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糯米奶茶
搜索文档
新茶饮“造富”神话,仍在持续
36氪· 2025-11-19 20:4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被称为“新茶饮IPO年”,四大头部品牌(沪上阿姨、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相继上市,与早前上市的奈雪、茶百道共同构成“六小龙” [1] - 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确定,门店规模、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差异化竞争是品牌未来冲击IPO的关键支撑 [2][8][11][15] - 部分品牌如甜啦啦、书亦烧仙草、益禾堂、茶颜悦色等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IPO潜力 [3][4][7][10][11][13] 门店规模与资本市场动向 - 蜜雪冰城以4.4万家门店稳居行业首位,古茗门店数持续净增,沪上阿姨以10739家门店成为“万店俱乐部”成员 [2] - 门店规模直接关联资本动向,茶百道2023年递交招股书,甜啦啦计划2025年港股上市,其门店数量为6382家(官网称签约超8000家) [3] - 书亦烧仙草门店数量从2021年超7000家下滑至2024年8月的5819家,市场地位面临挑战 [3][4] - 益禾堂通过加盟连锁拥有8000多家签约门店,采用省级代理制提升扩张效率 [4][7] 供应链管理能力 - 供应链效率是未来竞争核心,自建体系可控制质量、成本并提升效率稳定性 [8] - 茶颜悦色投入5.2亿元建设研发生产基地,预计覆盖5000+家门店的原料供应 [8] - 甜啦啦采取“部分自产+规模化采购”模式,但供应链能力与头部品牌仍有差距,未来战略重点在夯实供应链基础 [8][10] 差异化竞争策略 - 高度同质化市场中,风味、模式和文化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11] - 茉莉奶白定位“东方追香新茶饮”,基于茉莉花香打造爆品,2024年获阿里本地生活近亿元投资 [11] - 爷爷不泡茶产品具湖北地域特色,其品牌在美团2024年热搜词中增速达194.9% [11][13] - 茶颜悦色通过培育子品牌(柠檬茶、茶咖、手冲茶、茶酒馆)构建多元生态,2024年零食电商销售额破亿,同比增长12倍 [13][14] 其他潜在IPO候选品牌特征 - 茶颜悦色以780多家直营店实现约30亿元营收和4.5亿元净利润,单店盈利能力突出,多次传出IPO消息 [7] - 喜茶无上市计划,专注于品牌和产品 [15] - 甜啦啦、益禾堂、爷爷不泡茶暂无公开融资记录,但门店规模显示其市场影响力 [15]
老牌董秘,遭遇沪上阿姨新问题
新浪财经· 2025-10-21 17:09
公司上市表现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2589,每股发行价为113.12港元,融资2.73亿港元(约合3500万美元)[5][7] - 上市后股价表现不佳,首日冲高至197.60港元后持续下跌,截至10月20日收盘报107.20港元,已跌破发行价[3][8][9] - 董秘王娟自2022年11月入职后,主导完成B轮融资2.30亿元和C轮融资1.215亿元,合计融资3.515亿元,并推动公司成功上市[6][7] 门店扩张与“万店计划” - 公司于2023年4月提出“万店计划”,但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为9436家(其中直营店24家,加盟店9412家),距离目标尚差564家[9][10]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加盟店905家,关闭645家,净增仅260家,扩张速度较2024年同期的净增653家明显放缓[10][11] - 公司为加盟商提供补贴政策,但补贴金额从最高18.98万元逐步调整至取消,改为其他辅助政策[1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18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增长20.9%,毛利率保持在31.4%[9] - 公司单店日均GMV呈下滑趋势,从2022年的4109元降至2024年的3753元,其中开业少于1年的门店日均GMV从2022年的4016元降至2024年的3239元[15][17] - 公司总GMV从2022年的60.6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7.36亿元,但每张订单的平均GMV从27元降至25元[17] 行业竞争与市场定位 - 公司定位中价现制茶饮(10-20元价格带),面临高端品牌(如喜茶、霸王茶姬)和低价品牌(如蜜雪冰城)的双重竞争压力[14] - 