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企业

搜索文档
创业十佳|厚植“根企业”成长沃土 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8-20 09:52
赛事概况 - 2025年武汉市创业十佳大赛暨"创客中国"武汉市决赛圆满落幕 聚焦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新材料 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4] - 大赛累计征集参赛项目超400个 吸引上市后备企业 种子独角兽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及高水平创客团队参与[5] - 10余家企业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项目"含金量"和"含科量"大幅提升[5] 政策与培育机制 - 大赛深度呼应"民营经济20条"政策体系 是"根企业"培育工作的落地实践[4] - 聚焦"围绕产业链 部署创新链 配置资金链 培育人才链"主题 精选硬科技 新赛道 高成长优质项目进行重点扶持[4] - 通过"铺天盖地"培育"顶天立地" 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4] 金融支持体系 - 主动引入基金 银行等金融机构 提前对接项目融资需求并提供动态跟踪与"陪跑"服务[4] - 武创投持续关注渐微知筑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IC物理设计等创业组十佳团队[4] - 中信银行全程参与 精准匹配资源提供金融支持[4] 赛事成果与影响力 - 近5年大赛累计吸引4000个项目参赛 促成30余个创客团队在汉落地[5] - 100余家企业通过大赛评级增信 项目累计融资金额突破30亿元[5] - 培育出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迭代能力的科创企业[5] 标杆企业案例 - 2022年企业组十佳开特股份于2023年9月上市 连续三年营收增长25%以上[6] - 2023年企业组冠军敏声新技术获得超8亿元投资 2024年入选潜在独角兽企业[6] - 2024年创客组冠军生物医用纳米机器人团队通过大赛获得1000万元首轮融资并成功落户江夏区[6] 未来规划 - 市经信局将依托赛事平台深化服务效能 强化投融资对接 场景开放与资源匹配[6] - 靶向支持幼苗层"陪跑" 青苗层"合伙" 壮苗层"出穗"[6] - 通过系列报道展现标杆案例 激发创业热情 优化"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6]
武汉民营经济年增加值首破万亿元
长江日报· 2025-07-28 08:23
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02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48.4%,较2022年提升7.7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民营企业18.2万家,数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净增增幅13%排名第一 [1][3] - 民营企业总量达115.9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97.5%,成为全国第5个企业总量破百万的副省级城市 [3] 政策支持体系 - 升级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实施"七万工程"发展计划,推动"耐心资本"落地 [1] - 2024年挂牌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局,设立超600个服务工作站和2500名服务专员 [3] - 2025年首次提出"根企业"理念,计划将科技研发等专项资金支持民企比例逐步提升至70% [8] 产业创新表现 - 民营经济拉动电子和新能源产业增长1.7个百分点,成为城市发展"强引擎" [4]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民营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超90% [7] - 44家独角兽企业中民企占比84%,34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中民企占79.3% [7] 数字化转型成果 - 启动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1078家企业纳入试点 [1][9] - 双虎涂料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效率提升50%,发布全国首个细分行业链式转型案例 [9] - 产业创新实验室吸引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参与技术攻关 [7] 经济贡献度 - 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2529.4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62.7% [9] - 2025年上半年民营经济纳税占比46.54%,吸纳16.25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占新增就业80%) [9] - 民营经济集中的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形成"培育—成长—反哺"良性循环 [3][4] 标杆企业案例 - 攀升鼎承科技拥有287项专利,产品覆盖135个国家和地区 [2] - 浩蓝智造成立一年营收增长14倍,黑芝麻智能8年跻身行业前列获小米腾讯投资 [3] - 极目智能自研L2-L4级智能驾驶技术出口20余国,亿咖通等民企带动产业链发展 [6][7]
武汉民营经济“热带雨林式”生态算法: “软环境”与“硬科技”双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20:22
武汉民营经济发展战略 - 武汉推出"民营经济政策20条"和"根企业"培育计划,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攻坚重构民营经济生态链 [1] - 政策双轨并行:软实力方面包括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推行"免申即享"等政策;硬科技方面实施"科技副总"计划、支持民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1] - 截至2024年武汉民营主体突破233万户,其中102.5万家民企贡献65%发明专利 [2] 民营经济数据表现 - 2024年武汉"四上"企业中民企占比84.3%,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超90%,3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企占79.3% [3] - 2024年武汉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90% [12] - 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营收增长10%以上,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预计增长20%以上 [12] "根企业"培育计划 - "根企业"需具备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三大特质 [3] - 首批培育对象如普创数据肩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使命 [4] - 通过"政策土壤+创新养分"系统工程培育民企成为"主干企业" [4] 政策支持措施 - 