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出海

搜索文档
新茶饮出海瞄准美国市场 时代广场日均卖出两千杯喜茶
深圳商报· 2025-08-06 01:30
截至目前,喜茶已进入新加坡、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韩国、日本共8个国家和 中国港澳地区,覆盖28个境外城市与都市圈。喜茶海外门店总数已突破100家。在美国,喜茶门店已覆 盖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湾区、休斯顿、西雅图、波士顿等核心城市和都会区。 喜茶的海外门店也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追捧。以美国为例,今年初开业的纽约时代广场喜茶海外首家 LAB店,首日销量突破3500杯,日均稳定在2000杯以上;2024年开业的法拉盛MAINST店,在开业第三 日仍创下近3300杯的单日销量;圣何塞Hostetter门店即便在淡季,日均销量仍超开业初期水平。 奈雪的茶早在今年5月就释放出在美国开设首店的消息。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奈雪 美国首店围挡已亮相纽约法拉盛,首批门店锁定当地最大华人聚集区。同时,奈雪官方社媒账号也释出 筹备动态,引发海外消费者关注。 8月1日,喜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Cupertino)Main Street的门店正式营业。开业当日,再 现排队热潮。库比蒂诺,是苹果等世界级科技公司总部所在地。喜茶也成为首个入驻苹果总部所在地的 新茶饮品牌。目前,喜茶在美国市场门店已超 ...
新茶饮决战美国:喜茶纽约开LAB、霸王瞄准比佛利、瑞幸2美元搅局
创业邦· 2025-06-21 18:10
新茶饮出海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成为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争夺的核心目的地[4] - 新茶饮出海路径日趋分化,东南亚仍是主战场但欧美市场成为新趋势[13][20] - 发达国家市场客单价高但投入成本巨大,喜茶美国单店投资超100万美元[22][25] - 东南亚市场蜜雪冰城以4895家门店领跑,采用低价策略快速覆盖下沉市场[14][15] - 霸王茶姬海外门店单季GMV达1.78亿元同比增长85.3%,新加坡门店月均GMV是国内4倍[13] 品牌出海战略差异 蜜雪冰城模式 - 东南亚开设4895家门店,印尼越南采用低价策略和灵活店型快速扩张[14][15] - 加盟政策激进,越南部分地区免除三年特许经营费、管理费和培训费[39] - 海外营收占比不足5%,2024年海外营收出现近20%负增长[50] 霸王茶姬模式 - 聚焦高线城市核心商圈,严格对标星巴克选址标准[41] - 北美首店投资55-62万美元,产品定价5-6美元低于喜茶[27] - 采用"极简供应链",物流成本占GMV不足1%,库存周转仅5.3天[49] 喜茶模式 - 美国布局20余家LAB店,杯单价较国内高30%,时代广场店日均排队超2小时[25] - 美国湾区单店成本100万美元,其中40万用于争夺黄金铺位[25][26] - 针对加州市场研发本土化产品,"加州落日"系列首月销量3000杯[25] 茶百道模式 - 避开东南亚选择韩国为首站,依托当地代理人快速打开市场[28][30] - 马来西亚首店选址高端商场,改变国内"小而精"定位[48] - 韩国采用双轨制供应链,包材从中国运输,生鲜本地采购[53] 区域市场特征 东南亚市场 - 蜜雪冰城在印尼全门店清真认证并设置祷告室,被视为"伪本土品牌"[15] - 霸王茶姬新加坡VivoCity旗舰店面积超375平方米,首周注册用户超5000[42] - 奈雪泰国清迈首店月营收77万元,高峰期单日出杯超2000杯[46] 欧美市场 - 美国开店周期长达9-12个月,曼哈顿商铺月租从2万涨至3万美元[34] - 瑞幸纽约首店冰美式定价2-3美元,仅为星巴克1/3[11][31] - 美国商业地产"半径保护"机制限制同品类竞争,加剧旺铺争夺难度[35] 行业挑战 - 供应链复杂度制约扩张,水果茶品牌海外拓展难度大于纯茶品牌[49] - 韩国对黑糯米征收高关税导致茶百道进口成本翻倍[54] - 越南出现10余家霸王茶姬仿冒店,跨国维权难度大[56] - 美国餐饮合规要求严格,每50座位需配1个卫生间推高成本[56]
新茶饮决战美国:喜茶100万美金开LAB、霸王瞄准比佛利、瑞幸2美元搅局