全国奶茶店总数约42.63万家,近一年净增长为-3.92万家,行业关店量超过新开店数量,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11][12] - 公司51.1%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该区域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高,而公司在一线城市缺乏品牌吸引力[18][19] 产品与品控挑战 - 公司缺乏现象级新品,早期爆款“血糯米奶茶”后,近年推出的“羽衣甘蓝纤体瓶”等产品未形成销售爆款[15] -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4567条涉及公司的投诉,主要涉及服务质量与产品卫生问题,如“奶茶有虫子”[19]
新茶饮陷同质化竞争,沪上阿姨打出“养生”牌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21:25
公司战略 - 公司启动"五色慢养"计划 融合传统五色养生智慧与现代心理学 构建"食养+心养"健康生态[1] - 公司战略路径从2013年五谷茶饮起步 2019年转向鲜果茶创新 2025年提出"每日健康+"理念[2] - 推出"五色慢养瓶"系列产品 包括五黄高纤慢养瓶和即将上市的五黑焕发慢养瓶[2]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2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4000亿元[2] - 消费者对健康功能和情绪价值的需求显著提升[2] -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公司寻求差异化竞争[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8.18亿元 同比增长9.7%[3] - 毛利5.72亿元 同比增长10.4%[3] - 经调整净利润2.44亿元 同比增长14.0%[3] 门店扩张 - 截至6月底门店总数达9436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近千家[3]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51.1% 超过一半[3]
古茗:慢就是快!茶饮界也有“Costco”?
海豚投研· 2025-07-04 19:19
核心观点 - 古茗在四家万店茶饮品牌中表现突出,上市后股价涨幅接近3倍,远超蜜雪冰城的1倍和茶百道、沪上阿姨的破发表现[1] - 供应链能力是决定茶饮品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古茗和蜜雪冰城凭借自建供应链在价格战中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13][16] - 古茗采用区域加密扩张策略,在已进驻省份形成高密度门店网络和区域垄断优势,乡镇门店占比达35%为行业最高[19][20][25] - 高频推新策略配合高效供应链使古茗新品复购率达53%,远超行业平均30%的水平[30][31] 商业模式拆解 供应链对比 - 蜜雪冰城供应链最强:核心食材100%自产,成本较外采低20%-40%,配送网络覆盖90%县乡地区[13][15] - 古茗供应链次之:唯一拥有自有冷链车队品牌,低线城市配送频率达两天一配,仓到店成本仅占GMV1%(行业平均2%)[13][15] - 茶百道/沪上阿姨依赖第三方:仓储成本高且稳定性不足,2024年同店营收出现双位数下滑[13][16] 扩张策略差异 - 古茗采用"关键规模"策略:单省门店超500家才扩张新省,8个重点省份贡献87%GMV[19][20] - 其他品牌全国铺开:蜜雪/茶百道/沪上阿姨已进入30+省份,但单省密度较低[19] - 古茗乡镇门店占比35%居首,供应链优势支撑深度下沉[25] 竞争优势分析 区域加密价值 - 提升冷链效率:高密度门店使自有物流成本降至GMV1%以下,第三方物流成本通常2%[24] - 建立区域壁垒:浙江/福建/江西市占率超25%,价格带市占率近50%[29] - 加盟商质量优化:强势区域加盟商回本周期快于竞品[28] 产品策略创新 - 研发投入行业最高:120人团队专注快速模仿优化热门单品[31] - 推新频率领先:新品季度复购率53% vs 行业平均30%[31] - 供应链支撑创新:实现ZARA式"快速验证-迭代"模式[30][33] 行业竞争格局 - 价格战影响:2024年主流品牌均价从15-20元降至10-15元,加剧行业洗牌[15] - 闭店率分化:茶百道/沪上阿姨闭店率飙升,古茗/蜜雪保持稳定[16] - 终极判断:自建供应链品牌将形成"成本优势-规模扩张-成本再降"正循环,第三方依赖型品牌可能陷入恶性循环[18]
3377倍神话!最强夫妻档揭秘:年轻人的钱,正在撑起港股消费牛市
搜狐财经· 2025-05-18 14:23
