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泰兴服务业强势领跑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9-30 05:2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53亿元,同比增长6.2% [1] - 服务业增加值达313.28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2% [1] 服务业产业结构 -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2.7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39.2%,占比较2024年底增加2.2个百分点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1% [1] 物流与基础设施 - 全市公路总周转量完成17.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5%,水路总周转量完成24.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3% [1] - 泰兴智慧港口项目、黄桥工业气体充装站项目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竣工运营,联泰固废环境服务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改项目、中科融合算力中心项目等新项目加速推进 [1] 消费市场与文体旅融合 -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文化娱乐健康类商品消费激增25.4%,居住类商品消费激增23.8% [2] - 通过举办系列文体旅融合活动,全域累计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900万元 [2] 政策支持与企业培育 - 统筹发放800万元消费券,叠加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累计带动消费近2.2亿元,其中汽车以旧换新800辆,家居以旧换新1.9万件 [2] - 累计调研走访服务业企业或项目30余家,召开3次市级纾困解难座谈会,上半年培育规上限上纳统的服务业企业13家 [3]
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双轮驱动”,威海服务业发展稳健向好
齐鲁晚报网· 2025-09-25 23:2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9月25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建,威海市发展改革 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宗浩,威海市科技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姜新,威海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 金,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爱春,介绍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近年来,威海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大抓经 济鲜明导向,强化政策驱动、产业强基、消费引领,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 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政策驱动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双轮驱动",推动服务业运行稳中向好。 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用中长期规划引领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近年来, 共编制市级服务业专项规划16个,涵盖科技创新、文旅发展、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各级紧扣规划的时 间表、路线图,持续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平稳发展。尤其今年以来,全市服务业发展稳健向好、进中提 质,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91.5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5.7%;增长7.4%,居全省第1位,分别高 于全国、全省1.9个和1.6个百分点。 ...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重庆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5:07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新 兴服务业加速崛起,入围数量达到184家,相比上年增加12家,成为服务业融合化、专业化、高端化发 展的中坚力量,有力推动了服务业行业格局的持续优化和产业发展的持续升级。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重庆发布 中新网重庆9月18日电(记者 肖江川)18日,2025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发布 活动在重庆举行。活动聚焦"新引擎 新前景——谱写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通过考察调 研、榜单发布、主题推介、项目签约等环节,搭建起政企研交流合作平台,共同营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良好生态。 图为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发布现场。中新网记者 肖江川 摄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现场发布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名单。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营业收入总额51.1万亿元,实现净利润3.34万亿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 ...
河南8家企业上榜!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名单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9-18 14:27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总体表现 - 营业收入总额突破50万亿元达到51.1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3.82% 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1] - 平均营业收入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级 达到1022.2亿元[1] - 入围门槛为79.8亿元 较上年增长10.71%[1] - 资产总额突破400万亿元大关 达到404.9万亿元 增长9.19%[1] 企业盈利及效率指标 - 实现净利润3.34万亿元 同比增长6.71%[2] - 人均营业收入增长至328.1万元 人均净利润增长至21.5万元 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 行业结构变化趋势 - 房地产、传统零售和商贸批发等传统服务业入围数量减少14家[2] -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入围数量达184家 较上年增加12家[2] 头部企业排名情况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45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4] - 前五名企业均为能源及国有大行:工商银行(16291亿元)、农业银行(14199亿元)、建设银行(14148亿元)、中国银行(12647亿元)[4] - 互联网企业表现突出:京东集团(11588亿元)第6、阿里巴巴(9963亿元)第11、腾讯(6603亿元)第16[4] 区域企业分布特征 - 河南省共8家企业上榜 排名最高为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第84名 营收107.4亿元)[1] - 上榜豫企包括瑞茂通供应链(第159名)、洛阳工业控股(第168名)、洛阳国晟(第320名)、中钢网科技(第332名)等[1]
许昆林在调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9-13 09:41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 - 强化创新驱动 优化服务供给 完善体制机制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1] - 注重品质化定位 锻造标准质量品牌核心竞争优势 优化服务消费市场环境 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能 [3] - 推进数字化赋能 探索数智技术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领域深度融合 促进业态重塑模式变革 [3] 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重点 - 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前瞻性技术布局 构建自主可控软件技术和产业生态 赋能千行百业 [2] - 围绕重点应用场景和智改数转网联需求 开展软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解决方案集成 助力制造强省建设 [2] - 发展专业化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 护航企业出海 守护创新成果与商业价值 [2]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创新 - 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构建价值共创共享平台生态 促进物流业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2]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 数字消费与文娱产业升级 - 加强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等技术研发内容建设 以益智健康新产品赋能数字生活 [2] - 优化渠道布局货品策略 开发现象级单品 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国际化品牌 [2] 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方向 -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认证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 支持服务业企业依托制造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 [3] - 推动绿色化提升 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金融新能源技术服务循环经济服务 促进服务方式消费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3] - 推进国际化合作 培育服务贸易数字化新动能 支持江苏服务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3]