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菱电电控产业园项目审批周期缩短6个月 [6] - 人才引进方面实行"人才企业说了算"理念,提供安家补贴和薪酬补助 [7] - 融资支持方面政府引导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代偿风险容忍率提高至5% [8] 企业技术突破案例 - 菱电电控2024年获得三项国际认证,软件开发管理达国际领先水平 [10] - 普迪真空主导915MHz高端MPCVD设备攻关,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11] - 2024年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3家、"小巨人"企业44家 [12] 产业升级成效 - 设立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两只政府产业基金,引导资本投向硬科技 [12] - 获批建设3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和1个培育先导区,预计全年未来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12] - 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巩固既有产业优势并开辟新领域 [4]
如何建成全国民营企业最佳栖息地?武汉准备这么干
第一财经· 2025-05-19 19:58
民营经济政策与武汉发展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武汉发布"民营经济政策20条",提出10年培育领军型"根企业"目标 [1] - 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5万家(同比+18.5%),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中民企占比超70% [3] - 武汉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位列副省级城市第9,连续3年进位 [3] "根企业"培育战略 - "根企业"定义为具有源头创新、生态引领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 [5] - 政策从创新、人才、融资等6方面提出20条举措,目标将武汉建成民营企业最佳栖息地 [1] - 东湖高新区构建"链主引领+平台赋能+生态集聚"模式,建设化合物半导体等四大产业创新街区 [6]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创新提出人才评价"不问出身问企业",对符合标准研发人才优先纳入"武汉英才"计划 [7] - 提供房租减免政策:博士后3年免缴、博士2年、硕士1年、大学生7折,外地毕业生15天免费住宿 [7] - 开展"头雁"领军人才训练营,通过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能力 [7] 创新驱动发展 - 引导民营企业布局AI、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及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9] - 武汉安湃光电研发3.2T光芯片可缩短大模型训练周期50%,降低智算中心功耗30% [9] - 政府基金"容亏60%"支持创新,江夏区已设立26支子基金(总规模726.71亿元) [10][11] 金融支持体系 - 2024年武汉民企贷款余额8204亿元(较2021年+2375亿元),年均增速12.13% [14] - 洪山区创新"先投后股"机制,允许种子期项目投资损失率80%,首期规模2亿元 [15] - 政府引导基金在天使/种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16] 产业与资本协同 - 江夏区政府投资基金直投18个项目(4.395亿元),兑现惠企奖补4.7亿元 [11] - 洪山产业基金累计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超110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0.5% [15] - 推动政府采购向民企创新产品倾斜,开放数字化转型等应用场景 [16] 民营经济成效 - 武汉民营制造业50强入围门槛15.28亿元(同比+27.97%),为2018年的3倍 [17] - 全市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超90%,3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占79.3% [11] - 近年武汉境内外上市企业26家,其中25家为民企 [11]
武汉民企超百万家 系列政策“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4:21
民营企业数量增长 - 2024年武汉市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家达到1025万家同比增长185%数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1] 民营企业创新地位 - 武汉市近2万家"四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3% [4] - 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 [4] - 3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营企业占比793% [4] - 大学生科技工作者接续创业者楚才回汉创业者草根创业者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重要力量 [4] 民营经济支持政策 - 武汉市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新举措包含5个重大专项和69个具体责任事项 [4] - 首次提出发展"根企业"理念提高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4] - 逐年提升科技研发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比例 [4] - 近期将出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种苗工程"等5个专项政策 [4]
五场大会释放“高地建设”强大气场 不断进阶的武汉刷新世界认知
长江日报· 2025-05-01 08:26
文章核心观点 短短几天五场高规格大会密集在武汉召开,体现湖北雄心和武汉气场,成为建设“高地武汉”的有力注脚,武汉正迈向科技创新和内陆开放高地 [1] 会议信息 - 4月23日,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举行,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化合物半导体标志性展会,全球近300家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领军企业参展 [2] - 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举行,参会者包括国际旅游组织负责人、部分文旅行业头部企业、投融资企业负责人、文旅专家、国际旅行者、金牌导游、知名文旅博主等 [2] - 4月25日,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举行,是国内头部人工智能企业首次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性技术大会,吸引5000名来自国内外的开发者和科技爱好者参会 [2] - 4月22 - 25日,来自五大洲12个国家13座国际友城的代表,出席武汉国际友城交流周暨友好合作交流推介会 [2] - 