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大周期
搜索文档
浙商早知道-20251110
浙商证券· 2025-11-10 07:31
神工股份(688233)公司更新 - 公司是业界领先的集成电路刻蚀用单晶硅材料供应商,全球市占率约15% [4] - 推荐逻辑是受益于存储大周期带来的整体供应链景气度提升,公司业绩有望超预期增长 [4] - 超预期点在于海外存储原厂订单需求持续紧张,国内材料厂商或有望承接部分外溢订单 [4] - 驱动因素包括存储芯片制造需求拉动主业,以及日韩本土企业供给已到上限导致订单外溢 [4]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71.2/803.5/1308.4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55.6%/70.5%/62.8%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0.6/267.4/451.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68.9%/141.7%/68.6%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为0.65/1.57/2.65元,PE为78.5/32.5/19.3倍 [4] - 催化剂包括海外加单和公司扩产 [4] 同力股份(920599)公司深度 - 公司是全球矿山宽体车龙头,随着新能源和无人驾驶车型加速渗透,业绩预计保持稳健增长 [6] - 超预期点在于宽体车当前主要为替换逻辑驱动,高毛利率的新能源和无人驾驶产品渗透率提升利好业绩 [6] - 驱动因素是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和无人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 [6]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781.90/7636.10/8623.8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0.40%/12.60%/12.90%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92.10/1015.00/1176.5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2.50%/13.80%/15.90% [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为1.90/2.20/2.60元,PE为9.60/8.50/7.30倍 [6] - 催化剂包括"国五"排放政策发布和易控智驾港股IPO成功 [6] 宏观深度观点 - 权益市场短期内可因政策、流动性与情绪因素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行 [9] - 中长期看,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行情难以持续很长时间,最终会回归基本面 [9] - 2026年风偏驱动的牛市继续 [9] - 驱动因素为政策、流动性与情绪 [9] -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需遵循自上而下的四层次发展框架理解政策走向,中美博弈是最核心的统领性目标 [9] - 2025年下半年的"科技牛"中,结构转型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促使本轮风险偏好的提升 [9] A股策略观点 - 核心观点是上证驭势双创借势,均衡配置、持仓观望 [9] - 市场看法为当前市场状态复杂,以上行5浪看待权重,以区间震荡看待双创 [10] - 观点变化为上证指数依托关键点位3936点和上升趋势线继续5浪上行结构,双创指数则呈现震荡整理格局 [10] - 驱动因素包括若上证守住3936点则日线5浪上升形态保留,双创指数需向权重指数"借势" [10] - 与市场差异在于重点关注券商板块动向,配置风格从三季度"科技优先"转为"相对平衡" [10] 债券市场观点 - 核心观点是当前1到2年期"国开债-国债"利差平稳,但3到5年期利差迅速走阔,5年期利差已超过去年央行购债期间水平 [13] - 这表明当前央行主力购债期限可能为3到5年期 [13] - 市场对国开国债利差走阔的原因存在分歧 [13] - 驱动因素包括央行购债和基金赎回新规 [13]
神工股份(688233):电子级单晶硅材料龙头 充分受益存储大周期
新浪财经· 2025-11-09 14:32
公司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刻蚀用单晶硅材料供应商,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5% [1] - 公司被视为存储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全球隐形冠军 [8] 行业需求分析 - AI服务器需求快速增长,带动AI芯片升级迭代,存储吞吐量需相应配套,拉动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3] - 存储芯片在AI训练和推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大 [3] - 与其他芯片相比,存储芯片制造需要刻蚀和堆叠更多层数,存储行业增长对刻蚀用硅材料主业拉动更大 [3] - 半导体大周期若未复苏,公司成长性可能受损 [2] 供给端与竞争格局 - 