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茶饮行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新茶饮:门店增长停滞,集体看向美国
36氪· 2025-07-29 18:59
行业整体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行业总门店数116978间 较2024年底116120间仅增长858间 增速0.74% 接近停滞[1] - 26个品牌中仅11个实现门店正增长 14个品牌出现城市覆盖收缩[6]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重点关注加盟管控 单店模型优化 下沉市场深挖和产品结构升级[6] 头部品牌扩张格局 - 蜜雪冰城门店净增1744间至38938间 增速4.69% 保持稳健扩张[2] - 古茗门店净增969间至10968间 增速9.69% 成功突破万店规模[2] - 霸王茶姬净增773间门店至6675间 增速13.10% 净增总量排名第三[2] - 茉莉奶白和爷爷不泡茶成为扩张最快品牌 分别净增438间和705间门店 增速达43.67%和54.61%[2] 中腰部品牌收缩趋势 - 书亦烧仙草净减少1049间门店至4678间 下降18.32% 为闭店数量最高品牌[3] - 柠季手打柠檬茶净减少404间门店至1700间 下降19.20%[4] - 悸动烧仙草减少389间门店至875间 下降30.78%[4] - 7分甜减少161间门店至703间 下降18.63%[4] - 茶话弄减少188间门店至809间 下降18.86%[4] 品类分化特征 - 烧仙草和酸奶品类整体退潮 书亦烧仙草 悸动烧仙草 一只酸奶牛和茉酸奶分别下降7.59%至15%[3][4] - 闭店集中在单品类品牌和中腰部综合茶饮品牌 受品类热度下降和头部品牌下沉双重压力[4] 城市覆盖变化 - 爷爷不泡茶城市覆盖从176个拓展至245个 增长率39.20% 位居行业第一[6] - 7分甜 悸动烧仙草 茶话弄城市覆盖数分别减少27个 21个和12个[6] - 纽约法拉盛成为出海首选落点 集中沪上阿姨 奈雪的茶 霸王茶姬等多个品牌[19] 新店型创新策略 - 茶饮+复合业态成为主流 奈雪Green结合茶饮与轻食 霸王茶姬超级茶仓融入烘焙 古茗第六代店型加入咖啡[10][11] - 文化叙事与在地元素结合 喜茶DPI门店 茉莉奶白城市主题店 茶百道"上房揭瓦"手作门店强化区域体验[12] - 单品爆款专门店与旗舰店并行 7分甜开设杨枝甘露专门店 茉莉奶白推出多主题旗舰店[13] 出海战略转向 - 美国成为出海核心目标市场 喜茶海外门店规模近百 单杯售价6.9-9美元[18] - 霸王茶姬在东南亚和美国超169家门店 奈雪的茶在东南亚和美国约10家[16] - 快乐柠檬在北美 澳大利亚和日韩超300家门店 选址街边店和纽约法拉盛[16] - 品牌主动改造商业模型 乐乐茶以烘焙为主茶饮为辅 柠季推出新品牌BOBOBABA转向珍珠奶茶[18] 美国市场潜力 - 美国现制茶饮市场年增速9.1% 潜在门店规模存在5至10倍增长空间[21]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80亿美元 Z世代奶茶消费频次超过咖啡[21] - 茶饮赛道尚未出现全国性领导者 为中国品牌留下市场空白[21]
新茶饮第一股,“换装”自救?
虎嗅· 2025-05-12 17:39
编辑|苗正卿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题图|奈雪官方微博 奈雪的茶又"换装"了。 但以上"国际化转型"的象征,却并不被消费者买单。在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吐槽奈雪的新LOGO"中不 中洋不洋、像绿色病毒"。资本市场也反应冷淡:同日股价下跌2.4%,市值缩水至21亿港元,不足巅峰 时期的1%。 图片来源:九虏品牌咨询 这场"换标秀"更是被质疑为借改名掩盖业绩颓势。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奈雪营收49.2亿元,同比下滑 4.7%,经调整净亏损9.19亿元,单店日均销售额跌破万元。依此来看,这场看似无伤大雅的"品牌升 级",暴露的不仅是品牌重塑的无力感,更折射出新茶饮行业从资本狂欢转向残酷淘汰的深层阵痛。 自上市以来,奈雪的"闹心"似乎从未停止:业绩方面,上市至今,其仅在2023年短暂恢复盈利1300万 元。用人方面,天图合伙人魏国兴加入奈雪董事会仅一年便辞任。2025年以来,核心管理层也动荡不 断:2月,先是公司元老级员工、首席运营官(COO)邓彬因个人事物辞去执行董事及COO职务(其是 除创始人赵林彭心夫妇以外的唯一一位执行董事),再是4月,代表奈雪主要投资方之一的太盟投资集 团加入董事会的马焱,因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