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卫星组网

搜索文档
通信行业快评报告:推动卫星通信产业有序发展,手机、汽车直连卫星等新业态规模应用进程有望提速
万联证券· 2025-08-29 18:58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核心观点 - 工信部《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2] - 政策推动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促进与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融赋能,构建天地一体信息通信基础设施[3]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加快卫星通信应用向大众领域普及[3]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提速,2025年7月27日至8月26日一个月内完成6次发射任务,成功发射低轨05组-10组共6组卫星[7] 产业推动措施 - 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优化电信资源供给、加强卫星通信监管、提升协同推进合力六个方面提出19条优化发展建议[3] -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3] - 加快手机、汽车、船舶、飞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的推广应用[7] 投资建议关注方向 -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游成本降低和技术突破[8] - "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等我国低轨卫星"星网"的加速部署[8] - 应急通信、惠民领域等场景的卫星通信应用创新发展[8] - 地面基础设施加强建设以及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的创新突破[8] - 手机、汽车等终端直连卫星应用的商业化规模化落地[8]
国泰海通 · 晨报0812|策略、建筑工程、航空航天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11 22:15
策略:风险偏好改善支撑全球权益配置价值 - 8月维持对A股与美股的战术性超配观点,风险资产表现优于避险资产,排序为权益>商品>债券 [3] - A股乐观因素包括经济景气预期上修、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流动性稳定及风险偏好改善,美股因降息概率增加和经济衰退短期难证实而相对乐观 [3] - 战略性资产配置(SAA)方案年化收益率9.1%,夏普比1.57,权益/债券/商品基准比例45%/45%/10%,偏离上限10% [3] - 战术性资产配置(TAA)建议8月权益权重55%(A股/港股高度乐观,美股/日股边际乐观),债券40%(国债谨慎),商品5%(原油受供需压制) [4] - 人民币汇率中枢稳定因中国经济韧性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4] 建筑工程:新疆基建机遇 - 新疆板块建筑公司在三次中央座谈会前后表现活跃,首次座谈会后北新路桥涨45.6%,天山股份涨32.0% [10] - 2025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16.2%,工业投资增22.8%,风电光伏施工投资增36.6% [11] - 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024年达6741.5亿元(较2013年增116%),2025年1-5月进出口2864.2亿元创同期新高 [11] - 新疆2025年重点项目500个总投资3.47万亿元,中吉乌铁路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中国中铁/铁建参与关键工程 [12] - 新疆煤化工规划项目超8000亿,中国化学技术领先,东华科技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增23.8%至77.8亿元 [13] 航空航天:低轨卫星与商业火箭 - 低轨卫星组网加速,中国计划2030年前部署约2.3万颗卫星(星网/千帆星座),频轨资源竞争白热化 [18] - 火箭运力不足制约卫星组网,当前年均运力200吨远低于需求1500-2000吨,商业火箭是破局关键 [19] - 可回收技术使单次发射成本降至三分之一以下,液体燃料火箭成为主流,2030年火箭市场空间或达千亿 [20] - 产业链机会包括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料供应商、传感器及测控设备供应商,轻质高强材料需求增长 [20]
国泰海通:低轨卫星加速部署 商业火箭应势启航
智通财经· 2025-08-11 14:05
低轨卫星组网加速 - 低轨卫星凭借广覆盖、低延迟、部署灵活等优势成为地面通信网络重要补充 [2] - 全球频轨资源竞争白热化 我国进入密集部署阶段 计划2030年前部署约2.3万颗卫星 [2] - 星网星座和千帆星座等国家项目加速推进 对卫星制造、发射服务、终端设备提出更高要求 [2] 火箭运力成为核心瓶颈 - 我国当前年均火箭运力仅200吨 远低于低轨卫星组网所需的1500-2000吨需求 [3] - 国家队火箭优先保障军用和遥感任务 商业火箭供给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 [1][3] - 预计2030年需年均64发火箭才能满足组网计划 对应市场空间达千亿规模 [3] 商业火箭技术发展方向 - 可回收技术可将单次发射成本降低至三分之一以下 重点突破一级火箭和整流罩复用 [4] - 液体燃料火箭因推力可调、重启能力强成为可复用火箭主流选择 [4] - 火箭结构采用铝合金、碳纤维等轻质高强材料 推动材料、发动机、3D打印等技术发展 [4]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商业火箭产业链成为解决发射瓶颈的关键路径 建议重点关注相关领域 [1] - 卫星规模化制造、高频次发射服务、地面终端设备等环节存在结构性机会 [2][3]
国泰海通|新能源:低轨卫星加速部署,商业火箭应势启航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10 22:39
低轨卫星组网加速 - 低轨卫星凭借广覆盖、低延迟、部署灵活等优势成为地面通信网络重要补充 [2] - 全球频轨资源竞争白热化 我国进入密集部署阶段 计划2030年前部署约2 3万颗卫星 [2] - 星网星座和千帆星座等国家项目加速推进 对卫星制造 发射服务 地面终端等提出更高要求 [2] 火箭运力瓶颈分析 - 我国当前年均火箭运力仅200吨 远低于低轨卫星组网所需的1500-2000吨年需求 [3] - 国家队火箭优先保障军用遥感等任务 商业火箭成为解决发射瓶颈关键路径 [2][3] - 预计2030年需年均64发火箭才能满足组网计划 对应市场空间达千亿规模 [3] 商业火箭技术发展方向 - 可回收技术可将单次发射成本降低至三分之一以下 第一级与整流罩复用是关键 [4] - 液体燃料火箭因推力可调 重启能力强等优势成为可复用火箭主流选择 [4] - 火箭结构系统采用铝合金 碳纤维等轻质高强材料 推动材料与制造技术升级 [4]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商业火箭发展带动高性能材料 先进发动机 特种推进剂 3D打印等关键技术需求 [4] - 发射基础设施建设与液体火箭复用化是卫星组网破局的核心环节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