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体工厂
icon
搜索文档
美的打造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人形机器人进厂“擦出火花”
第一财经· 2025-08-28 21:52
智能体工厂技术突破 - 工厂由工厂大脑与具身智能终端组成 被认证为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 [1] - 人形机器人美罗通过七自由度仿生臂 六维力控传感器和柔性灵巧手三大自研技术实现9公斤负载搬运 60%负重比和10倍抓重比能力 [3] - 具身智能实现多模态感知 智能化推理决策和操作导航三方面技术突破 结合千问大模型和视觉智能操作技术 [15] - 协作机器人配备2D相机和AI算法 实现98%锁付成功率 [11] - AI眼镜通过语音交互和实时数据分析确保100%执行标准化维修流程 [8]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实现每半小时巡检一次 大幅提升频次并降低误检漏检率 [8] 智能协同与系统架构 - 14个智能体共同满足38个智能制造核心场景需求 包括品质 TPM EHS等智能体深度协同 [6] - 工厂大脑作为工业智能中枢系统 实现数据驱动而非规则驱动的智能体灵活调度 [15] - 81台AMR物流机器人实现注塑物流全流程无人化 具备避障和指令响应能力 [6] - 系统实现从人工小时级响应到工厂大脑秒级响应的数据实时联动 [16] 运营效率与成本效益 - 全场景智能体协同使核心业务场景效率提升50%以上 其中巡查效率提升80% [16] - AI视觉和算法实现产品生产关键环节100%防乱防错 [16] - 2025年上半年AIGC使集团整体降低成本约2.8亿元 [17] - 工厂规划产能1500万台以上 建设用地630亩 将成为国内最大全品类洗衣机超级工厂 [6] 技术实施与推广路径 - 智能体工厂方案涉及业务场景 数字技术和具身智能三方面人员协同开发 [12] - 依托每天30亿条工业实时数据的制造数据飞轮持续喂养工厂大脑 [21] - 解决方案已覆盖14个智能体和44个核心工厂场景 荆州工厂实现38个场景覆盖 [23] - 推广需先完成精益制造和数字化基础 再逐步推进智能体改造 [21] 行业影响与认证 - 获得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 [23] - 为全球制造业树立高效灵活韧性的智能生态新标杆 [23] -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升级 要求价值链配套跟进 [20] - 促使流水线工人向机器人运维数据分析员等新型岗位转型 [20]
行业内首个智能体工厂落地,美的高管详解建设路径与转型实践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20:03
智能体工厂建设进展 - 荆州洗衣机工厂部署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包括首检、巡检和设备保养 [1] - 智能体实现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整体平均效率提升80%以上,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1] - 工厂获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 [3] 技术架构与能力 - 智能体工厂依托"工厂大脑"、业务智能体与智能终端深度融合,形成全域互联生态体系 [3] - 生产要素(人机料法环)通过智能终端(具身机器人/机械臂/AMR/传感器等)获得感知、理解、决策及行动能力 [3] - AI眼镜辅助工人实现易错点提醒,首检效率从15分钟减少到30秒 [4] 运营效能提升 - 设备效率提高20%-30%,AI质控在关键环节实现100%智能防错 [5] - 市场品质提升30%以上,计划智能体使订单响应效率提升90% [5] - 工厂具备每10秒下线一台洗衣机的高效生产能力 [1] 行业范式革新 - 智能体工厂从"+AI"模式转向"AI+"范式,具备自主进化能力,实现从局部智能到全局智能的跨越 [4] - 工业制造进入第四阶段(AI技术加持的智能化与自适应阶段),取代前三阶段的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 [5] - 未来工厂将呈现全局自治、极致柔性、全价值链数字孪生和绿色可持续四大特征 [6] 战略定位与挑战 - 荆州工厂是美的集团第三大洗衣机生产中心,主要生产滚筒洗衣机和干衣机 [1] - 转型面临两大挑战:前沿技术与生产场景深度融合(耗时近一年)、组织流程与岗位职责重构 [3] - 工厂于2022年投产,2023年获全球家电行业首个5G全连接工厂认证 [1]
美的集团智能体工厂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18
智能体工厂建设进展 -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 [1] - 工厂部署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3] - 智能体以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平均提效80%以上 其中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3] 人形机器人技术应用 - 美罗人形机器人自主执行品质首检 DMS巡回会议 TPM巡检 EHS巡检等高频次任务 [2]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巡检频次较人工提升100% 实现异常发现到处理的秒级响应 [2] - 人形机器人结合多模态感知技术和具身智能操作技术 实现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闭环 [4] 智能工厂系统架构 - 工厂大脑采用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 通过A2A通信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 [3] - 系统集成工业领域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智能决策能力 [3] - 智能终端包括具身机器人 机械臂 AMR 注塑机 摄像头 传感器等感知执行设备 [3] 机器人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 家电机器人化 人形机器人价值化三个方向发展 [1][5] - 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 半导体 医疗及汽车零部件领域 [4] - 截至2024年底具备年产8万台谐波减速机和12万台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智能制造能力 [4] 技术推广与产能规划 - 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将复制到其他工厂 [1][4] - 家庭场景将依托家电销售网络和数据 通过家电机器人化实现人形机器人应用 [5] -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新材料等新技术赛道加速突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