅度相对较大 [1] - 管理规模20亿以下的基金经理收益表现稍逊,但回撤幅度在四大规模组中最小 [1] - 百亿以上规模组回撤中位数为-14.13%,20亿以下规模组回撤中位数为-12.95% [3] 百亿以上规模组领先基金经理 - 该组有80位基金经理,收益和回撤中位数分别为36.79%和-14.13% [3] - 上榜10强基金经理的收益门槛为37.98% [3] - 汇添富基金张韡收益位列第一,达69.62%,最大回撤为-10.01% [6] - 中欧基金葛兰管理规模最大(399.08亿元),收益为39.33%,位列第7,最大回撤为-12.21% [7] - 10强基金经理中有一半任职年限超过10年,中欧基金和银华基金各有2位基金经理上榜 [4] 50-100亿规模组领先基金经理 - 该组有130位基金经理,收益和回撤中位数分别为35.28%和-13.28% [8] - 上榜10强基金经理的收益门槛为50.34% [8] - 中银基金郑宁收益夺冠,达95.01%,最大回撤为-13.06% [9] - 郑宁在管4只基金,其投研逻辑注重在不确定性中追求高性价比,重仓创新药方向 [9] 20-50亿规模组领先基金经理 - 该组有275位基金经理,收益和回撤中位数分别为32.82%和-13.08% [10] - 上榜10强基金经理的收益门槛为53.25% [10] - 永赢基金单林收益位列第一,达97.40% [12] - 摩根基金(中国)赵隆隆回撤控制最佳,最大回撤为-9.51%,收益达62.08% [13] - 赵隆隆重仓紫金矿业(年内涨超111.9%)和宁德时代等个股 [14] 20亿以下规模组领先基金经理 - 该组有1213位基金经理,收益和回撤中位数分别为29.46%和-12.95% [15] - 上榜10强基金经理的收益门槛最高,为62.46% [15] - 富国基金王超、华宝基金齐震、海富通基金刘海啸收益位列前三 [15] - 华宝基金有2位基金经理上榜,10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均在10年以下 [15]
当散户还在猜涨跌时,机构早已布局完毕
搜狐财经· 2025-10-04 23:05
基金业绩表现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年内收益率达189% [1]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年内涨幅为152% [1] - 中欧数字经济年内回报率为135% [1] - 前三季度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28.18%,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25.88% [3] - 97%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 [3] 板块与指数表现 - 科技50指数上涨34% [3] - 创新药板块飙升47% [3] - 北证50指数上升47.33% [3] 机构资金行为分析 - 机构资金活跃程度通过"机构库存"指标体现,翠微股份从4月中旬起有机构持续介入,机构库存始终活跃 [5] - 东软集团初期无机构参与迹象,后续参与也是昙花一现 [7] - 润和软件初期有机构参与但很快撤离,后续反弹缺乏动力 [9] - 中科江南出现"机构蓄势"现象,机构资金反复震荡却持续增仓 [11] 市场运作规律 - 大资金需要时间布局,机构建仓可能早在利好公开前完成,散户看到机会时往往已是行情后半场 [3] - 资金永远在寻找最具性价比的资产,当主流媒体报道时往往已是行情中后期 [12] - 市场波动可拆解为资金流动、情绪周期和估值重构的过程 [12] 投资策略与方法 - 成功的基金如科技板块赢家,是在ChatGPT刷屏前就布局算力基础设施的先行者 [11] - 应建立多维度观察体系,放弃单一指标永远有效的幻想 [11] - 学会用数据验证逻辑,看到行业利好时先查相关个股资金动向是否匹配 [11] - 培养概率思维,理解市场历史规律会"押韵" [12] - 真金白银的交易行为比财报或公告更能反映真实信息 [13] - 机构进场特征为持续温和放量,单日暴涨可能是游资作秀 [13] - 同样的利好消息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效果可能截然相反 [13]
“翻倍基”批量涌现 科技创新成最大驱动力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06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芊 驱动力量来自科技创新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逐步回暖,部分主题板块行情火热,权益基金涨势喜人。多只基金年内涨幅超过了100%,成 为名副其实的"翻倍基"。 整体来看,"翻倍基"大多集中在科创、医药等高景气赛道,不少基金经理在板块配置和重仓股选择上,捕捉到了 阶段性主线行情。从基金规模和资金流入情况来看,"翻倍基"在上半年也获得资金青睐,部分产品的管理规模实 现了数倍增长。 翻倍股造就"翻倍基" 据Wind数据,截至9月16日,年内已有75只基金(A、C类不合并)跻身"翻倍基"行列。其中,永赢科技智选、汇 添富香港优势精选等产品的表现尤为突出,年内收益率突破150%。 从具体产品看,永赢科技智选A年内收益率达到187.18%,成为今年最具代表性的"翻倍基"之一。该基金聚焦于科 技股,二季报显示,其代表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这些标的年内涨幅巨大,其中新易盛 的涨幅超过300%。 从板块分布来看,"翻倍基"的业绩与行业主题高度绑定,基本都集中在科技创新领域。 另一只表现突出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C,以布局医药创新为主,年内收益率达177.07%,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映 恩生物-B、 ...
