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多点突破,泗阳描绘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20
核心观点 - 泗阳县现代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72.4亿元 同比增长8.1% 占GDP比重47.26% 规上服务业营收37.85亿元 同比增长95.7% 生产性服务业增速达170.8% 新增规上企业47家 [1] 平台建设 - 重点打造"1+N"载体平台体系 文化创意工坊为核心 入驻企业50余家 从业人员超300人 培育规上企业5家 预计全年开票突破5亿元 计划新增规上企业8家以上 [2] - 城区建成5个城市之家及西康科创商务中心 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 入驻企业超70家 配套文体托幼等设施 [2] - 开发区新质力智创孵化大厦 高新区吴江泗阳科创中心 王集镇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共同搭建发展平台 [2] 文旅融合 - 拥有7家国家A级景区(4A级2家 3A级5家) 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1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 1家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3] - 组织主题演出183场 覆盖春节五一等重要节点 开展线下阅读推广50余场 举办泗水讲坛6期 启动24小时自助图书室改造 [3] 现代物流 - 依托"一站一带两环三港口"区位优势 坚持公铁水协同发展 [4] - 公路运输拥有303家物流企业 其中规上企业9家 3A级及以上企业5家 货运车辆6303台 载重质量8.7万吨 3个物流园区 [4] - 泗阳港分3个作业区 6家集装箱船舶公司 开通8条内贸和1条外贸航线(至上海港) [4] - 铁路物流基地实现公铁联运无缝衔接 具备货物到发装卸暂存功能 [4] 商贸消费 - 上半年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7亿元 同比增长11.7% 限上贸易总额114.0亿元 同比增长20.5% [5] - 限上批发业销售额83.2亿元同比增长23.8% 零售业27.5亿元增13.0% 住宿业0.7亿元增0.7% 餐饮业2.5亿元增7.9% [6]
服务业景气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7-16 08:25
服务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390314亿元 同比增长5.5% 占GDP比重59.1% 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1] - 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1]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 其中研发试验/多式联运/商务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11.4%/11.3%/10.7% [1] 现代服务业发展 - 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 [1] - 二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提升至11.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0% [1] - 1-5月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9.9%/9.5% 数字技术应用业营收增长11.2% [2] 服务消费与文旅产业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增长5.3%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4.9% 网上零售额增长8.5% [2] - 旅游游览服务交易额增长31.9%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交易额增长7.4% [2] - 1-5月文化艺术业/休闲观光活动/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营收分别增长14.8%/14.5%/12.2% [2] 服务业对外开放 - 1-5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 增长7.7% 其中旅行服务进出口增长12.2% [3] - 维修维护服务/业务运营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增长46.5%/20.7% [3]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 占外资总额比重超70% [3] 行业景气度 - 上半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50.2% 持续位于扩张区间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56.7% 保持高景气水平 [4]
全市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发展强劲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
镇江日报· 2025-07-13 08:08
服务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 [1] - 纳入核算的10个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 [1] 细分领域增长 - 科技服务业增速达30.3%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20.5% [1] - 居民服务业增速高达68.8% [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55.8%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2个项目获得国家支持资金共计6600万元 [2] - 市级服务业发展资金扩容至400万元 [2] - 推行"免申即享"便利化措施 [2] - 增设创新发展、特色楼宇等申报事项 [2] 企业服务与创新 - "一对一"走访31家服务业企业 [2] - 解决企业痛点问题36个 [2] - 打造全省首个"行李直送"创新应用场景 [2] - 预计每年降低物流成本近千万元 [2] 发展规划 - 制定《镇江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 - 细化形成《2025年度镇江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 [1] - 清单涵盖八大方面、37项重点工作 [1]
