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增持

搜索文档
青岛银行:大股东国信产融控股拟增持股份不超过5%
财经网· 2025-09-03 17:53
股权变更批复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同意青岛国信产融控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增持数量不超过总股本5% [1] - 增持完成后国信产融控股及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19.99% 增持期限为批复之日起六个月内 [1] 当前股权结构 - 国信产融控股现持有6.55亿股A股 占比11.25% 一致行动人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持有2.18亿股H股 占比3.74% [1] - 另一致行动人青岛国信资本投资持有650股A股 占比0.00001% 三方合计持股8.72亿股 占总股本14.99% [1] 增持计划细节 - 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增持 增持后合计持股比例将达到19.00%至19.99% [2] - 拟增持股份数量不少于2.33亿股且不超过2.91亿股 基于对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2] 信息披露安排 - 青岛银行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青岛银行: 关于大股东增持股份计划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20:13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国信产融控股持有青岛银行654,623,243股A股 占比11.25% [1] - 一致行动人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17,847,280股H股 占比3.74% [1] - 一致行动人青岛国信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50股A股 占比0.00001% [1] - 当前合计持股数量872,471,173股 占比14.99% [1] 增持计划核心内容 - 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至合计持股比例19.00% [1][2] - 增持方式包括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港股通等 [2] - 增持实施期限为取得监管批复后6个月内 [1][2] - 增持股份自取得之日起5年内不转让 [2] - 将避开定期报告静默期及重大事项敏感期 [1][2] 增持实施条件 - 需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审批 [2] - 若遇股票停牌情形 增持期限将顺延 [1][2] - 存在因不可预判因素导致计划延迟或调整的风险 [2] 股权结构影响 - 增持后国信产融控股仍为青岛银行主要股东 [2] - 不会导致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变化 [2] - 合计持股比例将提升4.01个百分点 [1][2]
研报掘金丨华西证券:维持中炬高新“买入”评级,大股东增持彰显发展信心,期待经营好转
格隆汇APP· 2025-09-02 16: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下降26.5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同比下降31.57% [1]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8.6%至21.32亿元 [1] - 第二季度收入降幅环比收窄至9.1% [1] 经营策略 - 公司围绕战略目标和"强基、多元、高效"年度管理主题开展经营调整 [1] - 持续推进供应链优化、降本增效、运营优化和组织能力提升等经营变革 [1] - 目前处于改革调整期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 股东动向 - 控股股东火炬集团拟自2025年9月1日起12个月内增持 [1] - 增持金额不低于2亿元且不超过4亿元 [1] - 增持计划彰显股东对公司发展信心 [1]
中海油服中期净利近20亿元四连增 大股东时隔9年增持4家基金加仓
长江商报· 2025-08-27 17: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3.2亿元同比增长3.51% 归母净利润19.64亿元同比增长23.33% [1] - 中期营收净利连续四年增长:2022-2024年中期营收分别为152.13亿元/188.74亿元/225.29亿元 同比增速19.45%/24.07%/19.3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3亿元/13.39亿元/15.92亿元 同比增幅达37.57%/21.12%/18.92% [1] 业务板块表现 - 钻井服务业务收入72.38亿元同比增长12.8% 船舶服务业务收入26.08亿元同比增长19.8% [2] - 油田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23.78亿元同比下降3.5% 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收入10.95亿元保持稳定 [2] - 公司主动向功能价值创造者转变 推动技术服务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1] 国际市场拓展 - 国际市场收入55.18亿元同比增长23.66% 收入占比持续攀升 [2] - 2023年及2024年国际市场收入占比分别为21.47%和22.53% [2] - 公司为全球最具规模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之一 拥有完整服务链条和强大装备群 [2] 股东动向与信心 - 控股股东中国海油集团计划增持3-5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增持1600.80万股 [3] - 持股比例上升至50.86% 系集团近九年来首次增持 [3] - 2025年第二季度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四家机构加仓公司股份 [3]
A股再掀回购增持小高潮!本月已有超40家公司计划出手
新浪财经· 2025-05-18 16:39
