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股东增持
icon
搜索文档
A股利好来了!130家公司获得大股东增持,49家公司获超千万股买入
搜狐财经· 2025-10-08 07:57
增持潮概况 - 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出现大股东增持潮,130家上市公司获得增持,其中49家公司增持数量突破千万股,前15名公司增持规模均超过4000万股 [1] - 光大银行以2.64亿股的增持量位居榜首,华菱钢铁和南京银行单笔增持均超过1亿股 [1] - 与2024年同期相比,本轮增持潮金额增幅显著,反映产业资本对A股市场估值水平的认可 [1] 行业与公司分布 - 银行、能源、高端制造三大板块成为增持主力军 [1] - 苏州银行12名高管集体出资增持60万股,华夏银行核心骨干增持金额达3190万元 [1] - 参与增持主体包括国有大型企业(如光大集团增持光大银行5166万元)和民营巨头(如荣盛石化控股股东增持计划达10亿至20亿元) [1] 增持动机分析 - 价值低估是首要驱动逻辑,例如西部矿业控股股东增持1.73%股份时明确表示股价未充分反映其资源储备优势 [2] - 增强控制权是重要考量,例如恒逸石化控股股东通过增持使持股比例从53.07%提升至54.07% [4] - 银行板块增持行为与补充资本金压力相关,例如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集团增持5677万股有助于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 [4] 有效增持特征 - 增持比例高的公司后续股价表现更稳健,例如同济科技增持比例达8.03%,公告后90日内超额收益达到15%以上 [6] - 高管用自有资金增持比公司回购更能体现管理层信心,例如苏州银行案例 [6] - 能源、化工类公司在行业复苏期获增持往往预示业绩拐点,例如荣盛石化在油价上行周期获增持后股价反弹幅度超过30% [6] 投资筛选框架 - 单次增持金额需与公司市值相匹配,例如格力电器增持4186万股(比例0.75%)但绝对数量巨大,且近三年持续增持,信号意义强烈 [8] - 关注低市净率且股息率超过4%的公司,例如银行股中的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在增持后往往能带来长期投资回报 [8] - 关注受益于政策红利行业的公司,如高端制造、新能源行业,增持与基本面改善易形成合力推动价值提升 [9]
资本市场丨牛市氛围渐浓 A股公司增持力度不减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56
分红制度 - A股2024年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中期810家公司拟分红6428亿元同比增长9.6% [10][11] - 分红行业高度集中 银行石油石化通信白酒煤炭五大板块贡献近七成分红 银行业2024年Top30名单中占11家 2025年中期占10家 股息率多在6%-8% [10][11] - 分红广度不足 2024年半导体板块净利润1120亿元现金流1850亿元但分红率仅18% 科技龙头习惯以回购代替分红 2024年回购规模1766亿元为现金分红的0.73倍 [11] - 分红持续性弱 连续10年现金分红率超30%的公司仅198家占全市场3.8% 远低于标普500的46% [11] - 建议建立"盈利即分红"刚性约束机制 对连续两年盈利且未分配利润充足却不分红的公司实施ST警示 限制再融资和大股东减持 [12] - 推行行业差异化分红指引 鼓励一年多次分红和春节前"红包分红" 简化中期分红程序 [12] 增持行为 - 2025年8月以来19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 包括长江电力贵州茅台等行业龙头 [3][4] - 长江电力控股股东三峡集团计划增持40-80亿元 截至9月4日已增持4114.71万股金额11.64亿元占比0.17% [4][13] -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计划增持30-33亿元 隧道股份控股股东已完成增持6288.18万股金额3.99亿元占比2% [4][13] - 多家银行实施增持 青岛银行第三大股东计划增持2.33-2.91亿股不超过总股本5% 上海银行10位董监高增持董事长买入10万股 [5][14] - 增持发生在股价大涨后 青岛银行2024年以来上涨65% 上海银行上涨50% 体现股东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 [6][14] - 增持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 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形成价值回归良性循环 [4][6] 退市机制 - 2025年截至9月7日24家上市公司退市 超过八成因触及重大违法财务类规范类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 [16] - 交易类退市较普遍 4月30日4家公司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摘牌 [16] - 主动退市公司增多 2020-2024年分别为1/4/1/2/1家 2025年截至8月10日已有5家主动退市 [16] - ST春天因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记载未按期整改被终止上市 *ST东通因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启动退市程序 [16][17] - 亿利洁能被处以2.1亿元罚款 控股股东被罚3000万元 7名直接责任人员被市场禁入5年至终身 [18] - 退市追责力度加大 已退市公司仍会收到罚单 投资者民事赔偿和先行赔付机制正在推进 [19]
资本市场丨“退市提速+追责加码” 退市不免责渐成常态
搜狐财经· 2025-09-15 12:33