龙华区商业爆发力强!龙华街道服务业增速稳居全区首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2:28
龙华区服务业整体表现 - 龙华区1-4月服务业累计营业收入达88.90亿元 同比增长14.7% 增速稳居全区首位 占全区服务业营收比重达23.8% [2][3] - 龙华街道前4个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超26亿元 占全区该行业比重超四成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速高达143.9% [3] - 大浪街道后浪新天地上半年出租率高达93% 整体销售额约12亿元 客流量突破1110万人次 [6][7] 各街道差异化发展策略 - 龙华街道以壹方天地为核心打造"一核心多节点"商业布局 联动星河iCO等形成商业集群 轨道交通22/25/27号线全面开工将扩大区位优势 [4][5] - 民治街道重点拓展港澳游客消费群体 已接待6个旅游团 定制旅游购物路线涵盖多个景点 计划明年迎接百团来游 [6] - 大浪街道打造四大特色商圈(大浪时尚小镇/后浪新天地/凯豪达宠物世界/万众城尚座Spark) 后浪新天地因创新消费场景成为流量收割机 [6][7] - 观澜街道通过文体赛事激活商旅融合 滑雪绿道公开赛预计带动周边消费同比增长25% 卡鲁冰雪世界累计接待游客47万人次 [8][9] 商业创新与政企协作 - 龙华街道推出"政企早餐座谈会"机制 累计举办16场 解决企业诉求30项 走访企业367家次 诉求办结率超99% [10][11] - 天猫优品超级旗舰店开业首日客流破千 集聚30余家一线品牌 开创粤港澳大湾区家电零售新模式 [4] - 通过"商圈+赛事"(如垂直马拉松带动单日销售额2300万)和"商圈+节庆"(如川剧变脸/歌友会)模式持续激活市场热度 [4] 基础设施与招商引资 - 龙华区在深圳42个区域级活力商圈中占据7席 其中民治街道就有4个 现有大型商业综合体14家 [6] - 龙华街道累计接触19家招商企业 成功吸引复星开心购等9家优质企业落地 平台录入产业载体190家 提供22.3万平方米房源 [11] - 推动青创园·龙华汇认定为区示范智慧园区 为招商引资提供载体支持 [11]
龙华街道服务业营收88.9亿 增速全区居首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07:10
龙华区商业发展概况 - 龙华区在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展现强劲商业爆发力,1-4月龙华街道服务业营收达88.90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居全区首位,占全区服务业营收比重23.8% [2] - 全区7个区域级活力商圈中,大浪街道后浪新天地上半年出租率93%,整体销售额约12亿元;民治街道拓展港澳客源,观澜街道通过文体赛事激活商旅融合 [2][6] - 龙华区采用"商业+"模式及吸引港澳游客等创新举措,在"深圳商业网点规划(2025-2035)"中被列为重点建设全国级商圈 [3] 核心商圈发展动态 - 龙华超级商圈前4个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超26亿元,占全区该行业比重超40%,居民服务业增速达143.9% [3] - 壹方天地商业集群通过"商圈+赛事"模式创下单日客流26万、销售额2300万元的记录,联动星河iCO等节点形成"一核心多节点"布局 [4] - 天猫优品超级旗舰店引入30余家一线品牌,首日客流破千,开创大湾区家电零售新模式 [4] 特色街道差异化策略 - 民治街道14家商业综合体通过港澳旅游团引流,已接待6个旅游团,定制涵盖开市客等景点的购物路线,计划2025年实现"百团来游" [5] - 大浪街道后浪新天地上半年客流量1110万人次,车流量150万车次,打造时尚小镇等四大特色商圈 [6] - 观澜街道通过滑雪赛事带动周边消费增长25%,观澜湖新城举办潮流文化节吸引深港青年群体 [7] 政企协同与招商引资 - 龙华街道领导累计走访企业367家次,解决诉求248项,办结率超99%,通过16场政企早餐会协调30项企业诉求 [8] - 成功吸引复星开心购等9家优质企业落地,推动青创园·龙华汇认定为示范智慧园区,现有产业载体190家、房源629套 [8][9] - 建立问题跟踪闭环机制,为招商引资提供22.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9]
徐州市一季度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61.7%
新华日报· 2025-05-27 14:45
服务业总体表现 - 徐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389.19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领先全国1.8个百分点、全省1.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1.7%,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2] -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17.6%领跑,金融业增长28.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6% [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0.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7.5%,教育行业增长15%,反映民生领域需求强劲 [2] 重点项目进展 - 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4亿元(年度计划164亿元),完成率25.3%,新开工项目开工率67.1% [3] - 极兔快递徐州分拨中心竣工投产,翠屏总部经济产业园、云盛科技研发中心招商中,光引光谱传感器项目试生产 [3] - 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项目占比19.5%,投资占比20%,但体量仍低于传统行业 [3] - 城区经济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9.6亿元(年度计划110.5亿元),完成率26.8%,金融服务中心签约195家机构 [4] 消费与文旅市场 - 重点监测22家商贸企业销售额35.3亿元,同比增长7.9%,客流量4649万人次,增长10% [5] - 睢宁电子商务集聚区营收13.9亿元(+5.3%),徐州中心商圈营收25.92亿元(+5.2%) [5] - A级景区接待游客1565.2万人次(+14.5%),消费50.8亿元(+16.9%),21个在建文旅项目中16个为亿元级 [4][5] - "五一"期间通过消费券(云龙区150万元、泉山区100万元等)及美食活动刺激消费 [6] 未来发展方向 - 徐州市计划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质量,强化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6]