医药基金经理“权力交接”
虎嗅· 2025-08-29 15:16
创新药行业崛起 - 创新药被视为堪比新能源级别的大机会 由国家意志、产业实力与资本热情共同驱动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批准创新药数量达43个 同比增长59% 接近2024年全年总和 其中93%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484.84亿美元 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授权协议总金额60.5亿美元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潜在总金额达125亿美元 [4][5] 资本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指数从2024年中低位上涨163% 2025年内收益达99.23% 最高达到112.15% A股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收益为32.73% [5] - 创新药公司多未盈利 主要选择港股上市 导致内地优质标的稀缺 港股成为资金主战场 [5] - 8月以来恒生创新药指数在3500点横盘整理 显示短期调整压力 行情与药企管线授权频率、规模等因素强相关 [6]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药监局推行"30日快速审批通道" 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间从数年缩短至1年以内 [3] - 国务院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提供从研发到支付的全方位系统保障 [3] - 国家医保局首次邀请公募基金经理参加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座谈会 传递打通融资"大动脉"信号 [3]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新生代基金经理张韡管理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年内收益151% 居全市场榜首 管理规模达167.64亿元 [1][10] - 业绩前100基金中超九成重仓创新药 约7只基金年内收益突破100% 多位从业不到四年的新生代基金经理上榜 [8][9] - 中生代基金经理如葛兰旗下重仓创新药基金年内收益61.8% 郑磊、吴兴武等借助创新药牛市完成业绩"救赎" [14][17] 新生代基金经理特点 - 任职年限普遍3-4年或更短 如梁福睿任职不足1年 处于职业上升期更具冲劲 [12] - 多数具有医药专业背景或从业经历 如张韡为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 王超曾任职恒瑞医药 [10][12] - 普遍采取全面重仓策略 前十大重仓股占净值比重达70%-80% 通过高集中度放大收益 [12] 投资策略差异 - 新生代基金经理倾向于"押宝"单一高景气赛道 追求极致弹性 [12] - 中生代基金经理多在代表作中分散配置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等多个板块 [13] - 产品投资范围限制导致业绩分化 许多中生代代表作不能投资港股 错过港股创新药行情 [15] 产业竞争力基础 - 百济神州抗癌药泽布替尼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25亿元 欧美市场贡献主要增长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生物制药工程师 研发成本相对低廉 形成工程师红利 [5] - 国产创新药成功出海 在欧美市场获批销售 交易领域从肿瘤扩展到代谢、自免等多元化赛道 [5] 业绩持续性分析 - 张韡2022-2024年代表作年收益分别为-7.60%、2.05%、-9.23% 均显著跑赢中证医药指数同期-22.44%、-12.45%、-13.86%的表现 [23] - 马牧青2022年取得12.23%正收益 成为当年医药基金冠军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12.23%、-1.95%、-10.45% [24] - 郑宁2023年开始全面重仓创新药 2023-2024年收益率分别为-9.34%、-11.52% 在医药基金中排名靠前 [24]
137只“翻倍基”出炉 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6:00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近一年共有137只基金回报率超过100%,其中3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回报率均超过200% [1][3]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率达249.27%,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达225.42%,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达216.91% [3] - 主动管理北交所基金超额收益显著,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过去一年回报率190.48%,较业绩基准28.64%高出161.84个百分点 [4] 北交所主题基金 - 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过170%,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和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过150% [3] - 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和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回报率超过140%,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回报率超过130% [3] - 北交所基金高弹性伴随高波动,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历史最大回撤幅度达41.45% [4] 港股主题基金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近一年回报率达176%,上周累计成交近1200亿元,创2020年3月上市以来单周新高 [5]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回报率162.85%,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回报率超过100%,重仓地产、消费、医药等行业 [5] - 今年以来23只翻倍基金中多数为港股创新药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回报率达152.75% [2][5] 科技主题基金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近一年回报率172.28%,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浙江荣泰、凌云股份等 [6] - 中欧数字经济近一年回报率174.11%,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覆盖AI基础设施、应用及国产产业链 [6]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近一年回报率162.55%,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牛股 [7] 其他主题基金 - 诺安多策略等小盘风格量化基金表现突出,近一年回报率121.79% [7] - 基金公司近期提示小盘股风险,但未影响翻倍基金数量统计 [7]
137只“翻倍基”出炉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4:09
