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

搜索文档
Cell子刊:对大脑进行精准电刺激,快速持久缓解抑郁症
生物世界· 2025-08-20 12:43
脑深部刺激(DBS)研究进展 - 脑深部刺激(DBS)是治疗精神疾病(如重度抑郁症)的有前景干预手段 但最佳刺激参数和神经环路机制仍需探索 [3]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团队开发出靶向前扣带回(ACC)的新型抑制性DBS(i-DBS)策略 仅需2小时短时刺激即可快速缓解抑郁症状并维持数天 [4] - i-DBS通过抑制ACC神经元活动产生抗抑郁效果 而兴奋性DBS(e-DBS)会诱发健康小鼠欣快感缺失 [5] 关键实验发现 - 研究系统性优化DBS参数(波形 脉冲宽度 频率) 确定可双向调控ACC神经元活动的配置 [4] - 抑制ACC能快速(2小时)且持久(数天)产生抗抑郁样行为 激活ACC则引发欣快感缺失 [5][6] - 逆向活动标记显示ACC-DBS对全脑情绪调控网络具有广泛抑制作用 [5] 研究意义 - 为DBS参数优化建立原则性框架 靶向抑制ACC可能是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潜在策略 [8] - "短时-长效"刺激范式可减少患者对设备的依赖并降低副作用风险 [4] - 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子刊Neuron 提供抑郁症治疗的全新思路 [3][8]
抑郁症治疗新方法:陈跃军/熊曼团队利用人类干细胞来源的A10亚型多巴胺能神经元改善抑郁症
生物世界· 2025-08-12 12:11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研究 - A10亚型多巴胺能神经元(A10 mDA)在中脑腹侧与奖赏相关和目标导向行为中发挥核心作用,并被视为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靶细胞[3] - A10 mDA投射至伏隔核、杏仁核、嗅结节及前额叶皮质,调控奖赏、动机、认知及激励行为,其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相关[5] -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mDA)分为A8、A9和A10亚型,其中A10亚型在情绪调节中具有关键作用[5] 干细胞分化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开发了从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高效分化生成A10 mDA的方法,通过Notch抑制剂、GDNF和抗坏血酸诱导特化[6] - 分化后的A10 mDA表现出特定基因表达谱和电生理特性,移植后可特异性整合至小鼠脑神经回路[6] - 此前研究已实现A9 mDA分化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但A10 mDA的高效分化技术为首次突破[5][6] 移植治疗效果 - 移植至伏隔核的A10 mDA能特异性重建中脑-皮层边缘多巴胺回路,并在正常小鼠中诱导抗焦虑表型[6][7] - 在抑郁症模型小鼠中,移植的A10 mDA显著缓解抑郁样行为,功能修复受损神经回路[6][9] - 该技术为精神疾病细胞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提供了新工具[5][9] 研究意义 - 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A10 mDA为精神疾病治疗提供了潜在细胞替代疗法[3][9] - 研究发表于《Cell Stem Cell》,突显其在再生医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性[3][10]
临床专家解读抑郁症用药及研发情况
2025-07-21 22:2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抑郁症用药及研发领域,涉及抗抑郁药物市场及临床试验情况[1][2] * 公司包括山东绿叶(研发托鲁地文拉法辛)、强生(S氯胺酮鼻喷剂)及国内进行药物改构的企业(如GW117、刀带氟烯烃等)[2][10]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抗抑郁药物现状与痛点** * 主流药物有效率约60%,起效慢(1-2周),存在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等安全性问题[1][7] * 难治性抑郁症占比20%-30%,中度患者占40%-50%,中重度适应症新药市场潜力更大[1][15] * 新药研发缓慢:精神疾病机制未突破,CNS领域失败率高致药企投入减少[5] **2 药物研发动态** * 近年上市新药:托鲁地文拉法辛(三通道机制)、S氯胺酮鼻喷剂(强生,起效快但限制多)[2][10] * 在研药物:国内以改构为主(如阿莫西林、GW117),国际关注乙酰胆碱类药物及嘎巴调节剂[2][6] **3 临床用药策略** * 医生选药需综合病情、年龄、药物特点(如双通道药对躯体症状更有效)[8] * 复发治疗优先沿用原方案,但需调整剂量或延长疗程[9] **4 临床试验难点** * 疗效依赖主观量表,轻中度患者安慰剂效应高,二期试验失败风险大[12] * 提高成功率方法:入组高严重度或复发患者,减少安慰剂效应[13] --- 其他重要内容 **政策与市场限制** * S氯胺酮在中国属麻醉品,需红处方且使用成本高(需额外监控)[10][14] * 口服版S氯胺酮若副作用小且疗效相当,市场潜力显著[11] **数据与单位** * 难治性抑郁症占比20%-30%,中度患者40%-50%[15] * 强生S氯胺酮海外限用:连续使用不超过4周[14] **中国临床试验质量** * 国内量表数据国际认可,研究者培训严格,机构质量总体有保障[16]
脑机接口技术加持,抑郁症患者大脑被“解锁”
第一财经· 2025-07-09 23:24
行业突破 - 脑深部电刺激(DBS)结合脑机接口(BCI)技术为难治性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抽动障碍)提供创新疗法 [1][3] - 该技术通过植入电极精准调控大脑"情感环路"关键节点(终纹床核-伏隔核联合区域),颠覆传统治疗局限 [1] - 对比传统电休克疗法,DBS联合BCI技术避免记忆损伤,对比终身服药方案减少肝肾副作用 [3] 临床案例 - 上海瑞金医院成功治疗一名32岁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病史16年),此前尝试药物、电休克等均无效 [1] - 疗法采用两根16触点电极植入,通过平板电脑界面实时调试个性化情绪参数 [1] - 目前临床已应用30多例,主要针对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患者 [3] 技术特点 - 实现闭环神经电刺激,微创植入可长期调控大脑神经活动 [1][3] - 与无创神经调控技术(经颅磁刺激、聚焦超声磁波刀等)形成差异化治疗方案 [3] 市场现状 - 中国抑郁症患者规模近1亿人,18岁以下占比30%(约3000万),其中50%为在校学生 [3] -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达15%-20%,呈现年轻化趋势 [3]
Strength Seen in Brainsway (BWAY): Can Its 5.3% Jump Turn into More Strength?
ZACKS· 2025-06-24 21:56
股价表现 - Brainsway Ltd ADR(BWAY)股价在上一交易日上涨5.3%至11.49美元,成交量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1] - 过去四周该股累计涨幅为1.7%,本次单日涨幅远超阶段表现 [1] 上涨驱动因素 - 加速型Deep TMS疗法治疗重度抑郁症(MDD)的临床试验结果积极,多中心随机研究显示症状改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且安全性良好 [2] - 该技术被定位为MDD领域领先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案,增强了投资者对其临床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信心 [2] 财务预期 - 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为0.04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3] - 季度营收预期1239万美元,同比增长23.8% [3] - 过去30天内共识EPS预期上调10%,盈利预测修正趋势与股价走势正相关 [4] 行业对比 - 同属医疗产品行业的波士顿科学(BSX)同期股价上涨1.1%至102.36美元,但过去一个月回报率为-3.1% [5] - 波士顿科学季度EPS预期0.72美元,较上月预测上调0.1%,较去年同期增长16.1% [6] 评级信息 - Brainsway和波士顿科学当前Zacks评级均为3级(持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