淮安一季度服务业实现开门红
新华日报· 2025-04-29 15:00
服务业整体表现 -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达740.22亿元 同比增长7 7%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 3% 增速位列全省第二 核算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 8% 服务业入库税收81 17亿元 同比增长4 96% [1] - 三大主导产业生态文旅 现代物流 现代商贸推动服务业量质齐升 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1] 文旅产业 - 一季度接待境内外游客1137 2万人次 同比增长12 9% 旅游业总收入134 3亿元 同比增长12 4%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达19 8% [2] - 推出文旅消费季活动 发放消费券超千万元 淮安市博物馆等4个项目申报国家设备更新 上报数量全省第一 淮安涟漪·流韵千年文旅综合体列入省重点文旅项目 [2] - 开展全媒体宣传推广 发布图文视频100余条 全网浏览量超2000万人次 直播曝光次数92 4万 [2] 现代物流业 - 一季度铁路货运发送量72 3万吨 同比增长87 9% 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013 05万吨 同比增长11 29% 集装箱吞吐量12 79万标箱 同比增长9 12% 航空货邮吞吐量2000吨 同比增长41 7% [3] - 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2 12亿件 同比增长28 93% 邮政业业务收入12 66亿元 同比增长6 86% [3] - 淮安港—淮阴东港一体化运营启动 稳定运行公铁水联运线路12条 培育省级多式联运精品线路4条 黄码港智慧港城等智慧港口项目加快建设 [3] 现代商贸业 - 开展元旦春节系列促消费活动 推出汽车 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累计收到补贴申请6259份 拉动消费超8亿元 [4] - 组织餐饮企业参加中华美食荟活动 25家企业亮相华交会 达成意向成交额近2000万美元 创历史新高 [4] 项目建设 - 一季度签约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6个 其中协议引资额超10亿元项目3个 新开工项目8个 新竣工项目16个 市重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22 53亿元 [5][6] - 淮安涟漪·流韵千年文旅综合体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个月 23个项目列入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清单 计划总投资320 29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82 85亿元 [6] - 厚德载物智慧物流园主体基本完工 中国移动长三角算力中心完成综合楼主体验收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厂房完工 [6] 未来展望 -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目标突破3000亿元 聚焦生态文旅深度融合 现代物流枢纽建设 现代商贸创新发展三大方向 [7]
南通市持续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向好焕新
新华日报· 2025-04-29 05:38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 南通市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 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 列全省第三位 [1] 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 - 南通市将服务业作为招商攻坚重点领域 一季度累计开展服务业招商活动155次 拜访企业570家次 新签约项目114个 计划总投资104 1亿元 [2] - 建立专职招商机构与考核机制 实行"周监测、月调度、季分析、半年问效"的项目跟踪体系 [2] - 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功能疏解 依托船舶海工 高端家纺等制造业集群优势实现区域协同 [3] 两业融合创新实践 - 累计培育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51家 标杆典型5家 推动融合领域向个性化定制 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高端方向延伸 [4] - 引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通分中心等创新平台 为产业融合提供支撑 [4] - 中天科技(600522)作为国家级试点 其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3 5万家企业 标识解析量突破340亿次 覆盖18个行业 [4] 企业培育与品牌建设 - 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新增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涌现益诺思生物 中天互联等领军企业 [5] - 91家纺网采用B2P2B模式服务1 1万家本地企业 覆盖85万经销商 成为行业头部平台 [6] - 计划实施三年行动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 现代物流等领域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扩容提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