上市公司增持与回购动态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出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和股份回购热潮,5月以来已有47家公司发布相关计划,最高回购金额达20亿元[1][2][4] 重点公司回购/增持计划 隧道股份 - 控股股东上海城建计划2023年5月16日至2026年5月15日增持,金额2.5亿-5亿元,不超过总股本2%[1] 江瀚新材 - 实控人提议回购2亿-4亿元,价格≤30元/股,用于减资或员工激励[1] 八亿时空 - 拟回购5000万-1亿元,价格≤40元/股,资金来源含700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员工激励[1] 思源电气 - 拟回购3亿-5亿元,价格≤109.45元/股,预计回购0.35%-0.58%股份,12个月内完成[2] 宝丰能源 - 本月最高回购规模达10亿-20亿元,价格≤22.80元/股[4] 行业整体数据 - 5月14日前47家公司发布计划,金额上限达5亿元以上的包括思源电气、隧道股份、三花智控、四川长虹、东方证券[4][5] - 表格显示前20家公司中,金盘科技计划回购0.3亿-0.5亿元,湖北宣化2亿-4亿元,卡倍亿2亿-3亿元[3] - 21-47家公司中,四川长虹计划2.5亿-5亿元,东方证券2.5亿-5亿元,玲珑轮胎2亿-3亿元[4]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15 12:07
大股东增持计划 - 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国发集团)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增持苏州银行股份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 [2] - 增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购买可转债转股 [5] - 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3] 增持计划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14日,国发集团累计增持8,572.4636万股,占总股本的1.9175%,增持金额56,728.5946万元 [2][11] - 国发集团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同期增持375万股,占总股本的0.0839% [11] - 国发集团直接持股比例增至13.9296%,与东吴证券合计持股14.0134% [11] 增持计划细节 - 增持不设价格区间 [4]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9] - 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增持股份 [7] 股本变动影响 - 可转债持续转股导致公司总股本从3,835,846,013股增至4,470,662,011股 [12] - 股东持股比例因股本增加被稀释 [12] - 国发集团通过存量可转债转股14,089,337股 [13] 合规性说明 - 增持计划符合《证券法》等法律法规 [16] - 增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或影响上市地位 [16] - 公司将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6]
【业绩会实录】爱美客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3-24 16:18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 同比增长5.5% 归母净利润19.6亿元 同比增长5.3% [16] - 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营收利润环比同比均大幅下滑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38%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8.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27% 主要因交纳上年末所得税 增值税增加 库存商品增加及人工成本现金占比提高所致 [22] 产品管线 - 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产品于2024年10月9日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用于纠正颏部后缩 预计2025年上市销售 [6][12][22] - 注射用A型肉毒素 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及米诺地尔搽剂目前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6] - 肉毒素项目处于注册审评阶段 将按法规要求披露进度 [14] 国际化战略 - 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Inc公司 收购价1.9亿美元 标的公司核心产品已获得34个国家地区注册批准 [17][20] - REGEN将作为国际化平台开展业务 标的公司新工厂已获韩国GMP认证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实现生产和交付 [17][20] - 当前海外收入仅158万元 占总收入0.05% [17] 市场竞争与定价 - 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产品更加丰富 但目前对公司毛利率影响不大 [8] - 嗨体和濡白天使出厂价降幅未披露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 出厂价是否会继续下降未回应 [2] 资本运作与股东情况 - 董事王兰柱减持期间为2025年3月17日至2025年6月16日 [20] - 公司账面上部分证券投资系并购或战略投资引起 包括收购哈尔滨沛奇隆前其持有证券及对博安生物的战略投资 [5] - 关于股票回购计划 公司表示会视市场情况而定 [9] 经营策略 - 公司坚持聚焦主业 不向下游延伸业务 保持战略稳定性 [11] - 主销产品为Ⅲ类植入医疗器械 不能在无资质的电商平台销售 [24] - 通过医生培训和品牌宣传推广提升渠道覆盖深度和广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