海外存储原厂(如三星、美光、海力士)订单需求持续紧张,行业高景气度对大尺寸单晶硅材料及刻蚀用硅电极供应带来挑战 [3] - 日韩本土企业供给已接近上限,订单外溢可能加大公司业绩弹性 [5] - 考虑到全球政治环境及供应链安全,海外存储芯片原厂可能优先考虑日韩等境外企业的产能 [2] - 国内材料厂商有望承接部分外溢订单 [3] 业绩驱动因素与催化剂 - 存储芯片制造需求是公司主业的主要拉动因素 [4] - 订单外溢是公司业绩弹性的关键驱动因素 [5] - 检验指标包括存储需求节奏以及业绩落地与指引的差异情况 [6] - 主要催化剂为海外客户追加订单以及公司自身产能扩张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收入规模为4.7亿元,同比增长55.6% [9] - 预计公司2026年收入规模为8.0亿元,同比增长70.5% [9] - 预计公司2027年收入规模为13.1亿元,同比增长62.8% [9]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168.9% [9] - 预计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同比增长141.7% [9] - 预计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5亿元,同比增长68.6% [9] - 基于2025年11月7日收盘价计算,2025年市盈率为78.5倍,2026年为32.5倍,2027年为19.3倍 [9]
周观点:AI算力持续演进,把握存储大周期机遇-20250927
国盛证券· 2025-09-27 21:48
作为行业研究分析师,本报告的核心是把握AI算力演进与存储大周期的双重投资机遇,以下为详细解读: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子行业持积极看法,重点推荐AI算力产业链及存储芯片领域,相关标的包括算力芯片、存储模组、存储芯片、国产算力底座、互连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及封测等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1][9][110] 核心观点 - AI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加速,阿里云三年3800亿投资计划推动国产算力供应链发展机遇 [1][16] - 存储行业迎来供需拐点,DRAM供应紧张与NAND市场好转形成双击,美光业绩超预期且指引强劲 [3][4][8] -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阿里云UPN512架构突破算力集群瓶颈,美光1γ制程与HBM技术领先 [2][8][96] 阿里云全栈AI体系升级 - 通义大模型实现七连发突破,Qwen3-Max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总参数超万亿,性能跻身全球前三,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占比第一 [1][17][25] - 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与低代码平台升级,阿里云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增长15倍,超20万开发者开发80多万个Agent [1][26] - AI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算力增长超5倍,存力增长4倍多,三年3800亿投资计划聚焦芯片、服务器、网络、存储及智算集群 [1][16][30] 阿里云UPN512技术架构 - 采用光互连技术实现512个xPU全互连,LPO/NPO方案降低成本30%-40%,可靠性接近铜缆 [2][45][56] - 解耦设备与机柜限制,支持常规标准机柜部署,突破高密系统依赖,提升系统扩展性与稳定性 [2][45] - 通过单层CLOS网络架构,优化网络传输语义与在网计算能力,减少算力消耗 [40][41][45] 美光业绩与存储行业趋势 - FY25Q4营收113.2亿美元(环比+21.7%,同比+46.0%),净利润34.7亿美元(环比+59.1%,同比+158.5%),毛利率45.7% [3][61] - FY26Q1收入指引122-128亿美元(中值同比+44%),Non-GAAP毛利率指引50.5%-52.5% [3][67] - 2025年DRAM位元需求预计增长high-teens%,NAND增长low to mid-teens%,2026年DRAM供应更紧张,NAND持续好转 [4][8][95] - HBM业务进展迅猛,客户增至6家,HBM4带宽超2.8TB/s,引脚速率11Gbps [70][73] 下游需求与产品进展 - 数据中心AI服务器需求强劲,2025年服务器出货量预期上调至约10%,LPDDR5营收环比增长超50% [70][77] - PC市场受Win10终止支持及AI PC驱动,出货量预期上调至中个位数增长,16Gb DDR5内存批量出货 [83][86] - 汽车与嵌入式领域需求超预期,ADAS与AI座舱推动存储需求,DDR5/LPDDR5渗透率提升 [90][92] 技术发展与资本支出 - 美光1γ制程产能爬坡顺利,2026年DRAM增长主要动力,新晶圆厂2027H2投产 [96][99] - 2025财年资本支出138亿美元,2026财年资本支出将进一步增加,聚焦1γ DRAM与HBM投资 [8][99] - 中期DRAM与NAND位元需求CAGR约15%,行业供需紧张态势持续 [8][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