4月27日,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发布 [8] 企业看重武汉的原因 - 武汉九峰山实验室是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及中试平台,投用后诞生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集成晶圆等世界级成果,吸引500多家全球企业“求合作” [3] - 武汉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成为全国重镇,全球半导体设计巨头Silvaco公司中国区总监称要在该产业找到位置必须加入“群”,华芯半导体等企业因客户和实验室优势选择武汉 [4] - 武汉人工智能领域聚集1000多家相关企业,过去五年产业复合增长率超40%,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方阵 [5] - 武汉创新基因和开放气度受全球大咖看重 [6] 武汉经济亮点 - 武汉经济“一季报”显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6% [7] - 武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8%,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航空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39.9%、9%、8.4% [7] - 武汉倾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接待游客8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武汉发展目标 - 武汉提出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加快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首次提出“根企业”概念 [8] - 武汉要加快构建体现自身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开发者生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AI之城 [8] - 湖北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旅游环境和配套体系 [8]
武汉首提“根企业” 推出重磅政策支持民营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45
武汉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 - 武汉市发布《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20条新举措,从人才、金融、创新、市场等多维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1] - 首次提出"根企业"理念,将其作为提高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核心抓手 [1] "根企业"定义与特质 - "根企业"需具备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长期成长性三大核心特质 [3] - 这类企业需在技术、资本、人才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具备全球视野,能整合国际资源带动本地产业链升级 [3] - "根企业"与城市发展高度契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手和创新动能的核心力量 [3] 武汉聚焦"根企业"的背景 - 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超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企占比793% [4] - 武汉需推动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同时抢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新赛道,"根企业"可成为转型关键 [6] - "根企业"能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反哺本地产业 [6] "根企业"培育五大抓手 人才支持 - 解决人才落户、就医、教育等2275个具体问题打造安心环境 [9] - 举办"楚才聚汉全球校友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吸引顶尖人才,提供博士3年免租、毕业生15天免费住宿等支持 [9] 创新引导 - 推动民企向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建立102个未来产业项目库 [10] - 70%的科技研发和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投向民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向中小民企开放并纳入考核 [10] 金融保障 - 政府允许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项目亏损率最高达100%,引导基金在天使基金中出资比例提至50% [12] 培育体系 - 实施"种苗工程"兑付15亿元专项支持,分幼苗陪跑、青苗合伙、壮苗出穗三阶段培育 [13] - 目标10年内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推动"根企业"对标科创板登陆资本市场 [13] 环境优化 - 推行"免申即享""联审快享"政务服务,试点沙盒监管为新业态留创新空间 [14] - 培养懂产业、科技、金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企业服务 [14]
发展“根企业”位列第一条
长江日报· 2025-04-28 16:59
政策发布 - 武汉市发布《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民营经济政策20条),聚焦创新、人才、融资、企业培育、市场、环境6大关键领域 [1] - 政策提出发展"根企业",即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与城市发展高度契合 [1] - 目标是用10年时间培育一批在本行业本领域领军的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 [1] 重点行业 - 政策将围绕人工智能、光电子、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开展支持 [2] - 每年组织开展线下民间资本推介会100余场,拓宽民间资本投融资渠道 [2] 创新支持 -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根企业",提升专项资金支持比例 [2] - 推动科技平台服务,实施"科技副总"计划 [2] - 市科创局将加大筛选高质量成果纳入重点项目库,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向民营企业转移转化 [2] 人才政策 - 秉持"人才企业说了算"理念,创新评价机制 [2] - 建设服务平台,给予青年人才租房优惠 [2] 融资支持 - 开展多项贷款试点,支持基金成立,发展耐心资本 [2] - 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将充分运用股贷债保担等一系列金融工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 企业培育 - 实施"种苗工程",选好创新创业"种苗" [2] 市场开拓 - 政府项目优化招标,开放应用场景 [2] - 助力企业融入国家战略 [2] 发展环境 - 推行"免申即享"等模式,优化政务服务 [2] - 开展沙盒监管 [2]