36氪· 2025-06-19 09:42
新茶饮出海战略布局 - 2025年以来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成为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的核心出海目的地 [1] - 喜茶在美国布局20余家LAB店试水高客单价市场 [2] - 霸王茶姬瞄准比佛利山庄等富人区单店投资成本是国内数倍 [4] - 茶百道差异化挑战韩国咖啡市场 [6] - 瑞幸以2美元冰美式切入美国市场价格仅为星巴克1/3 [8] 海外市场表现数据 - 霸王茶姬169家海外门店Q1 GMV达1.78亿元同比增长85.3% [10] - 新加坡门店月均GMV 180万元是国内均值的4倍 [10] - 蜜雪冰城东南亚门店达4895家印尼越南采用低价策略快速复制 [13] - 喜茶纽约LAB店首月限定饮品销量达3000杯 [21] - 霸王茶姬北美首店开业当天销售超5000杯 [23] 品牌出海模式对比 | 品牌 | 海外门店数 | 主要市场 | 核心策略 | | --- | --- | --- | --- | | 蜜雪冰城 | 4895家 | 印尼越南 | 低价策略灵活店型依托经销商 [11][30] | | 霸王茶姬 | 169家 | 新马美加 | 高端定位对标星巴克选址 [11][14] | | 茶百道 | 18家 | 韩国泰国 | 避开东南亚借力本土资源 [11][25] | | 奈雪 | 8家 | 东南亚 | 高端商场场景 [11][35] | | 喜茶 | 100家 | 新加坡美国 | 核心商圈LAB店模式 [11][19] | 欧美市场拓展特点 - 喜茶美国单店投资超100万美元时代广场店日均排队2小时 [21][22] - 霸王茶姬北美首店投资55-62万美元产品定价5-6美元 [23] - 美国开店周期长达9-12个月曼哈顿商铺月租涨至3万美元 [27] - 商业地产"半径保护"机制加剧后来者竞争难度 [27] - 瑞幸计划2025年重点布局东南亚与美国冰美式定价2-3美元 [25] 东南亚市场竞争格局 - 蜜雪冰城2024年新增564家海外门店总数达4895家 [28] - 霸王茶姬新加坡VivoCity旗舰店面积375平方米 [32] - 奈雪泰国首店月营收77万元单日最高2000杯 [35] - 茶百道马来西亚首店采用"第三空间"设计 [37] - 东南亚市场面临本土品牌挤压和山寨侵权问题 [46] 供应链与成本结构 - 霸王茶姬物流成本占比不足1%库存周转5.3天 [38] - 蜜雪冰城库存周转48.5天部分水果实现本地化 [38] - 茶百道韩国采用双轨制供应链包材依赖中国运输 [42] - 韩国农产品高关税导致茶百道进口成本翻倍 [45] - 美国餐饮合规要求推高开店成本 [45]
谁在帮“喜茶们”落地美国?
虎嗅APP· 2025-06-08 11:58
中餐出海美国现状与趋势 - 2024年4-5月,霸王茶姬、茉莉奶白、紫燕百味鸡、沪上阿姨、库迪咖啡等中餐品牌密集在洛杉矶、纽约等地开设首批门店,奈雪的茶和瑞幸也计划近期开业 [2] - 行业预计2025-2026年将进入门店扩张关键期,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和基础建设阶段 [2] - 中餐出海主要集中在美国东西海岸大城市,洛杉矶门店布局较分散,纽约则集中在曼哈顿和法拉盛等华人聚集区 [11] 选址策略与挑战 - 纽约商业地产租金大幅上涨,曼哈顿170平米店铺月租达3万美金(原约2万美金),住宅租金从1500-2000美金涨至3000-4000美金 [4][5] - 选址需满足多重条件:基础流量需包含50%华人/留学生、合规性良好、房租控制在营业额10%以内、优先选择原有餐厅物业(白板物业装修周期超1年) [6][7] - 美国存在严格的竞业协议,如plaza已有星巴克则可能拒绝瑞幸入驻,商业地产资源紧张导致优质点位稀缺 [9][10] - 不同族裔消费偏好差异显著,如长岛白人区接受灌汤小笼包但排斥川菜,需本地化经验避免踩坑 [8][9] 品牌运营本土化难点 - 人工成本上涨但消费者收入未增,麦当劳套餐价格从7-8美金涨至12美金,制约营业额增长空间 [5][6] - 美国开店周期极长,餐厅从选址到开业需1-2年,奶茶店装修审批可能耗时6个月,整体周期达9-12个月 [7][30] - 国内加盟模式在美国水土不服,曾有品牌在法拉盛500米内开两家加盟店导致内耗,蜜雪冰城"夫妻店"模式难以复制 [14][15] 咖啡赛道竞争机会 - 咖啡品牌具有供应链优势(本地采购稳定)和物业灵活性(无需厨房),瑞幸计划前10家店直营,库迪已开2家店 [16][17] - 