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华虹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07亿美元 毛利同比大增40%
中证网· 2025-08-29 10:2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累计销售收入11.07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1] - 上半年毛利1.116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40% [1] - 毛利率回升至10.1% 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800万美元 环比大幅提升112.1% [1] 工艺平台与技术优势 - 模拟与电源管理平台上半年营收同比及环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55nm eFlash MCU和48nm NOR Flash产品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2] - 深沟槽式超级结MOSFET平台销售收入取得良好表现 [2] - 上半年付运晶圆量达253.6万片(折合8英寸)实现逐季提升 [2] - 研发投入9.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18% 研发投入占比11.99% [2] - 累计获授权国内外专利达4735项 [2] 产能布局与战略发展 - 华虹制造项目完成首批产能设备搬入与装机验证 [3] - 第二阶段产能配置预计提前至2025年底前开启 [3] - 12英寸产能持续扩充计划稳步推进 [3] - 筹划购买华力微65/55nm和40nm对应股权以完善工艺布局与产能结构 [3] 下游应用与生态建设 - 拓展高端家电、新能源与汽车电子领域战略合作 [3] - 深化与头部终端客户及Tier1伙伴的生态互动 [3] - 强化与下游产业链战略协同以巩固供应链优势 [3]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全球半导体终端需求逐步回暖 [1] - 受益于国产供应链趋势及AI服务器与周边应用需求增长 [2] - 部分泛新能源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长带动功率器件表现 [2]
华虹公司(688347.SH)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下降71.9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1:4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0.1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1] - 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 同比减少71.95% [1] - 扣非净利润5539.18万元 同比减少76.31% [1]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1] 产能状况 - 8英寸及12英寸产线均处于满载状态 [1] - 华虹制造项目(FAB9)自2024年底风险量产 2025年上半年实现规模量产 [1] - 整体销售额与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保持增长 [1] 工艺平台发展 - 模拟与电源管理平台营收同比环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受益于国产供应链趋势及AI服务器需求增长 [2] - 55nm eFlash MCU产品进入规模量产 服务于物联网/安防/汽车电子领域 [2] - 48nm NOR Flash产品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2] - 深沟槽超级结MOSFET平台营收同比环比呈两位数增长 受泛新能源及消费电子需求推动 [2] 技术突破 - 12英寸扩铂(Pt)工艺开发完成 显著改善体二极管性能 [2] - Super IGBT技术进入量产推广 具备更高频率与电流密度优势 [2]
华虹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下降71.9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1:4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0.18亿元同比增长19.09% [1] - 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同比减少71.95% [1] - 扣非净利润5539.18万元同比减少76.31% [1]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1] 产能状况 - 8英寸及12英寸产线均处于满载状态 [1] - 华虹制造项目(FAB9)2024年底风险量产 [1] - 2025年上半年产能快速爬坡实现规模量产 [1] - 整体销售额与出货量同比环比双增长 [1] 工艺平台发展 - 模拟与电源管理平台营收同比环比双位数增长 [2] - 55nm eFlash MCU产品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2] - 48nm NOR Flash产品实现大规模量产 [2] - 深沟槽超级结MOSFET平台营收同比环比双位数增长 [2] 技术突破 - 12英寸扩铂工艺开发完成显著改善体二极管性能 [2] - Super IGBT技术具备高频率高电流密度优势 [2] - 超级结平台性能竞争力获得提升 [2] - 新技术已进入量产推广阶段 [2] 应用领域 - 产品服务于物联网安防汽车电子领域 [2] - 受益于AI服务器及周边应用需求增长 [2] - 满足国产供应链趋势需求 [2] - 支持泛新能源及消费电子需求增长 [2]