港股新茶饮IPO热潮 - 沪上阿姨港股IPO公开募资部分获3377倍超额认购,融资申购额达921.22亿港元[1] - 2025年港股新茶饮赛道形成"五花聚鼎"格局,包括奈雪、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及沪上阿姨[7] - 古茗上市三个月股价上涨160%,蜜雪冰城上市后涨幅达144%,带动板块估值修复[16] 消费企业赴港上市驱动因素 - 港股上市门槛较低,允许亏损企业上市且审核周期短,吸引A股撤回企业转战港股[27] - 政策推动消费升级,企业通过港股融资加速扩张(如蜜雪冰城开拓东南亚市场)[27] - "港股三姐妹"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股价分别上涨9倍、17倍、144%,树立估值标杆[19][26] 下沉市场与新消费趋势 - 沪上阿姨48.2%收入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从2021年3000家激增至2024年9176家[12][15] - 零食品牌鸣鸣很忙58%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28个省份所有线级城市[7] - 消费逻辑重构:低价(蜜雪冰城)、文化内涵(老铺黄金)、悦己(泡泡玛特)成为新趋势[20][22][23] 代表性企业成长路径 - 沪上阿姨从25平米夫妻店起步,凭借血糯米奶茶单月营收突破30万,2014年切入下沉市场[10][12] - 老铺黄金上市一年股价涨17倍市值超千亿,泡泡玛特市值达2600亿港元[26] - 新茶饮行业分化显著:奈雪股价较发行价跌94%,茶百道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16]
浙江夫妻IPO敲钟了
投资界· 2025-05-16 11:28
公司概况 - 绿茶集团由浙江夫妇王勤松和路长梅于2008年创办,主打新中式融合餐饮,人均消费50-80元,以杭帮菜为根基融合粤菜、淮扬菜 [5][7][8] - 公司2024年在全国130个城市拥有489家直营餐厅,提供50-80种菜品,客单价约60元 [13] - 2024年营业收入38.38亿元,净利润3.50亿元,业绩增长主要来自餐厅数量增加 [13] - 公司定位休闲中式餐厅品牌,按餐厅数量排名行业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 [13] 发展历程 - 2008年首家餐厅在杭州开业,凭借面包诱惑和绿茶烤鸡等招牌菜成为"初代网红",巅峰时期日均翻台率高达14次 [5][8] - 2010年后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2017年获合众集团7063万美元投资,投前估值15亿元 [10] - 2021-2024年新增178家门店,其中70%位于二三线及以下城市 [16] - 2024年5月16日港交所上市,发行价7.19港元/股,市值约47亿港元 [3] 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翻台率分别为2.81次/天、3.30次/天、3.00次/天,低于2018年的3.48次/天 [14] - 日均客流量从2018年的809人降至2024年的477人,累计降幅41% [15] - 2022-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分别为2.32万、2.72万和2.17万元,2024年同比下降20.22% [15] 发展战略 - 计划2027年将门店数量扩展至1200家,其中约50%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15] - 推出子品牌"望江楼",已在香港开设4家店,计划拓展至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16] - 上市引入8家基石投资者合计锁定8733万美元认购金额,公开发售融资认购倍数达282倍 [11] 行业趋势 - 中国消费公司正掀起港股上市潮,2025年香港IPO募资额预计达1300-1600亿港元 [18][19] - 新茶饮行业表现突出,沪上阿姨、蜜雪冰城等相继上市,蜜雪冰城首日市值超千亿港元 [18] - 港股对消费类企业估值体系更成熟,上市周期短、流程透明,成为消费企业首选 [18]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首日大涨,加盟店平均GMV下滑
金融界· 2025-05-14 07:09
上市表现 - 公司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 每股定价113 12港元 共发行241 13万股 每手30股 [1] - IPO孖展申购倍数接近3400倍 申购额超过920亿港元 是香港证监会抬高IPO打新预付门槛至10%后认购最热的新股之一 [1] - 暗盘交易收盘涨幅达62 48% 上市首日开盘价190 6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超过68% 收盘价158 4港元/股 市值达166亿港元 [1] - 以每手30股计算 不计手续费 一手赚约2100港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起家于上海 因"血糯米奶茶"走红全国 [1] - 旗下三个品牌包括沪上阿姨、沪咖和轻享版 涵盖现制饮料及现磨咖啡 [1]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 公司经营着中国第五及第四大的现制茶饮店网络 [1] - 目前已有超过9000家门店 其中超过一半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2] - 经营模式以加盟为主 2024年加盟相关收入占总营收80% 9176间门店中9152间是加盟店 占比高达99 7% [2]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 99亿元、33 48亿元和32 85亿元 [2] - 相应净利润分别为1 49亿元、3 88亿元和3 29亿元 [2] - 2024年营收同比微跌1 9% 主要因加盟相关收入及自营店收入减少 [2]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关闭的加盟店数量分别为393家、370家和987家 [2] 募资用途 - 约25%资金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 优化会员管理体系及门店系统 [2] - 约20%投入产品研发与原材料升级 [2] - 20%用于强化供应链能力 [2] - 15%用于品牌建设 10%用于市场营销 10%作为营运资金 [2] 经营状况 - 2024年每间加盟店平均GMV由2023年的160万元减少至140万元 [3] - 2024年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提升 新一线城市占比下降 一线城市门店最少 [3] - 2024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海外首家自营店 截至2024年底海外门店仅此一家 [3]
沪上阿姨成认购最热新股 加盟店平均GMV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23:08
公司上市概况 - 沪上阿姨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第五家在香港上市的茶饮公司,股价表现仅次于蜜雪集团 [2] - 公司每股定价113 12港元,共发行241 13万股,每手30股,IPO认购阶段孖展申购倍数近3400倍,申购额超920亿港元 [4] - 富途暗盘收盘涨幅达62 48%,每手盈利约2100港元 [4] - 公司创始人单卫钧与周蓉蓉夫妇上台敲锣,成为又一家夫妻联手的茶饮IPO [4]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 - 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 83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 57倍认购,有效申请127637份 [6] - 两家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盈峰控股认购43 76万股,华置贸易认购18 86万股 [6] - 盈峰集团董事长何剑锋系美的集团实控人何享健之子,华置贸易为公司饮品原料供应商 [6] 业务与战略 - 公司在下沉市场构建大规模渠道网络,计划推进单品类、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5] - 公司旗下品牌包括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提供现制饮料及现磨咖啡 [7] - 募资用途:25%用于数字化能力提升,20%用于产品研发与原材料升级,20%用于供应链强化,15%用于品牌建设,10%用于市场营销,10%为营运资金 [7] 门店与经营数据 - 公司拥有超过9000家门店,超50%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8] - 加盟店占比高达99 7%(9152家),加盟相关收入占总营收80% [8]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 99亿元、33 48亿元、32 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 49亿元、3 88亿元、3 29亿元 [8] - 2024年营收同比微跌1 9%,因加盟相关收入及自营店收入减少 [8] - 2024年每间加盟店平均GMV由2023年的160万元降至140万元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茶饮行业竞争加剧,下沉市场成为主攻方向 [8] - 2024年公司关闭987家加盟店,较2023年(370家)显著增加 [8] - 二线及三线以下城市门店占比提升,一线城市门店最少 [9] - 2024年2月在马来西亚开设首家海外自营店,截至年底海外仅1家门店 [10]
新茶饮的"鱿鱼游戏":为什么所有品牌都在2025年抢着上市?