美国咖啡市场存在分层机会,Dunkin'Donuts以1.99美金低价开出9000家店,霸王茶姬定价5-6美金采取激进策略 [15][16] - 瑞幸可依托亚裔基础市场(全美500万亚裔)逐步渗透主流人群,互联网营销打法可能形成差异化 [17][18] 营销与装修特点 - 美国营销依赖传统媒体(如《纽约时报》)和第三方KOL,TikTok流量难沉淀,直播等国内玩法转化率低 [20][21][22] - 装修审批严格,纽约要求排水管必须用铸铁/铜管(禁用PVC),历史建筑还需额外保护方案,奶茶店装修预算10-30万美金 [25][26] - 门店设计需适应本地格局,纽约店铺多为20尺宽细长型,设备清关和施工磨合导致2个月为最短装修周期 [27] 行业未来展望 - 头部品牌示范效应将带动2024-2025年更多中餐企业出海,但部分企业可能因本土化不足失败 [20][30] - 真正热潮可能在未来5-10年到来,成功关键在于产品研发、本土化运营和供应链优化 [29][31] - 美国商业稳定性高,5-10年租约普遍,门店若能精准定位客群可长期经营 [12][30]
上市首秀后,霸王茶姬能睡个好觉了
虎嗅APP· 2025-06-01 16:55
核心观点 - 霸王茶姬在上市后首份季度财报中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GMV、净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海外市场拓展初见成效 [1] - 公司通过标准化供应链、简化产品线和借鉴咖啡文化实现高效运营,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4][6] - 海外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采取"先组织后业务"的稳健扩张模式,单店GMV表现亮眼但整体仍处投入期 [8][9][11] - 产品研发围绕茶饮本质进行创新,通过轻因系列和消费者互动机制响应细分需求,强化品牌粘性 [13][14][15] - 在国内茶饮市场饱和背景下,公司以全球化布局和茶文化深耕构建长期竞争力 [17] 财务表现 - 2025Q1 GMV达82.3亿元(同比+38%),净收入33.9亿元(同比+35.4%),净利润6.77亿元(同比+13.8%)[3] - 2022-2024年营收从4.92亿元增至124亿元,净利润从亏损4800万元提升至2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3] - 净利润率维持在20%水平,闭店率仅1.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海外门店GMV贡献1.78亿元,新加坡单店季度GMV达180万元超越国内均值 [8][9] 商业模式 - 门店策略坚持高线城市核心商圈"第三空间"定位,价格锚定15-20元中端市场 [4] - 产品线仅保留原叶鲜奶茶等基础品类,原料标准化程度高,库存周转天数行业领先 [6] - 单店运营高度标准化,新员工8秒可完成出杯,产品差异率低于0.2% [6] - 供应链采用可常温储运材料,显著降低物流仓储成本 [6] 海外扩张 - 海外门店总数达169家,马来西亚(157家)、新加坡(10家)、泰国(2家)为现阶段主力市场 [9] - 采取"先建组织后开店"策略,2018年设立海外事业部,2019年才开设首店 [9] - 印尼旗舰店开业三日销量达1.1万杯,北美首店选址洛杉矶社区而非地标商圈 [12] - 海外业务当前亏损但被视作战略投入,公司强调"质量优先于速度"的发展原则 [11] 产品创新 - 推出轻因系列产品,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将咖啡因含量降低50%以上 [14] - 季度研发投入新增5360万元,重点开发茶饮基础技术而非追逐流行元素 [13] - 建立CHAGEE TOWN用户权益体系,计划在百城开展茶话会收集消费者反馈 [15] - 季节限定单品"醒时春山"通过社交网络形成自发传播 [14] 行业对比 - 2024年多数茶饮品牌门店增速放缓,行业出现"上市融资续命"现象 [3] - 主流企业采取价格下沉策略,产品迭代频率显著高于霸王茶姬 [4] - 海外扩张普遍面临成本结构失衡和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8] - 新加坡等市场对餐饮类出海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低于制造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