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根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民营经济“热带雨林式”生态算法: “软环境”与“硬科技”双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20:22
在这场没有套路的座谈会上,"卡脖子"清单与"解扣子"政策直接碰撞。从软实力维度来看, 出台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创新提出人才评价"不问出身问企业"、大力推行"免 申即享" "即申即享" "联审快享";从硬科技维度来看,实施市级"科技副总"计划、支持民营企 业融入"两重"、"两新"未来产业先导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协调等政策双轨并行,这些都共同指 向一个目标——让政策阳光穿透创新土壤,催生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历史从不辜负改革者。从汉正街的"小商品基因"到光谷的"光子裂变",武汉民营经济正经历 着 从 " 数 量 级 增 长 " 到 " 能 级 跃 迁 " 的 质 变 。 截 至 2 0 2 4 年 , 全 市 民 营 主 体 突 破 2 3 3 万 户 , 其 中 1 0 2 . 5万家民营企业贡献了6 5%的发明专利——这既是"黄金政策2 0条"的灌溉成果,更是"九 省通衢"之地用创新优势兑换技术胜势的生动证明。 4月27日,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现场,政府与企业家的"对话桌"摆成了一座"创新实验室"—— 这里既测试营商环境的温度,更校准科技创新的精度。当"民营经济政策20条"带着"根企业"培育 计划破 ...
如何建成全国民营企业最佳栖息地?武汉准备这么干
第一财经· 2025-05-19 19:58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天(5月20日)起正式施行,各地密集出台多重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入强劲动能。作为崛起中的中部中心城市,武汉既坐拥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又具备科教资源的创 新禀赋,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舞台。 近日,武汉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发布"民营经济政策20条",其中第一条就鲜明提出要发展"根 企业",并从创新、人才、融资、梯次培育、市场、环境六个方面提出20条新举措,用10年时间培 育一批领军型"根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将武汉建成民营企业最佳栖息地和全国民营经济发展 新支点。 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家,达到102.5万家,同比增长18.5%,数量位居副省级 城市第四。民营企业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占比超过七成。工信部发布的 2023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武汉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9,连续3年实现进位。 人才评价 "不问出身问企业" 所谓"根企业"是指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是深深扎根于武汉,与 城市发展高度契合、共生共荣,双向奔赴的企业,是敢闯敢拼、向新而行,持续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企业。 ...
武汉民企超百万家 系列政策“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4:21
27日从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武汉市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 百万家,达到102.5万家,同比增长18.5%,数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见习编辑:冯瀚莹 据介绍,为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创新难、融资难、引才难、准入难等问题,武汉市 已经制定出台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聚焦创新、人才、融资、梯次 培育、市场、环境提出了20条新举措,明确了5个重大专项和69个具体责任事项。 其中,首次提出着力发展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根企业"理 念,逐步提高全市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支持民营企业"担纲"创新,逐年提升科技 研发、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的比例。 李世涛表示,近期武汉还将陆续出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上市公 司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种苗工程"、深化部门协同规范涉企执法措施等5个专项政 策,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据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李世涛介 绍,该市近2万家"四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3%;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 占比超 ...
五场大会释放“高地建设”强大气场 不断进阶的武汉刷新世界认知
长江日报· 2025-05-01 08:26
文章核心观点 短短几天五场高规格大会密集在武汉召开,体现湖北雄心和武汉气场,成为建设“高地武汉”的有力注脚,武汉正迈向科技创新和内陆开放高地 [1] 会议信息 - 4月23日,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举行,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化合物半导体标志性展会,全球近300家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领军企业参展 [2] - 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举行,参会者包括国际旅游组织负责人、部分文旅行业头部企业、投融资企业负责人、文旅专家、国际旅行者、金牌导游、知名文旅博主等 [2] - 4月25日,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举行,是国内头部人工智能企业首次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性技术大会,吸引5000名来自国内外的开发者和科技爱好者参会 [2] - 4月22 - 25日,来自五大洲12个国家13座国际友城的代表,出席武汉国际友城交流周暨友好合作交流推介会 [2] - 4月27日,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发布 [8] 企业看重武汉的原因 - 武汉九峰山实验室是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及中试平台,投用后诞生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集成晶圆等世界级成果,吸引500多家全球企业“求合作” [3] - 武汉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成为全国重镇,全球半导体设计巨头Silvaco公司中国区总监称要在该产业找到位置必须加入“群”,华芯半导体等企业因客户和实验室优势选择武汉 [4] - 武汉人工智能领域聚集1000多家相关企业,过去五年产业复合增长率超40%,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方阵 [5] - 武汉创新基因和开放气度受全球大咖看重 [6] 武汉经济亮点 - 武汉经济“一季报”显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6% [7] - 武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8%,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航空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39.9%、9%、8.4% [7] - 武汉倾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接待游客8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武汉发展目标 - 武汉提出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加快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首次提出“根企业”概念 [8] - 武汉要加快构建体现自身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开发者生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AI之城 [8] - 湖北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旅游环境和配套体系 [8]
武汉首提“根企业” 推出重磅政策支持民营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45