退市制度执行 - 截至2025年9月7日,A股已有24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超过80%的公司因触及重大违法、财务类、规范类、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而退市 [1][15] - 交易类退市较为普遍,4月30日有4家公司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人民币而摘牌 [3][15] - 主动退市公司数量增加,截至8月10日已有5家公司宣布主动退市,方式包括股东会决议撤回上市和吸收合并 [4][15] - 近期*ST紫天因触及规范类强制退市规定被终止上市,*ST东通因涉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被启动退市程序 [5][16] 退市追责与投资者保护 - 监管部门强调“退市不免责”,对退市公司亿利洁能拟处以2.1亿元罚款,对其控股股东拟处以3000万元罚款,并对7名直接责任人员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6][17] - 追责范围扩大,从上市前到退市前的全周期问题均被纳入核查范围,部分未担任董监高的人员也因组织、参与违法行为被处罚 [6][18] - 专家建议完善投资者民事赔偿机制,优化退市公司挂牌衔接流程,强化行政、民事、刑事“三罚联动”效能 [7][18] 分红制度现状 - 2024年A股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中期有810家公司拟派现6428亿元,同比增长9.6% [9] - 分红行业高度集中,银行、石油石化、通信三大板块位列前三,银行业最为突出,2024年Top30名单中有11家银行 [9] - 2020-2024年A股累计分红公司占比由68%升至91%,但高分红公司集中于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裕的行业,大量中小市值和成长型公司分红意愿偏低 [9][10] 分红制度问题与建议 - 分红持续性与稳定性欠缺,2024年符合连续10年现金分红且比例达30%的公司仅198家,占全市场3.8% [10] - 建议建立“盈利即分红”的刚性约束机制,设立“盈利不分红”ST警示制度,并推行“行业差异化+生命周期”分红指引 [11] - 鼓励一年多次分红,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构建分红透明度披露体系,并推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分红政策制定 [11] 大股东及高管增持 - 2025年8月以来至9月9日,共有190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包括长江电力控股股东拟增持40-80亿元,贵州茅台控股股东拟增持30-33亿元 [12] - 增持行为发生在股价上涨后,如南京银行自2024年以来股价上涨65%以上,上海银行上涨50%以上,旨在引导市场理性看待公司价值 [13] - 需警惕“作秀式”增持,部分公司存在承诺多、执行少的问题,建议监管部门建立“承诺-执行-披露”的闭环监督机制 [14]
ST华扬2025年9月11日涨停分析:大股东增持+营销服务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2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1日触及涨停 涨停价10.3元 涨幅4.99% 总市值26.09亿元 流通市值26.09亿元 总成交额4479.92万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互联网综合营销服务 涵盖广告投放代理、策划与制作等业务 主要产品为品牌营销 [2] - 互联网营销行业持续发展 业务有市场需求基础 消费市场复苏和企业对品牌推广重视有望进一步提升需求 [2] 股东行为 - 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9月2-3日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增持59.48万股 变动后持股数量达4824.45万股 [2] - 大股东增持被视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增强投资者信心 [2] 市场反应 - 大股东增持引发资金关注 推动股价涨停 [2] - 尽管公司2025年9月10-11日分别收到公开谴责和处罚决定 但市场认为负面事件已在前期股价走势中消化 [2] - 资金流向显示涨停当日有资金认为风险已释放并开始入场布局 [2]
青岛银行:大股东国信产融控股拟增持股份不超过5%
财经网· 2025-09-03 17:53
股权变更批复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同意青岛国信产融控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增持数量不超过总股本5% [1] - 增持完成后国信产融控股及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19.99% 增持期限为批复之日起六个月内 [1] 当前股权结构 - 国信产融控股现持有6.55亿股A股 占比11.25% 一致行动人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持有2.18亿股H股 占比3.74% [1] - 另一致行动人青岛国信资本投资持有650股A股 占比0.00001% 三方合计持股8.72亿股 占总股本14.99% [1] 增持计划细节 - 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增持 增持后合计持股比例将达到19.00%至19.99% [2] - 拟增持股份数量不少于2.33亿股且不超过2.91亿股 基于对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2] 信息披露安排 - 青岛银行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青岛银行: 关于大股东增持股份计划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20:13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国信产融控股持有青岛银行654,623,243股A股 占比11.25% [1] - 一致行动人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17,847,280股H股 占比3.74% [1] - 一致行动人青岛国信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50股A股 占比0.00001% [1] - 当前合计持股数量872,471,173股 占比14.99% [1] 增持计划核心内容 - 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至合计持股比例19.00% [1][2] - 增持方式包括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港股通等 [2] - 增持实施期限为取得监管批复后6个月内 [1][2] - 增持股份自取得之日起5年内不转让 [2] - 将避开定期报告静默期及重大事项敏感期 [1][2] 增持实施条件 - 需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审批 [2] - 若遇股票停牌情形 增持期限将顺延 [1][2] - 存在因不可预判因素导致计划延迟或调整的风险 [2] 股权结构影响 - 增持后国信产融控股仍为青岛银行主要股东 [2] - 不会导致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变化 [2] - 合计持股比例将提升4.01个百分点 [1][2]
