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蛋白
搜索文档
富祥药业:11月16日进行路演,鹏华基金、东方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11-17 09:43
核心观点 - 公司于2025年11月16日举行路演,向多家投资机构介绍了业务情况 [1] -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VC价格近期快速上涨,受储能及动力电池需求强劲驱动 [1] - 公司计划扩大VC和FEC产能,并持续通过技改降低成本 [2][3] - 医药原料药业务方面,主要原材料6-APA价格下降将提升毛利率,且终端集采带动原料药需求增长 [4][5] - 微生物蛋白业务已完成新食品原料认证公示,未来产能规划庞大,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6]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 - 近期VC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受储能电池、动力电池需求增长及行业供需变化影响 [1] - 2025年1-6月动力电池累计销量485.5GWh,同比增长51.6%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265GWh,同比增长128% [1] - 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出货同比增速超50%,市场规模超500GWh [1] - 公司现有VC产能8,000吨/年,FEC产能约4,000吨/年 [2] - 计划通过技改将VC产能增至10,000吨/年,预计2026年二季度完成 [2] - 后续视市场需求,计划将VC和FEC产能分别提升至20,000吨/年和5,000吨/年 [2] - 公司在VC产品生产工艺方面经验丰富,成本控制能力位居行业前列 [3] - 正通过技改和产能提升持续推动生产成本下降 [3] 医药原料药业务 - 公司是全球最大舒巴坦供应商,也是国内该领域唯一通过国际规范市场认证的供应商 [4] - 公司是他唑巴坦全球主要供应商,新工艺产品已完成客户备案,将逐步释放产能 [4] - 他唑巴坦和舒巴坦2024年销售收入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0% [4] - 主要原材料6-APA价格截至2025年11月3日较2024年底下降38% [4] - 6-APA价格下降将有效提升公司医药制造业务毛利率 [4]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被纳入第八批集采,终端需求增长带动了原料药销量增长 [5] - 公司正在扩大哌拉西林产品产能 [5] 微生物蛋白业务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丝状真菌蛋白千吨级产业化的企业,现有产能1,200吨/年 [6] - 正在加速建设年产20万吨微生物蛋白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 [6] - 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微生物蛋白和5万吨氨基酸水溶肥的规模 [6] - 公司未冉新质蛋白已递交国内新食品原料注册认证,并于2025年8月完成公示 [6] - 待批文落地后,将在国内全面拓展微生物蛋白业务,预计成为业绩新增长引擎 [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7.69亿元,同比下降21.24% [7]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275.15万元,同比下降1.09%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2.55亿元,同比下降13.51%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584.04万元,同比下降40.96%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净利润-5681.38万元,同比下降26.95% [7] - 负债率51.15%,财务费用2690.9万元,毛利率12.05% [7]
富祥药业(300497) - 300497富祥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14
2025-11-14 08:44
主营业务(医药中间体与原料药) - 公司目前拥有VC产品产能8,000吨/年和FEC产品产能约4,000吨/年 [2] - 计划通过技改将VC产能增至10,000吨/年,预计2026年二季度完成,后续目标为VC 20,000吨/年和FEC 5,000吨/年 [2] - VC和FEC产品的主要客户包括天赐材料、新宙邦等 [2] - 他唑巴坦、舒巴坦是公司主要医药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约40% [3] - 截至2025年11月3日,主要原材料6-APA价格较2024年底下降38%,预计将提升医药制造业务毛利率 [3] 医药业务增长点 - 三氮唑新工艺他唑巴坦顺利完成下游客户合格供应商备案,有望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售价及竞争力 [4]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舒巴坦供应商,且目前舒巴坦产品呈现涨价趋势 [4] - 正在扩大哌拉西林产品产能,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舒巴坦可配比成为复方制剂,市场需求广阔 [4] - 公司与江西师范大学陈芬儿院士团队合作开发连续流酶法工艺,有望推动培南产品成本下降15%-20% [4] 合成生物微生物蛋白业务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丝状真菌蛋白千吨级产业化的企业 [6] - 正在加速建设年产20万吨微生物蛋白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微生物蛋白和5万吨氨基酸水溶肥的规模 [6] - 