华虹半导体2025年半年报:销售收入实现1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产能爬坡顺利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1:09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07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1] - 毛利实现1.116亿美元 同比大增40% [1] - 毛利率回升至10.1% 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800万美元 环比大幅提升112.1% [1] 工艺平台与技术优势 - 模拟与电源管理平台上半年营收同比环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55nm eFlash MCU和48nm NOR Flash产品均已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2] - 深沟槽式超级结MOSFET平台销售收入取得良好表现 [2] - 上半年研发投入9.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18% [2] - 研发投入占比为11.99% [2] - 累计获授权的国内外专利达4735项 [2] 产能与运营效率 - 上半年付运晶圆量达253.6万片(折合8英寸)实现逐季提升 [2] - 华虹制造项目已完成首批产能所需工艺及量测设备的搬入与装机验证 [3] - 第二阶段产能配置预计提前至2025年底前开启 [3] - 12英寸产能持续扩充计划稳步推进 [3]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拓展高端家电、新能源与汽车电子领域的战略合作 [3] - 深化与头部终端客户及Tier1伙伴的生态互动 [3] - 筹划购买华力微65/55nm和40nm对应股权以完善工艺布局与产能结构 [3] 行业背景与需求驱动 - 全球半导体终端需求逐步回暖 [1] - 受益于国产供应链趋势、AI服务器及周边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2] - 部分泛新能源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长 [2] - 全球半导体市场面临去库存与需求结构性分化的挑战 [3]
从好丽友•派下架到“洋名”争议:山姆的国产供应链为何常在“躲猫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8:29
山姆会员店选品调整争议 - 山姆会员店因选品调整引发热议,部分普通商超品牌以新包装形式出现在山姆货架,公司回应称已将会员意见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并迅速下架低糖版好丽友•派 [1] - 争议焦点集中在"PANPAN"法式小泡芙等多款看似"洋品牌"的山姆新品,实际来自国内知名品牌 [1] - 山姆新品中"Sweet Hour"益生元岩烧海苔因配料干净(条斑紫菜≥52%、特级初榨橄榄油≥4%)备受消费者青睐,售价46.9元/150g [5] 品牌商标注册背景 - "PANPAN"商标早在2017年就已申请注册,并非为进驻山姆而独创 [3] - "Sweet Hour"商标由广东喜之郎集团在2000年注册,远早于山姆进入中国市场时间 [5] - 朝日唯品品牌2017年被新希望乳业全资收购,按高端乳品路线打造,并非专为山姆渠道设立 [8] - 徐福记旗下"呈味空间"品牌早已存在,其低GI燕麦藜麦蛋糕和板烧虾饼为2024年专供山姆的新品 [9] 供应链与代工模式 - 山姆对供应商要求严格,例如蓝莓供应商需具备"三证"认证,并对果实规格、供应量有高标准 [10] - 山姆自营品牌Member's Mark生产商多为中国知名制造商,如无糖芝麻酥生产商为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0] - 冷冻烘焙龙头立高食品长期为山姆供应网红麻薯产品,但坦言对沃尔玛单一客户依赖度较高 [11] - 山姆与开市客均采用代工贴牌模式,但开市客对第三方品牌展示更明显,如山姆版甘源冻干坚果商标字体较小 [13] 行业运营策略 - 仓储会员店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更多消费场景,如高端礼盒等 [5] - 核心商超渠道经营方针直接影响供应商产品上架情况,2024年下架产品种类比往年更多 [11] - 业内人士建议商超应主动搭建认知桥梁,让消费者认同本土制造的硬实力 [15]
GE医疗国产绿色智造全新成果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北京晚报· 2025-07-17 18:52
公司参展与产品展示 - 公司连续第三年携核心国产供应商参展链博会 以"国产创新 韧链共赢"为主题展出十余款最新国产高端医械智造成果 覆盖CT 磁共振 核医学 先进可视化诊疗领域 [1] - 联合供应商展示CT轴承 探测器 磁共振超导线 超声电路板等国产核心零部件 呈现30多年参与高端医械供应链建链 强链 延链的实践成果 [1] 绿色供应链联盟 - 联合贝莱胜发起中国医疗设备绿色供应链创新生态圈联盟 首批成员包括洛阳轴承 西部超导 科罗诺司 中国外运等 [3] - 联盟将围绕绿色设计 低碳制造 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环节展开合作 建立跨企业协同创新平台 推动行业向"低能耗 低排放 高效率 高价值"转型 [3] 可持续发展成果 - 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展示负责任运营 医疗可及性拓展 绿色转型等方面成果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22年基准减少23% [5] - 北京基地光伏发电项目年减二氧化碳超2000吨 无锡基地入选首批"零碳"工厂试点单位 [5] 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 - 与京东方签署战略合作 联合研发多款高端医疗显示技术模组 展示3款监护产品显示模组 优化显示组件性能和设备抗干扰能力 [6] - 合作体现国产供应链在高端医疗设备核心材料和工艺上的突破 满足国际高标准可靠性要求 [6] 本土化发展与产业链带动 - 中国市场销售产品中中国研发比例突破50% 国内年均采购额近100亿元 带动京津冀 成渝 长三角 大湾区四大产业集群超1000家供应链伙伴 [9] - 培育160余家专精特新和高科技企业 支持洛阳轴承 西部超导等从区域性企业成长为国际竞争力标杆 [9]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中国医械智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实践者 构建超千家供应商的"研 产 销 服"体系 打造创中心模式 [7] - 通过链博会平台展现绿色供应链进展 推动供应链 创新链向精益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