公募基金表现 - 近一年共有137只基金回报率超过100%,主要集中在香港证券、港股创新药、港股新消费等主题基金 [1] - 3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近一年回报率均超过200%,表现最佳的是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249.27%)[1] - 今年以来已有23只基金回报率翻倍,多数为港股创新药相关基金 [1][3] 北交所主题基金 - 除3只回报率超200%的基金外,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170%,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150% [2] - 主动管理的北交所权益基金超额收益显著,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过去一年回报率190.48%,较业绩基准(28.64%)高出161.84个百分点 [2] 港股相关基金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近一年回报率176%,上周成交额近1200亿元创上市以来单周新高 [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回报率162.85%,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3] - 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近一年回报率超100%,重仓地产、医药、金融等行业 [3] 科技主题基金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近一年回报率172.28% [3] - 中欧数字经济聚焦AI领域,近一年回报率174.11% [3] 新消费与小盘风格基金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近一年回报率162.55%,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股 [4] - 诺安多策略等小盘风格量化基金近一年回报率121.79% [4]
2只涨超200% 百余只基金近一年业绩翻倍!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09:16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近一年有2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收益率超过200%,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回报233.32%,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回报205.11% [1][2] - 百余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过100%,包括103只翻倍基,主要集中在港股证券、创新药、新消费及科技主题基金 [1][2] - 北交所主题基金普遍表现突出,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回报193.02%,景顺长城和万家北交所产品涨幅超150%,多只北证50指数基金涨幅超130% [2] 主动管理基金超额收益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收益率190.48%,较业绩基准28.64%高出161.84个百分点,但历史最大回撤达41.45% [3] - 港股主题基金中,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ETF近一年上涨173.82%,为唯一跟踪香港证券指数的ETF,单周成交额近1200亿元创历史新高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涨幅156.25%,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涨幅超100%,重仓地产、消费、医药及金融行业 [4] 科技主题基金表现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近一年上涨168.68%,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前十大持仓包括浙江荣泰、凌云股份等零部件企业 [5] - 中欧数字经济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近一年上涨166.36%,覆盖AI基础设施、应用及国产产业链 [5]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涨幅153.22%,通过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股贡献收益 [5]
2只涨超200%,百余只基金近一年业绩翻倍!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0:41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233.32% [2]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205.11% [2]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193.02% [2] - 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和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涨幅均超150% [2] -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涨幅均超130% [2] - 主动管理北交所权益基金超额收益显著 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相比业绩基准超额收益达161.84个百分点 [3] 港股主题基金表现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近一年上涨173.82% 为唯一跟踪香港证券指数的ETF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涨幅156.25% 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4] - 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近一年涨幅超100% 重仓地产、消费、医药、金融等行业 [4] -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上周成交额近1200亿元 创2020年3月上市以来单周历史新高 [3] 科技主题基金表现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近一年上涨168.68% 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 [5] - 中欧数字经济近一年上涨166.36% 聚焦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应用领域 [5]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近一年涨幅153.22% 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股 [5] 其他高收益基金 - 近一年百余只基金收益超100% 包括103只"翻倍基" [1][2] - 诺安多策略近一年回报119.59% 属小盘风格量化基金 [6]
12只翻倍基曝光 基民们回本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4:57
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去年"9·24"高点 创近4年新高 [2] - 自去年"9·24"以来 市场出现160只翻倍基 [2] - 年内翻倍基达到12只 主要为创新药主题基金 [2][5] 翻倍基详情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32.55%回报率位居年内基金冠军 [3][5]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回报率128.53% 规模11.317亿元 [3] - 永赢科技智选A回报率119.80% 规模11.665亿元 重仓人形机器人 [3][5] - 中银港股通医药A回报率116.19% 规模7.404亿元 [3]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回报率112.33% 规模30.428亿元 [3] 创新药ETF表现 -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回报率102.74% 规模78.019亿元 [3] -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回报率101.91% 规模134.241亿元 [3]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回报率101.45% 规模6.736亿元 [3] -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回报率100.50% 规模27.274亿元 [3] 行业特征 - 12只翻倍基中11只重仓创新药 创新药主题基金成为最大赢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