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充电桩

搜索文档
广西柳州精准监督纠治“充电难” 护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0:39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柳州市纪委监委将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情况作为日常监督重点 着力纠治"拖等靠""建而不用""用而不畅"等问题 [1] - 柳城县推动完成12个老旧小区48台公用充电桩接电工作 惠及580户2400余人 [1] - 柳北区纪委监委督促责任单位加快优化公共充电网络 提升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审批验收速度 [2]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问题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攀升导致"车多桩少"问题 加重民众"充电焦虑" [2] - 充电基础设施存在布局不完善 结构不合理 服务不均衡等问题 [2] - 柳州市住建局正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定 加强统一规划和协同建设 [2] 地方政府监管措施 - 柳城县纪检监察组协同职能部门摸排走访 发现老旧小区因产权证明问题无法报装充电桩 [1] - 纪检监察组通过监察建议和问题反馈单 督促优化充电桩电表报装审批流程 [1] - 柳州市纪委监委将持续监督充电设施规划布局 招投标 建设管护等关键环节 [2]
中国充电联盟:5月公共充电桩环比增加9.1万台 同比增长33.9%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8:47
公共充电桩建设情况 - 2025年5月公共充电桩环比增加9.1万台,同比增长33.9%,截至5月总量达408.3万台(直流189.5万台,交流218.7万台)[1]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8.6万台[1] - 2025年1-5月公共充电桩增量50.4万台,同比增长55.8%,私人充电桩增量107.9万台,同比上升7.4%[2]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1440.0万台,同比上升45.1%[2] 区域分布与运营集中度 - TOP10地区(广东、浙江等)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7.4%,充电电量集中在广东、江苏等省份,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力需求[1] - 2025年5月全国充电总电量64.5亿度,环比增5.2%,同比增55.9%[1] - TOP15充电运营商(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市占率达85.3%,特来电以77.8万台居首[2] 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匹配度 - 2025年1-5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58.3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475.3万辆,桩车增量比1:3.0,建设速度匹配需求[3]
破除壁垒 推动公平竞争(评论员观察)——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②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54
公平竞争与民营经济发展 - 公平竞争对民营经济成长至关重要,需要消除有形和无形壁垒 [1][3] -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公平竞争"单列成章,明确公共资源交易中不得限制民营企业 [2]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151项压减至106项,压减比例约30% [3] 破除壁垒的实际案例 - 洛阳放开充电桩市场后,公共充电桩数量从1300多个增至1.5万余个,服务费从0.8元/度降至0.3元/度 [1] - 河南推进招投标专项整治,广东深圳试点"评定分离"改革,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2] - 1亿元以下项目中民营企业中标数量占比超80% [2] 隐性壁垒与治理措施 - 多部门联合清理整治地方性法规中"审批范围扩大""准入标准过高"等问题 [3] - 政府采购中的"身份歧视"和市场准入的变相门槛是重点破除对象 [3] - "非禁即入"原则正在推动落实,强化制度严肃性 [3] 民营经济创新成果 - 民营企业贡献超50%的"新三样"出口 [4] - DeepSeek采用"低成本+开源"模式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4] - 鸿蒙电脑搭载自主操作系统并积累2700项核心专利 [4] 政策落实与市场活力 - 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原则转化为实际案例 [4] - 公平竞争环境可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1][4] - 市场准入放宽直接体现为"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3]
华铭智能(300462) - 2025年05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9:28
业务布局 - 充电桩业务涵盖公共充电桩、家庭充电桩及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目前体量小,暂无大规模推行计划 [2] 业绩提升措施 - 积极实现 ETC 成本降本,恢复市场竞争力,增加前装市场销量以实现年度扭亏 [2] - 加大热管理产品研发,围绕“技术升级 + 市场扩容”双主线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投资与研发计划 - 暂无新的投资项目 [3] - 本年度拟在热管理系统板块加大研发投入,研发项目包括一体式浸没储能热管理系统、域控式整车热管理控制器项目、模块式换电热管理系统等 [3] 新产品开发计划 - 本年度计划开发并拟批量的智能化产品有高速托盘式缴费机、新型地铁站寄包柜等 [3] 市场拓展战略 - 全球化战略是公司一直坚持的战略,计划拓展海外轨道交通智能化市场 [3] 财务状况优化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资产负债率为 30.51%,暂无继续降低资产负债率计划 [3] 团队规划 - 持续关注新兴技术发展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布局专业团队,抓住新兴技术及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