许昆林在调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时强调强化创新驱动 完善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新华日报· 2025-09-13 07:43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 - 强化创新驱动 优化服务供给 完善体制机制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1] - 注重品质化定位 锻造标准质量品牌核心竞争优势 优化服务消费市场环境 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能 [3] - 推进数字化赋能 探索数智技术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 促进服务业业态重塑模式变革 [3] 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重点 - 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前瞻性技术布局 加快构建自主可控软件技术和产业生态 赋能千行百业 [2] - 围绕重点应用场景和智改数转网联需求 开展软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解决方案集成 助力制造强省建设 [2] - 以专业化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护航企业出海 守护创新成果与商业价值 [2] 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升级方向 - 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构建价值共创共享平台生态 [2] - 促进物流业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 数字消费产业发展机遇 - 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等数字消费是服务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技术研发内容建设 [2] - 开发益智健康新产品赋能数字生活 [2] 消费品牌国际化战略 - 优化渠道布局货品策略 开发现象级单品 加快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国际化品牌 [2] 服务业多元化发展路径 -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认证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 [3] - 支持服务业企业依托制造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 实现全产业融合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 [3] -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金融新能源技术服务循环经济服务 推动服务方式消费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3] 服务业对外开放举措 - 推进服务业开放制度创新 培育服务贸易数字化新动能 [3] - 支持江苏服务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3]
山东出台第三批政策清单,多维度加力稳经济促提质
齐鲁晚报· 2025-09-05 16:26
服务业支持政策 - 省级新增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新增纳统企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项目[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推动住房以旧换新并对成效显著市给予省级激励[3] - 制定42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举措覆盖四大骨干行业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7] 项目建设保障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预算内投资纳入鲁惠通平台推动资金直达企业[4] - 专项债券力争10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4] - 省级借支用地指标并单列5000万元前期经费支持推进快项目[5] 企业纾困措施 - 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政策扩大至16市且备案利率上限下调最高贴息50万元[6] - 奖补10项特色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6] - 延长小清河航线奖补至明年新开通航线每航次最高补贴4万元[6] 要素保障机制 - 新上两高项目替代源不限于两高行业煤电关停指标可统筹用于重点行业[4][5] - 针对性协调停产半停产企业原材料供应金融信贷及市场开拓诉求[6]
“真金白银”42项支持政策 山东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实招
中国发展网· 2025-09-05 11:30
政策框架 - 山东省推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包括6个方面42项推进举措 [1] - 措施聚焦四大骨干行业:批发零售 交通运输 金融 房地产 采取"一业一策"方式推进 [1] - 同时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高端软件 科技服务 人力资源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1] 行业发展现状 - 上半年山东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 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2个百分点 [2] - 1-6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7% 十大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增长 [2] - 批发零售 交通运输 现代金融等骨干行业支撑作用不断提升 [2] - 租赁商务 信息软件 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稳健 [2] 企业规模与投资 -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6万余家 近三年增长44% [2] - 谋划实施85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2] - 1-7月完成年度投资600亿元以上 [2]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人工智能 科技研发 大数据服务 现代物流 商务咨询等11个细分赛道 [3] - 年底前新培育认定30家左右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3] - 年底前新培育认定20家左右服务业创新中心 [3] - 高水平建设120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 [3] 项目推进计划 - 提速建设854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4] - 全年建成投产370个左右项目 [4] - 对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 [4]
洛阳出台服务业发展方案 设立总规模1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52
服务业发展目标 - 2025年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50家 [1] - 2025年年度网络零售额增长10% [1] - 2025年新兴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超过60% [1] - 2027年服务业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1] 金融支持体系 - 构建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1] - 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洛阳市天使投资基金 [1] - 引进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1] - 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 [1] 物流与试点工作 - 完成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 [1]
洛阳出台服务业发展方案!设立总规模1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52
总体发展目标 - 2025年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50家,年度网络零售额增长10%,新兴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超过60% [1][6] - 2027年服务业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构建优质高效、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1][6] - 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将于2025年完成 [1][6] 金融支持体系 - 构建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1][7] - 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洛阳市天使投资基金,持续推进“基金入洛”“险资入洛” [1][7] - 力争2025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100%”“一高一提一降”,适度降低担保费率以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1][7]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举措 - 全力打造枢纽经济新势能,力争到2027年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稳定在全省平均水平 [7] - 快速壮大信息服务,支持数字经济园区打造数据要素产业园,到2026年建成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和一体化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7] -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服务业企业贷款抵押、质押品范围,积极推广“信易贷”等新型融资模式 [1][3][7] 生活性服务业升级与文旅融合 - 重点推动新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做好汉服融城,推进“只看洛阳城”系列沉浸式演艺产品打造 [3][7] - 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化支付服务,持续开展洛阳宣传工作,掀起“China Travel”洛阳热潮 [3][7] - 推动龙门石窟景区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支持魏坡新序、重渡沟旅游度假区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品牌 [7] 消费新业态与场景培育 - 做大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平台经济,加快平台经济园区建设,发展一批本地平台经济服务商 [4][10] - 积极发展首店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知名品牌开设全国或区域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 [4][10] - 培育夜间经济、会展、演艺、赛事等流量经济,开发低空旅游产品 [10] 经营主体培育与项目支撑 - 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实施“领导干部+责任部门+金融机构”实名制包保服务专班制度 [11] - 每年筛选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纳入市本级服务业重大项目清单,强化要素保障 [13] - 鼓励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争创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11] 要素保障与环境优化 - 用好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资金工具 [2][13] - 支持第一、第二产业用地向服务业用地合理转换,探索第二、第三产业混合的土地供应政策 [13] - 持续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鼓励院校增设服务业特色学科和专业,推出紧缺职业培训项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