武汉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 - 武汉市发布《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20条新举措,从人才、金融、创新、市场等多维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1] - 首次提出"根企业"理念,将其作为提高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核心抓手 [1] "根企业"定义与特质 - "根企业"需具备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长期成长性三大核心特质 [3] - 这类企业需在技术、资本、人才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具备全球视野,能整合国际资源带动本地产业链升级 [3] - "根企业"与城市发展高度契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手和创新动能的核心力量 [3] 武汉聚焦"根企业"的背景 - 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超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企占比793% [4] - 武汉需推动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同时抢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新赛道,"根企业"可成为转型关键 [6] - "根企业"能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反哺本地产业 [6] "根企业"培育五大抓手 人才支持 - 解决人才落户、就医、教育等2275个具体问题打造安心环境 [9] - 举办"楚才聚汉全球校友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吸引顶尖人才,提供博士3年免租、毕业生15天免费住宿等支持 [9] 创新引导 - 推动民企向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建立102个未来产业项目库 [10] - 70%的科技研发和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投向民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向中小民企开放并纳入考核 [10] 金融保障 - 政府允许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项目亏损率最高达100%,引导基金在天使基金中出资比例提至50% [12] 培育体系 - 实施"种苗工程"兑付15亿元专项支持,分幼苗陪跑、青苗合伙、壮苗出穗三阶段培育 [13] - 目标10年内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推动"根企业"对标科创板登陆资本市场 [13] 环境优化 - 推行"免申即享""联审快享"政务服务,试点沙盒监管为新业态留创新空间 [14] - 培养懂产业、科技、金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企业服务 [14]
城市24小时 | 确保“双过半”,这个中部大省拼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00:28
河南省经济发展措施 - 河南省政府推出24条政策措施,围绕扩需求、稳主体、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确保上半年经济发展"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1] - 政策措施聚焦"四高四争先",包括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保障生态安全4个实施方案 [1] - 将开工焦济洛平高铁等工程,推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郑州南站、平漯周高铁等项目建设 [1] - 2025年河南经济增长目标为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 [2] 河南省经济表现 - 一季度河南GDP14945.58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1] - 一季度河南外贸进出口2042.6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2] - 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38.6%,光伏、锂电池新三样出口量增长两成 [4] - 河南与四川GDP差距扩大至逾300亿元,与湖北GDP差距缩小至1402.09亿元 [1] 河南省产业政策 - 出台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措施,支持拓展非美市场,给予生产型企业最高1000万元、贸易型企业最高100万元补贴 [4] - 将出台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4] - 计划发放1000万元文旅出行消费券,筹备举办2025年河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等活动 [4] 其他地区经济动态 - 武汉出台20条举措培育创新型民营"根企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5] - 贵州支持贵阳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门户" [6] - 江苏发布《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服务要求》新标准,规范票务信息披露 [7] 行业数据 - 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1.13亿千瓦 [12] - 2024年度浙江省专利创造力百强企业综合指数达116.2,较上年提高16.2 [13] - 浙江省百强企业中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占98%,生命健康领域企业数量是2023年的2.7倍 [15] - 杭州、宁波两市百强企业数量达69家,嘉兴、湖州、台州上榜企业数量从12家增加至21家 [17]
发展“根企业”位列第一条
长江日报· 2025-04-28 16:59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 吴曈)4月27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 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民营经济政策20条")正式发布,聚焦创新、人才、融资、企业培育、 市场、环境6大关键领域,提出20条新举措。当日下午,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武汉市进一步促进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 "民营经济政策20条"第一条就鲜明提出要发展"根企业"。市经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根企业"是具 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是深深扎根于武汉,与城市发展高度契合、共生 共荣,双向奔赴的企业,是敢闯敢拼、向新而行,持续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 据介绍,从"根企业"开始培育,武汉力争用10年时间培育出一批在本行业本领域领军的企业,参与 国际国内竞争。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围绕人工智能、光电子、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行业领 域,每年组织开展线下民间资本推介会100余场,有效拓宽民间资本投融资渠道;市科创局相关负责人 介绍,今年将加大筛选高质量成果纳入重点项目库,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向民营企业转移转化;市委金 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充分运用股贷债 ...
武汉出台20条举措培育创新型民营“根企业”
第一财经· 2025-04-27 20:55
根企业定义与培育背景 - 根企业指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与武汉城市发展高度契合、共生共荣 [1] - 武汉出台《若干措施》,从创新、人才、融资等6方面提出20条举措,培育创新型民营根企业 [1] - 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5万家,同比增长18.5%,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 [5] 人才支持政策 - 武汉将盘活创新创业空间资源,提供房租减免等优惠,完善就医、教育等配套吸引人才 [2] - 对民营企业研发人才薪酬达"武汉英才"标准的优先支持,建设数字化人才服务平台 [2] - 青年人才创业政策:博士后、博士、硕士分别享受3年、2年、1年房租免缴,大学生租金7折,外地毕业生提供15天免费住宿 [2] 产业政策与创新支持 -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及未来产业 [3] - 武汉已在未来产业建立102个项目库,10大产业联合实验室跟踪20个项目 [3] - 逐年提升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比例至70%,实施市级"科技副总"计划每年服务200家以上中小企业 [3] 融资与培育措施 - 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国家试点及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省级试点 [4] - 政府引导基金在天使/种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种子直投项目允许100%亏损 [4] - 出台中小企业"种苗工程",分阶段支持幼苗层、青苗层、壮苗层企业对标科创板模式 [4] 市场准入与场景开放 - 政府采购加大对民营企业"四首"(首台套、首批次等)创新产品支持力度 [4] - 开放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涉企问题高效闭环化解 [4] 民营企业现状数据 - 武汉"四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3%,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超90% [5]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营企业占79.3%,近年上市26家企业中25家为民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