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产菌株——短柄镰刀菌,并已向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已取得中国和韩国发明专利 [6] - 微生物蛋白项目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菌种选育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2024年中国食品科技十大进展,入选国家工信部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6] - 未冉蛋白已通过国际清真食品(HALAL)认证、犹太洁食(KOSHER)认证及四大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SO22000、HACCP、BRC、SQF) [7] - 未冉蛋白已通过美国SELF-GRAS认证,国内新食品原料注册认证已于2025年8月完成公示,待批文落地后将在国内全面拓展业务 [7] - 公司与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团队等达成合作,致力于关键技术开发及功能性研发 [7] - 微生物蛋白生产过程中借助绿色先进制造工艺,同步生产出氨基酸水溶肥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绿色制造、产业循环与零排放,目前已取得肥料登记证 [8]
瑞普生物(300119) - 300119瑞普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7
2025-10-27 07:48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4亿元,同比增长13.5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64% [3] - 基本每股收益0.7972元/股,同比提升47.60% [3]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非经常性损益9,302.92万元,同比增加5,982.06万元 [3] - 原料药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减亏明显 [6] 研发与产品创新 - 斩获全球首个食品动物用mRNA疫苗临床试验批件 [3] - 新增7项涵盖生物制品、化药、抗体的新产品获批 [3] - 新上市宠物驱虫药"超比欣"、"妙普净",保健品"酶球儿"以及猫干扰素 [7] - 加快推进猫三联活疫苗、猫四联mRNA疫苗、猫传腹mRNA疫苗、犬四联疫苗等新产品研发 [7] 战略项目与产能布局 - 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用于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6.79亿元,其中募集资金投资2.96亿元 [4][5] - 项目为万吨级微生物蛋白产业化示范工程,全面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3亿元 [5] - 目前已建成菌丝蛋白中试生产线,新工厂已开始建设 [5] - 合资设立瑞圣生物深化反刍动物疫苗领域合作 [3] 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 - 双十一期间启动天猫、京东等核心渠道货架电商全平台预售,与头部直播间合作 [5] - 与各新媒体平台宠物垂直领域KOL合作,聚焦驱虫、保健品、疫苗三大品类 [6] - 线上渠道高投入,已收购杭州斑马兵兵建线上推广团队 [7] - 坚持宠物中高端市场策略,适度倾斜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费用 [7] 运营管理与成本控制 - 通过精益降本与价值创新重塑盈利模型,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3] - 原料药板块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内部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状况 [6] - 深化精益降本,优化生产工艺和全生产流程,加强集中采购管理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7] 国际化战略 - 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拓展 [7] - 系统推进渠道建设、海外官方验厂、产品注册认证、市场推广及国际化品牌打造五大核心举措 [7] - 积极探索与海外科研机构、商业伙伴、生产企业的研发及战略合作 [7]
20小时“长出”相当于一头猪的蛋白、合成牛黄原料成本下降超90%记者实探这个规模近万亿产业取得的颠覆性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1 22:2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产业处于稳健前行的快速发展阶段 [1] - 生物制造技术,特别是微生物蛋白和合成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展现出颠覆性创新潜力,具备高效、绿色、低成本的优势 [1][2][3][4] -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快速转化需要学界创新与企业工程化相结合,并依赖耐心资本、针对性产业政策及产业链协同作为规模化量产的助推器 [5][6][7] 微生物蛋白技术 - 利用工业发酵生产菌丝蛋白,20小时即可完成,蛋白含量超过50%,在营养、口感、风味上接近动物源肉 [1] - 微生物蛋白生产效率远超传统养殖,占地5000平方米、年产2万吨的菌丝蛋白工厂可替代5万吨大豆或10万头牛或2400万只鸡产生的蛋白,减少超过90%的土地、水资源利用和碳排放 [3] - 该技术可拓展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革新传统农业获取蛋白的方式,是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进口依赖的关键路径 [3] 合成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应用 - 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制取熊去氧胆酸,有效成分制剂价格从天然熊胆粉1万元一瓶降至100元/盒以内,大幅降低制药成本 [3][4] - 突破合成生物技术实现胆红素生产,体培牛黄价格约12万元/公斤,不到天然牛黄的1/10,胆红素占合成牛黄总成本的70% [4] - 合成技术的普及应用解决了名贵动物药材资源枯竭问题,降低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成本,并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 [3][4] 微生物资源与产业基础 - 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开发处于大蓝海时代,目前发现的微生物种类不到地球上的1% [2] - 未来60%-70%的原料或化学品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生产,微生物菌种库是进行原始创新和保障产业安全、避免核心菌种资源被“卡脖子”的关键一环 [2] - 微生物底盘、基因元件和酶分子是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的基石,是生物制造产业的“芯片” [2] 产业创新与成果转化 - 推动“基础研究—中试验证—产业落地”的衔接,通过“政、产、学、研”四方协同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实现快速迭代 [6][7] - 学界创新与企业工程化模式的成功移植需要技术底层具备规模化基因、产业链生态协同创新以及耐心资本和长期政策的支持 [6] - 截至2025年8月,湖南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已推动8项科研成果在常德本地转移、转化 [7] 政策支持与产业前景 - 工信部已遴选发布16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并组织开展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遴选及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等工作 [7] - 下一步将突出创新引领,加快新成果在应用场景方面先行先试成果转化,加力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 [7]
富祥药业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网上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20 09:27
公司业绩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未披露 需关注后续公告 [1] - 公司已连续三年亏损 2024年经营业绩存在不确定性 [3] - 部分医药产品价格呈现提升趋势 但整体业绩受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多重因素影响 [3][5][6] - 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25年二季度主业盈利情况未明确 [5] 业务板块发展 - 公司聚焦三大业务板块:医药制造、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合成生物微生物蛋白 [3][5][6] - 医药制造板块:下游新型制剂产品获批(如注射用头孢洛生-他唑巴坦钠等) 带动舒巴坦和他唑巴坦产品需求增长 [13] -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板块:生产成本已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 但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导致毛利率较低 [9] - 微生物蛋白板块:产能为1200吨/年 年产2万吨项目正在建设中 [8][12] 微生物蛋白业务进展 - 未冉蛋白已提交国家卫健委新食品原料注册认证并获受理 获批后可在国内销售 [2][5][8] - 未冉蛋白已通过美国Self-GRAS认证 推动海外市场销售 [10] - 公司已实现微生物蛋白吨级量产 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 [7] - 已与国内外大型食品企业签署合同并执行交付 2024年销量较2023年全年有所增长 [11][12]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医药行业:抗感染领域产品市场稳定增长 下游制剂规模扩大带动需求 [13][15] - 新能源行业: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 长期拉动电解液添加剂需求 [12][13][15] - 微生物蛋白行业:BCG报告预测2035年替代蛋白市场规模达2900亿美元 微生物发酵蛋白占比22% [13][15] - 微生物蛋白被列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 [12][15] 成本与毛利率改善 - 医药原材料6-APA价格2024年下半年下降10-20% 降低舒巴坦和他唑巴坦生产成本 [9] - 三氮唑新工艺已在他唑巴坦产品中规模化应用 提升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 [9] -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 但当前价格仍处低位 [9] 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益海嘉里金龙鱼及富裕县政府合作 整合资源发展合成生物业务 [5] - 气候条件对业务影响较小 且无产品直接出口美国 不受关税政策影响 [5] - CDMO业务进展未披露 需关注定期报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