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债结存限额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固收|地方债周报】5000亿元结存限额下达,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或继续放量——地方债周度跟踪20251017
申万宏源固收研究 【申万固收|地方债周报】5000亿元结存限额下达,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或继续放量——地方债周度跟踪 20251017 原创 阅读全文 ...
5000亿元结存限额下达,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或继续放量:地方债周度跟踪20251017-2025101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9 2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中央安排5000亿元结存限额下达地方,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或继续放量;本期地方债发行与净融资环比下降,下期预计大幅提升;当前新增债发行进度较慢,低于23年和24年同期;2025年10 - 11月计划发行地方债规模可观;特殊新增专项债和置换隐债特殊再融资债有一定发行情况;本期10Y地方债减国债利差收窄,30Y走阔,周度换手率环比上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期地方债发行量下降,加权发行期限拉长 - 本期(2025.10.13 - 2025.10.19)地方债合计发行323.01亿元,上期为825.28亿元,下期(2025.10.20 - 2025.10.26)预计发行2472.28亿元 [2][6] - 本期地方债加权发行期限为16.21年,较上期的12.93年有所拉长 [2][8] 新增债发行进度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占全年额度的比例分别为83.9%和83.4%,考虑下期预计发行为84.1%和86.0%,低于23年和24年同期 [2][15] 2025年10 - 11月计划发行情况 - 已有28个地区披露2025年10 - 11月计划发行的地方债规模合计9234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为5073亿元 [2][5] 特殊债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特殊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2060亿元,本期发行31亿元;置换隐债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已发行19924亿元,本期发行62亿元,发行进度达99.6% [2] 利差与换手率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10年和30年地方债减国债利差分别为20.54BP和17.98BP,较2025年10月11日分别收窄4.40BP和走阔0.26BP [2] - 本期地方债周度换手率为0.56%,较上期的0.35%环比上升 [2][30]
地方债周度跟踪:5000亿元结存限额下达,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或继续放量-2025101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9 2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中央安排 5000 亿元结存限额下达地方,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或继续放量,此次安排结存限额力度增加、范围拓展,可能通过新增专项债和特殊再融资债两种模式发行 [2] - 本期地方债发行与净融资环比下降,下期预计大幅提升,新增债发行进度较慢,累计发行进度低于 23 年和 24 年同期 [3] - 2025 年 10 - 11 月计划发行地方债规模合计 9234 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 5073 亿元 [3] - 本期发行特殊新增专项债 31 亿元,置换隐债特殊再融资债发行 62 亿元,置换隐债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达 99.6% [3] - 本期 10Y 地方债减国债利差收窄、30Y 走阔,周度换手率环比上升,大连、青海、宁夏等地区 7 - 10Y 地方债收益率和流动性优于全国水平 [3]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本期地方债发行量下降,加权发行期限拉长 - 本期(2025.10.13 - 2025.10.19)地方债合计发行 323.01 亿元、净融资 - 197.81 亿元,上期为 825.28 亿元/397.84 亿元,下期(2025.10.20 - 2025.10.26)预计发行 2472.28 亿元、净融资 1657.51 亿元 [3][10] - 本期地方债加权发行期限为 16.21 年,较上期的 12.93 年有所拉长 [3][12] - 截至 2025 年 10 月 17 日,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占全年额度的比例分别为 83.9%和 83.4%,考虑下期预计发行为 84.1%和 86.0% [3][20] - 已有 28 个地区披露 2025 年 10 - 11 月计划发行的地方债规模合计 9234 亿元(10 月和 11 月分别为 5423 亿元和 3811 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为 5073 亿元(10 月和 11 月分别为 3663 亿元和 1410 亿元) [3][24] - 截至 2025 年 10 月 17 日,特殊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 12060 亿元(本期发行 31 亿元);置换隐债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已发行 19924 亿元(本期发行 62 亿元),发行进度达 99.6%,其中浙江等 32 个地区已全部发完(本期新增湖北地区) [3][22] 本期地方债减国债利差 10Y 收窄、30Y 走阔,周度换手率环比上升 - 截至 2025 年 10 月 17 日,10 年和 30 年地方债减国债利差分别为 20.54BP 和 17.98BP,较 2025 年 10 月 11 日分别收窄 4.40BP 和走阔 0.26BP,分别处于 2023 年以来历史分位数的 58.80%和 70.20% [3][30] - 本期地方债周度换手率为 0.56%,较上期的 0.35%环比上升 [3][39] - 本期大连、青海、宁夏等地区 7 - 10Y 地方债收益率和流动性皆优于全国水平 [3]
2025年9月财政数据点评:如何解读前三季度财政数据?
光大证券· 2025-10-18 21:41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 2025年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5%,较1-8月的+0.3%有所回升[1] - 2025年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3.1%,与1-8月持平[1] - 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增长2.58%,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66%,为非税收入同比下跌11.41%[3] - 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为+3.08%,较上月回升2.26个百分点[13] - 2025年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进度为85.6%,支出完成进度为83.2%,均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14] 主要税种表现 - 9月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速为+7.6%,较上月回升3.18个百分点[5] - 9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速为19.59%,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为+16.68%[5] - 9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速高达342.37%[6] - 9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速为-1.0%,较上月边际改善[22] 政府性基金与地方债 - 2025年1-9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5%,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23.9%[1] - 2025年1-9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进度为49.1%,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22] - 2025年1-9月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达到83.6%,累计发行3.68万亿元[31] - 政策性金融工具及地方债结存限额合计1万亿元,旨在支持信用扩张和投资[2]
财政部:四季度加码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11:40
编辑丨张星 记者丨周潇枭 10月17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财政部发布会现场图,拍摄:周潇枭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进一步回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 支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1%。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很重要的助推因素是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这不仅体现在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平稳增长,还体现在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大幅增长上。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 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含以往年度结转债券支出),带动前三季 度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23.9%。 7、8月份我国经济数据出现波动下行的迹象,外界对四季度出台增量政策充满期待。9月底,5000亿元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始加快投放使用,主要用于扩大投资。这次财政部明确要盘活使用5000亿元地方 债结存限额,主要用于化债和扩大投资。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 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 款,还安排额度用 ...
财政部:四季度加码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11:34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 同比增长0.5% 增速逐季回升 其中一季度下降1.1% 二季度增长0.6% 三季度增长2.5% [3][5]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万亿元 同比增长3.1% 支出强度维持较高水平 [3] - 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7万亿元 同比下降0.5%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3万亿元 下降4.2% [7] - 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9万亿元 同比增长23.9% 主要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出4.21万亿元带动 [3][8] 税收收入结构分析 - 前三季度税收收入13.27万亿元 增长0.7% 非税收入3.12万亿元 下降0.4% 非税收入为年内首次负增长 [5] - 主要税种中 国内增值税5.23万亿元增长3.6% 企业所得税3.25万亿元增长0.8% 个人所得税1.18万亿元增长9.7% 证券交易印花税1448亿元增长约1倍 [6] - 分行业看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增长12%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增长8.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增长13.4% 显示新兴行业和服务消费增势较好 [6][7] 积极财政政策与债务安排 - 中央财政安排使用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 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 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并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3][12] - 2025年新增地方债券共计5.2万亿元 财政部将在四季度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最高可达3.12万亿元 [10] - 按照中央化债政策安排 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用于化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