研报掘金丨华西证券:维持中炬高新“买入”评级,大股东增持彰显发展信心,期待经营好转
格隆汇APP· 2025-09-02 16: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下降26.5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同比下降31.57% [1]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8.6%至21.32亿元 [1] - 第二季度收入降幅环比收窄至9.1% [1] 经营策略 - 公司围绕战略目标和"强基、多元、高效"年度管理主题开展经营调整 [1] - 持续推进供应链优化、降本增效、运营优化和组织能力提升等经营变革 [1] - 目前处于改革调整期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 股东动向 - 控股股东火炬集团拟自2025年9月1日起12个月内增持 [1] - 增持金额不低于2亿元且不超过4亿元 [1] - 增持计划彰显股东对公司发展信心 [1]
中海油服中期净利近20亿元四连增 大股东时隔9年增持4家基金加仓
长江商报· 2025-08-27 17: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3.2亿元同比增长3.51% 归母净利润19.64亿元同比增长23.33% [1] - 中期营收净利连续四年增长:2022-2024年中期营收分别为152.13亿元/188.74亿元/225.29亿元 同比增速19.45%/24.07%/19.3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3亿元/13.39亿元/15.92亿元 同比增幅达37.57%/21.12%/18.92% [1] 业务板块表现 - 钻井服务业务收入72.38亿元同比增长12.8% 船舶服务业务收入26.08亿元同比增长19.8% [2] - 油田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23.78亿元同比下降3.5% 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收入10.95亿元保持稳定 [2] - 公司主动向功能价值创造者转变 推动技术服务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1] 国际市场拓展 - 国际市场收入55.18亿元同比增长23.66% 收入占比持续攀升 [2] - 2023年及2024年国际市场收入占比分别为21.47%和22.53% [2] - 公司为全球最具规模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之一 拥有完整服务链条和强大装备群 [2] 股东动向与信心 - 控股股东中国海油集团计划增持3-5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增持1600.80万股 [3] - 持股比例上升至50.86% 系集团近九年来首次增持 [3] - 2025年第二季度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四家机构加仓公司股份 [3]
A股再掀回购增持小高潮!本月已有超40家公司计划出手
新浪财经· 2025-05-18 16:39
上市公司增持与回购动态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出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和股份回购热潮,5月以来已有47家公司发布相关计划,最高回购金额达20亿元[1][2][4] 重点公司回购/增持计划 隧道股份 - 控股股东上海城建计划2023年5月16日至2026年5月15日增持,金额2.5亿-5亿元,不超过总股本2%[1] 江瀚新材 - 实控人提议回购2亿-4亿元,价格≤30元/股,用于减资或员工激励[1] 八亿时空 - 拟回购5000万-1亿元,价格≤40元/股,资金来源含700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员工激励[1] 思源电气 - 拟回购3亿-5亿元,价格≤109.45元/股,预计回购0.35%-0.58%股份,12个月内完成[2] 宝丰能源 - 本月最高回购规模达10亿-20亿元,价格≤22.80元/股[4] 行业整体数据 - 5月14日前47家公司发布计划,金额上限达5亿元以上的包括思源电气、隧道股份、三花智控、四川长虹、东方证券[4][5] - 表格显示前20家公司中,金盘科技计划回购0.3亿-0.5亿元,湖北宣化2亿-4亿元,卡倍亿2亿-3亿元[3] - 21-47家公司中,四川长虹计划2.5亿-5亿元,东方证券2.5亿-5亿元,玲珑轮胎2亿-3亿元[4]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15 12:07
大股东增持计划 - 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国发集团)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增持苏州银行股份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 [2] - 增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购买可转债转股 [5] - 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3] 增持计划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14日,国发集团累计增持8,572.4636万股,占总股本的1.9175%,增持金额56,728.5946万元 [2][11] - 国发集团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同期增持375万股,占总股本的0.0839% [11] - 国发集团直接持股比例增至13.9296%,与东吴证券合计持股14.0134% [11] 增持计划细节 - 增持不设价格区间 [4]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9] - 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增持股份 [7] 股本变动影响 - 可转债持续转股导致公司总股本从3,835,846,013股增至4,470,662,011股 [12] - 股东持股比例因股本增加被稀释 [12] - 国发集团通过存量可转债转股14,089,337股 [13] 合规性说明 - 增持计划符合《证券法》等法律法规 [16] - 增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或影响上市地位 [16] - 公司将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