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投入机制
搜索文档
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推进
第一财经· 2025-10-07 11:13
政策导向与法律框架 - 国家拟构建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 [1] - 已将矿区生态修复内容纳入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以及长江、黄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国家法律 [1] -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原则为"企业所有、满足需要、自提自用、政府监管" [1] - 将加快制定《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法规政策 并配合出台生态修复费用管理办法 [4] 中央财政支持与示范工程 - "十四五"以来 自然资源部协同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47亿元 部署实施49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2] - 2023年和2025年 通过竞争性评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9亿元 在黑龙江部署实施3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2] - 示范工程重点区域包括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青藏高原、北方防沙带、"三北"工程实施区等 [2] 政策激励与社会资本参与 - 2021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草局牵头起草政策措施 从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多方面释放政策红利 [2] - 贵州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4] - 贵州省允许修复工程新产生及原地遗留的土石料无偿用于本工程 确有剩余的可对外销售 收益全部用于本地区生态修复 [4] 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 - 发布实施《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等4项国家标准 以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标准体系 [2] - 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和地方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 指导各地贯彻执行已发布标准 [5] - 支持各地研发推广高陡边坡治理、岩质边坡土壤重构等关键技术 并发布技术名录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方法装备 [5] 地方实践与成效 - 四川省宜宾市完成359个矿山排查 共排查出151宗生态修复基金未足额缴纳等问题矿权 已全部完成整治 [3] - 四川省广安市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修复面积9000余亩 [3] - 江西省九江市推进24座重点矿山修复 预计年底前将全面实现清零目标 [4] - 武汉江夏灵山矿区将废弃矿区打造为灵山花境公园 发展多元生态产业 [4] 基础性工作与监管强化 - 2024年7月 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在全国推开 为科学选择修复措施奠定基础 [3] - 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压实属地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4] - 四川省实施修复"一矿一策"和"边开采、边治理"的策略 [3]
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推进
第一财经· 2025-10-07 11:08
将探索导向明确、路径清晰、投入持久、回报稳定的资源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国家将探索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强化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 自然资源部日前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383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拟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实施 一系列改革举措,构建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 制,探索导向明确、路径清晰、投入持久、回报稳定的资源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支持矿山生态修复 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孙成坤提出了《关于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建议》。他建议, 把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与产业发展、水土保持、耕地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 路径,有效提升综合治理质效。 自然资源部在答复中介绍,已将矿区生态修复内容纳入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以及长江、黄河、青藏 高原生态保护法等,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并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和采矿权人主体责任。按照"企业所 有、满足需要、自提自用、政府监管"原则,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在政策激励方面,2021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草局牵头起草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 ...
上海:真金白银破解基础研究“不敢投”难题
科技日报· 2025-09-15 07:38
上海市基础研究投入现状 - 2024年上海市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发经费支出比例达11%左右,高于全国6.91%的平均水平,但低于国际创新型城市普遍达到的15% [1] 探索者计划实施与成效 - “探索者计划”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将产业需求转化为基础科学问题,合作企业已从2家拓展至22家,覆盖生物医药、信息、航空、先进材料等领域 [2]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作为首批参与者,通过该计划成功立项12项,本年度已组织申报项目近百项 [2] -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深入实施该计划,将吸纳更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加入 [2] 企业基础研究财政与税收支持措施 - 对基础研究投入达1亿元/年及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1000万元,投入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补助500万元,投入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补助200万元 [3] - 企业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等服务产生的费用,按实际支付额的50%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助100万元 [4] - 企业支持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可享受100%税前加计扣除 [4] 考核评价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 - 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经审核可按规定视同利润加回,承担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建设任务的企业,其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被要求不低于10% [5] - 支持高校联合企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政府与企业按1:1比例共同出资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 [5] - 上海高校科技经费近20%来自企业投入,市教委正布局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新一轮校企联合创新计划 [5] 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 -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对基金会支持的项目,相关部门按基金会投入的50%予以共同支持 [6] - 上海启源国资创新策源公益基金会由16家市属国资国企共同出资筹建,通过无偿捐赠方式支持前瞻性、颠覆性基础研究 [6] -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300万元设立非公募基金,实行“充分信任+不论成败+科学监管”的公益模式支持基础研究 [7]
浙江启动全国首个省级生态保护修复专项基金
央视网· 2025-09-15 07:04
基金设立与规模 - 浙江省启动全国首个省级生态保护修复专项基金,投资总金额超30亿元[3] - 基金采用省属国企领投、民企跟投、邀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绿色金融参与的模式[3] - 基金重点投资省域范围内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覆盖农田、海洋、矿山、湿地等领域[3] 投资模式与机制 - 基金通过“生态修复+产业导入”、“生态修复+权益打包”等项目模式运作[3] - 将生态修复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产业有机结合[3] - 以市场化机制破解生态修复资金难题,体现“谁修复、谁受益”理念[3] 生态修复成果 - 浙江山水工程修复面积超750万亩[3] - 蓝色海湾修复海岸线超140公里、滨海湿地超3万亩、营造红树林面积超6000亩[3] - 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面积3.5万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425万亩[3]
上海科技金融领域再创新——16家市属国企联合设立公益基金会 引资金活水注入基础研究动力
解放日报· 2025-07-30 10:03
基金会成立背景与意义 - 上海启源国资创新策源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 成为全国第一家由地方国有企业联合发起设立支持基础研究的公益基金会 [1] - 上海基础研究投入资金90%来自财政资金 尚未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发达国家近一半基础研究投入来自企业与社会捐赠 [2] - 基金会通过无偿捐赠方式支持前瞻性颠覆性基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 弥补企业直接投入基础研究的动力缺口 [1][2][3] 基金会组织架构与运作机制 - 由上海市国资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 上海国际集团 上海国盛集团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联合发起 16家市属国资国企共同出资筹建 [3] - 基金会采用公益化运作降低技术攻关风险成本 推动产业需求与科研方向对接 [3] - 将成为促进基础研究支持前沿技术突破推动成果转化的核心平台 通过概念验证产业转化金融支持园区孵化等多重渠道放大成果 [3] 重点投资领域与方向 - 重点关注卡脖子技术攻关 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 [4] - 支持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脑科学深海深地探测等前沿领域从0到1突破 [4] - 资助成果转化与交流活动 打通实验室到产业端的最后一公里 [5] - 重点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自主选题 加大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高风险基础研究或概念验证 [5] 合作网络与生态建设 - 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未来产业领域加强捐赠资助资源赋能信息交流专家资源共建等合作 [5] - 与上海市国资委揭榜挂帅研究课题联动择优予以定向支持 [5] - 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科技公益事业 撬动多元化资金支持科创 推动上海科技公益从单点突破向生态共建升级 [5]
【省自然资源厅】陕西利用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陕西日报· 2025-06-16 08:16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印发《关于支持利用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通知》,旨在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拓宽投融资渠道 [1] - 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一体化项目优化农村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1] 重点支持领域 - 农用地整治领域重点支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类项目 [1] - 建设用地整理领域重点支持整理盘活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类项目 [1] - 生态保护修复领域重点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类项目 [1] 具体支持政策 - 省自然资源厅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提供具体支持政策 [1] - 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和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将给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贷款利率、额度、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 [1] 实施流程与要求 - 由省自然资源厅会同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和农发行陕西省分行按程序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建立项目库并确定融资项目 [2] - 要求各市县(区)量力而行,依法依规开展投融资工作,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