创业邦· 2025-05-13 11:20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行业经历罕见"IPO热潮",4家头部品牌密集上市,包括沪上阿姨、蜜雪冰城、古茗和霸王茶姬 [8][11] - 沪上阿姨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68%,蜜雪冰城认购火爆1145倍,古茗涨幅超150%,霸王茶姬成为首个美股上市的新茶饮品牌 [4][6][11] - 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2023年市场增速18.8%,2024年降至12%,门店总量达46.4万家,闭店数突破2万家(同比+33.2%) [14] 上市驱动因素 - 一级市场融资遇冷:2024年投融资事件仅18起(数量腰斩),风投转向AI/硬科技赛道 [15] - 加盟模式依赖:沪上阿姨99.7%门店为加盟,加盟收入占比96.5%,上市可增强品牌势能及加盟商信心 [17][19] - 资本窗口期:蜜雪冰城打破"茶饮破发魔咒"(首日暴涨43%),港美市场政策回暖形成短期"最优出货窗口" [24][25][27] 经营数据与挑战 - 收入分化:沪上阿姨2023年营收33.48亿元(+52.3%),2024年降至32.85亿元(-1.9%),单店GMV从155.9万元降至137万元 [30] - 霸王茶姬逆势增长:2024年GMV达300亿元,门店从2022年1087家扩张至2024年6440家(年均翻倍) [31][32] - 蜜雪冰城收入结构:2024年收入248.29亿元(+22.3%),80.60亿元毛利(+34.4%),主要来自加盟商原料采购 [33] 行业痛点 - 同质化竞争:2024年茶饮上新速度从6.2天/款降至7.2天/款,85%新品集中于经典奶茶+水果茶,联名营销兴趣下降超60% [37][38] - 加盟体系风险:蜜雪冰城单店GMV下降,沪上阿姨县级门店月营收不足10万元,区域保护不足导致"一条街三家蜜雪"现象 [41][42] - 效率型内卷:价格战压缩毛利,产品创新放缓损害品牌忠诚度 [38][43] 未来发展方向 - 区域深耕:沪上阿姨三线以下城市占比超50%,通过"小店型"策略(15万加盟门槛)+四小时物流圈实现"县县可达" [48][49] - 供应链优化:蜜雪冰城原料成本压低20%,霸王茶姬8秒出茶标准,沪上阿姨食材损耗率1.2% [53][55] - 品牌人格化:蜜雪冰城打造"雪王宇宙",通过动画/红包营销构建情感链接,从价格竞争转向生活方式认同 [57][58]
新茶饮的"鱿鱼游戏":为什么所有品牌都在2025年抢着上市?
36氪· 2025-05-13 10:13
行业概况 - 2025年被称为"新茶饮IPO元年",4个月内4家头部品牌完成上市,包括沪上阿姨、蜜雪冰城、古茗和霸王茶姬 [4] - 行业增长放缓,2023年增速18.8%,2024年降至12%,门店总量达46.4万家,闭店数同比增长33.2%至2万家 [6] - 一级市场融资遇冷,2024年投融资事件仅18起,数量腰斩 [6] 上市驱动因素 - 加盟模式企业通过IPO增强品牌势能,提升加盟吸引力:沪上阿姨99.7%门店为加盟,加盟收入占比96.5% [8] - 蜜雪冰城打破"茶饮破发魔咒",首日暴涨43%,认购超1145倍,重新激发市场热情 [11][12] - 港美资本市场政策回暖形成短期窗口期,企业密集上市是对融资环境的快速响应 [13][14] 企业经营表现 - 沪上阿姨2023年营收33.48亿元(+52.3%),2024年降至32.85亿元(-1.9%),单店GMV从155.9万降至137万 [16] - 霸王茶姬保持高速扩张:2022-2024年门店数分别为1087家/3511家/6440家,2024年GMV达300亿元 [17][18] - 蜜雪冰城2024年收入248.29亿元(+22.3%),毛利80.60亿元(+34.4%),主要收入来自加盟商采购 [18] 行业挑战 - 加盟模式隐患显现:蜜雪冰城单店GMV下降,沪上阿姨县级门店月营收不足10万 [20][25] - 同质化竞争加剧:2024年茶饮新品推出速度从6.2天/款降至7.2天/款,85%新品集中于经典奶茶+水果茶 [22] - 联名营销效果衰减:超六成消费者对联名兴趣下降 [22] 未来发展方向 - 区域深耕:沪上阿姨三线以下城市占比超50%,通过"小店型"(15万加盟费)+"四小时物流圈"构建效率网络 [27] - 供应链优化:蜜雪冰城原料成本降低20%,霸王茶姬实现8秒出茶/口味偏差率2‰,沪上阿姨食材损耗率1.2% [27][29] - 品牌人格化:蜜雪冰城打造"雪王宇宙",通过动画等内容建立情感链接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